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系物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帆 邹兵 +2 位作者 朱胜杰 张峰 李茹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0-90,共11页
苯系物的排放是当前环境污染治理的重点。吸附法是去除苯系物的一种有效方法,而吸附材料的选择尤为重要。对目前研究较多的苯系物吸附材料活性炭、活性炭纤维、沸石分子筛、二氧化硅气凝胶、树脂、污泥黏土等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指出... 苯系物的排放是当前环境污染治理的重点。吸附法是去除苯系物的一种有效方法,而吸附材料的选择尤为重要。对目前研究较多的苯系物吸附材料活性炭、活性炭纤维、沸石分子筛、二氧化硅气凝胶、树脂、污泥黏土等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指出由于它们的适用性有限,原料、工艺及成本等问题使其不易大规模推广应用,而活性炭是目前使用规模较大、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活化剂吸附材料。今后苯系物吸附材料的发展将趋向于适用性更好的原料及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处理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系物 吸附材料 活性炭 沸石分子筛 二氧化硅气凝胶 树脂 污泥黏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丝藻细胞代谢物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邵慧敏 王聪 +1 位作者 汪辉 刘天中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8-123,共6页
利用代谢物组学技术有助于更为深入地了解不分枝丝状微藻黄丝藻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比较了3种黄丝藻细胞破碎方法(冻融法、超声破碎法、液氮研磨法)以及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3种黄丝藻代谢物提取系统(冷甲醇、热乙醇、甲醇... 利用代谢物组学技术有助于更为深入地了解不分枝丝状微藻黄丝藻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比较了3种黄丝藻细胞破碎方法(冻融法、超声破碎法、液氮研磨法)以及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3种黄丝藻代谢物提取系统(冷甲醇、热乙醇、甲醇/氯仿法),以期为黄丝藻细胞的代谢组学分析奠定基础。结果显示:液氮研磨法处理下的黄丝藻细胞破碎效果最佳;根据提取到的代谢物的种类角度出发,冷甲醇法的提取效果要明显优于其他2种提取方法。在黄丝藻细胞中共检测到40种代谢物,包括9种氨基酸、17种有机酸、12种糖类和2种醇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丝藻 代谢物组学 细胞破壁 代谢物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离子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热纤梭杆菌发酵液中的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酸 被引量:7
3
作者 赵海杰 梁文辉 +4 位作者 李震 史庆昊 建方方 法芸 刘会洲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4-268,共5页
建立了一种测定热纤梭杆菌发酵液中的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酸的毛细管离子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探索优化了色谱和质谱的检测条件,在最佳分析条件下同时检测8种有机酸。离子色谱以KOH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用IonSwift MAX-100毛细... 建立了一种测定热纤梭杆菌发酵液中的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酸的毛细管离子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探索优化了色谱和质谱的检测条件,在最佳分析条件下同时检测8种有机酸。离子色谱以KOH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用IonSwift MAX-100毛细管柱进行分离;在喷雾电压为3.0 kV、喷雾气压强为2 000 kPa、成源温度为275℃的条件下,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下运行质谱。结果表明,柠檬酸和异柠檬酸两种同分异构体能够得到很好的分离,8种有机酸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对标准偏差为1.45%~5.99%,相关系数为0.9696~0.9986,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9.0%~110.0%,8种有机酸的检出限为0.01~0.50 mg/L。该方法进样量少,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能够满足实际样品的检测要求,可用于嗜热厌氧菌发酵液中低分子量有机酸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离子色谱 质谱 有机酸 热纤梭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胞外培养液中的有机酸与核苷酸 被引量:3
4
作者 法芸 杨海燕 朱新术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2012年第3期66-68,共3页
建立了一种利用阴离子交换色谱柱分离,抑制型电导检测器同时测定乳酸、丙酸、丙酮酸、苹果酸、磷酸二羟丙酮、柠檬酸、异柠檬酸7种有机酸和单磷酸核苷酸(AMP)、双磷酸核苷酸(ADP)、三磷酸核苷酸(ATP)3种核苷酸的方法。采用IonPacAS11-H... 建立了一种利用阴离子交换色谱柱分离,抑制型电导检测器同时测定乳酸、丙酸、丙酮酸、苹果酸、磷酸二羟丙酮、柠檬酸、异柠檬酸7种有机酸和单磷酸核苷酸(AMP)、双磷酸核苷酸(ADP)、三磷酸核苷酸(ATP)3种核苷酸的方法。采用IonPacAS11-HC阴离子交换柱,KOH梯度洗脱,流速1.00mL/min,柱温30℃,进样体积25μL。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39%~4.69%,线性相关系数为0.9906~0.9996,加标回收率为80.71%~94.02%,方法可用于嗜热厌氧菌胞外培养液中有机酸和核苷酸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 电导检测器 梯度洗脱 有机酸 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涂层材料多孔聚二乙烯基苯微球的合成
5
作者 王月杰 张慧 +1 位作者 观文娜 杨孟龙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157-7162,共6页
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二乙烯基苯(DVB-80)为单体、二氯甲烷-甲苯为二元致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单分散多孔聚二乙烯基苯微球(PDVB),用作固相微萃取涂层材料。扫描电镜表明,合成的聚合物微球球形规整、粒径均匀,数均粒径3.00... 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二乙烯基苯(DVB-80)为单体、二氯甲烷-甲苯为二元致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单分散多孔聚二乙烯基苯微球(PDVB),用作固相微萃取涂层材料。扫描电镜表明,合成的聚合物微球球形规整、粒径均匀,数均粒径3.00μm,粒径多分散指数为1.03;氮气吸附测试表明,微球呈现多孔性,Langmuir比表面积为667m^2/g;热重分析表明,微球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采用此方法合成的多孔PDVB微球适合用作固相微萃取涂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聚二乙烯基苯微球 二元致孔剂 固相微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