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浒苔降解过程中颗粒有机碳、氮释放及相关微生物种群丰度变化研究
1
作者 赵苗苗 毕蓉 +6 位作者 李鸿妹 宋欣荣 黄圣荣 冯秀婷 张海龙 李莉 赵美训 《渔业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75,共12页
我国黄海海域已连续18年暴发浒苔(Ulva prolifera)绿潮,数百万吨浒苔在绿潮消亡阶段沉降入海并向海水中释放大量有机质。目前,对于量化浒苔降解过程中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颗粒有机氮(particulate organic nitr... 我国黄海海域已连续18年暴发浒苔(Ulva prolifera)绿潮,数百万吨浒苔在绿潮消亡阶段沉降入海并向海水中释放大量有机质。目前,对于量化浒苔降解过程中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颗粒有机氮(particulate organic nitrogen,PON)的释放及其微生物调控机制的相关研究亟待开展。本研究选择浒苔为对象,设置2种降解密度(1 g/L、5 g/L),研究90 d降解过程中的POC和PON浓度、POC︰PON及微生物丰度的变化特征,并探究微生物丰度与POC、PON浓度及其比值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90 d降解过程中POC浓度[1 g/L与5 g/L处理组峰值分别为(90.17±24.77)和(219.99±45.11)μmol/L]、PON浓度[1 g/L与5 g/L处理组峰值分别为(16.15±0.71)和(23.20±7.16)μmol/L]变化显著。POC、PON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不同:前60 d,POC和PON浓度均先上升后下降;第60~90天,POC浓度持续下降约49%,而PON浓度上升约430%。浒苔降解初期POC︰PON升高,表明此时氮的释放滞后于碳;随后,POC︰PON下降,与微生物对氮的固定以及呼吸作用消耗碳有关。微生物丰度与POC、PON浓度显著相关,表明微生物对浒苔降解过程中POC、PON释放具有重要作用。降解密度对POC、PON浓度有显著影响,5 g/L处理组POC、PON浓度约为1 g/L处理组的2~3倍,且5 g/L处理组达到峰值所需时间较长。本研究厘清了浒苔降解过程中POC、PON的释放特征,明确了微生物丰度变化与POC、PON含量及二者比值变化的关系,为深入探究浒苔降解过程中微生物对POC、PON释放的调控机制以及POC、PON降解机制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降解 降解密度 微生物丰度 颗粒有机碳 颗粒有机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化生物柴油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初宁宁 马玉久 +3 位作者 王建勋 侯同刚 张跃冬 王利生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6-49,共4页
微乳化生物柴油是一种比生物柴油更节能环保的绿色能源,其工业化应用有重大经济意义。现有技术中微乳化生物柴油研究存在稳定性差、保存周期短等缺点,本研究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明、稳定、燃烧热值高的微乳化生物柴油。通过对非离子型表... 微乳化生物柴油是一种比生物柴油更节能环保的绿色能源,其工业化应用有重大经济意义。现有技术中微乳化生物柴油研究存在稳定性差、保存周期短等缺点,本研究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明、稳定、燃烧热值高的微乳化生物柴油。通过对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EL12、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卵磷脂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氯化十六烷基吡啶的复配,发现:1.3%EL12,0.7%卵磷脂和0.5%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复配的微乳化生物柴油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其燃烧热值高于纯生物柴油,且其粘度、pH值、氧化安定值等物理特性符合国家柴油机燃料调和用生物柴油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两相乳液 物理特性 稳定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Br辅助球磨预处理提升玉米芯木糖渣酶解转化葡萄糖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文璐 李海明 +1 位作者 于光 李滨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4,共8页
本研究以玉米芯木糖渣(CCR)为原料,研究了LiBr辅助球磨预处理促进CCR酶解转化葡萄糖的效果。经单因素分析,LiBr辅助球磨预处理CCR较优的工艺条件为:球磨时间6.0 h、LiBr添加量50%和CCR固体含量80%;此预处理条件下的CCR无需水洗分离LiBr... 本研究以玉米芯木糖渣(CCR)为原料,研究了LiBr辅助球磨预处理促进CCR酶解转化葡萄糖的效果。经单因素分析,LiBr辅助球磨预处理CCR较优的工艺条件为:球磨时间6.0 h、LiBr添加量50%和CCR固体含量80%;此预处理条件下的CCR无需水洗分离LiBr,在保留木质素的情况下实现了CCR的高效酶解;在纤维素酶用量为5 FPU/gCCR的情况下,酶解葡萄糖产率可高达95%。分析表征结果显示,LiBr辅助球磨预处理可高效破坏CCR中纤维素的结晶结构,降低了结晶度,使其具有无定形结构,提高了CCR的孔隙率,从而显著促进了CCR的酶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预处理 溴化锂 球磨 酶解 葡萄糖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解浆生产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4
作者 吴可佳 王海松 +2 位作者 孔凡功 刘超 牟新东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3-67,共5页
概述了目前国内外溶解浆的生产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介绍了由纸浆直接制备溶解浆的生产技术,从而提高相关产业的竞争力,实现传统工业的发展和变革。
关键词 溶解浆 纸浆 纤维素反应性能 木材原料 非木材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浒苔降解过程中溶解有机物释放及其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耿倩倩 陈晶 +2 位作者 李鸿妹 杨茹君 张永雨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34,共8页
2007~2019年浒苔(Ulva prolifera)绿潮在我国南黄海连续13年大规模暴发,每年上百万吨浒苔来不及打捞而沉降至海底。在浒苔绿潮消亡期,大量来不及打捞的浒苔藻体在微生物降解作用下释放丰富的碳、氮等生源要素。本研究探讨了温度对浒苔... 2007~2019年浒苔(Ulva prolifera)绿潮在我国南黄海连续13年大规模暴发,每年上百万吨浒苔来不及打捞而沉降至海底。在浒苔绿潮消亡期,大量来不及打捞的浒苔藻体在微生物降解作用下释放丰富的碳、氮等生源要素。本研究探讨了温度对浒苔降解向水体释放溶解有机物(主要包括溶解有机碳和溶解有机氮)及其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温度(15℃、20℃和25℃)对0~7 d浒苔降解过程中溶解有机碳(DOC)的释放有显著影响(P<0.05):20℃条件下,DOC浓度显著高于15℃和25℃条件下,而7~30 d不同温度下水体的DOC浓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对于溶解有机氮(DON)而言,温度对0~7 d浒苔释放DON的影响不显著(P>0.05),而7~30 d不同温度下,DON浓度呈现显著差异。其中,25℃条件下,DON浓度显著低于15℃和20℃(P<0.05),这主要是由于在实验中后期,微生物将浒苔释放的DON部分转化为无机氮形式,而25℃条件下,微生物丰度较高,进而导致较多的DON发生转化。另外,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技术(EEMs-PARAFAC)对浒苔降解过程中荧光溶解有机物(FDOM)的组成和荧光特性进行探究,共鉴别出3个荧光组分:类色氨酸组分(C1和C2)和类腐殖质组分(C3)。不同温度下,3个组分的相对含量表明,温度对FDOM的组成并没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C2和C3组分的荧光强度具有显著影响(P<0.05),这可能由不同温度下微生物的分解速率不同所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 降解 溶解有机物 温度 平行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菌固态发酵法提高菜籽粕饲用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辜旭辉 张永光 +3 位作者 赵国明 张汝兵 张帆 朱建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7398-7400,共3页
[目的]研究混菌固态发酵法降解菜籽粕中硫苷及中性洗涤纤维的发酵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对米曲霉与绿色木霉的固态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最佳发酵条件为:含水量40%,接种比例(米曲霉∶绿色木霉)1∶1,发酵时间96h,... [目的]研究混菌固态发酵法降解菜籽粕中硫苷及中性洗涤纤维的发酵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对米曲霉与绿色木霉的固态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最佳发酵条件为:含水量40%,接种比例(米曲霉∶绿色木霉)1∶1,发酵时间96h,接种量30%和培养温度30℃。在此条件下硫苷的降解率达到90.71%,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达到20.65%。[结论]该研究可为固态发酵法生产高品质菜籽粕饲料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粕 米曲霉 绿色木霉 硫苷 中性洗涤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基湿度响应形状记忆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吴美燕 张义栋 +3 位作者 刘超 于光 崔球 李滨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7-95,112,共10页
纤维素制备的湿度响应形状记忆智能材料在湿度传感器、智能穿戴组件、医用植入材料、柔性电子设备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纤维素基湿度响应形状记忆材料的形变机理及研究现状,并提出了目前研究面临的问题及材料性能的优... 纤维素制备的湿度响应形状记忆智能材料在湿度传感器、智能穿戴组件、医用植入材料、柔性电子设备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纤维素基湿度响应形状记忆材料的形变机理及研究现状,并提出了目前研究面临的问题及材料性能的优化策略。最后,展望了纤维素形状记忆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后续针对性地精准构筑高湿度敏感性、快速响应、形变稳定的全生物降解型纤维素基形状记忆材料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湿度响应 形状记忆性 形变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动子对蓝藻合成乙醇能力影响的研究
8
作者 高政绪 刘中庆 +5 位作者 刘宏 刘秀丽 王德权 张英华 高倩倩 杜传印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59-1765,共7页
从集胞藻PCC6803中克隆了Prbp1,Prnpb和PnrtA3个启动子,用于控制蓝藻中乙醇合成相关酶的表达,分别构建了3个基因工程藻株Syn-ZG72,Syn-ZG73和Syn-ZG74。在相同培养条件下,与之前构建的携带Prbc启动子的Syn-ZG25相比,Syn-ZG73乙醇产量与... 从集胞藻PCC6803中克隆了Prbp1,Prnpb和PnrtA3个启动子,用于控制蓝藻中乙醇合成相关酶的表达,分别构建了3个基因工程藻株Syn-ZG72,Syn-ZG73和Syn-ZG74。在相同培养条件下,与之前构建的携带Prbc启动子的Syn-ZG25相比,Syn-ZG73乙醇产量与之相当,明显高于Syn-ZG72和Syn-ZG74,表明Prnpb的表达效果强于Prbp1和PnrtA。Prbp1不能控制乙醇的诱导合成,PnrtA可以控制乙醇的诱导合成,但是启动子强度弱,乙醇产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 集胞藻PCC6803 启动子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_(2)CO_(3)活化低阶煤和污泥共水热炭制备多孔炭及其对CO_(2)和SO_(2)吸附性能
9
作者 宋瑞珍 陈云霄 +3 位作者 杨晓阳 王嘉伟 王宝凤 赵瑞东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7-59,共13页
我国低阶煤储量大,低阶煤材料化利用是当前国家重大需求。另外,我国城市污泥排放量逐年增加,高含水率污泥资源化利用至关重要。低阶煤和污泥水热碳化可有效资源化利用原料内的硫氮元素,制备硫氮掺杂水热炭。水热炭孔隙较不丰富,对其进... 我国低阶煤储量大,低阶煤材料化利用是当前国家重大需求。另外,我国城市污泥排放量逐年增加,高含水率污泥资源化利用至关重要。低阶煤和污泥水热碳化可有效资源化利用原料内的硫氮元素,制备硫氮掺杂水热炭。水热炭孔隙较不丰富,对其进行活化造孔可丰富其孔隙结构,制备得到硫氮掺杂多孔炭。选用较为温和K_(2)CO_(3)作为活化剂,探究K_(2)CO_(3)活化不同次烟煤与污泥水热炭制备多孔炭材料的性质,并研究多孔炭对CO_(2)和SO_(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次烟煤和污泥水热炭经K_(2)CO_(3)活化改性后,硫氮元素含量相较于原来的水热炭均有所减少,多孔炭的比表面积由原水热炭的23.92m^(2)/g增至331.77m^(2)/g,孔体积由原水热炭的0.07cm^(3)/g增至0.23cm^(3)/g。制备的多孔炭对CO_(2)和SO_(2)具有一定的吸附效果,次烟煤与污泥质量比为7∶3,水热碳化温度为160℃时,经700℃K_(2)CO_(3)活化所制备的多孔炭在25℃下,对CO_(2)吸附量为1.56 mmol/g;次烟煤与污泥质量比为1∶1,水热碳化温度为160℃时,所制备的水热炭经活化后,其在吸附温度为120℃时,对SO_(2)的吸附量为52.2 mg/g,且随着水热碳化温度升高,其吸附量有所下降,共水热炭相比于单一水热炭对CO_(2)和SO_(2)的吸附性能更好。研究结果可为低阶煤和污泥清洁高效利用和低成本CO_(2)、SO_(2)吸附剂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 污泥 水热碳化 水热炭改性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障碍对新闻纸印刷适性的影响及其纸机控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海松 侯庆喜 《中华纸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75-79,共5页
沉积在新闻纸页中的树脂酸或脂肪酸类树脂在印刷过程中会引起环状白斑、纸页脱层等印刷故障,文章介绍了国外新闻纸厂使用微细滑石粉、硫酸铝及固着剂控制树脂障碍的生产经验。
关键词 新闻纸 印刷适性 树脂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纳米纤丝复合材料在药物缓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莹莹 夏明凤 +5 位作者 徐柯 杜宏 霍盈 林兆云 李滨 刘洪斌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120,共10页
纳米纤维素具有可再生、环境友好、可生物降解、比表面积大、弹性模量高、生物相容性好等优异特性。利用纤维素纳米纤丝开发药物载体材料,有助于促进农林生物质资源的高值化应用。本文系统地综述纤维素纳米纤丝复合水凝胶材料、复合气... 纳米纤维素具有可再生、环境友好、可生物降解、比表面积大、弹性模量高、生物相容性好等优异特性。利用纤维素纳米纤丝开发药物载体材料,有助于促进农林生物质资源的高值化应用。本文系统地综述纤维素纳米纤丝复合水凝胶材料、复合气凝胶材料、复合膜材料在药物缓释领域中的研究现状,阐述其药物缓释机理,并展望纳米纤维素在药物缓释领域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纤维素纳米纤丝 药物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