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定日潜在亚毫米波天文台址资源调查
1
作者 陈洪卿 漆贯荣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19-427,共9页
由1970─1987年西藏定日无线电探空(气球)资料计算垂直大气水汽总含量,统计得到总含量小于1毫米的天数,海拔4300米的定日县城为77天/年,海拔5280米以上的美母山估计为120天/年以上,远好于世界上一流的亚... 由1970─1987年西藏定日无线电探空(气球)资料计算垂直大气水汽总含量,统计得到总含量小于1毫米的天数,海拔4300米的定日县城为77天/年,海拔5280米以上的美母山估计为120天/年以上,远好于世界上一流的亚毫米波、红外天文台址──夏威夷MaunaKea的58天/年。水汽含量小的冬春季,总云量也非常小,利于红外天文观测。美母山山顶平台面积达1平方千米,视野开阔,加上附近几个海拔5200米以上的山头,是潜在的优良亚毫米天文观测台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汽总含量 亚毫米波 天文台 台址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古代月掩犯资料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次沅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2年第4期299-306,共8页
为了在地球自转研究中应用古代月掩犯记录,笔者对中国古代的这类记录作了全面的搜集整理和统计分析。由此讨论了月掩犯记录的内容、含义、背景和历代的分布情况。
关键词 月掩犯 天象记录 中国 天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商周断代工程及其天文学问题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次沅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4-100,共7页
《夏商周断代工程》由文献、考古、古文字、碳14测年和天文学等方面的专家联合攻关,致力于推进我国早期年代学研究的发展.天文学在五星聚合、三代大火、国外天象、仲康日食、夏小正、禹伐三苗、甲骨文天象、武王伐纣、天再旦、金文... 《夏商周断代工程》由文献、考古、古文字、碳14测年和天文学等方面的专家联合攻关,致力于推进我国早期年代学研究的发展.天文学在五星聚合、三代大火、国外天象、仲康日食、夏小正、禹伐三苗、甲骨文天象、武王伐纣、天再旦、金文历谱、周代历法、计算中心等专题中起了主要或重要作用.天文方法确定的宾组月食、武王伐纣和天再旦年代被作为断代工程结论而采用,成为夏商周年表的重要支撑点;铜器铭文中的月相记录也是西周列王年代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年代学 天文学史 中国古代史 古代天象记录 夏商周断代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基本天体测量仪器开展天文测光研究(英)
4
作者 朱紫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1-26,共6页
讨论有关天体测量中的测光问题,介绍一些地面天体测量仪器和空间天体测量望远镜的测光研究。给出一种测光资料的处理方法,并建议利用DCMT开展天文测光课题研究。
关键词 测光 天体测量 检测器 天体测量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中国古代月掩犯记录得到的地球自转长期变化 被引量:5
5
作者 吴守贤 刘次沅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80-88,共9页
本文作者发展了一种"时间窗"(实际可见时间段)方法,以利用中国古代无计时的月掩星记录研究地球自转长期变化,并对中国古代月掩星和月犯星资料进行了全面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由五代以前的732条月掩犯记录进行了地球自转分... 本文作者发展了一种"时间窗"(实际可见时间段)方法,以利用中国古代无计时的月掩星记录研究地球自转长期变化,并对中国古代月掩星和月犯星资料进行了全面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由五代以前的732条月掩犯记录进行了地球自转分析,这一工作填补了公元三至七世纪的资料弱环,得到的地球自转加速度平均值与前人的结果相当一致。按时间分段得到的结果分别与前后衔接并显示出明显的变化发生于公元五世纪.利用元代240条月掩犯记录的分析证实,"时间窗"方法没有明显的系统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自转 古代 天象记录 月掩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毫秒脉冲星计时观与建议 被引量:2
6
作者 倪广仁 翟造成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9-294,共6页
回顾了国际上脉冲星计时观测研究的进展与成果,评述了中国的毫秒脉冲星计时的学术观和进展,给出了应用小波分析方法在研究时间尺度方面的创新性成果。深思了进行高精度计时需进一步研究的一些问题,并对国际间合作进行脉冲星计时与应用... 回顾了国际上脉冲星计时观测研究的进展与成果,评述了中国的毫秒脉冲星计时的学术观和进展,给出了应用小波分析方法在研究时间尺度方面的创新性成果。深思了进行高精度计时需进一步研究的一些问题,并对国际间合作进行脉冲星计时与应用研究的工程问题等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毫秒脉冲星计时 时间尺度 小波分析 脉冲星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密配合科学研究,努力做好二次文献工作——我台情报室《时间频率文献索引》的编制
7
作者 戴冰枫 《情报杂志》 1985年第2期66-69,共4页
文献是传播情报的主要形式。利用检索工具检索文献是查找文献的一条捷径。检索工具就象一把钥匙,如果掌握了这把钥匙,就能打开文献资料宝库,并在最短时间内准而全地获得所需文献的线索,进而获得原始文献资料。检索工具是科技图书情报部... 文献是传播情报的主要形式。利用检索工具检索文献是查找文献的一条捷径。检索工具就象一把钥匙,如果掌握了这把钥匙,就能打开文献资料宝库,并在最短时间内准而全地获得所需文献的线索,进而获得原始文献资料。检索工具是科技图书情报部门在原始文献(一次文献)的基础上加工、整理、分类而编制成的二次文献。因此,二次文献工作是科技情报部门,包括基层情报部门的重要基础工作。尤其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工作 检索工具书 文献索引 科学研究 图书情报部门 文献资料 情报室 当今世界 文献题录 二次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尺度的多分辨率综合 被引量:7
8
作者 柯熙政 吴振森 +1 位作者 杨廷高 宋琨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135-137,共3页
本文根据小波分析的基本原理,对原子钟信号进行多分辨率分解,将分解后的小波变换系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不同小波尺度综合原子时的加权平均小波变换系数,然后由小波变换的重构条件,反演综合时间尺度.由于对原子钟信号进行了小波分... 本文根据小波分析的基本原理,对原子钟信号进行多分辨率分解,将分解后的小波变换系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不同小波尺度综合原子时的加权平均小波变换系数,然后由小波变换的重构条件,反演综合时间尺度.由于对原子钟信号进行了小波分解,利用不同尺度的小波变换系数的小波方差进行加权平均,这样既考虑不同原子钟在稳定性方面的差异,又顾及同一台原子钟在不同小波尺度的变化特性.最后根据陕西天文台国家授时中心的实测数据对这种方法进行了检验.表明这是一种全新的多分辨率综合方法,这种方法比较简单而切实可行,它能提取各个原子钟的共同特性,多分辨率综合时间尺度的平稳性明显优于其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尺度 综合原子时 小波分析 原子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时间尺度算法的稳定度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柯熙政 李孝辉 +1 位作者 刘志英 邓方林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20-427,共8页
介绍了国际权度局时间频率分部的ALGOS原子时算法的原理 ,并提出了建立在小波分解基础上的一种新的时间尺度算法 ,它可以提取原子钟在不同频率范围内的不同稳定度 .实验结果表明
关键词 原子时 小波分解 频率稳定率 时间尺度算法 ALGOS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食而出的天光变化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次沅 周晓陆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78-286,共9页
作为“夏商周断代工程.天再旦”研究的一部分,讨论带食而出的天光变化.用照相机测光的方法测定正常日出前后的天光变化规律,建立带食而出的天光视亮度变化计算方法,并给出计算“天再旦”现象的范围和强度的方法.为此于1997年3月9... 作为“夏商周断代工程.天再旦”研究的一部分,讨论带食而出的天光变化.用照相机测光的方法测定正常日出前后的天光变化规律,建立带食而出的天光视亮度变化计算方法,并给出计算“天再旦”现象的范围和强度的方法.为此于1997年3月9日在新疆组织了群众性的日食观测.实测证实带食而出的确可以引起“天再旦”现象,同时与理论计算有很好的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食 测光 年代学 天光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考证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次沅 周晓陆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9年第1期48-54,共7页
“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是《竹书纪年》中的记载。“日食说”提出后,它成为西周年代学研究的一条重要线索。文章考察了这条记录在古书中的各种来源;讨论了它作为天象记录的可靠性;评述了近人对这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并提出进一步... “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是《竹书纪年》中的记载。“日食说”提出后,它成为西周年代学研究的一条重要线索。文章考察了这条记录在古书中的各种来源;讨论了它作为天象记录的可靠性;评述了近人对这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并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案。对于“郑”的地望,文章在简述前人的工作后提出它与“日食说”有关的种种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学史 年代学 日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钟噪声的多尺度分形特征 被引量:6
12
作者 柯熙政 郭立新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1997年第4期396-400,406,共6页
将小波分析理论和分形理论结合起来,讨论原子钟噪声的多尺度分形特征。文中研究结构表明:在大尺度上,原子钟噪声具有某种拟周期变化;在小尺度上,原子钟噪声是完全随机的变化特征。原子钟的闪变噪声是一种分形随机的过程,具有对外... 将小波分析理论和分形理论结合起来,讨论原子钟噪声的多尺度分形特征。文中研究结构表明:在大尺度上,原子钟噪声具有某种拟周期变化;在小尺度上,原子钟噪声是完全随机的变化特征。原子钟的闪变噪声是一种分形随机的过程,具有对外界条件非常敏感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钟 噪声 分形 混沌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谐波系统在浑沌态下的光子统计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纪岳 高卫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7年第5期385-389,共5页
数值分析了调制泵浦作用下的二次谐波产生系统的浑沌动力学行为.考虑到混沌运动的遍历性,提出一种研究浑沌态光场光子统计的数值方法,即通过数值积分求解系统动力学方程估计光子数的系统平均.运用这一方法于二次谐波系统,计算了其... 数值分析了调制泵浦作用下的二次谐波产生系统的浑沌动力学行为.考虑到混沌运动的遍历性,提出一种研究浑沌态光场光子统计的数值方法,即通过数值积分求解系统动力学方程估计光子数的系统平均.运用这一方法于二次谐波系统,计算了其在浑沌态下的光子统计分布,结果表明是一种超Poisson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谐波 浑沌 光子统计分布 遍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尺度的分域递推模型 被引量:2
14
作者 柯熙政 吴振森 焦李成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13-319,共7页
建立时间尺度是时间测量的目的之一.实时原子时则要求对时间尺度进行必要的预测.小波分析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它可以对信号在不同的分辨率下进行分析,凡是传统的Fourier分析可以应用的地方,小波分析都可以得到应用.... 建立时间尺度是时间测量的目的之一.实时原子时则要求对时间尺度进行必要的预测.小波分析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它可以对信号在不同的分辨率下进行分析,凡是传统的Fourier分析可以应用的地方,小波分析都可以得到应用.基于小波分析建立了一种时间尺度分域递推模型,这种方法既不同于ARMA(p,q)模型,又有别于卡尔曼滤波方法.ARMA模型要求过程是平稳随机的,而卡尔曼滤波方法虽然不要求过程是平稳的,但它预测的精度有限.分城递推模型将信号在不同的频率尺度进行正交分解,在各个尺度上对小波变换系数进行建模.最后根据陕西天文台守时实验室的实测数据,验证了分域递推模型,ARMA模型一步预测误差10ns,而分域递推模型五步预测误差平均为4.5ns.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简单而切实可行,分域递推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其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尺度 数学模型 小波分析 分域递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移十年尺度波动的多分辨率重建及其统计特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柯熙政 杨廷高 +1 位作者 宋琨 吴振森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39-747,共9页
极移的频谱分布包含f0、f(-1)和f(-2)分量,研究各个分量的统计特征及其产生机制在天文地球动力学的研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利用小波分析的正交分解的特点,将地球极移按幂律谱进行分解,提出了核函数的概念,并对校函... 极移的频谱分布包含f0、f(-1)和f(-2)分量,研究各个分量的统计特征及其产生机制在天文地球动力学的研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利用小波分析的正交分解的特点,将地球极移按幂律谱进行分解,提出了核函数的概念,并对校函数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1)过程的核函数的平均变化周期438天,最大变化周期525天,最小345天,f(-2)过程的核函数的平均变化周期426天,最大变化周期495天,最小360天.f0过程与太阳黑子的变化有很强的相关性,f(-1)和f(-2)分量与太阳活动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极移 十年尺度变化 小波分析 多分辨率 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随机粗糙面的fBm模拟及其统计特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柯熙政 吴振森 郭立新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1998年第2期167-172,共6页
数值模拟在物理建模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文基于对二维分形布朗运动(fBm)的研究,根据fBm的特征,阐述了用二维fBm函数模拟随机粗糙面的方法。由于很多电磁散射问题与粗糙面的各阶矩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导出了二维随机粗糙面的统... 数值模拟在物理建模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文基于对二维分形布朗运动(fBm)的研究,根据fBm的特征,阐述了用二维fBm函数模拟随机粗糙面的方法。由于很多电磁散射问题与粗糙面的各阶矩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导出了二维随机粗糙面的统计参量与分维(FractalDimension)D的关系。基于对二维fBm的小波分析,提出了在时一频相空间估计分维D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较简单而切实可行,不但适合于粗糙面整体分维的计算,更适合于局部分数维的计算。所有结果均经过了计算机数值模拟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随机粗糙面 fBm函数 小波分析 电波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移振幅和相位的时-频域统计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柯熙政 李孝辉 邓方林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8-93,共6页
极移的各种周期变化与地球上的许多现象 ,如地震等 ,有某种紧密的联系 .研究这些周期变化及其成因是相当重要的 .利用新的观点来分析这一经典问题 .首先将复小波变换引入极移的研究之中 ,了解极移的复小波变换及各种周期变化 .提出小波... 极移的各种周期变化与地球上的许多现象 ,如地震等 ,有某种紧密的联系 .研究这些周期变化及其成因是相当重要的 .利用新的观点来分析这一经典问题 .首先将复小波变换引入极移的研究之中 ,了解极移的复小波变换及各种周期变化 .提出小波变换对数幅相图的概念 ,并对小波变换的振幅和相位的变化分别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极移的模值以及小波变换的模值都有某种周期的变化 .小波变换尺度比较小时 ,可以描述短周期的变化 ;小波变换尺度大时可以描述较长周期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极移 统计分析 周期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国际时间比对的进展 被引量:21
18
作者 王正明 高俊法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2-191,共10页
在过去的45yr中原子频标的性能大约每7yr提高一个数量级,从国际标准时间和各国高精度守时的需要出发,远距离的高精度时间频率传递比对技术也有与之相适应的很大的发展。GPS卫星在近20yr中不仅成为导航定位不可缺少的工... 在过去的45yr中原子频标的性能大约每7yr提高一个数量级,从国际标准时间和各国高精度守时的需要出发,远距离的高精度时间频率传递比对技术也有与之相适应的很大的发展。GPS卫星在近20yr中不仅成为导航定位不可缺少的工具,在时间、频率的传递方面也发挥出巨大威力;近年来多通道“全视接收”技术的发展使得时频传输比对的稳定性有了重大改善;GLONASS卫星系统在高精度时间比对方面正在成为GPS系统的重要补充手段STWSTT的出现及发展在21世纪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近年来该领域的进展与初步实验结果,还简单介绍了 LASSO和 Carrier phase技术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对比 GPS GLONASS TWSTT 共视 全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秒脉冲星定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廷高 潘炼德 +1 位作者 倪广仁 柯熙政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7-174,共8页
毫秒脉冲星守时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己取得重要进展,利用现有2颗毫秒脉冲星约10yr的计时观测资料分析得到的 TAI-PT,其长期稳定度为 2×10-14。采用合适的长期稳定度算法,由多颗毫秒脉冲星计时观测可以建立综合脉冲星时间尺度。它可... 毫秒脉冲星守时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己取得重要进展,利用现有2颗毫秒脉冲星约10yr的计时观测资料分析得到的 TAI-PT,其长期稳定度为 2×10-14。采用合适的长期稳定度算法,由多颗毫秒脉冲星计时观测可以建立综合脉冲星时间尺度。它可以成为与原子时系统比较的重要手段,并对原子时长期稳定度的改进做出贡献。介绍了该领域研究的基本状况,重点对毫秒脉冲星守时的理论方法,综合脉冲星时间及与原子时的关系等进行了讨论和评述。对由双星系统内毫秒脉冲星的轨道运动定义的双星脉冲星时也做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频率 毫秒脉冲星 脉冲星时 长期稳定度 原子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共视资料的处理和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正明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4-191,共8页
由不同地点的时间实验室的原子钟组成的时间尺度 (例如TAI) ,要求这些时间实验室之间的时间比对手段的稳定性与所用的原子钟的稳定性相匹配 .GPSCV是目前国际上最广泛采用的时间比对手段 ,它的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是提高这种技术的精度... 由不同地点的时间实验室的原子钟组成的时间尺度 (例如TAI) ,要求这些时间实验室之间的时间比对手段的稳定性与所用的原子钟的稳定性相匹配 .GPSCV是目前国际上最广泛采用的时间比对手段 ,它的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是提高这种技术的精度和准确度所必不可少的 .CL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处理 误差分析 GPS共视 时间比对 国际原子时 原子钟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