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荒漠生态条件下植物残体的分解特征和养分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孙本华 吕家珑 +1 位作者 张一平 李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31-134,共4页
 以玉米秆为材料,研究了荒漠生态系统下残茬的腐解率和腐解物的有机C、N、K的含量、养分释放率及C/N的变化。结果表明,累积腐解率和有机C的分解率随时间的延长呈上升的趋势,0~46d和46~92d残茬腐解率分别为34.6%和11.9%,残茬有机C的...  以玉米秆为材料,研究了荒漠生态系统下残茬的腐解率和腐解物的有机C、N、K的含量、养分释放率及C/N的变化。结果表明,累积腐解率和有机C的分解率随时间的延长呈上升的趋势,0~46d和46~92d残茬腐解率分别为34.6%和11.9%,残茬有机C的分解率分别为34.9%和12.5%。腐解残留物的有机C、N和K的含量存在不同的变化规律,随时间的推移,有机C的含量先缓慢下降,184~350d基本不变,然后又缓慢下降;氮含量则是先逐渐上升,138d后基本不变;K含量在0~46d迅速下降,然后趋于缓慢,184d后基本不变。随腐解时间的延长,N和K的残留量逐渐减少,304d后基本不变。N在0~46d和46~92d的释放率最大,分别达9.3%和9.0%;K的释放集中在0~46d,释放率达80.4%,以后则变化不大,在90%左右。腐解残留物的C/N先迅速下降,138d后基本不变,最终为2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生态 残茬分解 养分释放 腐解率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荒漠条件下残茬分解特征和养分释放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孙本华 吕家珑 +2 位作者 张一平 孙升学 马健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37,共4页
以大豆秆为材料研究了荒漠生态条件下残茬的腐解率、腐解物的有机C、N和K的含量、养分释放率和C/N比的变化。结果表明:残茬的累积腐解率和有机C的分解率随腐解时间的延长呈上升的趋势,0~1.5个月和1.5~3个月残茬腐解率分别达19.7%和18.... 以大豆秆为材料研究了荒漠生态条件下残茬的腐解率、腐解物的有机C、N和K的含量、养分释放率和C/N比的变化。结果表明:残茬的累积腐解率和有机C的分解率随腐解时间的延长呈上升的趋势,0~1.5个月和1.5~3个月残茬腐解率分别达19.7%和18.5%,0~1.5个月和1.5~3个月残茬有机C的分解率均为19.2%;腐解残留物的有机C、N和K的含量存在不同的变化,有机C的含量变化不大,N的含量则是先逐渐上升,6个月后基本不变,K的含量前1.5个月迅速下降,1.5~3个月缓慢下降,然后基本不变;整个腐解过程是N的固定过程,N的释放量和释放率均为负值,K的释放集中在前1.5个月,释放率达75.8%;腐解残留物的C/N比先迅速下降,6个月后基本不变,最终为3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荒漠 残茬分解 养分释放 植物残体还田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原生梭梭树干液流及耗水量 被引量:38
3
作者 孙鹏飞 周宏飞 +1 位作者 李彦 李妙伶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6901-6909,共9页
梭梭广泛分布于我国西部干旱区,利用热脉冲技术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长期原生梭梭的树干液流耗水特征进行了研究。随着水分条件的不同,影响树干液流过程的主导因素有所不同。根区土壤体积含水量在8.7%—12.1%时,梭梭日树干液流量与土壤... 梭梭广泛分布于我国西部干旱区,利用热脉冲技术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长期原生梭梭的树干液流耗水特征进行了研究。随着水分条件的不同,影响树干液流过程的主导因素有所不同。根区土壤体积含水量在8.7%—12.1%时,梭梭日树干液流量与土壤水分显著相关;土壤含水量>12.1%时,液流更多的受到气象因素的影响;土壤含水量<8.7%,树干液流与气象要素之间没有相关性,液流更多的受植物生理特征影响。在土壤水分最丰富的4月份,随着土壤水分的降低,白天与夜间的液流变化趋同;4月份日平均液流量约是5—9月份的2倍。梭梭的液流通量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原生林的0.156L·cm-2·d-1到塔中人工滴灌林的0.876L·cm-2·d-1,均处于正常生长状态,表明梭梭生态需水的可塑性范围较广。基径为7.8cm和9.0cm的梭梭在4月至9月份生长期的实际耗水量分别是95mm和117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梭梭 树干液流 土壤含水量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排盐改良利用盐渍土的研究展望 被引量:11
4
作者 蒋鹏文 周宏飞 +1 位作者 邵春琴 张海亮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1-75,共5页
围绕内陆干旱区盐渍化土壤改良和盐碱地利用这一主题,通过对生物排盐改良利用盐渍土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总结,结合新疆地区盐碱地改良利用的实践,从植物的耐盐与排盐特征和改良原理、干旱区农田水盐运移规律、灌区土壤盐分平衡、盐碱地... 围绕内陆干旱区盐渍化土壤改良和盐碱地利用这一主题,通过对生物排盐改良利用盐渍土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总结,结合新疆地区盐碱地改良利用的实践,从植物的耐盐与排盐特征和改良原理、干旱区农田水盐运移规律、灌区土壤盐分平衡、盐碱地耐盐植物种植与利用等方面评述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与存在的问题。指出基于植物盐分吸收的耕(根)层水盐平衡原理、不同植(作)物的盐分吸收特征、耐盐经济植物的选择、高效节水灌溉条件下防止土壤盐渍化和盐碱地改良利用方法等是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生物排盐与水利改良相结合的综合模式是实现内陆干旱区灌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土 生物排盐 水盐运移 盐分均衡 内陆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天池自然保护区草地坡地土壤侵蚀规律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大庆 周宏飞 +2 位作者 马健 金发军 尹湘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7-129,158,共4页
通过对天山天池自然保护区径流小区的定位观测试验,采用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天山天池自然保护区草地坡地土壤侵蚀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径流深随降雨量、降雨强度、坡度的增加而增大,而侵蚀量与降雨强度的关系比较明显;(2)植... 通过对天山天池自然保护区径流小区的定位观测试验,采用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天山天池自然保护区草地坡地土壤侵蚀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径流深随降雨量、降雨强度、坡度的增加而增大,而侵蚀量与降雨强度的关系比较明显;(2)植被显著地影响着坡地产沙量;(3)坡面径流深与降雨量、降雨强度、坡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多元线性回归函数很好地描述;(4)侵蚀量与土壤容重、径流深、降雨量、降雨强度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多元线性回归函数很好地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天池 径流小区 降雨 土壤侵蚀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天池自然保护区春季融雪产流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周宏飞 王大庆 +2 位作者 马健 金发军 尹湘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8-71,共4页
通过对新疆天池自然保护区春季融雪期间径流小区的定位观测试验,对新疆天池自然保护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降雪、积雪和融雪产流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雪岭云杉的截雪率明显高于杨树,约75%,是杨树的3-4倍;(2)不同土地利用类... 通过对新疆天池自然保护区春季融雪期间径流小区的定位观测试验,对新疆天池自然保护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降雪、积雪和融雪产流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雪岭云杉的截雪率明显高于杨树,约75%,是杨树的3-4倍;(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融雪产流率依次为:裸露地(15.6%)〉杨树林地(8.5%)〉草地(1.6%)〉雪岭云杉林(0);(3)比起林地,草地融雪径流发生的时间较早;(4)植被因子、坡度、土壤性质都显著地影响着草地融雪径流量的大小,且植被因子对于草地融雪径流的影响大于土壤性质以及坡度对于草地融雪径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天池 径流小区 融雪产流 土壤侵蚀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不同覆盖技术及其对土壤水热盐影响研究进展与问题 被引量:5
7
作者 邵春琴 周宏飞 蒋鹏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22,25,共7页
回顾了覆盖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并对目前在农业生产中应用较多的砂石覆盖、秸秆覆盖、地膜覆盖进行了总结和比较。较详细地列举了不同覆盖技术对土壤水、热、盐的影响。指出了目前覆盖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旨在促进覆盖技术... 回顾了覆盖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并对目前在农业生产中应用较多的砂石覆盖、秸秆覆盖、地膜覆盖进行了总结和比较。较详细地列举了不同覆盖技术对土壤水、热、盐的影响。指出了目前覆盖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旨在促进覆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能够合理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覆盖技术 水盐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洲灌区的水均衡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徐锋平 周宏飞 刘延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3-155,159,共4页
根据不同灌水方式灌区水分运动不同的特点,对绿洲灌区的农区部分按不同灌水方式进行分区,建立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和四水转化理论,分析了引水农区和井灌农区的四水转化关系和引水农区向非农区、井灌农区的水分迁移;讨论了农区水分在不同... 根据不同灌水方式灌区水分运动不同的特点,对绿洲灌区的农区部分按不同灌水方式进行分区,建立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和四水转化理论,分析了引水农区和井灌农区的四水转化关系和引水农区向非农区、井灌农区的水分迁移;讨论了农区水分在不同时期的转化与消耗。结果显示:该绿洲灌区水均衡模型可很好反映灌区的水分运动,它适于研究不同引水方式共存的灌区的水分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灌区 引水农区 井灌农区 水均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