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现代化进程测度支撑技术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明 王克林 +1 位作者 章春华 谢炳庚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0-104,共5页
针对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测度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系统分析原理,遵循全 面、可比、层次可操作原则,提出目前我国衣业现代化进程测度的支撑技术─—多指标综合测度法 的优化方案。即在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划分出... 针对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测度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系统分析原理,遵循全 面、可比、层次可操作原则,提出目前我国衣业现代化进程测度的支撑技术─—多指标综合测度法 的优化方案。即在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划分出不同农业类型地域,并选取典型性地域单 位后。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结合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符合地域衣业现代化进程实际的测度指标 项,并用相关分析法进行检验;用熵技术支持下的AHP(层次分析)法对每一个测度指标项赋权。用 模糊综合评判技术计算地域农业现代化进程各方面的综合水平,再用Logistic模型和基尼斯系数 分析法,实现对地域农业现代化进程时空上动态特征的量化分析。图1,参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进程测度 优化 多指标综合测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安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任务与标志 被引量:10
2
作者 谢小立 周敬明 刘新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0-53,共4页
解决 10多亿人吃饭问题是我国农业第一主题 ,是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 ,而粮食安全水平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因此 ,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 ,必须强化商品粮基地建设 ;不断提高种粮科学技术的经济效益、粮食转化效益 ,保护和改... 解决 10多亿人吃饭问题是我国农业第一主题 ,是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 ,而粮食安全水平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因此 ,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 ,必须强化商品粮基地建设 ;不断提高种粮科学技术的经济效益、粮食转化效益 ,保护和改善粮食生产者和主产区经济利益和经济状况 ;建立健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提高我国粮食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商品粮基地建设 粮食问题 粮食生产 农业现代化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部地带农业现代化建设途径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黎勇 刘新平 +1 位作者 王克林 高昌海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1年第2期72-76,共5页
中部地带是我国农业的精华地带。目前 ,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部分农产品结构性剩余严重 ,市场竞争力弱 ,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力低而不稳 ,农民收入增长放慢 ,农业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等问题在中部地带表现更为典型。探索中部地带农... 中部地带是我国农业的精华地带。目前 ,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部分农产品结构性剩余严重 ,市场竞争力弱 ,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力低而不稳 ,农民收入增长放慢 ,农业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等问题在中部地带表现更为典型。探索中部地带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施途径对于研究和解决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中部地带农业现代化途径主要是 :整体规划 ,分类推进 ,极点突破 ;改革城乡户口隔离机制 ,加速农村城镇化 ;创新土地流转机制 ,培育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市场主体 ;创新科技机制 ,发挥高科技对农业的带动作用 ;拓宽农产品加工领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中部地带 中国 农产品结构 整体规划 土地流转机制 科技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稻稻秆饲料营养价值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邢廷铣 方热军 +2 位作者 谭支良 何烈华 陈惠萍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1-40,共10页
本文分析测定了中国南方5种土壤类型10个早、中、晚稻品种的农艺学、形态学和营养学指标。结果表明:1.成熟期稻秆全植株含有较高的NDF、C、HC和L,而CP和NDS却较低;2.稻秆的S营养价值最高,LB次之,LS最低,... 本文分析测定了中国南方5种土壤类型10个早、中、晚稻品种的农艺学、形态学和营养学指标。结果表明:1.成熟期稻秆全植株含有较高的NDF、C、HC和L,而CP和NDS却较低;2.稻秆的S营养价值最高,LB次之,LS最低,而LB和LS占全植株的75%左右,二者营养价值的大小,决定了稻秆营养价值的高低;3.不同稻秆DMdp值不同,早稻最高,中稻次之,晚稻最低;4.稻秆不同形态部分,DMdp值不同,S最大,LB次之,LS最小;5.稻秆在瘤胃内随着停留时间的增加,DMdp值随之升高,48~72小时趋于最高值。6.水稻籽实产量(r=-0.91),植株高度(r=-0.87)和结实率(r=-0.75)与DMdp值呈显著负相关;而叶茎比(r=0.59)和S的比例(r=0.58)与DMdp值呈正相关,同时稻秆的主要化学成分与DMdp值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秆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农业镉污染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24
5
作者 张格丽 王凯荣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1997年第3期114-117,共4页
文章对近5年国内外农业镉污染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就该研究领域的文献发表概况,作者情况以及文献的主题内容等进行了分析探讨,列出了农业镉污染研究文献的主要作者和主要刊物,阐述了近5年国内外农业镉污染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 农业 镉污染 环境污染 作物 品质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世后长江流域农业定位及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高昌海 刘新平 谢光辉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3-237,共5页
长江流域农业资源、生产基础的优势明显 ,在我国国民经济和长江流域经济发展中具重要地位。根据现阶段农业的主要问题和入世 (WTO)后农业环境的变化 ,2 1世纪长江流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对策是 :建设面向国际市场的专业化生产基地 ;推进名... 长江流域农业资源、生产基础的优势明显 ,在我国国民经济和长江流域经济发展中具重要地位。根据现阶段农业的主要问题和入世 (WTO)后农业环境的变化 ,2 1世纪长江流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对策是 :建设面向国际市场的专业化生产基地 ;推进名、特、优农产品的产业化开发 ;实施农业标准化工程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 ;加强农业生态及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持续生产能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贸易 长江流域 农业定位 发展对策 WT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段华平 彭廷柏 邹冬生 《作物研究》 2001年第3期42-46,共5页
综述了农业生态系统研究的由来与发展 ,提出了随着研究的深入 ,对概念、性质认识的深化和研究方向的转换 ;对农业生态系统近期研究领域及未来研究趋向作了概括 。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 研究进展 研究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约束型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战略研究
8
作者 王克林 《生态经济》 1998年第3期19-21,共3页
本文以西南喀斯特地区为例,分析了资源约束型贫困地区资源缺乏、环境脆弱、农业经济落后的特征及成因,提出优先发展支柱产业的农业产业化战略思想与产业化阶段演管理论,以及强化综合投入、建设资源基地、组建扶贫实体、调整人口与土... 本文以西南喀斯特地区为例,分析了资源约束型贫困地区资源缺乏、环境脆弱、农业经济落后的特征及成因,提出优先发展支柱产业的农业产业化战略思想与产业化阶段演管理论,以及强化综合投入、建设资源基地、组建扶贫实体、调整人口与土地关系、加强科技进步、逐步推行土地流转制度等农业产业化建设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喀斯特地区 农业产业化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区域开发与建设地理研究
9
作者 刘志群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7-19,34,共4页
农业区域开发为建设地理研究与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提供了新的领域。建设地理研究通过对农业区域开发的自然资源评价,为开展区域选择、项目布局、工程设计与实施提供定性、定量、定位的依据,从其研究的特有角度增强农业开发规划与布局的... 农业区域开发为建设地理研究与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提供了新的领域。建设地理研究通过对农业区域开发的自然资源评价,为开展区域选择、项目布局、工程设计与实施提供定性、定量、定位的依据,从其研究的特有角度增强农业开发规划与布局的区域特色,直接参与农业开发项目的工程设计和实施,以地理学的方法切实解决农业区域开发过程中一般农业研究和工程设计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根据南方山区农业区域开发实践,建设地理应注重研究地理环境的微(小)地域分异、荒地资源的改造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区域开发 建设地理 自然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农业综合研究
10
作者 张伟达 《科学管理研究》 1987年第4期56-59,共4页
本文根据综合课题研究和管理的实践,对农业综合研究谈点粗浅认识,以期提高对综合性课题管理的有效性。一、综合研究的系统思想农业生产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因子交互作用在一起的复杂系统,这个复合系统内可以分成若干小系统、子系统。... 本文根据综合课题研究和管理的实践,对农业综合研究谈点粗浅认识,以期提高对综合性课题管理的有效性。一、综合研究的系统思想农业生产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因子交互作用在一起的复杂系统,这个复合系统内可以分成若干小系统、子系统。如一个县是一个比较大的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综合研究 农业生产系统 系统思想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生态系统 浅论 整体研究 技术组装 丘岗区 复杂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污染农田农业生态整治与安全高效利用模式 被引量:63
11
作者 王凯荣 陈朝明 +2 位作者 龚惠群 万继武 张格丽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7-101,共5页
传统的镉污染治理策略多以改造和净化环境、恢复土壤质量为宗旨。作者从有效利用污染农田的角度,提出了农业生态整治策略,即将污染农田作为一种特殊资源,通过发掘利用生物(植物)自身的耐(抗)镉基因,使污染土地在农业领域重新获... 传统的镉污染治理策略多以改造和净化环境、恢复土壤质量为宗旨。作者从有效利用污染农田的角度,提出了农业生态整治策略,即将污染农田作为一种特殊资源,通过发掘利用生物(植物)自身的耐(抗)镉基因,使污染土地在农业领域重新获得安全而高效的利用。介绍了对某铀矿区近40hm2镉污染农田进行治理利用的成功实践。通过采用桑蚕生产模式替代粮作生产模式,杜绝了污灌污染,消除了食物链中镉的危害,使土壤生产力得到恢复,农田年均产值比水稻模式提高2880元/hm2,比种玉米提高8880元/hm2,利税增加1980元/hm2,耕层土壤镉含量年平均下降1.33mg/kg。还论述了镉在桑树中的分布特征及其对桑树生长和蚕茧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污染 生态整治 土壤污染 农业生态 重金属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定量PCR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29
12
作者 阳成波 印遇龙 +3 位作者 龚建华 郁海 黄瑞林 李铁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95-399,共5页
关键词 PCR研究 应用 实时定量 分子生物学技术 定量原理 探针种类 分子信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与常规稻对涝渍环境适应能力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5
13
作者 李阳生 李绍清 +1 位作者 李达模 李振声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5-51,共7页
利用形态和产量性状指标 ,比较分析了杂交稻和常规稻在分蘖期和孕穗期对淹涝胁迫环境适应能力的差异性。在深水涝渍条件下 ,杂交稻生长发育普遍快于常规稻 ,单蔸苗数显著高于常规稻 ,有效穗相对受害率低于常规稻 ,因而单蔸产量显著高于... 利用形态和产量性状指标 ,比较分析了杂交稻和常规稻在分蘖期和孕穗期对淹涝胁迫环境适应能力的差异性。在深水涝渍条件下 ,杂交稻生长发育普遍快于常规稻 ,单蔸苗数显著高于常规稻 ,有效穗相对受害率低于常规稻 ,因而单蔸产量显著高于常规稻。分蘖期遭受淹涝胁迫杂交稻的忍耐力优于常规稻 ,淹涝后的活苗率显著高于常规稻 ;而且 ,受淹涝后的杂交稻比常规稻能更快地恢复生长 ,成熟时主要农艺性状表现是成穗率极显著高于常规稻 ,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的相对受害率极显著低于常规稻 ,单蔸产量的受害程度低于常规稻。孕穗期淹涝胁迫后 ,杂交稻和常规稻之间产量及相关经济性状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常规稻 淹涝胁迫 适应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淹涝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危害与耐淹性机理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77
14
作者 李玉昌 李阳生 李绍清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70-76,共7页
评述了淹涝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水稻耐涝的生理机制、淹涝胁迫的基因型差异和耐淹性遗传与减灾措施等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并简要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淹涝胁迫 耐涝机理 耐淹性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硫蛋白在仔猪体内代谢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丽立 张彬 +3 位作者 印遇龙 李小龙 李光宪 侯振平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80-484,共5页
本文通过放射性12 5I标记金属硫蛋白 ( 12 5I MT) ,经口灌喂于断奶仔猪 ,研究MT在猪体内代谢动力学。本研究结果表明 :12 5I MT在灌喂后 9h血液中达最高值 ( 0 0 5 8mCi) ,而对照组12 5I1h达最高值 ( 0 0 98mCi)。12 5I MT组在灌喂后... 本文通过放射性12 5I标记金属硫蛋白 ( 12 5I MT) ,经口灌喂于断奶仔猪 ,研究MT在猪体内代谢动力学。本研究结果表明 :12 5I MT在灌喂后 9h血液中达最高值 ( 0 0 5 8mCi) ,而对照组12 5I1h达最高值 ( 0 0 98mCi)。12 5I MT组在灌喂后 7h开始能够从粪中检测到 ,以后粪中浓度逐渐升高 ,30h达最大值 ( 0 0 97mCi) ,排出的时间主要集中在 2 8~ 31h ,31h后粪中浓度快速下降 ,从粪中的排泄量占总灌喂量的 7 91 % ,极显著地高于12 5I组 (P <0 0 1 )。灌喂后 1h便可在尿中检测出 ,随后尿中浓度逐渐升高 ,在灌喂后 2 4h尿中浓度达最大值 ,此后迅速下降 ,尿中排出量占灌喂总量的 2 1 45 % ,显著地低于12 5I组 (O <0 0 5 )。12 5I MT在组织器官中放射性活度依次为 :小肠 >大肠 >胃 >皮 >肾 >肺 >肝 >心 >肌肉 >骨 ,组织器官中的存留量占灌喂总量的4 6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标记 MT 体内代谢 金属硫蛋白 升高 组织器官 对照组 猪体 仔猪 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析管体外消化法测定饲料蛋白质消失率的适宜酶促反应条件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黄瑞林 李铁军 +1 位作者 谭支良 邢廷铣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51-58,共8页
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建立了一个测定饲料蛋白质消失率的体外透析管分析方法,并分析了温度、酶液浓度和酸度等因子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体外透析管法测定蛋白质消失率的适宜条件是: 在温度为35 ℃时, 准确称取1g 样品... 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建立了一个测定饲料蛋白质消失率的体外透析管分析方法,并分析了温度、酶液浓度和酸度等因子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体外透析管法测定蛋白质消失率的适宜条件是: 在温度为35 ℃时, 准确称取1g 样品( 精确至0 .0001g) 于三角瓶中,加pH2 .0 的胃蛋白酶溶液( 浓度为0 .001g/ml) ,水解4 小时, 经中和后转移至透析管中, 再加p H 7 .6 的胰蛋白酶溶液( 浓度为0 .0025g/ ml) ,透析管再置于盛300ml 透析液的大三角瓶中,水解24 小时,然后对透析管外的透析液定量分析蛋白质含量, 最后计算出样品的蛋白质消失率。并与体内消化试验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Y= 1 .0129X+ 32 .97 ,达到强相关程度(r = 0 .999)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消失率 体外法 透析管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镉生物毒性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55
17
作者 夏运生 王凯荣 张格丽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2-275,共4页
近年来,随着工业三废排放和污水污泥农用的增多,土壤镉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而土壤中过量的镉会对作物产生毒害,尤其是在可食部分的残留将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的健康,为此,国内外专家对镉污染毒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本文对... 近年来,随着工业三废排放和污水污泥农用的增多,土壤镉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而土壤中过量的镉会对作物产生毒害,尤其是在可食部分的残留将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的健康,为此,国内外专家对镉污染毒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本文对这些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生物毒性 影响因素 研究进展 土壤污染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氨基酸铁对哺乳仔猪生长发育及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李丽立 张彬 +1 位作者 邢廷铣 任培桃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32-39,共8页
选用12窝124头哺乳仔猪随机分为Ⅰ、Ⅱ和Ⅲ组,分别饲喂含复合氨基酸铁、硫酸亚铁+复合氨基酸和硫酸亚铁的3种日粮(日粮的铁浓度均为150mg/kg)、进行补铁效果试验。结果表明:Ⅰ组仔猪在45日龄试验结束时的体重、日增重、血液中血红蛋白... 选用12窝124头哺乳仔猪随机分为Ⅰ、Ⅱ和Ⅲ组,分别饲喂含复合氨基酸铁、硫酸亚铁+复合氨基酸和硫酸亚铁的3种日粮(日粮的铁浓度均为150mg/kg)、进行补铁效果试验。结果表明:Ⅰ组仔猪在45日龄试验结束时的体重、日增重、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血浆铁含量和转铁白含量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地高于Ⅱ、Ⅲ组,饲料消耗及发病率则明显降低;而Ⅱ、Ⅲ组间各项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仔猪 复合氨基酸铁 生长发育 血红蛋白 转铁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直肠吻合法与“桥”式瘘管法测定猪饲料营养物质回肠消化率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钟华宜 印遇龙 +2 位作者 黄瑞林 陈朝明 李铁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25-31,共7页
通过收集回肠食糜测定消化率已成为一种估计氨基酸消化率的通用方法。在本试验中,对用回直肠吻合(IRA)猪替代“桥”式瘘管法(IC)进行了探讨。在这个试验中,12头大约克×长沙大围子猪(45kg)被用于回直肠吻合法测定,并与作为对照的“... 通过收集回肠食糜测定消化率已成为一种估计氨基酸消化率的通用方法。在本试验中,对用回直肠吻合(IRA)猪替代“桥”式瘘管法(IC)进行了探讨。在这个试验中,12头大约克×长沙大围子猪(45kg)被用于回直肠吻合法测定,并与作为对照的“桥”式瘘管法进行了比较。试验共测定了3种混合日粮和3种单一日粮:大豆饼日粮(SBMD)、菜饼日粮(RSMD)、中国普通日粮(CCCD)、鱼粉(FM)、生大豆(RSB)、单细胞蛋白(SCP)。试验采用6×6拉丁方设计。结果表明,除了SBMD和RSMD的干物质消化率(DMD)、SBMD和CCCD的有机物消化率(OMD)、CCCD的缬氨酸外,IRA和IC两种方法测得的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各种氨基酸的消化率相似;除了干物质显著相关(P<0.05)以外,两种方法测得的养分消化率呈极显著相关(P<0.01);荷术猪与未作手术的对照猪在生长上没有不同,盲肠和结肠极显著变轻(P<0.01),而直肠则极显著延长并加重(P<0.01);一般地说,鱼粉的营养物质消化率最高,混合日粮的粗蛋白和各种氨基酸的消化率比大豆和单细胞蛋白高;大豆和单细胞蛋白的营养物质回肠消化率几乎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直肠吻合 桥式瘘管 饲料 回肠 消化率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育猪在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氨基酸)水平下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樊银珍 周俐兵 +2 位作者 吴义师 刘宝福 谭支良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4-17,共4页
试验采用2×3因子设计,选取杜长大三元杂交健康的商品猪100头,公母各半,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2个重复,一个重复为10头阉公猪,另一个重复为10头青年母猪。根据2种消化能水平(13.60MJ/kg,13.18MJ/kg)、3种蛋白质水平(15.5%,... 试验采用2×3因子设计,选取杜长大三元杂交健康的商品猪100头,公母各半,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2个重复,一个重复为10头阉公猪,另一个重复为10头青年母猪。根据2种消化能水平(13.60MJ/kg,13.18MJ/kg)、3种蛋白质水平(15.5%,14.5%,13.5%)、2种赖氨酸水平(0.75%,0.70%)组合配制5种试验料,分别饲喂5个处理组。试验结果表明:70~95kg的混养猪群,日粮以消化能13.18MJ/kg、粗蛋白质13.5%、总赖氨酸0.7%为最佳。同时从试验结果分析中发现:各处理组中重复组间(即阉公猪、青年母猪组)对能量、蛋白质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70~95kg杜长大阉公猪,日粮以消化能13.18MJ/kg,粗蛋白质13.5%,总赖氨酸0.7%较适宜,同阶段青年母猪,日粮以消化能13.18MJ/kg,粗蛋白质为14.5%,总赖氨酸为0.7%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育猪 能量 蛋白质 氨基酸 生产性能 胴体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