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学-剪切仪”在线研究高分子共混物的形态及其演化
1
作者 王颖 姜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5-38,共4页
介绍了“光学-剪切仪”的工作原理及应用领域,并以聚乙烯/聚苯乙烯共混物为对象在线研究了该共混物的形态及其演化。
关键词 光学-剪切仪 高分子共混物 形态 在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烯丙基席夫碱ⅣB族的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合成、结构、高分子化及其催化乙烯聚合反应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正军 金国新 胡宁海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383-1389,共7页
制备出两类含烯丙基席夫碱的ⅣB族配合物[R(N=CH鄄C6H3(3鄄R)O)2MCl2(R=Allyl;R'=Pheny;M=Ti(6),M=Zr(7);R=tert鄄Butyl;R'=Allyl;M=Ti(8);M=Zr(9)),配合物(7)的单晶结构显示围绕中心金属的配合构型为畸变八面体,其中2个氯原子... 制备出两类含烯丙基席夫碱的ⅣB族配合物[R(N=CH鄄C6H3(3鄄R)O)2MCl2(R=Allyl;R'=Pheny;M=Ti(6),M=Zr(7);R=tert鄄Butyl;R'=Allyl;M=Ti(8);M=Zr(9)),配合物(7)的单晶结构显示围绕中心金属的配合构型为畸变八面体,其中2个氯原子处于顺式位置。配合物(7,9)中的烯丙基与苯乙烯共聚可得到高分子化烯烃聚合催化剂(PSC1;PSC2)。在助催化剂(MMAO)存在下,配合物9和相应的高分子化催化剂(PSC2)显示出很高的催化乙烯聚合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丙基席夫碱配合物 合成 结构 高分子化催化剂 乙烯 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β-羟基丁酸酯)和β-羟基丁酸酯-β-羟基戊酸酯共聚物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李静 刘景江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92-404,共13页
 综述了近年来聚(β 羟基丁酸酯)和β 羟基丁酸酯 β 羟基戊酸酯共聚物经共混改性所得到的共混物的相容性、结晶性、热性能、加工性能、力学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
关键词 聚(β-羟基丁酸酯) β-羟基丁酸酯-β-羟基戊酸酯共聚物 共混改性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为氨基、末端为硝基的苯乙炔树枝状分子的合成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梦琳 池春彦 +3 位作者 王献红 赵晓江 李季 王佛松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359-1362,MJ06,共5页
将固定相合成与“收敛 /发散”方法相结合 ,合成了第一、二代苯乙炔树枝状分子 .通过 Heck-Cassar-Sonogashira-Hagihara偶联反应 ,将其中心和末端分别修饰上供电子的氨基和拉电子的硝基 ,得到第一、二代中心为氨基、末端为硝基的苯乙... 将固定相合成与“收敛 /发散”方法相结合 ,合成了第一、二代苯乙炔树枝状分子 .通过 Heck-Cassar-Sonogashira-Hagihara偶联反应 ,将其中心和末端分别修饰上供电子的氨基和拉电子的硝基 ,得到第一、二代中心为氨基、末端为硝基的苯乙炔树枝状分子 NH2 -G1 -( NO2 ) 2 和 NH2 -G2 -( NO2 ) 4.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跟踪了整个固定相合成过程 .苯乙炔树枝状分子的紫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炔 树枝状分子 氨基 硝基 合成 固定相合成 “收敛/发散”法 偶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器件热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自东 赵晓礼 杨小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7,共17页
实现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商业化应用有两个关键技术因素:能量转换效率和热稳定性。在近几年里,能量转换效率已经成功突破10%。与此同时,器件热稳定性的研究也一直在有条不紊的展开。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光敏层热稳定性的... 实现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商业化应用有两个关键技术因素:能量转换效率和热稳定性。在近几年里,能量转换效率已经成功突破10%。与此同时,器件热稳定性的研究也一直在有条不紊的展开。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光敏层热稳定性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提高形貌热稳定性的常用方法,并对器件热稳定性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光敏层 形貌热稳定性 器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双钙钛矿型氧化物SrLaMnBO_6(B:Mo,W)及其磁学性能 被引量:6
6
作者 田世哲 赵军钗 +2 位作者 乔从德 姬相玲 姜炳政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45-948,共4页
通过溶胶-凝胶方法,制得了单相SrLaMnMoO6和SrLaMnWO6有序双钙钛矿多晶样品。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SrLaMnMoO6为单斜晶系,SrLaMnWO6属四方晶系结构,并且由于电子因素和结构因素的竞争导致掺杂后样品晶胞体积增大。磁性测量显示,二者都呈... 通过溶胶-凝胶方法,制得了单相SrLaMnMoO6和SrLaMnWO6有序双钙钛矿多晶样品。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SrLaMnMoO6为单斜晶系,SrLaMnWO6属四方晶系结构,并且由于电子因素和结构因素的竞争导致掺杂后样品晶胞体积增大。磁性测量显示,二者都呈现很弱的铁磁性,外推得到的磁矩分别为0.72μB和0.16μB,远小于理论预测结果。SrLaMnMoO6的热磁曲线可观察到铁磁-顺磁转变,而SrLaMnWO6的热磁曲线则未观察到这种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钙钛矿型 溶胶-凝胶 掺杂 晶胞参数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板法室温合成CdS纳米棒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强 赵军钗 +3 位作者 蒋世春 姬相玲 安立佳 姜炳政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11,共5页
以三甲基十六烷基溴化铵(CTAB)的棒状胶束为模板、氯化镉和硫代乙酰胺(TAA)为反应前驱体, 在室温水相体系中制得单臂CdS纳米棒,同时还得到少量多臂的CdS纳米棒。棒的长度可通过加入体系的环己烷的量来调节。在一定范围内,环己烷的量越多... 以三甲基十六烷基溴化铵(CTAB)的棒状胶束为模板、氯化镉和硫代乙酰胺(TAA)为反应前驱体, 在室温水相体系中制得单臂CdS纳米棒,同时还得到少量多臂的CdS纳米棒。棒的长度可通过加入体系的环己烷的量来调节。在一定范围内,环己烷的量越多,所获得的纳米棒越长。使用这种模板法,可获得直径为 26-48 nm、长度为240-1 200 nm的CdS纳米棒。对所得纳米棒进行了广角X射线衍射谱(WAXD)、透射电子显微学(TEM)、电子衍射谱(SAE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板法 硫化镉 一维CdS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BV/PPC反应共混物的热性能与动态力学性能及形态结构 被引量:4
8
作者 李静 孙春荣 张学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46,共4页
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的聚(β-羟基丁酸酯-co-β-羟基戊酸酯)(PHBV-GMA)与马来酸酐封端的聚碳酸亚丙酯(MA-PPC)反应性共混。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动态力学分析仪和偏光显微镜分别研究了共混物的热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形态结构。... 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的聚(β-羟基丁酸酯-co-β-羟基戊酸酯)(PHBV-GMA)与马来酸酐封端的聚碳酸亚丙酯(MA-PPC)反应性共混。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动态力学分析仪和偏光显微镜分别研究了共混物的热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形态结构。结果发现,通过反应接枝,MA-PPC降低了PHBV的结晶度,阻碍了PHBV的结晶,PHBV部分扩散进入MA-PPC相区。PHBV球晶尺寸降低,PHBV和MA-PPC共混组分的相容性得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β-羟基丁酸酯-co-β-羟基戊酸酯) 聚碳酸亚丙酯 反应性共混 热性能 动态力学性能 形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转移自由基悬浮聚合制备PVC-g-PMMA共聚物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学健 张凯琳 +2 位作者 冯莺 赵季若 王玉玲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3-547,共5页
研究了聚氯乙烯大分子引发剂在四水合氯化亚铁/三苯基膦催化下,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悬浮聚合制备PVC-g-PMMA共聚物的反应,考察了悬浮介质的组成对聚合活性的影响。通过改变悬浮介质的组成,实现了聚氯乙烯大分子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原子转... 研究了聚氯乙烯大分子引发剂在四水合氯化亚铁/三苯基膦催化下,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悬浮聚合制备PVC-g-PMMA共聚物的反应,考察了悬浮介质的组成对聚合活性的影响。通过改变悬浮介质的组成,实现了聚氯乙烯大分子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原子转移自由基“活性”/可控悬浮聚合。采用IR、NMR、GPC技术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稀 甲基丙烯酸甲酯 原子转移自由基悬浮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邻苯二酚的可降解黏合剂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栋梁 黄宇彬 李晓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36-1242,共7页
以氨基化聚乙二醇(mPEG-NH2)为大分子引发剂,制备了基于邻苯二酚[如3,4-二羟基苯丙酸(DHPPA)和3,4-二羟基苯丙胺即多巴胺(Dopamine)]的仿生黏合剂聚乙二醇单甲醚-聚赖氨酸-g-3,4-二羟基苯丙酸[mPEG-b-P(LL-g-DHPPA)]和聚乙二醇单甲醚-... 以氨基化聚乙二醇(mPEG-NH2)为大分子引发剂,制备了基于邻苯二酚[如3,4-二羟基苯丙酸(DHPPA)和3,4-二羟基苯丙胺即多巴胺(Dopamine)]的仿生黏合剂聚乙二醇单甲醚-聚赖氨酸-g-3,4-二羟基苯丙酸[mPEG-b-P(LL-g-DHPPA)]和聚乙二醇单甲醚-聚谷氨酸-g-3,4-二羟基苯丙胺[mPEG-b-P(LG-gDopamine)].用核磁共振波谱(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方法表征了mPEG-b-P(LL-g-DHPPA)和mPEG-b-P(LG-g-Dopamine)的结构.mPEG-b-P(LL-g-DHPPA)和mPEG-b-P(LG-gDopamine)的接枝度分别为30%和28.6%,即每个聚合物分子链上分别接上了13.5个DHPPA单体和13个Dopamine单体.剪切强度测试结果表明,mPEG-b-P(LL-g-DHPPA)更有利于黏合剂的固化并能提高黏合剂的内聚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黏合剂 聚乙二醇单甲醚-聚赖氨酸-g-3 4-二羟基苯丙酸 聚乙二醇单甲醚-聚谷氨酸-g-3 4-二羟基苯丙胺 邻苯二酚 可降解黏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刮涂法制备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江 谢志元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0-544,共5页
系统地研究了采用刮涂法制备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时刮涂速度和基底温度对活性层厚度以及形貌的影响。当刮涂速度增加或者基底温度降低时,由于溶液粘度和表面张力的变化导致活性层厚度增加。与旋涂方法相比,刮涂方法制备的活性层薄膜具... 系统地研究了采用刮涂法制备聚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时刮涂速度和基底温度对活性层厚度以及形貌的影响。当刮涂速度增加或者基底温度降低时,由于溶液粘度和表面张力的变化导致活性层厚度增加。与旋涂方法相比,刮涂方法制备的活性层薄膜具有更小的粗糙度和精细的相分离结构,从而减少了光伏电池的漏电流并提高了填充因子。利用刮涂方法制备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能量转换效率达到了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涂法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能量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ABC三嵌段共聚物在均聚物C中自组装的自洽平均场模拟
12
作者 李伟 姜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78-1883,共6页
应用实空间的自洽平均场理论研究了线性ABC三嵌段共聚物在均聚物C中的自组装.模拟结果表明,共聚物在均聚物中形成的分散相主要为核壳结构.通过降低A与C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使核壳结构的成核嵌段发生从嵌段A向嵌段B的转变,并且在转变过... 应用实空间的自洽平均场理论研究了线性ABC三嵌段共聚物在均聚物C中的自组装.模拟结果表明,共聚物在均聚物中形成的分散相主要为核壳结构.通过降低A与C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使核壳结构的成核嵌段发生从嵌段A向嵌段B的转变,并且在转变过程中观察到了多种过渡结构,包括带有凸起表面的盘状结构和柱状结构以及相互缠绕的柱状结构.另外,降低嵌段共聚物中A嵌段在共混体系中的含量有利于形成以B为核的核壳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嵌段共聚物 均聚物 自组装 自洽平均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光、热双响应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4
13
作者 于鹏东 关兴华 +3 位作者 王冬冬 辛志荣 石强 殷敬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78-286,共9页
通过多巴胺表面原位聚合反应修饰玻璃微珠,利用X光电子能谱仪(XP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修饰前后玻璃微珠表面的化学组成进行了表征,用热失重分析仪(TGA)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 通过多巴胺表面原位聚合反应修饰玻璃微珠,利用X光电子能谱仪(XP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修饰前后玻璃微珠表面的化学组成进行了表征,用热失重分析仪(TGA)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形貌进行了观察;研究了改性玻璃微珠对形状记忆共混物聚己内酯和聚氨酯(PCL/TPU)的热性能、力学性能和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表面包覆聚多巴胺的玻璃微珠(PHGM),改性玻璃微珠的加入不仅增强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当改性玻璃微珠含量为3%时,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到53.3 MPa,杨氏模量提高到178.4 MPa),还赋予了复合材料优异的光热效应.所制备的形状记忆复合材料在808 nm近红外光的照射下,可以在短时间内(7 s)升高到材料的开关温度并回复到初始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多巴胺 玻璃微珠 形状记忆复合材料 光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相法制备CdS纳米棒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晓播 林驭寒 +2 位作者 安立佳 姬相玲 姜炳政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04-707,共4页
采用水相法在温和的条件下,通过调节反应物的浓度、控制反应平衡,制备了泪滴状和四臂的CdS纳米棒。探讨了前驱体对合成纳米棒的影响。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其尺寸分布较均匀、长径比可在1-7之间调节;X射线衍射图证实所制备的CdS纳米棒... 采用水相法在温和的条件下,通过调节反应物的浓度、控制反应平衡,制备了泪滴状和四臂的CdS纳米棒。探讨了前驱体对合成纳米棒的影响。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其尺寸分布较均匀、长径比可在1-7之间调节;X射线衍射图证实所制备的CdS纳米棒具有六方堆积的纤锌矿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纳米棒 水相溶液 晶体生长 乙二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