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中药甘遂根中二萜类化学成分的电喷雾质谱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悦 刘志强 +2 位作者 李慧琳 宋凤瑞 刘淑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27-1735,共9页
应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技术对传统中药甘遂根中的弱极性部分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根据串联质谱数据,共鉴定出39个化合物.其中包括9个新化合物:分别为3-O-(2,3-二甲基丁酰基)-13,20-O-双十二烷酰基巨大戟萜醇(1)、3-O-(2,3-二甲基丁... 应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技术对传统中药甘遂根中的弱极性部分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根据串联质谱数据,共鉴定出39个化合物.其中包括9个新化合物:分别为3-O-(2,3-二甲基丁酰基)-13,20-O-双十二烷酰基巨大戟萜醇(1)、3-O-(2,3-二甲基丁酰基)-13-O-癸酰基-20-O-十六烷酰基巨大戟萜醇(2)、3-O-(2,3-二甲基丁酰基)-13-O-十二烷酰基-20-O-[(9Z,12Z)-十八烷-9,12-二烯酰基]巨大戟萜醇(3)、3-O-(2,3-二甲基丁酰基)-13-O-十二烷酰基-20-O-(十八烷-9Z-烯酰基)巨大戟萜醇(4)、甘遂素I(5)、甘遂素J(6)、甘遂素K(7)、甘遂素L(8)和甘遂素M(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遂 二萜类化合物 电喷雾质谱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板蓝根颗粒化学成分的质谱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舒 闫峻 +4 位作者 李惠琳 宋凤瑞 刘忠英 刘志强 刘淑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37-1142,共6页
利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ESI-MSn)和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技术,对复方板蓝根颗粒经溶剂萃取后的95%(体积分数)醇提和水提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鉴定出多种氨基酸成分、糖及其衍生物、有机酸、氨基酸和单糖的... 利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ESI-MSn)和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技术,对复方板蓝根颗粒经溶剂萃取后的95%(体积分数)醇提和水提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鉴定出多种氨基酸成分、糖及其衍生物、有机酸、氨基酸和单糖的梅拉德反应初级产物以及含硫化合物表告依春.该方法灵敏快速,适宜于中药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板蓝根 化学成分 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敞开式离子化质谱技术在中草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3
作者 黄鑫 刘文龙 +1 位作者 张勇 刘淑莹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0,共10页
敞开式离子化质谱(ambient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AIMS)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无需(或稍许)样品前处理步骤,在敞开的大气环境下实现离子化的质谱分析技术。近年来,各种AIMS技术的研制与应用成为质谱领域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本工... 敞开式离子化质谱(ambient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AIMS)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无需(或稍许)样品前处理步骤,在敞开的大气环境下实现离子化的质谱分析技术。近年来,各种AIMS技术的研制与应用成为质谱领域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本工作综述了AIMS技术在中草药研究中的应用,对典型的分析策略进行了讨论,阐述了AIMS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分类,并展望了该技术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可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敞开式离子化 质谱 中草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质谱及其联用技术在中药五味子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黄鑫 宋凤瑞 +1 位作者 刘志强 刘淑莹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年第1期115-119,共5页
本文对质谱及其联用技术(气相色谱-质谱,液相色谱-质谱,毛细管电泳-质谱等)在北五味子及南五味子中木脂素、挥发油、有机酸及三萜类等化学成分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其发展潜力。为中药化学成分的快速筛选、药材品种鉴定及质量... 本文对质谱及其联用技术(气相色谱-质谱,液相色谱-质谱,毛细管电泳-质谱等)在北五味子及南五味子中木脂素、挥发油、有机酸及三萜类等化学成分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其发展潜力。为中药化学成分的快速筛选、药材品种鉴定及质量控制方法等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 联用技术 五味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透析-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庞博 刘舒 +2 位作者 刘志强 刘淑莹 宋凤瑞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53-562,I0001,共11页
微透析-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活体、实时、连续地微创取样,还具有高灵敏度、分析速度快、检测范围宽等特点,是中药研究的利器,已广泛应用于中药体内过程及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本文对微透析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结合相关... 微透析-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活体、实时、连续地微创取样,还具有高灵敏度、分析速度快、检测范围宽等特点,是中药研究的利器,已广泛应用于中药体内过程及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本文对微透析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结合相关研究实例,着重介绍了微透析-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体内外代谢、药代动力学、代谢组学等研究中的策略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透析-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活性筛选 药物代谢 药代动力学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变性离子淌度质谱在蛋白质结构及构象疾病研究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庄小禹 边新宇 +2 位作者 刘舒 刘志强 宋凤瑞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30-739,I0004,共11页
离子淌度质谱技术可以分离空间尺寸或构象不同的离子,能够在近似生理条件下表征蛋白质及其复合物的构象,可提供蛋白质及其复合物的构象稳定性及异质性、化学计量比等多重信息,已成为蛋白质构象及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研究的重要手段。非... 离子淌度质谱技术可以分离空间尺寸或构象不同的离子,能够在近似生理条件下表征蛋白质及其复合物的构象,可提供蛋白质及其复合物的构象稳定性及异质性、化学计量比等多重信息,已成为蛋白质构象及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研究的重要手段。非变性离子淌度质谱还具有灵敏捕获蛋白质构象动态转变的特点,适用于低浓度、高异质性的蛋白混合物分析。本文综述了离子淌度质谱的基本原理、获取数据及信息形式、以及在蛋白质构象及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重点关注其在蛋白质错误折叠、聚集动力学及与配体相互作用的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淌度质谱(IM-MS) 蛋白质结构及构象 蛋白质错误折叠 构象病 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软电离质谱技术研究乌头碱在肠内细菌中的生物转化 被引量:35
7
作者 赵宇峰 宋凤瑞 +1 位作者 国新华 刘淑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5-59,共5页
采用人肠内细菌和乌头碱温孵的方法及电喷雾质谱技术,探讨了乌头碱在人肠内的生物转化规律.根据在正离子电喷雾电离条件下乌头类生物碱质子化分子[M+H]+提供的分子量信息,并结合精确质量测定提供的元素组成及串联质谱提供的结构信息,可... 采用人肠内细菌和乌头碱温孵的方法及电喷雾质谱技术,探讨了乌头碱在人肠内的生物转化规律.根据在正离子电喷雾电离条件下乌头类生物碱质子化分子[M+H]+提供的分子量信息,并结合精确质量测定提供的元素组成及串联质谱提供的结构信息,可以对乌头碱的转化产物直接进行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乌头碱在人肠内细菌环境中可通过脱乙酰基、脱甲基、脱羟基以及酯化反应产生新型的单酯型、双酯型和脂类生物碱等20余种转化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碱 人肠内细菌 生物转化 电喷雾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钱苷的电喷雾串联质谱及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周莉莉 刘志强 +3 位作者 闫存玉 宋凤瑞 刘淑莹 祝建华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6期332-336,共5页
利用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n)技术研究马钱苷的质谱碎裂机理,探讨其碎裂方式,并利用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及SORI-CID高分辨率、高质量准确度对其碎裂机理进行验证研究。采用H/D交换和串联质谱的方法,发现马钱苷羟基上... 利用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n)技术研究马钱苷的质谱碎裂机理,探讨其碎裂方式,并利用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及SORI-CID高分辨率、高质量准确度对其碎裂机理进行验证研究。采用H/D交换和串联质谱的方法,发现马钱苷羟基上的活泼氢在质谱中性碎片丢失过程中较易被转移,表现出较大的化学活性。通过加入特定的Na+和Li+等碱金属离子,极大地提高了马钱苷化合物质谱分析的灵敏度,获得了更多的结构信息,建立了马钱苷化合物质谱鉴定和分析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苷 电喷雾质谱 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 HID交换 碎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苷的电喷雾串联质谱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董红娟 刘志强 +3 位作者 宋凤瑞 于湛 李惠琳 刘淑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66-2069,共4页
采用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n)技术,结合H/D交换方法,在正、负离子检测模式下对白芍药材中主要成分芍药苷的质谱裂解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均得到较好的质谱信息,且在正离子模式下,电喷雾质谱分析... 采用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n)技术,结合H/D交换方法,在正、负离子检测模式下对白芍药材中主要成分芍药苷的质谱裂解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均得到较好的质谱信息,且在正离子模式下,电喷雾质谱分析的灵敏度更高.同时获得了其质谱裂解规律,为白芍中其它化合物的分析鉴定提供了有效的质谱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n) H/D交换 裂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的分离提取及电喷雾质谱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丽 刘春明 +2 位作者 刘志强 吕磊 刘淑莹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32-236,共5页
采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技术,对肉苁蓉药材粗提物中的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的特征质谱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一些特征的中性碎片丢失,提出了该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通过得到的分子量和碎片信息并与标准化合物以及文献中的已知化合物比... 采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技术,对肉苁蓉药材粗提物中的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的特征质谱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一些特征的中性碎片丢失,提出了该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通过得到的分子量和碎片信息并与标准化合物以及文献中的已知化合物比较,建立了这一类化合物快速鉴定的质谱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苯乙醇苷类化合物 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中药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8
11
作者 陈丽娜 宋凤瑞 刘志强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10年第6期342-353,共12页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技术在农药残留分析领域的研究已经显示出极大的发展潜力。本文阐述LC-MS/MS法在农残分析中的研究进展,特别强调了该技术在中药农残分析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由于样品前处理是农残分析中耗时最多、最易...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技术在农药残留分析领域的研究已经显示出极大的发展潜力。本文阐述LC-MS/MS法在农残分析中的研究进展,特别强调了该技术在中药农残分析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由于样品前处理是农残分析中耗时最多、最易引起误差的关键环节,本文也讨论了最近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前处理技术,分析了不同方法的特点,从而为我国中药行业在农药残留方面的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农药残留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 前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多探针底物法研究人参皂苷Rb1的体外代谢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一博 肖丹 +3 位作者 李晓宇 戴雨霖 越皓 刘淑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94-1899,共6页
以奥美拉唑、苯妥英、卡马西平和非那西丁为检测肝药酶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亚型的专属探针药物,通过原型药物减少量测定法考察药物体外代谢的变化,评价人参皂苷Rb1对CYP450不同亚型酶的作用.结果表明,P2C9,P2C19和P3A4实验组与对照... 以奥美拉唑、苯妥英、卡马西平和非那西丁为检测肝药酶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亚型的专属探针药物,通过原型药物减少量测定法考察药物体外代谢的变化,评价人参皂苷Rb1对CYP450不同亚型酶的作用.结果表明,P2C9,P2C19和P3A4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1A2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表明人参皂苷Rb1能诱导P1A2亚型酶的活性,促进底物与酶反应,加快底物的代谢,而对P2C9,P2C19和P3A4三个亚型酶有弱的诱导或无诱导作用.根据快速分离液相色谱-质谱联用(RRLC-MS/MS)检测结果推断,人参皂苷Rb1在CYP450酶中的代谢产物可转化为人参皂苷Rb1氧化产物(Rb1+O)及人参皂苷Rd和F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B1 细胞色素P450酶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体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遂甘草配伍的电喷雾质谱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悦 杨士斌 +1 位作者 宋凤瑞 刘志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9期1990-1993,共4页
目的:研究甘遂甘草相反的物质基础。方法:应用电喷雾质谱技术,研究不同比例的甘遂甘草配伍后水煎液中巨大戟二萜醇型化合物在质谱中的离子强度的变化。结果:随着甘草比例的增加,水煎液中巨大戟二萜醇型化合物的量逐渐减少。结论:甘遂甘... 目的:研究甘遂甘草相反的物质基础。方法:应用电喷雾质谱技术,研究不同比例的甘遂甘草配伍后水煎液中巨大戟二萜醇型化合物在质谱中的离子强度的变化。结果:随着甘草比例的增加,水煎液中巨大戟二萜醇型化合物的量逐渐减少。结论:甘遂甘草合用有毒与甘草对甘遂中有毒成分的煎出的影响无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遂 甘草 配伍 电喷雾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白芷中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体外经皮渗透特性的串联质谱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琳 皮子凤 +4 位作者 孙云霞 刘志强 宋凤瑞 胡秀丽 韩红祥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7-44,共8页
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属于6,7-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是中药白芷的主要药效成分。为了考察二者的经皮渗透特性,采用改进型的Franz扩散池,以大鼠离体皮肤作为渗透屏障,以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测定白芷提取液的经皮渗透液中... 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属于6,7-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是中药白芷的主要药效成分。为了考察二者的经皮渗透特性,采用改进型的Franz扩散池,以大鼠离体皮肤作为渗透屏障,以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测定白芷提取液的经皮渗透液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据此来考察白芷提取液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经皮渗透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在48h内,单位面积的累积渗透量分别为116.11μg/cm^2和140.84μg/cm^2,累积渗透百分率分别为37.75%和71.86%。欧前胡素的稳态渗透速率为26.5μg/h·cm^2,其体外经皮渗透符合Higuchi方程。本研究阐明了欧前胡素的体外经皮渗透机制,可为白芷作为外用经皮给药制剂的发展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 白芷 欧前胡素 异欧前胡素 体外经皮渗透 HIGUCHI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遂炮制的电喷雾质谱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悦 刘志强 +1 位作者 宋凤瑞 刘淑莹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10年第2期72-78,共7页
应用电喷雾质谱(ESI-MS)技术,根据甘遂中巨大戟二萜醇型化合物在质谱中离子强度的变化情况,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甘遂药材醋炒和醋烘两种炮制工艺的最佳炮制条件,并提出醋烘法的炮制工艺。实验结果表明:醋炒最佳炮制条件为30%醋量,闷制24... 应用电喷雾质谱(ESI-MS)技术,根据甘遂中巨大戟二萜醇型化合物在质谱中离子强度的变化情况,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甘遂药材醋炒和醋烘两种炮制工艺的最佳炮制条件,并提出醋烘法的炮制工艺。实验结果表明:醋炒最佳炮制条件为30%醋量,闷制24h,100℃炒25min;醋烘最佳炮制条件为30%醋量,闷制24h,110℃烘4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遂 炮制 电喷雾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ESI-MS法在西洋参总皂苷提取工艺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白雪 黄鑫 +1 位作者 李帅坪 刘淑莹 《特产研究》 2016年第3期25-30,共6页
优选西洋参中总皂苷提取的最佳工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人参皂苷Re为指标成分,总皂苷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索氏提取法的溶剂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和水饱和正丁醇萃取次数对西洋参中总皂苷含量的影响,优选西洋参... 优选西洋参中总皂苷提取的最佳工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人参皂苷Re为指标成分,总皂苷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索氏提取法的溶剂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和水饱和正丁醇萃取次数对西洋参中总皂苷含量的影响,优选西洋参索氏提取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法比较加热回流法、超声提取法和索氏提取法3种不同方法提取的12种皂苷单体含量,确定西洋参最佳提取工艺。总皂苷最佳提取方法为索氏提取法,最佳工艺为甲醇2个虹吸量、提取温度87℃、提取次数3次、每次提取1h、水饱和正丁醇萃取3次。优选的提取工艺有效成分提取率高、所得皂苷纯度高、方法合理,为西洋参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 总皂苷 提取方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ALDI-FTICRMS技术研究气相中含钨系列离子簇
17
作者 徐锐锋 白云鹏 +4 位作者 连文慧 刘舒 宋凤瑞 刘志强 刘淑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06-1110,共5页
以Keggin型磷钨酸为原料,2,5-二羟基苯乙酮(DHAP)和2,4,6-三羟基苯乙酮(THAP)为基质,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MALDI-FTICRMS)技术研究气相中金属相关簇的稳定性及气相离子-分子反应.在气相中获得不同系列... 以Keggin型磷钨酸为原料,2,5-二羟基苯乙酮(DHAP)和2,4,6-三羟基苯乙酮(THAP)为基质,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MALDI-FTICRMS)技术研究气相中金属相关簇的稳定性及气相离子-分子反应.在气相中获得不同系列的-1价含钨离子簇,准确确定各系列离子簇的组成及Magic Numbers物种,并发现基质与钨相互作用生成有机-无机杂化离子簇系列.结果表明,MALDI-FTICRMS技术适用于研究气相中团簇离子的稳定性及气相离子-分子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钨离子簇 MALDI-FT质谱 MAGIC NUMBERS 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_2-微球蛋白连续表位的免疫亲和质谱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黎根 刘宁 +1 位作者 刘志强 刘淑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2-96,共5页
采用Endoproteinase Glu-C,Lys—C和Trypsin 3种蛋白酶分别水解β2-微球蛋白,产生一系列肽段,利用固定在琼脂糖珠上的单克隆抗体与其发生免疫亲和反应.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抗原决定簇肽... 采用Endoproteinase Glu-C,Lys—C和Trypsin 3种蛋白酶分别水解β2-微球蛋白,产生一系列肽段,利用固定在琼脂糖珠上的单克隆抗体与其发生免疫亲和反应.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抗原决定簇肽段-抗体复合物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与抗体结合部位即连续表位的位点为肽段(59—69)(DWSFYLLYYTE).该研究方法简便、准确,可用来对其它抗原连续表位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免疫亲和 Β2-微球蛋白 连续表位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MALDI-TOF质谱技术研究MPEG-b-PCL两嵌段共聚物的嵌段长度及嵌段分布 被引量:2
19
作者 路显锋 刘志强 +1 位作者 邢俊鹏 刘淑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67-1270,共4页
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结合源后分解(PSD)技术对甲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b-聚己内酯(MPEG-b-PCL)两嵌段共聚物进行了结构分析.根据得到的MALDI-TOFMS谱图和PSD碎片信息清晰地确定了嵌段共聚物的嵌段长度和嵌... 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结合源后分解(PSD)技术对甲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b-聚己内酯(MPEG-b-PCL)两嵌段共聚物进行了结构分析.根据得到的MALDI-TOFMS谱图和PSD碎片信息清晰地确定了嵌段共聚物的嵌段长度和嵌段分布.结果表明,采用MALDI-TOFMS结合PSD技术研究这类嵌段共聚物链结构非常有效.这为更好地认识和应用这类嵌段共聚物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同时也建立了分析这类嵌段共聚物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源后分解 嵌段共聚物 嵌段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喷雾串联质谱研究黄芩苷与谷胱甘肽的相互作用
20
作者 唐君 杜杨 +2 位作者 赵凤娇 崔勐 刘志强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1-342,共12页
建立了研究黄芩苷和谷胱甘肽的相互作用的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方法,结果表明黄芩苷首先自氧化生成黄芩苷半醌,随后黄芩苷半醌与谷胱甘肽进一步发生反应,生成谷胱甘肽与黄芩苷加合物,该化合物不稳定,可进一步发生自氧化、水合反应或脱糖... 建立了研究黄芩苷和谷胱甘肽的相互作用的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方法,结果表明黄芩苷首先自氧化生成黄芩苷半醌,随后黄芩苷半醌与谷胱甘肽进一步发生反应,生成谷胱甘肽与黄芩苷加合物,该化合物不稳定,可进一步发生自氧化、水合反应或脱糖醛酸等反应。利用串联质谱技术鉴定了谷胱甘肽与黄芩苷的结合位点是在黄芩苷苷元的C8位。该方法从分子水平揭示了黄芩苷和谷胱甘肽的相互作用过程,无需复杂的样品分离提纯过程。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黄芩苷在癌细胞内的代谢研究,而且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天然有机小分子和小肽相互作用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喷雾质谱 相互作用 黄芩苷 谷胱甘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