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柔性链连接的双-三苯胺类小分子和电化学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发光和电化学性能
1
作者 史宏宇 谈东兴 韩福社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3-364,共12页
设计合成了3个由柔性酰胺或酯链连接的双-三苯胺类有机小分子1-3,通过电化学聚合(Electrochemical polymerization,EP)方法制备得到相应的电化学聚合物膜,并对小分子和聚合物的光致(Photoluminescence,PL)和电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 设计合成了3个由柔性酰胺或酯链连接的双-三苯胺类有机小分子1-3,通过电化学聚合(Electrochemical polymerization,EP)方法制备得到相应的电化学聚合物膜,并对小分子和聚合物的光致(Photoluminescence,PL)和电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性质进行了研究。3个小分子化合物的溶液、固体以及聚合物均在407~468 nm的蓝光区表现出强的光致发光,在CH_(2)Cl_(2)中的相对荧光量子产率分别为77%、97%和84%。以三丙胺为共反应物,3个化合物的小分子固体薄膜具有一般至良好的ECL,相对量子产率分别为0.52%、55.58%和16.82%。对比发现,化合物2的光致和电化学发光最强,而化合物1的最弱。基于变浓度1H NMR分析,化合物1存在较强的分子间氢键,而化合物2存在较强的分子内氢键,发光效率的差异可能是由分子内和分子间不同氢键作用模式引起的。最后,研究了化合物2的小分子固体薄膜和EP膜在电化学发光检测方面的应用,发现对多巴胺(DA)具有检测性能,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43和1.51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苯胺 电化学聚合物膜 光致发光 电化学发光 多巴胺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结构还原氧化石墨烯包覆的钴铁氧体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彬 张一波 杨向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47-1452,共6页
以水滑石为前驱体合成微米花/纳米片多级结构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Co Fe2O4,一种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技术手段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发现得到的复合氧化物为单一晶相... 以水滑石为前驱体合成微米花/纳米片多级结构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Co Fe2O4,一种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技术手段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发现得到的复合氧化物为单一晶相,且具有多级结构。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得到的负极材料具有高比容量和倍率性能。通过还原氧化石墨烯(r GO)对Co Fe2O4进行表面包覆制备Co Fe2O4/r GO,其循环稳定性得到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复合氧化物 多级结构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莫西林杂质L的化学合成
3
作者 姚飞飞 崔巍 +1 位作者 肖德海 张吉凤 《应用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68-773,共6页
阿莫西林是一种最常用的β-内酰胺抗生素,作为基本医疗系统中最重要药物之一被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收录。其杂质L,即:(2S,5R,6R)-6-((2S,5R,6R)-6-((R)-2-氨基-2-(4-羟基苯基)乙酰氨基)-3,3-二甲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 阿莫西林是一种最常用的β-内酰胺抗生素,作为基本医疗系统中最重要药物之一被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收录。其杂质L,即:(2S,5R,6R)-6-((2S,5R,6R)-6-((R)-2-氨基-2-(4-羟基苯基)乙酰氨基)-3,3-二甲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酰胺)-3,3-二甲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6-APA amoxicillin amide),由于含量少难以获取成为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之一,因此,我们以6-氨基青霉素烷酸和阿莫西林三水合物为原料,分别通过3步和1步转化为相应的中间体化合物3和6,并使用酰胺缩合试剂六氟磷酸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吡咯烷基磷(PyBOP)以76%的收率实现了化合物3和6的脱水缩合,得到的关键中间体化合物7在Pd/C催化条件下一步脱除苄基及两个苄氧羰基保护基,首次通过化学方法合成了β-内酰胺化合物阿莫西林杂质L,反应使用简单易得的原料,温和的反应条件,无需复杂的分离纯化处理,对以阿莫西林为代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过敏研究以及新型β-内酰胺抗生素的开发和作用机制研究等有着参考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 阿莫西林杂质L 酰胺缩合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环化合物的烯丙基化和苄基化反应的研究概况
4
作者 袁峰泉 孙凤一 韩福社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43-1355,共13页
分子中含O、S和N的杂环化合物,如呋喃、噻吩、吡咯和吲哚等及其衍生物是许多天然产物的活性成分,也是功能材料的重要构件。因此,开展杂环化合物简便高效的官能化反应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杂环化合物的烯丙基与苄基化反应是最具有吸... 分子中含O、S和N的杂环化合物,如呋喃、噻吩、吡咯和吲哚等及其衍生物是许多天然产物的活性成分,也是功能材料的重要构件。因此,开展杂环化合物简便高效的官能化反应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杂环化合物的烯丙基与苄基化反应是最具有吸引力的杂环官能团化反应之一。本文综述了杂环化合物的烯丙基化和苄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丙基化 苄基化 杂环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布麻叶黄酮类成分酶解前后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及活性比较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语迟 刘春明 +2 位作者 刘志强 吴桂梅 李赛男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73-1077,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HPLC-ESIMS)联用技术,对罗布麻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及酶解产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罗布麻叶所含黄酮成分极性较大,包含白麻苷、芦丁、山萘酚-3-O-β-D-芸香糖苷、异槲皮素、扁蓄苷和乙酰化金丝桃苷...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HPLC-ESIMS)联用技术,对罗布麻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及酶解产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罗布麻叶所含黄酮成分极性较大,包含白麻苷、芦丁、山萘酚-3-O-β-D-芸香糖苷、异槲皮素、扁蓄苷和乙酰化金丝桃苷。罗布麻叶黄酮类成分经过β-葡萄糖苷酶和α-鼠李糖苷酶混合酶液酶解后发生水解,水解产物包括金丝桃苷、异槲皮素、乙酰化金丝桃苷、三叶豆苷、紫云英苷、槲皮素和山萘酚。将酶解前后各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峰面积进行比对,证明白麻苷、山萘酚-3-O-芸香糖苷和扁蓄苷为酶解前罗布麻叶主要成分,金丝桃苷、异槲皮素、扁蓄苷、槲皮素和山萘酚为酶解后的主要成分。细胞实验结果表明,酶解后3个剂量组的细胞相对增殖率较酶解前分别提升了14.61%、22.48%和20.22%。因此,通过β-葡萄糖苷酶和α-鼠李糖苷酶混合酶液酶解可以有效地将罗布麻叶黄酮苷转化为对应的黄酮苷元及疏水性的黄酮苷,大大提高了罗布麻叶黄酮提取物的抗抑郁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 罗布麻叶 Β-葡萄糖苷酶 α-鼠李糖苷酶 抗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头碱类双酯型二萜生物碱水解反应的电喷雾质谱分析 被引量:25
6
作者 包懿 宋凤瑞 +2 位作者 刘志强 刘淑莹 殷军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阐明了乌头碱类双酯型二萜生物碱水解反应过程,确定水解反应的类型以及最佳水解条件。利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分析比较了生川乌提取液,制川乌提取液及其水解反应提取液中生物碱的差异。生川乌炮制后生物碱大多数由双酯型水解转化为单酯型... 阐明了乌头碱类双酯型二萜生物碱水解反应过程,确定水解反应的类型以及最佳水解条件。利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分析比较了生川乌提取液,制川乌提取液及其水解反应提取液中生物碱的差异。生川乌炮制后生物碱大多数由双酯型水解转化为单酯型,水解反应最容易发生的位置在C8位,水解反应的类型是烷氧键发生断裂的酯的碱性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碱类二萜生物碱 双酯型二萜生物碱 电喷雾质谱 水解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布白麻与罗布红麻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语迟 刘春明 +1 位作者 刘志强 吴桂梅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48-1154,共7页
建立了罗布白麻叶和罗布红麻叶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的分析方法,分析比较了二者的16种成分。在罗布麻叶中首次发现了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槲皮素-3-O-呋喃型阿拉伯糖苷、Ⅰ3-Ⅱ8-双芹菜苷元、穗花衫双黄酮、贯叶金丝桃素和... 建立了罗布白麻叶和罗布红麻叶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的分析方法,分析比较了二者的16种成分。在罗布麻叶中首次发现了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槲皮素-3-O-呋喃型阿拉伯糖苷、Ⅰ3-Ⅱ8-双芹菜苷元、穗花衫双黄酮、贯叶金丝桃素和加贯叶金丝桃素。研究表明罗布红麻叶和罗布白麻叶的主要成分在种类和含量上均有较大的差别,前者中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金丝桃苷、槲皮素-3-O-呋喃型阿拉伯糖苷、乙酰化异槲皮素、乙酰化金丝桃苷、紫云英苷、山奈酚-3-O-半乳糖苷、槲皮素、山奈酚和贯叶金丝桃素的含量高于后者,而白麻苷含量低于后者。芦丁和加贯叶金丝桃素是罗布白麻的特征性成分,而Ⅰ3-Ⅱ8-双芹菜苷元和穗花衫双黄酮是罗布红麻的特征性成分,根据此特点可以区分二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白麻 罗布红麻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晶型氧化锆对甲烷燃烧Pd/ZrO_2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潘喜强 杨向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7-181,共5页
Pd/ZrO2是甲烷低温燃烧研究较为广泛的催化剂,其中载体ZrO2对稳定PdO起到了重要作用。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纯相的M-ZrO2和T-ZrO2,然后采用浸渍法制备了Pd/M-ZrO2和Pd/T-ZrO2催化剂,并考察了不同晶型ZrO2对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结... Pd/ZrO2是甲烷低温燃烧研究较为广泛的催化剂,其中载体ZrO2对稳定PdO起到了重要作用。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纯相的M-ZrO2和T-ZrO2,然后采用浸渍法制备了Pd/M-ZrO2和Pd/T-ZrO2催化剂,并考察了不同晶型ZrO2对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d/M-ZrO2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明显优于Pd/T-ZrO2。结合XRD、TEM和TPO表征结果,发现Pd/M-ZrO2活性高的原因是PdO分散性更好,Pd/M-ZrO2较好的稳定性与PdO和ZrO2的作用方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 ZRO2 单斜ZrO2 四方ZrO2 甲烷 甲烷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C+1N]成环反应:吡啶-4(1H)酮类化合物的一种简便合成方法
9
作者 欧阳艳 张睿 +3 位作者 何晓燕 黄杰 张月梅 董德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11-1016,共6页
用N,N-二甲基丙烯酰基二硫缩烯酮类化合物2与各种脂肪胺类化合物3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60℃条件下,氮乙烯基发生分子内的亲核取代反应,通过[5C+1N]成环反应,合成了系列吡啶-4(1H)酮类化合物4,产率在75%~95%之间。
关键词 含氮杂环化合物 N N-二甲基丙烯酰基二硫缩烯酮 [5C+1N]成环反应 吡啶-4(1H)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炔与对亚甲基苯醌的1,6-加成 被引量:1
10
作者 唐平生 王博 《应用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64-670,共7页
为了合成selaginellin家族天然产物,我们开发了炔锂和对亚甲基苯醌的1,6-加成反应。研究了此反应的反应条件及底物适用范围和限制。结果表明,对亚甲基苯醌苯环上的取代基对反应速率和产率有显著的影响:吸电子基团增加其亲电性,使反应变... 为了合成selaginellin家族天然产物,我们开发了炔锂和对亚甲基苯醌的1,6-加成反应。研究了此反应的反应条件及底物适用范围和限制。结果表明,对亚甲基苯醌苯环上的取代基对反应速率和产率有显著的影响:吸电子基团增加其亲电性,使反应变快,并且可以得到较高的产率;与此相反,给电子基团则降低了对亚甲基苯醌的亲电性,反应变慢,并且表现出可逆性,产率变低。端炔对反应影响很小,均能得到高产率的产物。本方法可用于快速构建selaginellin家族天然产物的骨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亚甲基苯醌 端炔 1 6-加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方法对纳米Ce-Zr-Al高温稳定性及储氧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陈去非 潘喜强 +1 位作者 赵振波 杨向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97-1301,共5页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溶胶辅助共沉淀和溶胶共沉淀3种方法合成了不同Al掺杂的纳米CexZr1-xO2与Al2O3的复合体Ce-Zr-Al。用XRD、BET和H2-TPR表征了纳米Ce-Zr-Al复合体的抗烧结性与储氧性能,与未掺杂的铈锆固溶体相比,Al掺杂的纳米铈锆复...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溶胶辅助共沉淀和溶胶共沉淀3种方法合成了不同Al掺杂的纳米CexZr1-xO2与Al2O3的复合体Ce-Zr-Al。用XRD、BET和H2-TPR表征了纳米Ce-Zr-Al复合体的抗烧结性与储氧性能,与未掺杂的铈锆固溶体相比,Al掺杂的纳米铈锆复合体的抗烧结性与储氧性能均有显著改善,柠檬酸溶胶凝胶法的最佳掺杂量为5倍Al(Al与CexZr1-xO2摩尔比),溶胶辅助共沉淀法最佳掺杂量为10倍Al,溶胶共沉淀法最佳掺杂量为5倍Al,其中,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合成的Ce-Zr-Al纳米复合物储氧量最高,为717.5μmol/g-CeO2,占理论储氧量(即储氧效率)的4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锆固溶体 纳米复合体 热稳定性 溶胶凝胶法 储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