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功率镍氢电池La_(1-x)Mg_x(NiCoAl)_(3.6)金属氢化物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新波 赵敏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680-1682,共3页
MH-Ni电池具有电化学比能量高、耐过充/放电性能好、无记忆效应和环境友好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金属氢化物电极是MH-Ni电池的核心材料,其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稀土AB_5系、钛系、锆系和镁基等合金作为MH-Ni电池金属氢化物电极方面.但这... MH-Ni电池具有电化学比能量高、耐过充/放电性能好、无记忆效应和环境友好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金属氢化物电极是MH-Ni电池的核心材料,其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稀土AB_5系、钛系、锆系和镁基等合金作为MH-Ni电池金属氢化物电极方面.但这些体系合金的电化学容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氢电池 Lal-xMgx(NiCoAl)3.6 电压 放电功率 金属氢化物电极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有机稀土配合物杂化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
作者 孙丽宁 符连社 +3 位作者 刘丰祎 彭春耘 郭俊芳 张洪杰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26,共12页
近年来材料的发展趋势是功能互补,性能优化。稀土配合物发光强度大、单色性好,缺点是光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较差,因此须将其掺入一定基质中,这样所得到的有机 /无机杂化发光材料,兼备了有机、无机材料的优点。根据杂化材料中稀土配合物与... 近年来材料的发展趋势是功能互补,性能优化。稀土配合物发光强度大、单色性好,缺点是光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较差,因此须将其掺入一定基质中,这样所得到的有机 /无机杂化发光材料,兼备了有机、无机材料的优点。根据杂化材料中稀土配合物与基质之间作用力不同,可分为第一类杂化材料 (两相间以弱键如氢键等结合)和第二类杂化材料(两相间以强键如共价键等结合 )。对这两类杂化材料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情况作了综合评述,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配合物 无机/有机杂化 发光 溶胶-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掺杂长余辉发光材料研究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67
3
作者 李成宇 苏锵 邱建荣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27,共9页
介绍了长余辉材料的历史和近几年的发展。对长余辉材料中的一些问题 ,如余辉机理等进行了总结和探讨。从稀土元素变价化学的角度出发讨论了稀土离子在长余辉材料中的作用 ,介绍了长余辉材料设计的一些想法。提出了对长余辉材料今后发展... 介绍了长余辉材料的历史和近几年的发展。对长余辉材料中的一些问题 ,如余辉机理等进行了总结和探讨。从稀土元素变价化学的角度出发讨论了稀土离子在长余辉材料中的作用 ,介绍了长余辉材料设计的一些想法。提出了对长余辉材料今后发展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掺杂 发光材料 长余辉材料 稀土离子 变价化学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0.8Zr0.2V1.1Mn0.9-xNi0.4Crx固溶体贮氢合金结构和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印文雅 赵敏寿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2-168,共7页
研究了Ti_(0.8)Zr_(0.2)V_(1.1)Mn_(0.9-x)Ni_(0.4)Cr_x(x为0~0.4)固溶体电极合金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Ti_(0.8)Zr_(0.2)V_(1.1)Mn_(0.9-x)Ni_(0.4)Cr_x系列合金是由具有体心立方(BCC)结构的V基固溶体相和C14Laves第二相组成... 研究了Ti_(0.8)Zr_(0.2)V_(1.1)Mn_(0.9-x)Ni_(0.4)Cr_x(x为0~0.4)固溶体电极合金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Ti_(0.8)Zr_(0.2)V_(1.1)Mn_(0.9-x)Ni_(0.4)Cr_x系列合金是由具有体心立方(BCC)结构的V基固溶体相和C14Laves第二相组成的双相合金。Ti_(0.8)Zr_(0.2)V_(1.1)Mn_(0.9-x)Ni_(0.4)Cr_x系列合金作为镍-氢化物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活化性能(3次循环可以达到最大放电容量)和倍率放电能力;由于Cr取代Mn抑制了合金中吸氢元素V充放电过程中在电解液中溶解,显著改善了此系列合金电极的循环寿命,20周循环后循环稳定性系数S20从6.4%(x=0)增加到73.8%(x=0.4);合金电极的最大放电容量随Cr取代量的增加从420mA.h/g(x=0)降低到279mA.h/g(x=0.4);高温放电容量随着Cr取代量的增加而降低,333K温度条件下,放电容量从744mA.h/g(x=0)减少到246mA.h/g(x=0.4);Ti_(0.8)Zr_(0.2)V_(1.1)Mn_(0.9-x)Ni_(0.4)Cr_x系列合金电极的交换电流密度和氢扩散系数均随Cr取代量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当x=0.3时最大,分别为275mA/g和5.956×10-10cm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氢化物 固溶体合金 负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热解法制备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5
作者 周永慧 林君 +1 位作者 于敏 张洪杰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03-508,共6页
喷雾热解法是近年来新兴的合成无机功能材料的方法 ,使用这种方法制备的发光材料一般具有均匀的球形形貌 ,粒子的粒度分布窄 ,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发光强度 ,还可以改善发光粉的涂敷性能并提高发光显示的分辨率。本文综述了喷雾热解... 喷雾热解法是近年来新兴的合成无机功能材料的方法 ,使用这种方法制备的发光材料一般具有均匀的球形形貌 ,粒子的粒度分布窄 ,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发光强度 ,还可以改善发光粉的涂敷性能并提高发光显示的分辨率。本文综述了喷雾热解法的基本过程及其制备的发光材料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热解法 制备 球形发光粉 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醛缩5-氨基水杨酸Schiff碱及其稀土配合物合成、表征和抑菌活性 被引量:32
6
作者 高书燕 张秀英 +1 位作者 雷雪峰 张洪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4-78,共5页
以水杨醛和5-氨基水杨酸为原料合成了水杨醛缩5-氨基水杨酸,并以其为配体合成了3种新的 Schiff碱稀土配合物(分别为轻Nd、中Gd和重Yb稀土配合物),通过IR、1H NMR、TG-DTA和摩尔电导等测试技术表征其结构:配体以四齿形式参与配位,配位数... 以水杨醛和5-氨基水杨酸为原料合成了水杨醛缩5-氨基水杨酸,并以其为配体合成了3种新的 Schiff碱稀土配合物(分别为轻Nd、中Gd和重Yb稀土配合物),通过IR、1H NMR、TG-DTA和摩尔电导等测试技术表征其结构:配体以四齿形式参与配位,配位数分别为7(Nd)和9(Gd和Yb)。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所合成的配体和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其中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从整体看,无论是配体还是配合物,它们的抑菌作用都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在较低浓度下,中稀土和重稀土配合物的抑菌作用比氢稀土好;在高浓度条件下,轻稀土配合物的抑菌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醛缩氨基水杨酸Schiff碱 稀土配合物 合成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稀土离子的电子俘获材料 被引量:8
7
作者 苏锵 李成宇 +4 位作者 王静 李娟 张彦立 郭崇峰 吕玉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3-148,共6页
可利用不等价离子取代法或高能射线辐照法制备电子俘获材料,如长余辉发光材料ZnO SiO2 B2O3 MnO、CaS∶Eu2+,Tm3+、CaGa2S4∶Eu2+,Ho3+和固体剂量材料Zn0. 96 (BO2 )2∶0. 04Tb,Sr0. 93Dy0. 07B4O7 等。利用俘获在缺陷中的电子空穴对... 可利用不等价离子取代法或高能射线辐照法制备电子俘获材料,如长余辉发光材料ZnO SiO2 B2O3 MnO、CaS∶Eu2+,Tm3+、CaGa2S4∶Eu2+,Ho3+和固体剂量材料Zn0. 96 (BO2 )2∶0. 04Tb,Sr0. 93Dy0. 07B4O7 等。利用俘获在缺陷中的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并把能量传递给Eu2+或Mn2+等激活离子而产生长余辉发光或热释光。它们将在弱光照明与显示,信息存储和辐射治疗与探测、监控等方面获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电子俘获材料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2CaB_(10)O_(19):Ce^(3+)在VUV-Vis范围的发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赫泓 梁宏斌 +2 位作者 陶冶 王淑彬 苏锵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541-1543,共3页
通过研究La_2CaB_(10)O_(19):Ce^(3+)在VUV-Vis范围的光谱.发现Ce^(3+)在La_2CaB_(10)O-(19)中共有两种格位.分别取代了十配位的I。a’“和八配位的Ca”,从而发射光谱中没有出现特征的双峰,而出现了峰值约位于307,330和 356 nm的3个发射... 通过研究La_2CaB_(10)O_(19):Ce^(3+)在VUV-Vis范围的光谱.发现Ce^(3+)在La_2CaB_(10)O-(19)中共有两种格位.分别取代了十配位的I。a’“和八配位的Ca”,从而发射光谱中没有出现特征的双峰,而出现了峰值约位于307,330和 356 nm的3个发射峰.由于在低对称性晶体场中d轨道的分裂.激发光谱中位于194.224,243.260,274和318 nm的峰是由两个格位的Ce^(3+)的f-d跃迁引起的.Ce^(3+)占据两个格位,可以通过以Eu^(3+)为荧光探针的发射光谱中出现的两个~5D_(0-)~7F_0跃迁得到验证.峰值位于162 nm的激发谱带是基质吸收带.与基质禁带宽度相对应.通过计算,不排除其中包含O^(2-)→Ce^(3+)的电荷迁移带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2CaB10O19:Ce3+ VUV-Vis范围 发光性质 硼钙锎复合盐 配位化合物 晶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软石印法制备Zn_2SiO_4∶Mn图案化薄膜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韩秀梅 林君 +1 位作者 于敏 周永慧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7-180,共4页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Zn2SiO4∶Mn薄膜并结合毛细管微模板技术实现了薄膜的图案化,利用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发光光谱等手段对Zn2SiO4∶Mn的结晶过程、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XRD结果表明,溶胶 凝胶法合成的样品在80...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Zn2SiO4∶Mn薄膜并结合毛细管微模板技术实现了薄膜的图案化,利用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发光光谱等手段对Zn2SiO4∶Mn的结晶过程、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XRD结果表明,溶胶 凝胶法合成的样品在800℃时已开始结晶,在1000℃时可得到纯相的Zn2SiO4∶Mn,这比传统的固相法的烧结温度低150℃。Zn2SiO4∶Mn薄膜的激发光谱在220nm和280nm之间有一个强的吸收峰,峰值位于248nm,发射光谱的最大值位于522nm,为绿光发射。从原子力显微镜照片可知组成薄膜的粒子比较均匀,其平均直径为220nm。我们获得了四种图案化宽度,分别是5,10,20,50μm。光学显微镜的结果表明,图案薄膜烧结后相对于烧结前有10%~20%的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2SiO4:Mn薄膜 锰掺杂 硅酸锌薄膜 图案化 溶胶—凝胶 软石印 制备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和Fe掺杂SnO_2的水热合成与磁结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见芬 柴平 +3 位作者 王中利 刘孝娟 邢献然 孟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06-810,共5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Sn1-x-yMnxFeyO2(0≤x≤0.10,0≤y≤0.10)稀磁半导体.通过XRD,Raman,TEM,SQUID和Mssbeaur等技术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和性能的表征.结果表明,XRD中没有出现第二相的沉积,Raman光谱中出现了Mn位于SnO2晶格中的局域模式.磁...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Sn1-x-yMnxFeyO2(0≤x≤0.10,0≤y≤0.10)稀磁半导体.通过XRD,Raman,TEM,SQUID和Mssbeaur等技术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和性能的表征.结果表明,XRD中没有出现第二相的沉积,Raman光谱中出现了Mn位于SnO2晶格中的局域模式.磁性测试结果表明,当x=0.10,y=0时,样品在低温下具有较强的磁化强度,但室温下其磁化强度急剧降低.而y=0.10,x=0时,样品的磁化强度和矫顽力都比较小,但随温度的改变变化不大,Mssbeaur谱测试结果表明,其中的Fe一部分是铁磁耦合的,拟合得到超精细场和同质异能移等参数表明,铁磁性来源于Fe替代SnO2本征性能.Mn和Fe共同掺杂的样品的磁化强度随x的减少和y的增加而减少,矫顽力却相对于单一元素掺杂的样品大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磁半导体 SNO2 水热法 铁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微乳法合成La(OH)_3纳米棒的形貌控制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尹贻东 洪广言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795-1797,共3页
Lanthanum hydroxide nanorods with a diameter of 10-20 nm and length up to 100-200 nm were synthesized through a direct reaction of La(NO3)3 and KOH under hydrothermal microemulsion conditions.X-ray diffraction(XRD) ... Lanthanum hydroxide nanorods with a diameter of 10-20 nm and length up to 100-200 nm were synthesized through a direct reaction of La(NO3)3 and KOH under hydrothermal microemulsion conditions.X-ray diffraction(XRD)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were employed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tructure,compositions and morphology of the obtained produc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lar ratio of water to the surfactant CTAB,concentration of La(NO3)3,reactant temperature and reactant time all could affect the morphology and size of the lanthanum hydroxide nanor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纳米棒 水热微乳 La(OH)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_4Al_(14)O_(25)∶RE^(3+)(RE=Eu,Ce,Tb)中稀土离子的发光性质 被引量:4
12
作者 彭明营 裴治武 洪广言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5-188,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Sr4Al14O25∶RE3+(RE=Eu,Ce,Tb)样品,研究了其中Eu3+,Ce3+和Tb3+的光谱性质,以及Ce3+与Tb3+共掺时的能量传递现象;发现Eu3+,Ce3+和Tb3+占有两个格位,与Eu2+在此基质中的情况相似;在Tb3+的发射光谱中同时观察到了...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Sr4Al14O25∶RE3+(RE=Eu,Ce,Tb)样品,研究了其中Eu3+,Ce3+和Tb3+的光谱性质,以及Ce3+与Tb3+共掺时的能量传递现象;发现Eu3+,Ce3+和Tb3+占有两个格位,与Eu2+在此基质中的情况相似;在Tb3+的发射光谱中同时观察到了来自5D3与5D4的发射,表明两能级间无辐射跃迁过程不显著;Ce3+对Tb3+有敏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离子 发光性质 Sr4Al14O25 RE^3+ 高温固相反应 无辐射跃迁 能量传递 铝酸锶 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TTA)_3phen的摩擦发光及发光现象与配体性质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邓瑞平 于江波 +4 位作者 张洪杰 李哲峰 周亮 彭泽平 郭智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05-1008,共4页
发现了Sm(TTA)3phen的摩擦发光现象(TL),并对其TL光谱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显示, TL仍属于Sm3 +离子的特征发射.研究了稀土配合物摩擦发光现象与配体性质之间的关系,发现配体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对稀土配合物的TL性质有重要的影响:具有强电... 发现了Sm(TTA)3phen的摩擦发光现象(TL),并对其TL光谱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显示, TL仍属于Sm3 +离子的特征发射.研究了稀土配合物摩擦发光现象与配体性质之间的关系,发现配体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对稀土配合物的TL性质有重要的影响:具有强电子给体-受体(D-A)体系的配体分子有利于形成摩擦发光配合物,且配体分子应具有一定的刚性,从而有利于配合物形成良好的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发光 电子给体-受体体系 稀土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B技术在纳米粒子组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书燕 王俊 +4 位作者 彭春耘 孙德慧 孙丽宁 郭俊芳 张洪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97-702,共6页
纳米科学与技术已被公认为21世纪高科技的基础,在纳米粒子的应用过程中,纳米粒子的组装是关键,因此如何实现对纳米粒子的结构控制和组装是当前极富挑战性的课题。评述了LB技术对纳米粒子的组装及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 LB技术 组装 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铕铽柠檬酸-1,10-菲咯啉配合物的合成及荧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野 蔡伟民 +2 位作者 于英宁 孙晓君 崔丹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79-584,共6页
分别合成了稀土(Eu3+和Tb3+)与柠檬酸、1,10 菲咯啉配位的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通过荧光光谱与荧光寿命的测试,研究了它们的荧光性质。结果表明当铽掺入配合物后,铽能极大地增强铕的特征荧光,而铽的... 分别合成了稀土(Eu3+和Tb3+)与柠檬酸、1,10 菲咯啉配位的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通过荧光光谱与荧光寿命的测试,研究了它们的荧光性质。结果表明当铽掺入配合物后,铽能极大地增强铕的特征荧光,而铽的荧光被严重猝灭,其荧光强度以指数形式衰减。铕的荧光在铽荧光猝灭最严重时,被增强的效果最好,铕的荧光强度是荧光增强效果和铕的含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当铕与铽的浓度比为6∶4时能得到相应的铕的荧光最强的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 1 10-菲咯啉 稀土配合物 合成 荧光性质 组成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喹啉/十八胺/稀土杂多阴离子杂化LB膜的制备、结构及电性质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峥 柳士忠 +2 位作者 杜祖亮 胡振纲 张洪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01-404,388,共5页
将聚喹啉 ( PQ)、十八胺 ( OA)和含稀土元素的 1∶ 1 1钨系双系列杂多阴离子 RE( PW1 1 O39) 1 1 - 2 ( RE =Ce ,Eu ,Gd )通过 LB技术掺杂 ,成功地制备了三种 PQ/ OA/稀土杂多阴离子杂化 LB膜 ,通过π-A曲线、荧光、吸收光谱和原子力显... 将聚喹啉 ( PQ)、十八胺 ( OA)和含稀土元素的 1∶ 1 1钨系双系列杂多阴离子 RE( PW1 1 O39) 1 1 - 2 ( RE =Ce ,Eu ,Gd )通过 LB技术掺杂 ,成功地制备了三种 PQ/ OA/稀土杂多阴离子杂化 LB膜 ,通过π-A曲线、荧光、吸收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等手段对 PQ/ OA/稀土杂多阴离子杂化 LB膜的成膜方式、性能、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 ;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喹啉 杂多阴离子 LB膜 形貌 电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模型法研究细胞间液中Gd(Ⅲ)对Ca(Ⅱ)物种的影响
17
作者 王进平 张海元 牛春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65-568,共4页
用数学模型法研究了细胞间液中 Gd( )对 Ca( )物种的影响 ,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估算配合物稳定常数 .结果表明 ,细胞间液中 Ca( )物种分布受 Gd( )总浓度变化的影响 .当 Gd( )总浓度为其在细胞间液中的本底浓度时 ,Ca( )主要... 用数学模型法研究了细胞间液中 Gd( )对 Ca( )物种的影响 ,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估算配合物稳定常数 .结果表明 ,细胞间液中 Ca( )物种分布受 Gd( )总浓度变化的影响 .当 Gd( )总浓度为其在细胞间液中的本底浓度时 ,Ca( )主要以自由 Ca( )离子 ( 71 .0 % ) ,[Ca( HCO3) ]( 9.5 % )和 [Ca( Lac) ]( 6.0 % )等物种存在 .随着 Gd( )浓度的提高 ,Gd( )主要与 Ca( )竞争磷酸根及碳酸根 ,并有竞争生物小分子配体趋势 ,从而导致 Ca( )物种随 Gd(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间液 Gd(Ⅲ) Ca(Ⅱ) 数学模型法 人工神经网络 钙离子 稀土 钆离子 代谢 生物效应 生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橙红色长余辉荧光材料Y_2O_2S∶Sm^(3+) 被引量:26
18
作者 雷炳富 刘应亮 +2 位作者 唐功本 叶泽人 石春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8-210,共3页
A new Sm 3+ doped yttrium oxysulfide phosphor, which has the long-lasting phosphorescence, was synthesized by flux fusion method. The phosphors showed three typical transitions of Sm 3+ ( 4G 5/2→ 6H J, J=5/2,7/2,9/2)... A new Sm 3+ doped yttrium oxysulfide phosphor, which has the long-lasting phosphorescence, was synthesized by flux fusion method. The phosphors showed three typical transitions of Sm 3+ ( 4G 5/2→ 6H J, J=5/2,7/2,9/2), and the emission peaks located at 570, 606 and 659 nm respectively. A prominent luminescence and phosphorescence in orange-red can be seen in this phosphor when illuminated with UV light or visible light. The synthesized phospho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the excitation and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a, and the after-glow intensity decay curve.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Y 2O 2S∶ Sm 3+ phosphor is another efficient orange-red phosph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红色长余辉荧光材料 Y2O2S 硫氧化钇 钐离子 掺杂 荧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铥硫氧化钇的特殊余辉性质 被引量:14
19
作者 雷炳富 刘应亮 +2 位作者 唐功本 叶泽人 石春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82-784,共3页
迄今为止, 稀土长余辉磷光体已见文献或专利公开报道的激活离子主要有适于紫外光激发的三价铈离子(Ce3+)[1,2]和三价镨离子(Pr3+)[3~6]、适于可见光激发的铕离子(Eu3+和Eu2+)[7~9]及钐离子(Sm3+, Sm2+)[9], 尚未涉及到铥离子Tm3+或Tm2+.
关键词 掺杂 硫氧化钇 发光材料 上转换发光 余辉性质 稀土长余辉磷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法制备CaF_2纳米颗粒 被引量:16
20
作者 华瑞年 雷炳富 +1 位作者 谢德民 石春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756-1757,共2页
Calcium fluoride nano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by water/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CTAB)/2-octanol microemulsion systems.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roducts were a single phase. The resul... Calcium fluoride nano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by water/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CTAB)/2-octanol microemulsion systems.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roducts were a single phase. The result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confirmed that the average sizes of the calcium fluoride particles were below 100 nm in diameter. With decreasing water content and reaction time, the particle sizes decrea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法 制备 CAF2 纳米颗粒 纳米材料 氟化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