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研究水/1,2-二氯乙烷界面上离子诱导的电子转移反应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志全 佟月红 +1 位作者 孙鹏 邵元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6-211,共6页
应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和微电极技术研究了水 / 1,2 二氯乙烷界面上的反向电子转移反应 .分别以K4 Fe(CN) 6和 7,7,8,8 四氰代二甲基苯醌 (TCNQ)作为水相和有机相的电活性物质 ,通过选择合理的共同离子 (TPAs+与TBA+)来控制界面电位差 ... 应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和微电极技术研究了水 / 1,2 二氯乙烷界面上的反向电子转移反应 .分别以K4 Fe(CN) 6和 7,7,8,8 四氰代二甲基苯醌 (TCNQ)作为水相和有机相的电活性物质 ,通过选择合理的共同离子 (TPAs+与TBA+)来控制界面电位差 ,实现了这一在热力学上通常不可能实现的反向电子转移反应 .利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给出的正负反馈信息 ,研究了界面电位差驱动的液 /液界面上的电子转移反应 ,并进一步得到了在不同的共同离子浓度比时 ,此异相界面反应速率常数kf 为 1 3× 10 -31 8× 10 -2 cm/s(共同离子为TBA+)和 2 5× 10 -32 8× 10 -2 cm/s(共同离子为TPAs+) .验证了此反应速率常数kf 是由界面电位差所决定的 .在此实验条件下 ,此反应速率常数kf 与界面电位差的关系遵守Butler Volmer公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子学显微镜 液/液界面 反应 1 2-二氯乙烷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肾上腺素电极过程的圆二色谱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吕玉娟 朱永春 +1 位作者 程广金 董绍俊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900-904,共5页
现场圆二色薄层光谱电化学研究去甲肾上腺素的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 .研究表明去甲肾上腺素 ( pH =7.0磷酸缓冲溶液中 )在玻碳电极上经历了不可逆的电化学氧化 ,且遵从后行化学反应 (EC)机理 ,去甲肾上腺素醌和去甲肾上腺素红的再还原遵... 现场圆二色薄层光谱电化学研究去甲肾上腺素的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 .研究表明去甲肾上腺素 ( pH =7.0磷酸缓冲溶液中 )在玻碳电极上经历了不可逆的电化学氧化 ,且遵从后行化学反应 (EC)机理 ,去甲肾上腺素醌和去甲肾上腺素红的再还原遵从简单电子转移 (E)机理 .由双对数法获得去甲肾上腺素电化学氧化的式电位为E10’=0 .2 0V ,电子转移系数和电子转移数之积为αn =0 .38,标准复相电极反应常数k10 =1 .2× 1 0 -4 cm·s-1.去甲肾上腺素醌和去甲肾上腺素红的电化学还原反应参数分别为E2 0’=0 .2 5V ,αn =0 .37,k2 0 =4.4× 1 0 -5 cm·s-1和E3 0’=- 0 .2 5V ,αn =0 .33,k3 0 =1 .1× 1 0 -4 cm·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去甲肾上腺素 氧化还原过程 圆二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电解质(PEG/LiClO_4)中L-抗坏血酸氧化的现场显微红外光谱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郭黎平 林祥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802-804,共3页
L-抗坏血酸(H2A)由于在生物介质氧化还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分子及其衍生物已有广泛研究[1~5].聚合物电解质由于能溶解电活性物质和具有离子导电性而成为一种新的溶剂,可用于研究一些物质的电化学行为[6].H2A在... L-抗坏血酸(H2A)由于在生物介质氧化还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分子及其衍生物已有广泛研究[1~5].聚合物电解质由于能溶解电活性物质和具有离子导电性而成为一种新的溶剂,可用于研究一些物质的电化学行为[6].H2A在聚合物电解质中的电化学及光谱电化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电解质 抗坏血酸 氧化 脱氢抗坏血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AQ-二甲基二茂铁修饰微组合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及葡萄糖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田敏 董绍俊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6-9,共4页
本文用聚合物AQ(Eastman-AQ)将二甲基二茂铁、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在微组合电极上制成了葡萄糖微传感器。二甲基二茂铁作为一个介体将电子从电极传递给葡萄糖氧化酶(GOD)。催化电流与葡萄糖浓度在1~12mmol/L呈线性关系,探讨了温度、pH对... 本文用聚合物AQ(Eastman-AQ)将二甲基二茂铁、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在微组合电极上制成了葡萄糖微传感器。二甲基二茂铁作为一个介体将电子从电极传递给葡萄糖氧化酶(GOD)。催化电流与葡萄糖浓度在1~12mmol/L呈线性关系,探讨了温度、pH对催化电流的影响。微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小于15秒,AQ膜的阳离子交换特性和很强的附着力以及二甲基二茂铁的工作电位低,使微传感器的稳定性有所提高,并且消除了抗坏血酸、尿酸的干扰。血清中葡萄糖浓度的测定与分光光度法的结果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传感器 AQ 高聚物 二茂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精硫醇自组膜与烷基硫醇自交换的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景虹 程广金 董绍俊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655-658,共4页
The preparation and cyclic voltammetric behaviors of self assembled monolayers(SAMs) containing electroactive viologen group have been investigated. neatment of this viologenSAM with solutions of alkanethiols results ... The preparation and cyclic voltammetric behaviors of self assembled monolayers(SAMs) containing electroactive viologen group have been investigated. neatment of this viologenSAM with solutions of alkanethiols results in replacing the electroactive thiol, shifting negativelyits formal potentials and decreasing its heterogeneous electron transfer constants along with theimmersion time. The aim of the work is to understand the exchange regularity of the mired SAMson gold electrode su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粗硫醇 自组装膜 电化学 金电极 烷基硫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氢歧化模拟酶CoTPPS_4用于电化学传感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奚星林 章咏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02-103,共2页
随着模拟酶研究的深入,模拟酶在生物传感器方面的应用研究也逐渐开展起来。Sigel和Saito分别报道,meso-四(4-磺基苯)卟啉(TPPS_4)及其钴络合物(CoTPPS_4)可以作为过氧化氢歧化酶的模拟酶,并能催化H_2O_2的分解,但未见将此模拟酶应用于... 随着模拟酶研究的深入,模拟酶在生物传感器方面的应用研究也逐渐开展起来。Sigel和Saito分别报道,meso-四(4-磺基苯)卟啉(TPPS_4)及其钴络合物(CoTPPS_4)可以作为过氧化氢歧化酶的模拟酶,并能催化H_2O_2的分解,但未见将此模拟酶应用于生物传感器的报道。本文将CoTPPS_4修饰的阴离子交换树脂用尼龙网固定在原电池式氧电极上,由H_2O_2分解生成的O_2来定量H_2O_2。实验证明该模拟酶可以很好地应用于生物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酶 钴卟啉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存在下(OEP)MG(Ⅱ)的电化学氧化机理研究
7
作者 王振新 刘殿骏 林祥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1442-1446,共5页
用电化学滴定和现场光谱电化学方法研究考察了DCE中OH~-,F^-和Cl-等阴离子存在下的(OEP)Mg(Ⅱ)的电极氧化过程.发现阴离子能与(OEP)Mg(目)轴向配位,形成五配位化合物,从而引起(OEP)Mg(Ⅱ)的氧化峰电位的负移;在生成... 用电化学滴定和现场光谱电化学方法研究考察了DCE中OH~-,F^-和Cl-等阴离子存在下的(OEP)Mg(Ⅱ)的电极氧化过程.发现阴离子能与(OEP)Mg(目)轴向配位,形成五配位化合物,从而引起(OEP)Mg(Ⅱ)的氧化峰电位的负移;在生成二价环阳离子的过程中伴随后行化学反应.获得了反应产物的氧化还原峰电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滴定 光谱电化学 镁卟啉 轴向配位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勒烯衍生物的电化学研究概况
8
作者 朱果逸 蔡振时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3年第7期25-27,共3页
以C60,C70为代表的富勒烯,因其独特的结构及潜在的应用前景,引起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浓厚兴趣。经过二、三年来的广泛研究,人们对富勒烯的基本结构与性质已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在其衍生物的合成与各种性质的表征方面,也取得了相当... 以C60,C70为代表的富勒烯,因其独特的结构及潜在的应用前景,引起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浓厚兴趣。经过二、三年来的广泛研究,人们对富勒烯的基本结构与性质已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在其衍生物的合成与各种性质的表征方面,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一、富勒烯的结构特点理论计算及各种实验结果均已证实,C60是一个高对称的足球式笼形结构,由12个正五边形碳环和20个正六边形碳环组成。五边形为碳-碳单键结构,六边形则为苯环式单双交替结构,其他富勒烯分子的结构与此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60 炭70 电化学 富勒烯 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透薄层光谱电化学法研究灿烂甲酚兰的电极过程
9
作者 董绍俊 朱毅暋 《分析测试通报》 CSCD 1990年第3期43-47,共5页
在铂网光透电极上,采用紫外-可见和电子顺磁共振(ESR)技术研究了灿烂甲酚兰(BCB)的电极过程。测定了BCB的标准式电极电位和电子转移数。结果表明,BCB在铂电极上进行可逆的单电子转移反应,并且氧化态和还原态均较强烈地吸附在铂电极上。... 在铂网光透电极上,采用紫外-可见和电子顺磁共振(ESR)技术研究了灿烂甲酚兰(BCB)的电极过程。测定了BCB的标准式电极电位和电子转移数。结果表明,BCB在铂电极上进行可逆的单电子转移反应,并且氧化态和还原态均较强烈地吸附在铂电极上。ESR波谱的现场监测直接确证了单电子转移过程,并首次发现BCB的氧化态在正电位激发下呈三线态,还原态具有单电子自由基。另外对BCB的电极过程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灿烂甲酚兰 光谱电化学 E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液界面新溶剂体系的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俞泽穆 赵宇光 汪尔康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52-157,共6页
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离子在水-异硫氰酸烯丙脂(AIT)体系中的标准转移Gibbs能△_o^w G_(tr,i)~0。对含有AIT的混合溶剂的研究,发现了一系列电位窗比较宽的水/有机溶剂体系,讨论了溶剂效应对△_o^w G_(tr,i)~0的影响。
关键词 有机溶剂 液/液界面 电化学 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1:11镝的硅钼杂多酸的液/液界面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旵明 俞泽穆 汪尔康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42-246,共5页
用循环线性电流扫描计时电位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双1∶11镝的硅钼杂多酸阴离子在水/硝基苯界面的转移。在pH=1.1~5.3时,转移离子为H9Dy(SiMo11O39)24-.根据循环伏安结果计算得转移离子的标准电位差和Gibbs转移自由能分别为0... 用循环线性电流扫描计时电位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双1∶11镝的硅钼杂多酸阴离子在水/硝基苯界面的转移。在pH=1.1~5.3时,转移离子为H9Dy(SiMo11O39)24-.根据循环伏安结果计算得转移离子的标准电位差和Gibbs转移自由能分别为0.102V和-39.5kJ·ml-1,并由循环线性电流扫描计时电位法计算了转移离子的有关动力学参数,H9Dy(SiMo11O39)24-在水/硝基苯界面的转移属准可逆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钼杂多酸 水/硝基苯界面 CLC 循环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技术实时研究蛋白质在修饰表面的静电吸附行为 被引量:7
12
作者 裴仁军 崔小强 +1 位作者 杨秀荣 汪尔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128-1130,共3页
The elucidation of key influence factors for electrostatic adsorption is very important to control protein nonspecific adsorption on modified surfaces. In this study, real time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technique is u... The elucidation of key influence factors for electrostatic adsorption is very important to control protein nonspecific adsorption on modified surfaces. In this study, real time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technique i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electrostatic adsorption of two proteins (mouse IgG and protein A) on carboxymethyldextran modified surfa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protein solution pH and ionic strength are key influence factors for efficient electrostatic adsorption. The influence of protein solution pH on the amount of electrostatic adsorption depends on the type of the charge and the charge density of both protein and modified matrix on the surface. The electrostatic adsorption process involves a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positively charged protein and other positively charged species in the buffer solution. A decrease of ionic strength leads to an increasing electrostatic adsorption. The kinetic adsorption constants of protein A at different pH values were also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静电吸附 蛋白质 甲羟基化葡聚糖修饰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技术用于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化抗体的层层组装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裴仁军 崔小强 +1 位作者 杨秀荣 汪尔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5-198,共4页
使用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 ( Biomolecular interaction analysis,BIA)技术实时监测了在链霉亲和素表面层层组装亲和素 -生物素化抗体多层膜的过程 ,结果表明 ,通过链霉亲和素与生物素之间的强亲和作用 ,能够在表面形成均一的多层膜 ,... 使用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 ( Biomolecular interaction analysis,BIA)技术实时监测了在链霉亲和素表面层层组装亲和素 -生物素化抗体多层膜的过程 ,结果表明 ,通过链霉亲和素与生物素之间的强亲和作用 ,能够在表面形成均一的多层膜 ,并用实时 BIA技术求得了每层蛋白质的表面浓度 .对于生物素化抗体 ,单层吸附表面浓度为 1 .32 ng/mm2 ;对于链霉亲和素 ,单层吸附表面浓度为 2 .93ng/m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 层层组装 链霉亲和素 生物素化抗体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技术 亲和作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滴定法对自组装膜表面酸碱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罗立强 赵健伟 +2 位作者 杨秀荣 汪尔康 董绍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80-382,共3页
The self assembled monolayer(SAM) of 11 mercaptoundecanoic acid [HS(CH 2) 10 COOH] was formed on a gold electrode and the effect of the charge of end group on the electrochemical response of Fe(CN) 3- 6 at the SAM mod... The self assembled monolayer(SAM) of 11 mercaptoundecanoic acid [HS(CH 2) 10 COOH] was formed on a gold electrode and the effect of the charge of end group on the electrochemical response of Fe(CN) 3- 6 at the SAM modified electrode was studied by cyclic voltammetry. At high pH, when the —COOH groups are dissociated, the current of Fe(CN) 3- 6 is suppressed; as the solution pH is lowered, the current of Fe(CN) 3- 6 increases. The electrochemical titration curve was obtained by correlating the currents of Fe(CN) 3- 6 to the different pH values of electrolyte, from which the surface p K a was obtained to be 3.0±0.2. Furthermore, the reason of small p K a value was explained using SAMs of different surface cover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酸碱性 自组装膜 巯基十一酸 电流滴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二羟基苯甲酸在自组装结构中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健伟 牛利 董绍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1749-1751,共3页
电极与有确定取向的电活性基团之间的电子传递是电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利用二维有序薄膜固定电活性官能团是一个成熟的方法[1],主要包括LB技术和自组装技术,这两者都存在着样品合成困难的问题.近年来,通过表面逐层反应来固定... 电极与有确定取向的电活性基团之间的电子传递是电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利用二维有序薄膜固定电活性官能团是一个成熟的方法[1],主要包括LB技术和自组装技术,这两者都存在着样品合成困难的问题.近年来,通过表面逐层反应来固定电活性官能团已有研究,但是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膜 分子沉积 二羟基苯甲酸 电化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微电极上的光谱电化学法测定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被引量:4
16
作者 董绍俊 谢远武 车广礼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531-535,共5页
首次采用微电极上的光谱电化学法测定了K_4Fe(CN)_6-抗坏血酸、K_4Fe(CN)_6-组氨酸体系的催化反应速率常数。实验发现,当抗坏血酸或组氨酸的浓度同K_4Fe(CN)_6的浓度相当甚至稍低时,仍可按准一级化学反应来处理,并提出了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 催化反应 速率常数 光谱电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转法研究普鲁士蓝及六氰亚铁铟膜与电解质溶液间的离子效应 被引量:1
17
作者 程广金 刘长伟 +2 位作者 李景虹 金巨广 董绍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96-201,共6页
用现场偏转法结合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普鲁士蓝(PB)及六氰亚铁铟(InHCF)膜的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证实了PB膜的离子交换的机理为:且酸性条件下还原PB膜是H~+先于K~+进入膜内。还原态的InHCF膜氧化时,溶液中的阴... 用现场偏转法结合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普鲁士蓝(PB)及六氰亚铁铟(InHCF)膜的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证实了PB膜的离子交换的机理为:且酸性条件下还原PB膜是H~+先于K~+进入膜内。还原态的InHCF膜氧化时,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同时参与了该反应,但随着阴离子的增大,K~+成为该反应的主要参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士蓝膜 六氰亚铁铟膜 离子交换 PB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型邻菲咯啉铁(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鹏 朱果逸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10,共5页
合成了高氯酸三 ( 5 月桂酰胺 1 ,1 0 邻菲咯啉 )合铁 (Ⅱ )、高氯酸三 ( 5 肉豆蔻酰胺 1 ,1 0 邻菲咯啉 )合铁 (Ⅱ )、高氯酸三 ( 5 棕榈酰胺 1 ,1 0 邻菲咯啉 )合铁 (Ⅱ )和高氯酸三 ( 5 硬酯酰胺 1 ,1 0 邻菲咯啉 )合铁 ... 合成了高氯酸三 ( 5 月桂酰胺 1 ,1 0 邻菲咯啉 )合铁 (Ⅱ )、高氯酸三 ( 5 肉豆蔻酰胺 1 ,1 0 邻菲咯啉 )合铁 (Ⅱ )、高氯酸三 ( 5 棕榈酰胺 1 ,1 0 邻菲咯啉 )合铁 (Ⅱ )和高氯酸三 ( 5 硬酯酰胺 1 ,1 0 邻菲咯啉 )合铁 (Ⅱ )四种疏水型的邻菲咯啉铁 (Ⅱ )衍生物 ,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HNMR谱、1H 1HCOSY谱和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对其进行了表征 .1HNMR谱的研究表明了这些配合物异构体的存在和相对含量 .另外 ,利用循环伏安和方波伏安法研究了配合物在乙腈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型 邻菲咯啉铁 合成 电化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式生物传感器的近期发展动向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志胜 汪尔康 《分析测试通报》 CSCD 1992年第5期1-8,共8页
电化学式生物传感器是生物传感器的很重要组成部分。新材料用于生物传感器是其新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它包括PVC膜的替代材料,离子交换聚合物膜,有机导电聚合物和氧化还原聚合物等。各学科的相互渗透,使生物传感器出现新颖的设想和概念,... 电化学式生物传感器是生物传感器的很重要组成部分。新材料用于生物传感器是其新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它包括PVC膜的替代材料,离子交换聚合物膜,有机导电聚合物和氧化还原聚合物等。各学科的相互渗透,使生物传感器出现新颖的设想和概念,包括氧化还原酶的电子导通,超薄组成膜和化学敏感微电化学装置及离子通道传感器与膦酯膜电极。电子鼻和组电极以及生物传感器的微型化都是生物传感器的新发展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式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TPP电化学催化还原溴代环己烷的机理
20
作者 严川伟 刘雅言 +1 位作者 李洁 林祥钦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3-37,共5页
以电化学循环伏安、现场ESR电化学以及现场薄层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电生Co(Ⅰ)TPP与溴代环己烷的反应机制。在DMF中,Co(Ⅱ)/Co(Ⅰ)的氧化还原有明显的催化溴代环己烷还原的特征,反应现场有自由基生成。反应产物之... 以电化学循环伏安、现场ESR电化学以及现场薄层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电生Co(Ⅰ)TPP与溴代环己烷的反应机制。在DMF中,Co(Ⅱ)/Co(Ⅰ)的氧化还原有明显的催化溴代环己烷还原的特征,反应现场有自由基生成。反应产物之一是Co—C键化合物,可以在-1.30V(SCE)一电子还原。当存在CH_2=CHCN时,生成另一种Co—C键化合物,该化合物在—1.10V(SCE)处一电子还原。证明溴代环己烷与Co(Ⅰ)TPP反应主要是经过形成烷基自由基的机制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苯基钴卟啉 电化学氧化还原 溴代环己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