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性能聚合物泡沫材料的制备性能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赵继永 王志鹏 +3 位作者 程世婧 聂赫然 王红华 周光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6-144,共9页
聚合物泡沫材料具有质量轻、隔热隔声等优异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建筑等多个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国防、军工等使用环境苛刻的领域,对聚合物泡沫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例如耐高温、高力学强度等,因此开发高性能的耐... 聚合物泡沫材料具有质量轻、隔热隔声等优异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建筑等多个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国防、军工等使用环境苛刻的领域,对聚合物泡沫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例如耐高温、高力学强度等,因此开发高性能的耐高温结构泡沫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文中介绍了几种主要的耐高温结构泡沫,包括酚醛泡沫、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硬质聚酰亚胺泡沫、聚醚酰亚胺泡沫、聚芳醚酮泡沫等,从制备方法、泡沫性能以及市场应用等几个方面,对各类泡沫的优缺点及研究进展做了综述,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树脂 泡沫材料 轻质 耐高温 力学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
作者 宋春雷 杨清波 +2 位作者 安会勇 张文德 王丕新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5期735-739,746,共6页
综述了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聚合物合成与表征方法,展望了它在油气开采、污水处理、生物医学、涂料工业的应用,对于该方向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趋势给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疏水缔合 现状 聚合物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酰胺-胺破乳剂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海卫 徐昆 +5 位作者 谭颖 路璀阁 那辉 王丕新 汪洋 刘秀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3-429,共7页
以N-丙烯酰-1,2-乙二胺盐酸盐(ADE)合成为基础,通过ADE的Michael加成反应制备阳离子超支化聚合物聚N-丙烯酰-1,2-乙二胺盐酸盐(HADE),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50℃下,HADE破乳剂(质量浓度为200 mg/L)对含煤油质量分数5%的水包油... 以N-丙烯酰-1,2-乙二胺盐酸盐(ADE)合成为基础,通过ADE的Michael加成反应制备阳离子超支化聚合物聚N-丙烯酰-1,2-乙二胺盐酸盐(HADE),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50℃下,HADE破乳剂(质量浓度为200 mg/L)对含煤油质量分数5%的水包油(O/W)煤油乳液的除油率可高达95.6%,显示了产品在乳液破乳除油方面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合物 O/W乳液 破乳剂 破乳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离子聚合物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杰 李小舟 +2 位作者 田华雨 朱筱娟 陈学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48-2156,共9页
两性离子聚合物是一类同时具有酸性和碱性基团的聚合物,在特定p H环境以两性离子的形式存在.两性离子聚合物以水化性能强、抗细菌黏附能力显著、可电荷翻转及易化学修饰等优异性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根据两性离子聚合物的结... 两性离子聚合物是一类同时具有酸性和碱性基团的聚合物,在特定p H环境以两性离子的形式存在.两性离子聚合物以水化性能强、抗细菌黏附能力显著、可电荷翻转及易化学修饰等优异性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根据两性离子聚合物的结构进行分类,并对其在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展望了两性离子聚合物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离子聚合物 药物传输 基因传递 医学诊断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聚氨基酸的合成及抗菌性能
5
作者 段雨秀 万朋奇 +3 位作者 高郭文猎 张文龙 邓明虓 肖春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5,共9页
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侧基结构的阳离子聚氨基酸(PALGn)材料.这种阳离子聚氨基酸在体外均显示出一定的抗菌活性.其中,疏水基团比例为10%,疏水基团为正丁基结构的PALG_(20)-Bu_(1)表现出最佳的抗菌性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和大... 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侧基结构的阳离子聚氨基酸(PALGn)材料.这种阳离子聚氨基酸在体外均显示出一定的抗菌活性.其中,疏水基团比例为10%,疏水基团为正丁基结构的PALG_(20)-Bu_(1)表现出最佳的抗菌性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和大肠杆菌(E.coli)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2.5µg/mL.进一步的机理研究表明,PALG_(20)-Bu_(1)能够有效破坏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细菌死亡.由于这种独特的抗菌机制,PALG_(20)-Bu_(1)表现出快速的杀菌动力学.本文工作为治疗临床细菌感染提供了一种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感染 细菌耐药性 聚氨基酸 抗菌高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共聚物增稠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董淑春 刘畅 +1 位作者 宋春雷 王丕新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1期47-49,52,共4页
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羧甲基纤维素钠、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原料,通过水溶液接枝聚合的方法,制备CMCNa/AM/AA/AMPS/DAC五元共聚物,研究了不同盐溶液和不同温度对接枝共聚物水溶液... 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羧甲基纤维素钠、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原料,通过水溶液接枝聚合的方法,制备CMCNa/AM/AA/AMPS/DAC五元共聚物,研究了不同盐溶液和不同温度对接枝共聚物水溶液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的增加,CMCNa/AM/AA/AMPS/DAC五元共聚物水溶液的粘度保留率比CMCNa-g-AM二元共聚物溶液有所提高,共聚物的耐温性也有所提高。CMCNa/AM/AA/AMPS/DAC聚合物溶液Cr3+交联凝胶的流变实验结果表明,五元共聚物CMCNa/AM/AA/AMPS/DAC相对于二元共聚物CMCNa-g-AM具有更好的溶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压裂液 增稠剂 羧甲基纤维素钠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A/IA/MA)凝胶的制备及对铜离子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宁志刚 徐康 +3 位作者 徐昆 谭颖 洪博 王丕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6-168,共3页
通过以丙烯酸(AA),衣康酸(IA),马来酸酐(MA)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制备了三元共聚P(AA/IA/MA)水凝胶,并采用FTIR对凝胶结构进行表征。针对不同组成凝胶的溶胀动力学、平衡吸附能力及铜离子饱和吸附... 通过以丙烯酸(AA),衣康酸(IA),马来酸酐(MA)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制备了三元共聚P(AA/IA/MA)水凝胶,并采用FTIR对凝胶结构进行表征。针对不同组成凝胶的溶胀动力学、平衡吸附能力及铜离子饱和吸附容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投料比为n(AA):n(IA):n(MA)=6:3:1,其最大饱和吸附容量可达到224.5mg/g,P(AA/IA/MA)凝胶材料的等温吸附动力学可归属为准二级动力学。考察了体系pH值及吸附材料用量对Cu2+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AA/IA/MA)凝胶吸附材料的Cu2+饱和吸附容量强烈依赖于体系pH值和吸附材料用量。当P(AA/IA/MA)凝胶吸附材料添加量为0.5g/50mL时,体系内Cu2+去除率接近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溶胀特性 吸附动力学 Cu2+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电解质胶囊的制备及其对葡萄糖氧化酶的包埋性能研究
8
作者 刘亚东 李海英 +3 位作者 谭颖 敬翔 徐昆 王丕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7-109,共3页
葡萄糖氧化酶广泛应用在食品保鲜、医学诊断和生物化学等领域,但其容易因pH和温度等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失活。因此,保护葡萄糖氧化酶在严苛的环境条件下免受分解和抑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葡萄糖氧化酶成功包埋入聚丙烯酸-阳离子淀粉... 葡萄糖氧化酶广泛应用在食品保鲜、医学诊断和生物化学等领域,但其容易因pH和温度等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失活。因此,保护葡萄糖氧化酶在严苛的环境条件下免受分解和抑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葡萄糖氧化酶成功包埋入聚丙烯酸-阳离子淀粉聚电解质胶囊中,研究不同pH和温度对葡萄糖氧化酶的活性影响情况。结果表明,经聚电解质胶囊包埋后,葡萄糖氧化酶在不同pH和温度条件下的活性和稳定性均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氧化酶 聚电解质胶囊 包埋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卤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飞 姜国伟 +2 位作者 孙春荣 娄大伟 周光远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共6页
使用无卤磷系阻燃剂二乙基次膦酸铝(ADP)和氮系阻燃剂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作为阻燃剂,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POE-g-MAH)为增韧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进行阻燃改性,分别研究两种不同体系阻燃剂对PTT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 使用无卤磷系阻燃剂二乙基次膦酸铝(ADP)和氮系阻燃剂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作为阻燃剂,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POE-g-MAH)为增韧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进行阻燃改性,分别研究两种不同体系阻燃剂对PTT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热失重(TG)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DSC)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阻燃机理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10%的ADP时,阻燃PTT达到V–0级,极限氧指数(LOI)达到30.0%,ADP主要在凝聚相中发挥阻燃作用;添加质量分数20%的MCA时,阻燃PTT达到V–0级,LOI达到24.9%,MCA主要在气相中发挥阻燃作用;ADP与MCA的加入都降低了阻燃PTT的综合力学性能。TG和DSC测试结果说明,ADP与PTT间的相容性良好,可以有效地促进PTT成炭并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MCA与PTT间的相容性较差,且MCA对PTT成炭没有影响。添加质量分数5%的ADP和10%的MCA时,阻燃PTT达到V–0级,LOI达到26.9%,说明ADP与MCA具有协效阻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卤阻燃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 磷系阻燃剂 氮系阻燃剂 阻燃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入新型扩链剂IPDI的冲击硬化材料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邓裕坤 秦湘阁 +2 位作者 徐昆 谭颖 王丕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6-128,共3页
以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OH)与三甲氧基硼氧六环(TMOB)为主要原料,采用缩聚方法制备线性硅硼聚合物;再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制备新型冲击硬化材料。在通过流变仪测试材料机械性能的基础上,采用傅里叶红外(FT-IR),核磁... 以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OH)与三甲氧基硼氧六环(TMOB)为主要原料,采用缩聚方法制备线性硅硼聚合物;再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制备新型冲击硬化材料。在通过流变仪测试材料机械性能的基础上,采用傅里叶红外(FT-IR),核磁共振仪(NMR)和X射线电子能谱(XPS)等对材料结构进行表征。确定出新型冲击硬化材料最佳合成条件。同采用传统方法所合成的线性硅硼共聚物进行相比,新型冲击硬化材料具有更优越的抗冲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硬化材料 硅硼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脊髓损伤模型中脂质分布和变化MALDI成像分析
11
作者 李梦娟 陈凌杉 +3 位作者 刘仪轩 许官通 王浩 国新华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5-762,I0002,共9页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MALDI-MS)具有软电离性质,可以得到单电荷离子的简洁谱图,是分析生物分子的有力工具。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成像(MALDI-MSI)技术为生物分析提供了一种同时成像多种化合物的原位可视化工具。本团队前期发...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MALDI-MS)具有软电离性质,可以得到单电荷离子的简洁谱图,是分析生物分子的有力工具。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成像(MALDI-MSI)技术为生物分析提供了一种同时成像多种化合物的原位可视化工具。本团队前期发展了一种新型基质(E)-丙基-α-氰-4-羟基肉桂酸盐(CHCA-C3),其适用于分析疏水性蛋白和多肽。本工作将CHCA-C3用于大鼠脊髓损伤(SCI)模型中脂质的检测,对原发性脊髓损伤和继发性脊髓损伤后脊髓中脂质的分布和发生的变化进行原位成像分析。使用CHCA-C3基质,在m/z500~900范围内成功检测出251个质谱峰。通过比对数据库获得25种脂质,发现其中4种脂质在损伤12 h(急性期)、3天(亚急性期)、7天(亚急性期)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利用分区模型(SM)和主成分分析(PCA)对检测出的251个谱峰进行全面分析,发现在SCI的不同阶段,代谢物分布存在明显变化。本研究结果不仅拓展了CHCA-C3基质在MALDI-MSI中的应用,也为了解脊髓损伤发展过程中脂质分子的变化提供了有意义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成像(MALDI-MSI) (E)-丙基-α-氰-4-羟基肉桂酸盐(CHCA-C3) 脊髓损伤(SCI) 脂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羟基磷灰石/聚乳酸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 被引量:11
12
作者 魏俊超 马丽莉 +4 位作者 戴延凤 陈义旺 章培标 崔毅 陈学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674-2679,共6页
利用溶剂复合的方法制备了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表面接枝聚(γ-苄基-L-谷氨酸)的改性羟基磷灰石/聚乳酸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熔融与结晶行为.结果表明,聚乳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3℃,而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达到65.8℃,不同样... 利用溶剂复合的方法制备了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表面接枝聚(γ-苄基-L-谷氨酸)的改性羟基磷灰石/聚乳酸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熔融与结晶行为.结果表明,聚乳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3℃,而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达到65.8℃,不同样品在140℃等温结晶后,改性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球晶直径仅为聚乳酸(PLLA)球晶直径的16.7%~66.7%.复合材料的熔点提高到18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羟基磷灰石 表面改性 纳米复合材料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己二酸丁二醇共聚酯/热塑性淀粉生物降解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6
13
作者 潘宏伟 郎贤忠 +3 位作者 赵岩 张也 张会良 董丽松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2-137,共6页
马来酸酐(MA)作为增容剂,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己二酸丁二醇共聚酯(PBAT)、热塑性淀粉(TPS)共混获得PBAT/MTPS共混物,并制备了吹塑薄膜。通过红外表征、示差扫描量热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拉伸试验研究了共混体系及薄膜的分子之间相... 马来酸酐(MA)作为增容剂,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己二酸丁二醇共聚酯(PBAT)、热塑性淀粉(TPS)共混获得PBAT/MTPS共混物,并制备了吹塑薄膜。通过红外表征、示差扫描量热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拉伸试验研究了共混体系及薄膜的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热性能、表面形态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加入MA能促使PBAT与TPS共混体系发生酯交换反应,PBAT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显著提高,淀粉的粒径明显降低,拉伸强度比PBAT/TPS提高,获得了性能优良的生物降解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己二酸丁二醇共聚酯 热塑性淀粉 吹塑薄膜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L-乳酸结晶成核剂癸二酸二苯甲酰肼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5
14
作者 蔡艳华 范寅清 +2 位作者 颜世峰 陈学思 尹静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8-31,共4页
以癸二酸为原料,经酰化反应得到癸二酰氯,再与苯甲酰肼反应合成得到聚L-乳酸新型成核剂———癸二酸二苯甲酰肼。考察了该成核剂对聚L-乳酸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癸二酸二苯甲酰肼在115℃使聚L-乳酸的半结晶时间t1/2从2... 以癸二酸为原料,经酰化反应得到癸二酰氯,再与苯甲酰肼反应合成得到聚L-乳酸新型成核剂———癸二酸二苯甲酰肼。考察了该成核剂对聚L-乳酸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癸二酸二苯甲酰肼在115℃使聚L-乳酸的半结晶时间t1/2从26.5 min缩短到2.7 min;在1℃/min降温速率下结晶温度从105.88℃升高到122.68℃,结晶焓由1.379 J/g提高到30.87 J/g,说明癸二酸二苯甲酰肼对聚L-乳酸有显著的结晶成核作用;力学性能测试表明,低含量癸二酸二苯甲酰肼对聚L-乳酸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L-乳酸 癸二酸 苯甲酰肼 结晶速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谷氨酸接枝聚乙二醇@碳酸钙遮蔽体系用于提高聚乙烯亚胺基因转染效率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兆培 林琳 +2 位作者 陈杰 田华雨 陈学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5-242,共8页
设计并合成了聚谷氨酸-聚乙二醇@碳酸钙(PPG@CaCO3)纳米遮蔽体系,用于遮蔽聚乙烯亚胺(PEI)。一方面,聚谷氨酸-聚乙二醇(PPG)可以降低PEI引起的细胞毒性,更有利于体内应用;另一方面,CaCO3可有效改善PPG导致的转染效率下降,并在一定程度... 设计并合成了聚谷氨酸-聚乙二醇@碳酸钙(PPG@CaCO3)纳米遮蔽体系,用于遮蔽聚乙烯亚胺(PEI)。一方面,聚谷氨酸-聚乙二醇(PPG)可以降低PEI引起的细胞毒性,更有利于体内应用;另一方面,CaCO3可有效改善PPG导致的转染效率下降,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PEI的细胞转染效率。对比遮蔽体系PPG@CaCO3和聚谷氨酸-聚乙二醇@磷酸钙[PPG@Ca3(PO4)2]发现,PPG@CaCO3在微酸性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气体是提高细胞转染效率的关键因素。小鼠体内循环实验表明,PPG@CaCO3遮蔽体系可以增加载体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因此,PPG@CaCO3遮蔽体系对于改善阳离子类基因载体的体内应用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亚胺 基因转染 遮蔽体系 聚谷氨酸-聚乙二醇@碳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席夫碱键的可注射糖肽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麒 何婉莹 +3 位作者 段莉洁 张瑜 于双江 高光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50-1756,共7页
以氧化葡聚糖(ODEX)和聚赖氨酸-聚乙二醇-聚赖氨酸(PLL24-PEG-PLL25)三嵌段聚合物为前驱体,通过ODEX中的醛基与PLL中的氨基之间的席夫碱键反应,制备了ODEX/PLL24-PEG-PLL25水凝胶.研究了其凝胶强度、降解时间及对阿霉素(DOX)释放量的影... 以氧化葡聚糖(ODEX)和聚赖氨酸-聚乙二醇-聚赖氨酸(PLL24-PEG-PLL25)三嵌段聚合物为前驱体,通过ODEX中的醛基与PLL中的氨基之间的席夫碱键反应,制备了ODEX/PLL24-PEG-PLL25水凝胶.研究了其凝胶强度、降解时间及对阿霉素(DOX)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ODEX中醛基密度的增加,凝胶强度逐渐增大,最大强度为3100 Pa.流变学研究结果表明,由于ODEX中的醛基与DOX中的氨基存在席夫碱键作用,导致凝胶强度从2160 Pa降至1730 Pa.降解实验结果表明,ODEX/PLL24-PEG-PLL25水凝胶具有较长的降解时间,最长时间达到29 d.药物释放结果表明,ODEX/PLL24-PEG-PLL25水凝胶具有酶促降解释放药物的性能.在Elastase溶液中,ODEX/PLL24-PEG-PLL25水凝胶所载DOX累积释放量达到最大值74.35%.结果表明,ODEX/PLL24-PEG-PLL25水凝胶具有进一步应用于体内局部药物传输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葡聚糖 聚赖氨酸 酶响应 可注射糖肽水凝胶 控制释放 席夫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二甲酯/聚2,5-呋喃二甲酸二甲酯嵌段聚酯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连贵 付志鹏 +4 位作者 李明超 张强 王瑞 王国强 姜敏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4-59,共6页
以生物基单体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为原料合成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PEF)。采用熔融酯交换法以PEF聚酯部分取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备了系列PET-b-PEF嵌段共聚酯。通过核磁共振仪(NM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失重仪(T... 以生物基单体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为原料合成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PEF)。采用熔融酯交换法以PEF聚酯部分取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备了系列PET-b-PEF嵌段共聚酯。通过核磁共振仪(NM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失重仪(TGA)、X射线衍射仪(XRD)等技术手段表征了共聚酯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该系列共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在75.8~80.3℃之间,且随着PEF链段质量分数的增加,PET-b-PEF嵌段共聚酯的Tg先降低后升高,结晶度和熔融温度逐渐降低。当PEF链段含量高于15%时,共聚酯没有结晶峰。该系列共聚酯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起始分解温度在392.2~407.9℃之间,与所制备的PET起始分解温度403.3℃接近。且当共聚酯中PEF链段含量低于15%时,起始分解温度均在407℃左右,优于PET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 嵌段共聚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2,5-呋喃二甲酸1,8-辛二酯的聚合反应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连贵 李洋 +3 位作者 叶冲 张强 姜敏 周光远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1-666,共6页
以可再生资源2,5-呋喃二甲酸(FDCA)和1,8-辛二醇(1,8-ODO)为原料,钛酸四丁酯为催化剂,采用直接酯化法制得聚2,5-呋喃二甲酸1,8-辛二酯(1,8-POF)。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酯化温度、缩聚温度及缩聚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可再生资源2,5-呋喃二甲酸(FDCA)和1,8-辛二醇(1,8-ODO)为原料,钛酸四丁酯为催化剂,采用直接酯化法制得聚2,5-呋喃二甲酸1,8-辛二酯(1,8-POF)。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酯化温度、缩聚温度及缩聚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FDCA)∶n(1,8-ODO)=1∶1.2,钛酸四丁酯摩尔分数为0.3%,酯化温度为240℃,缩聚温度为260℃,缩聚时间为300 min时,缩聚产物的比浓粘度最高(2.1 dL/g),端羧基含量最低(5.8 mol/t)。与乙二醇相比,采用1,8-辛二醇为单体降低了酸醇的摩尔比,减少了醇的消耗,同时得到了较高分子量的聚合物。气质联用仪对酯化馏出液和缩聚产物真空抽出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酯化馏出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并含有少量的1,8-ODO;缩聚产物真空抽出物的组成为环己酮(56%)、顺式-3-辛烯醇(18%)、4-甲基-3-戊烯-2-酮(17%)和4-羟基-4-甲基-2-戊酮(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呋喃二甲酸辛二酯 呋喃二甲酸 直接酯化法 可再生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取代度阳离子高直链淀粉的制备及絮凝性能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畅 谭颖 +3 位作者 刘亚东 敬翔 徐昆 王丕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16-218,221,共4页
以高直链玉米淀粉为原料,NaOH为催化剂,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ETA)为阳离子醚化剂,成功的制备了高取代度阳离子高直链淀粉。分别研究了反应溶剂、反应温度和时间、醚化剂用量、催化剂浓度等因素对产物取代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 以高直链玉米淀粉为原料,NaOH为催化剂,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ETA)为阳离子醚化剂,成功的制备了高取代度阳离子高直链淀粉。分别研究了反应溶剂、反应温度和时间、醚化剂用量、催化剂浓度等因素对产物取代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n(NaOH)/n(ETA)/n(脱水葡萄糖单元AGU)=0.30,反应溶剂为二氧六环和水(V/V=1∶1),n(ETA)/n(AGU)=2,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7h时,制备的阳离子淀粉取代度(DS)可达到1.27。采用FTIR、1 H-NMR和SEM表征了高取代度阳离子高直链淀粉的结构。絮凝实验表明,阳离子高直链淀粉可以作为一种良好的新型絮凝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直链玉米淀粉 醚化 阳离子淀粉 高取代度 絮凝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添加剂对聚砜超滤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安亚欣 张奇峰 张所波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4-70,共7页
采用聚乙二醇(PEG)为添加剂,1-甲基-2-吡咯烷酮(NMP)为溶剂制备了聚砜(PSf)超滤膜.系统研究了PEG的含量和分子量对PSf膜的断面结构、平均孔径(r)、孔隙率(ε)、纯水通量(PWF)及接触角(CA)的影响.膜断面的SEM照片表明,随着铸膜液中PEG含... 采用聚乙二醇(PEG)为添加剂,1-甲基-2-吡咯烷酮(NMP)为溶剂制备了聚砜(PSf)超滤膜.系统研究了PEG的含量和分子量对PSf膜的断面结构、平均孔径(r)、孔隙率(ε)、纯水通量(PWF)及接触角(CA)的影响.膜断面的SEM照片表明,随着铸膜液中PEG含量的增加或PEG分子量的增大,断面的泪滴状孔逐渐消失,靠近膜上表面的海绵层厚度增加.随着PEG含量的增加,膜的r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ε先略有增加后明显增加,PWF与r的变化趋势一致;随着PEG分子量的增加,膜的r先增加后降低再升高,最后迅速下降,膜的ε先增加后降低,PWF和r的变化趋势一致.当PEG400含量增大(≥16.8%)或PEG分子量增加(≥2 000)时,CA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砜 超滤膜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