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电锥形流管无阀泵的研究──振动解析及泵体容积变化量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建辉 王守印 杨东平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57-460,共4页
压电锥形流管无间泵是容积型往复式泵的一种新形式,其动力源振动子的振动与活塞式的振动截然不同。文章着重分析了这种泵的振动及泵体容积变化量,同时用实验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为进一步分析压电锥形流管无间泵流动原理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压电陶瓷 锥形流管 振动解析 无阀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光学晶体KABO的非线性频率变换特性 被引量:3
2
作者 周城 叶子青 +1 位作者 郑权 钱龙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5-388,共4页
简述了新型非线性晶体KABO的光学特性 根据相位匹配角公式、非线性有效系数公式、走离角公式和允许角公式 ,详细计算了KABO晶体倍频时的相位匹配角、非线性有效系数、倍频时谐波走离角、允许角随波长变化的理论曲线 特别是对LD泵浦掺... 简述了新型非线性晶体KABO的光学特性 根据相位匹配角公式、非线性有效系数公式、走离角公式和允许角公式 ,详细计算了KABO晶体倍频时的相位匹配角、非线性有效系数、倍频时谐波走离角、允许角随波长变化的理论曲线 特别是对LD泵浦掺钕的全固态激光器 5 32nm输出时 ,得到了KABO晶体采用I类相位匹配进行四倍频的相位匹配角、非线性有效系数、倍频时谐波走离角、允许角分别为 :5 8.1°、0 2 5 4× 10 - 12 m/V、2 .8°、1 82 33mrad·mm ;并将该晶体与目前可应用于紫外倍频的晶体比较 ,在考虑走离效应的情况下 ,研究了四倍频转换效率随KABO晶体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BO晶体 固体激光器 紫外激光 光学特性 非线性频率变换特性 四倍频 相位匹配角 非线性有效系数 走离角 允许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光谱配色的匀色空间权重因子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喜昌 周丰昆 +1 位作者 禹秉熙 陈淑芳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1998年第5期1-4,共4页
在CIE1976L*a*b*)匀色颜色空间中,本文为全光谱匹配方法提供一种权重因子。这种权重因子使∑j[ΔE(λj)]2→min。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这种色差型权重因子进行计算机配色比Schmid和Strockash设... 在CIE1976L*a*b*)匀色颜色空间中,本文为全光谱匹配方法提供一种权重因子。这种权重因子使∑j[ΔE(λj)]2→min。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这种色差型权重因子进行计算机配色比Schmid和Strockash设计的两种权重因子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光谱匹配 计算机配色 色度学 权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极管泵浦单纵模Nd:YVO_4/LBO红光激光器 被引量:4
4
作者 郑权 赵岭 钱龙生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47-549,共3页
报道了一种用国产激光二极管纵向泵浦的全固态、高效率、单纵模Nd:YVO4/LBO红光激光器的设计。采用Ⅱ类临界位相匹配LBO晶体倍频,通过腔内插入布氏片实现了Nd:YVO4/LBO结构红光激光器的单纵模稳定输出。在泵浦功率为800 mW时,671 nm单... 报道了一种用国产激光二极管纵向泵浦的全固态、高效率、单纵模Nd:YVO4/LBO红光激光器的设计。采用Ⅱ类临界位相匹配LBO晶体倍频,通过腔内插入布氏片实现了Nd:YVO4/LBO结构红光激光器的单纵模稳定输出。在泵浦功率为800 mW时,671 nm单纵模稳定输出达37 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极管泵浦 红光激光器 单纵模 布氏片 ND:YVO4 LBO 倍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移干涉技术在小角度及直线度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权陡 余景池 +1 位作者 张忠玉 张学军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9,共4页
应用相移干涉及Zernike多项式波面拟合技术实现对空间小角度的高精度测量 ,测量精度可达到 0 0 13″。与采用自准直仪、激光干涉小角度测量仪的测量方法相比较 ,测量精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与测长设备 光栅尺结合使用 。
关键词 相移干涉 ZERNIKE多项式 直线度测量 小角度测量 波面拟合 相移激光干涉 测量原理 导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自适应PID的转台位置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9
6
作者 吴艳敏 关英姿 +1 位作者 王福生 王增发 《现代电子技术》 2008年第19期102-104,共3页
建立了驱动器-电机-减速器和转台的数学模型及其Simulink仿真模型。介绍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通过Matlab模糊工具箱实现了模糊PID控制系统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转台位置伺服系统,具有超调小、响应快、... 建立了驱动器-电机-减速器和转台的数学模型及其Simulink仿真模型。介绍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通过Matlab模糊工具箱实现了模糊PID控制系统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转台位置伺服系统,具有超调小、响应快、精度高、鲁棒性强等优点。将模糊控制方法与PID控制结合起来,用模糊推理方法进行PID参数的在线自整定,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台 模糊控制 PID控制 位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频变速特征的不分离型超声波振动车削抑制颤振机理 被引量:10
7
作者 于劲 周晓勤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2-57,共6页
详尽地分析了不分离型超声波振动车削的高频变速特征,提出不分离型超声波振动车削抑制颤振的机理,并用实验予以验证,这是对传统超声波振动切削理论的突破。
关键词 切削 超声波振动 车削 颤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极管近帖泵浦Nd∶YVO_4激光放大器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郑权 叶子青 赵岭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1-92,共2页
报道了用激光二极管近贴泵浦两表面镀膜的Nd∶YVO4 晶片作为激光放大器的一种简单设计。用该结构分别对被动调Q脉冲激光和单频连续激光进行了行波放大实验 。
关键词 二极管 近帖泵浦 LD泵浦 激光放大器 ND:YVO4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_xSe_(1-x)纳米微晶的辐射跃迁过程 被引量:2
9
作者 孙聆东 赵家龙 +6 位作者 靳春明 窦恺 陈一民 黄世华 虞家琪 席淑珍 李磊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5,共5页
利用变温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研究了CdSxSe(1-x)纳米微晶的辐射跃迁过程.由Varshni公式,拟合了微晶的吸收峰随温度的变化.根据变温发射光谱,研究了发光峰位置和温度的依赖关系,并分析了吸收峰和发光峰随温度... 利用变温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研究了CdSxSe(1-x)纳米微晶的辐射跃迁过程.由Varshni公式,拟合了微晶的吸收峰随温度的变化.根据变温发射光谱,研究了发光峰位置和温度的依赖关系,并分析了吸收峰和发光峰随温度变化的快慢.对发光的动力学过程.作了简单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光谱 发射光谱 微晶玻璃 纳米 CdS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泵浦Nd∶YAG/LBO结构660 nm红光激光器 被引量:4
10
作者 郑权 陈颖新 钱龙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153-1155,共3页
采用国产LD泵浦Nd∶YAG晶体 ,通过谐振腔镜的膜系选择获得了Nd3+离子中波长为 1319nm的受激辐射振荡 ,首次用I类临界位相匹配LBO进行腔内倍频 ,实现了 6 6 0nm红色激光的高效倍频输出 当泵浦注入功率为 80 0mW时 ,6 6 0nm激光基横模 (T... 采用国产LD泵浦Nd∶YAG晶体 ,通过谐振腔镜的膜系选择获得了Nd3+离子中波长为 1319nm的受激辐射振荡 ,首次用I类临界位相匹配LBO进行腔内倍频 ,实现了 6 6 0nm红色激光的高效倍频输出 当泵浦注入功率为 80 0mW时 ,6 6 0nm激光基横模 (TEM0 0 )输出功率为4 6mW ,光光转换效率高达 5 .7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泵浦 ND:YAG LBO 红光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软包装机无菌气室三维流场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殷涌光 王俊 姜成山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74-77,共4页
分析了无菌包装气室的结构,研究了确保气室无菌的条件,并采用了有限单元法对气室中的三维流场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保证气室无菌的流场分布评价指标,分析了影响流场分布的因素,考虑到无菌气室的隔菌性与经济性,得出了进气方式1 和... 分析了无菌包装气室的结构,研究了确保气室无菌的条件,并采用了有限单元法对气室中的三维流场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保证气室无菌的流场分布评价指标,分析了影响流场分布的因素,考虑到无菌气室的隔菌性与经济性,得出了进气方式1 和方式2 均能满足隔菌性的要求,但方式2又优于方式1。得出了无菌气室的合理结构参数。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气室 三维流场 有限单元法 食品软包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壁稳氩弧等离子体光谱诊断 被引量:6
12
作者 唐玉国 李福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1-14,共4页
本文建立适当的氩弧等离子体柱模型和用计算机进行Ar(Ⅰ)线的重构,修正了光谱测量中的线翼损失,傍线重叠及自吸现象产生的影响。通过实验,诊断出局部热力学平衡状态下各工作电流的氩弧等离子体温度。
关键词 等离子体 氩弧 热力学平衡 L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型超声波振动切削动力学模型及其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于劲 王立江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1991年第2期29-34,共6页
本文在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的基础上,给出了分离型超声波振动切削的动力学模型及其传递函数表达式,并对其切削稳定性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本文从理论上论证了分离型超声波振动切削可以抑制切削颤振,其抑振效果由切削系数Ψ_u 唯一确定,这... 本文在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的基础上,给出了分离型超声波振动切削的动力学模型及其传递函数表达式,并对其切削稳定性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本文从理论上论证了分离型超声波振动切削可以抑制切削颤振,其抑振效果由切削系数Ψ_u 唯一确定,这一结论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振动波 切削 稳定性 颤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宽误差对菲涅耳透镜衍射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红军 卢振武 +1 位作者 廖江红 翁志成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59-563,共5页
基于标量衍射理论,首先得出存在线宽误差情况下4阶菲涅耳透镜衍射效率的解析式;并以 4阶、8阶和16阶菲涅耳透镜为例,进行计算机模拟计算并系统分析线宽误差对菲涅耳透镜衍射效率的影响.通过实验测量16阶菲涅耳透镜的线宽误... 基于标量衍射理论,首先得出存在线宽误差情况下4阶菲涅耳透镜衍射效率的解析式;并以 4阶、8阶和16阶菲涅耳透镜为例,进行计算机模拟计算并系统分析线宽误差对菲涅耳透镜衍射效率的影响.通过实验测量16阶菲涅耳透镜的线宽误差,分析其对16阶菲涅耳透镜衍射效率的影响.模拟计算结果对多阶菲涅耳透镜的制作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光学元件 菲涅耳透镜 线宽误差 衍射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长课程领导: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纵深推进的重要保障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云鹏 王波 解书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0-33,共4页
课程改革是学校改革的核心,设计和实施高质量的课程对于追求卓越的学校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因素,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使得学校有更多的课程自主权,科学合理高效地实施学校课程管理,提高教师教学效能、促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都离不开校长的课... 课程改革是学校改革的核心,设计和实施高质量的课程对于追求卓越的学校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因素,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使得学校有更多的课程自主权,科学合理高效地实施学校课程管理,提高教师教学效能、促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都离不开校长的课程领导。调查中发现农村中小学校长在课程领导的作用、方略、角色定位、能力等方面存在一些特点与问题。科学分析问题,寻求解决思路,重新定位并进一步提升校长课程领导能力,以此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是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校长 课程领导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锥形流管无阀泵的研究——气穴现象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建辉 王守印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70-472,477,共4页
分析了压电锥形流管无阀泵的气穴现象 ,首先发生在高速吸入过程的振动子中心区域 ;同时利用气穴现象解释了流体温度变化对泵流量影响的原因 ;最后通过实验说明了增加流量减少气穴现象发生的具体方法 。
关键词 压电锥形流管无阀泵 气穴现象 吐出过程 吸入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波段法计算机配色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喜昌 周丰昆 +1 位作者 陈淑芳 禹秉熙 《印染》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11-14,共4页
本文分析了三刺激值方法和全光谱方法计算机配色的优缺点,建立了三波段法计算机配色系统。这种方法,根据人眼标准观察者三刺激值的最大值分别落在可见光范围内的红区、绿区和蓝区的特点,把可见光范围的光谱均分为三个波段,在每个波段上... 本文分析了三刺激值方法和全光谱方法计算机配色的优缺点,建立了三波段法计算机配色系统。这种方法,根据人眼标准观察者三刺激值的最大值分别落在可见光范围内的红区、绿区和蓝区的特点,把可见光范围的光谱均分为三个波段,在每个波段上,应用三刺激值配色,对三个波段上的色差又采用最小二乘法方法优化,最终确定所需要的配方。实验表明,三波段法配色具有三刺激值配色和全光谱匹配两种方法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色 计算机配色 三刺激值 全光谱 三波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电磁驱动器 被引量:2
18
作者 吕琼莹 车录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346-350,共5页
微型驱动器作为构成微机械系统的要素单元技术之一,一直是各国微机械研究项目的共有研究内容,一旦微驱动技术获得突破,将有可能在此基础上构造实用化的可动微系统,从而带动微机械整体技术的全面发展。为了使微驱动器在微机械系统中... 微型驱动器作为构成微机械系统的要素单元技术之一,一直是各国微机械研究项目的共有研究内容,一旦微驱动技术获得突破,将有可能在此基础上构造实用化的可动微系统,从而带动微机械整体技术的全面发展。为了使微驱动器在微机械系统中得到应用,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设法提高微驱动器的力能指标,并以此为基础解决微驱动器的通用化和实用化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称为“端面摇摆式微型电磁驱动器(马达)”的基本设计思想,它在原理上最大可能地避免了摩擦力对转子扭矩输出的影响;并充分地利用了法向电磁力产生旋转运动,因而有可能在相同的尺寸和输入功率的情况下,产生更高的扭矩输出。作为一种新型的低速、大扭矩马达,这种驱动器更有利于在系统中作为动力源使用。本文就该驱动器的微机构原理、换能理论以及测试技术作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电磁驱动器 微小电磁力 微机械 微驱动器 端面摇摆 磁马达 结构原理 分布特性 摩擦系数 测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扫描形状自动检测仪及其误差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国玉 安志勇 +3 位作者 张从周 赵铁钧 李成志 高玉军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8-91,共4页
叙述了一种用于对回转体类零件形状进行自动非接触测量的激光扫描形状自动检测仪的总体结构及基本原理,并对其主要误差进行了理论分析,对仪器设计和提高仪器的测量精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激光扫描 误差分析 形状 自动检测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控制在快速伺服定位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岳松 金学波 葛文奇 《机电工程》 CAS 1999年第5期41-42,共2页
将模糊控制应用于一个快速伺服定位系统:飞行模拟器投影头方位控制系统。
关键词 飞行模拟器 伺服定位系统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