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学测量中光波大气折射的精密修正 被引量:4
1
作者 王东鹤 王喜军 +2 位作者 何昕 魏仲慧 张磊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51,共7页
准确获取光学测量中目标的角度是实现高精度的靶场光学测量的关键之一,而大气折射是影响最终计算目标角度的重要因素,需采用适当的方法计算得到目标的准确角度值。本文以分层处理为出发点,对影响大气折射率的主要因素气压、气温、湿度... 准确获取光学测量中目标的角度是实现高精度的靶场光学测量的关键之一,而大气折射是影响最终计算目标角度的重要因素,需采用适当的方法计算得到目标的准确角度值。本文以分层处理为出发点,对影响大气折射率的主要因素气压、气温、湿度分别采用气压分层模型,气温分层模型,湿度分层模型,以大气折射率模型和接近靶场实际的大气实测数据为基础,根据斯涅耳折射定律和大气光路方程,建立了一种基于分层处理的光波大气折射精密修正方法。利用实际的星体观测实验数据对文中方法和常用的其它方法进行了比较,将处理得到的数据与星体真值进行比较;另外利用实际的靶场测量数据进行了对比处理,两种实验结果都能够说明本文中的分层处理方法可以实现更高精度的修正,可以最终提高光测设备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波 大气折射 分层 精密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矩阵的宽视场离轴三反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6
2
作者 王蕴琦 刘伟奇 +3 位作者 张大亮 孟祥翔 康玉思 魏忠伦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3-188,共6页
针对离轴三反光学系统初始结构求解复杂、视场宽度小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光学传递矩阵求解三反系统初始结构的计算方法,推导了三反系统焦距和后截距的表达式,求解了光阑位于次镜的三反系统初始结构。采用引入高次非球面以增加系统设计自... 针对离轴三反光学系统初始结构求解复杂、视场宽度小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光学传递矩阵求解三反系统初始结构的计算方法,推导了三反系统焦距和后截距的表达式,求解了光阑位于次镜的三反系统初始结构。采用引入高次非球面以增加系统设计自由度的技术路线,基于ZEMAX光学设计软件,通过对同轴初始结构进行离轴优化,得到了一个矩形视场17°×2°,焦距1 440 mm,F数4.8的离轴三反光学系统。该系统三个反射面均为高次非球面,可同时满足宽视场角和高分辨率的要求,在空间频率50 lp/mm处,调制传递函数大于0.6,接近衍射极限。结果表明:该系统搭载线阵/面阵时间延迟积分电荷耦合元件(TDI-CCD)用于推扫/多通道式空间对地成像时,可有效扩大空间对地成像系统的地面覆盖范围,提高信息获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光学传递矩阵 高次非球面 宽矩形视场 离轴三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真空精密四刀狭缝的结构原理及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高飒飒 卢启鹏 +1 位作者 彭忠琦 龚学鹏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41-1747,共7页
针对上海光源X射线干涉光刻(XIL)光束线对狭缝精度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超高真空的精密四刀狭缝机构及热缓释方案。给出了四刀狭缝机构的工作原理,其四个缝片独立运动,采用线性驱动装置及精密直线导轨来实现开合。根据XIL光束线的特... 针对上海光源X射线干涉光刻(XIL)光束线对狭缝精度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超高真空的精密四刀狭缝机构及热缓释方案。给出了四刀狭缝机构的工作原理,其四个缝片独立运动,采用线性驱动装置及精密直线导轨来实现开合。根据XIL光束线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合理有效的热缓释方案,对缝片进行了热-结构耦合分析。对狭缝的精度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该四刀狭缝的分辨率优于0.1μm、运动重复精度优于2μm、刀口直线度优于2.5μm、平行度优于0.5mrad,可以精确实现狭缝在水平和垂直方向-5~250μm的开度,缝片在热负载下的最大热变形控制在0.034μm。得到的结果表明,该精密四刀狭缝具有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可满足XIL光束线的使用要求,现已实际使用并制备出了100nm周期的刻蚀线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干涉光刻光束线 精密狭缝 四刀结构 重复精度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共路型干涉成象光谱仪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金锡哲 向阳 禹秉熙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18,共5页
空间调制干涉成象 (傅立叶变换 )光谱仪是一种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的空间遥感器。本文就在研的三角共路型干涉成象 (傅立叶变换 )光谱仪原理样机的情况进行了介绍 ,并依据应用要求和建立的信噪比方程设计了原理样机的具体参数。该样... 空间调制干涉成象 (傅立叶变换 )光谱仪是一种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的空间遥感器。本文就在研的三角共路型干涉成象 (傅立叶变换 )光谱仪原理样机的情况进行了介绍 ,并依据应用要求和建立的信噪比方程设计了原理样机的具体参数。该样机的设计性能达到和超过了预先提出的技术指标。用该样机的具体参数进行的信噪比计算及计算机仿真模拟计算也表明 ,本装置及其参数能够在可见和近红外谱段以较高的光谱分辨力满足探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象光谱仪 干涉光谱仪 遥感 三角共路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改进辅助粒子滤波的红外多目标跟踪 被引量:26
5
作者 龚俊亮 何昕 +1 位作者 魏仲慧 郭敬明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13-421,共9页
结合改进的辅助粒子滤波与马尔科夫随机场,提出一种多目标跟踪算法来跟踪红外场景中的多个目标。依据目标区域的灰度直方图描述目标,使用标准辅助粒子滤波对各目标的采样粒子集进行粗略优化,同时在辅助粒子采样过程中引入Mean-shift算... 结合改进的辅助粒子滤波与马尔科夫随机场,提出一种多目标跟踪算法来跟踪红外场景中的多个目标。依据目标区域的灰度直方图描述目标,使用标准辅助粒子滤波对各目标的采样粒子集进行粗略优化,同时在辅助粒子采样过程中引入Mean-shift算法来提高粒子采样效率,解决多目标跟踪时粒子数量呈指数级增长的问题,并进一步提高算法的实时性。针对多目标跟踪常出现的目标遮挡导致跟踪失败的问题,引入图模型理论,利用马尔科夫随机场来表示多目标跟踪模型,将多目标的跟踪问题转换为图模型的推理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跟踪算法使用较少粒子便能实现跟踪,跟踪正确率达84%,且能有效解决多目标跟踪时的相互遮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跟踪 红外目标跟踪 辅助粒子滤波 马尔科夫随机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神经网络在自适应双轴运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6
作者 陈向坚 李迪 +1 位作者 白越 续志军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43-1650,共8页
为了更好地提高工艺加工平台的精确度,结合自适应控制与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理论设计了一个双轴运动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控制两个场向永磁同步电机来定位X-Y双轴运动转子的位置,从而跟踪预设的蝶形曲线。针对由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 为了更好地提高工艺加工平台的精确度,结合自适应控制与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理论设计了一个双轴运动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控制两个场向永磁同步电机来定位X-Y双轴运动转子的位置,从而跟踪预设的蝶形曲线。针对由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的有限规则产生的不可避免的逼近误差和优化的参数向量等集中不确定性因素,设计了自适应集中不确定性估计律,并通过在线鲁棒补偿器处理集中不确定性的值。最后,通过TMS320C32数字信号处理器运行了本文提出的控制算法。实验结果验证了基于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设计的双轴运动控制系统的轨迹跟踪精确度较高。与一型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相比,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鲁棒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 双轴运动控制系统 永磁同步电机 LYAPUNOV稳定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组织递归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在动态时变系统辨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李迪 陈向坚 +2 位作者 续志军 杨帆 牛文达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06-1413,共8页
针对动态时变系统辨识过程中存在噪声干扰的问题,本文将区间二型模糊集结合到递归神经网络中,提出了自组织递归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以增强动态时变系统的抗噪能力。该自组织递归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由前件和后件两部分构成:前件为区... 针对动态时变系统辨识过程中存在噪声干扰的问题,本文将区间二型模糊集结合到递归神经网络中,提出了自组织递归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以增强动态时变系统的抗噪能力。该自组织递归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由前件和后件两部分构成:前件为区间二型模糊集模型,用于将每个规则的激活强度反馈到自身构成内反馈回路,其参数学习采用梯度下降算法;后件为带有区间权值的Takagi-Sugeno-Kang(TSK)模型,其参数学习采用有序规则卡尔曼滤波算法,且网络初始规则数为零。所有规则均通过结构学习和前后件参数同时在线学习来产生,其网络结构学习采用的是在线区间二型模糊群集。为验证提出的神经网络的优越性,将其应用到单输入单输出动态时变系统的辨识中。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前馈一型/二型模糊神经网络、递归一型模糊神经网络,该神经网络的辨识能力强,即使在存在白噪声的条件下,也能减小测试及训练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织递归区间 二型模糊神经网络 卡尔曼滤波 梯度下降法 噪声干扰 动态时变系统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平台的自适应逆控制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英 葛文奇 +2 位作者 王绍彬 徐正平 张淑梅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744-2749,共6页
为提高稳定平台的性能指标,满足其高精度、快响应的要求,实现对目标的实时跟踪,对稳定平台的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自适应逆控制的基本原理设计出稳定平台自适应逆控制系统的结构。然后,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逆作为控制器来完成... 为提高稳定平台的性能指标,满足其高精度、快响应的要求,实现对目标的实时跟踪,对稳定平台的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自适应逆控制的基本原理设计出稳定平台自适应逆控制系统的结构。然后,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逆作为控制器来完成稳定平台转轴的控制并尝试利用其开环特性来改进稳定平台的控制性能。稳定平台模型辨识和控制器的设计算法都采用最小二乘法(LSM),最后分别采用传统的PID控制和自适应逆控制分析比较其输出效果。仿真结果显示,采用自适应逆控制时的定位精度可达29″,表明采用自适应逆控制的稳定平台具有响应快、无超调、抗干扰能力强以及稳态误差小等优点,其动、静态性能均优于常规的PID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平台 自适应逆控制 LSM算法 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激光光斑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1
9
作者 李一芒 盛磊 陈云善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3-536,共4页
为了实现激光通信系统对信标光的捕获、跟踪与瞄准,采用嵌入式图像处理技术设计了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器件的高速激光光斑检测系统,对分辨率为300pixel×300pixel、帧频1000Hz序列图像中的激光光斑目标进行了提取操作。采用1维滤... 为了实现激光通信系统对信标光的捕获、跟踪与瞄准,采用嵌入式图像处理技术设计了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器件的高速激光光斑检测系统,对分辨率为300pixel×300pixel、帧频1000Hz序列图像中的激光光斑目标进行了提取操作。采用1维滤波算子构造方位滤波器进行图像预处理,同时便于硬件实现,滤波后经阈值分割、形态学开运算与连通域分析,最后提取了激光光斑的形心位置信息。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能够对包含激光光斑目标的高帧频图像进行实时处理。目标形心提取频率可以满足激光通信系统在动态链路建立方面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激光通信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方位滤波器 实时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旋翼微型飞行器的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向坚 李迪 +1 位作者 续志军 苏东风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34-1341,共8页
针对四旋翼微型飞行器控制系统中存在不确定性、外界干扰等影响控制精度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IT_IIFNN)的四旋翼微型飞行器自适应控制方案。首先,根据四旋翼微型飞行器的动力学模型,设计了基于IT_IIFNN的四旋翼微型... 针对四旋翼微型飞行器控制系统中存在不确定性、外界干扰等影响控制精度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IT_IIFNN)的四旋翼微型飞行器自适应控制方案。首先,根据四旋翼微型飞行器的动力学模型,设计了基于IT_IIFNN的四旋翼微型飞行器自适应控制器,该控制器由两部分构成,其中IT_IIFNN用来在线逼近系统不确定性;鲁棒补偿器用来实时补偿IT_IIFNN的逼近误差以及外界干扰。其次,利用Lyapunov稳定理论证明此飞行器控制系统闭环稳定性。最后,通过四旋翼微型飞行器样机来验证IT_IIFNN自适应控制器的优越性。验证结果显示,在加入风速为1.5m/s的外界干扰条件下,跟踪误差可近似达到10-2。结果表明,IT_IIFNN自适应控制器具有良好的跟踪精度、稳定性及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IT-IIFNN) 四旋翼微型飞行器 鲁棒补偿器 Lyapunov稳定理论 稳定性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益自适应滑模控制器在微型飞行器飞行姿态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迪 陈向坚 续志军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83-1191,共9页
针对微型飞行器的姿态角摄动引起的系统不确定性及外界干扰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辨识的增益自适应模糊控制器。首先,给出了微型飞行器姿态动力学模型。然后,采用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对滑模控制器中由于姿态角摄动引... 针对微型飞行器的姿态角摄动引起的系统不确定性及外界干扰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辨识的增益自适应模糊控制器。首先,给出了微型飞行器姿态动力学模型。然后,采用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对滑模控制器中由于姿态角摄动引起的系统不确定性进行在线辨识,通过增益自适应滑模控制器中的校正控制项对辨识误差及负载干扰进行补偿。最后,通过设计李亚普诺夫函数,得到闭环系统一致稳定条件下的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参数在线调整的自适应律及滑模增益自适应律。仿真对比表明,与传统的增益自适应滑模控制器和基于一型模糊神经网络辨识的滑模控制器及相比,本文提出的控制器不仅对系统的不确定性因素及外界干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而且稳定误差小,跟踪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飞行器 滑模控制器 姿态控制 模糊神经网络 李亚普诺夫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群峰结构无阀压电泵的理论分析(英文) 被引量:10
12
作者 夏齐霄 张建辉 +2 位作者 雷红 王守印 成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91-2397,共7页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非对称群峰结构无阀压电泵。利用泵底的空间,沿泵的出入口轴线方向开发出非对称群峰结构,从而在泵腔内部形成串联的渐扩/渐缩流道,替代了传统的安装在泵腔外的渐扩/渐缩流管。当泵工作时,非对称群峰结构能驱使流体向单...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非对称群峰结构无阀压电泵。利用泵底的空间,沿泵的出入口轴线方向开发出非对称群峰结构,从而在泵腔内部形成串联的渐扩/渐缩流道,替代了传统的安装在泵腔外的渐扩/渐缩流管。当泵工作时,非对称群峰结构能驱使流体向单一方向流动。建立了数学模型以表达该泵的平均能量损失与流量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该泵的工作原理。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当一个坡面角固定为90°,而另一坡面角在10°~60°之间变化时,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的误差<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阀压电泵 流阻 非对称群峰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辐射水平偏转压弯镜面形误差分析与补偿 被引量:10
13
作者 卢启鹏 高飒飒 彭忠琦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644-2650,共7页
为提高同步辐射压弯镜面形精度,降低水平偏转压弯机构及镜子自重对压弯镜面形的影响,分析了影响压弯镜面形精度的因素,并提出了一种有效的重力平衡补偿方法。在研究水平偏转压弯机构压弯机理的基础上,对压弯镜面形进行误差分析;针对光... 为提高同步辐射压弯镜面形精度,降低水平偏转压弯机构及镜子自重对压弯镜面形的影响,分析了影响压弯镜面形精度的因素,并提出了一种有效的重力平衡补偿方法。在研究水平偏转压弯机构压弯机理的基础上,对压弯镜面形进行误差分析;针对光束线中使用的压弯聚焦镜,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影响面形精度的主要因素;最后,根据水平偏转压弯机构特点及误差分析结果,提出了重力平衡补偿方法。研究显示,镜子自重和冷却装置的重力对压弯镜面形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柱面镜母线的弯曲,驱动杆重力对压弯镜面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子午斜率误差上。利用重力平衡方法对压弯镜面形误差进行补偿,结果显示,柱面镜母线产生的斜率误差均方根值由13.14μrad减小到0.15μrad,镜面在子午方向的斜率误差均方根值由8.21μrad减小到0.86μrad。由此表明,压弯镜面形误差分析及补偿方法行之有效,显著提高了水平偏转压弯镜的面形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 压弯机构 水平偏转 面形误差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杆式压弯聚焦镜组件线性与接触非线性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6
14
作者 吕清涛 薛松 +2 位作者 彭忠琦 祝万钱 傅远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42-1848,共7页
在压弯聚焦镜的工程分析中,采用接触非线性分析方法分析某些关键部位可提高分析精度,比以往只用线性分析得出的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针对用线性分析方法分析所研究的对象求解误差较大,本文分析了系统产生非线性的主要因素。对某压弯聚... 在压弯聚焦镜的工程分析中,采用接触非线性分析方法分析某些关键部位可提高分析精度,比以往只用线性分析得出的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针对用线性分析方法分析所研究的对象求解误差较大,本文分析了系统产生非线性的主要因素。对某压弯聚焦镜组件进行了有限元建模,采用接触非线性分析方法对拉杆被拉弯时聚焦镜的响应进行了分析。对比非线性分析和检测结果可知,当压弯的矢高相等时,检测结果和非线性分析的斜率和半径误差在0.4μrad和5km范围内,基本满足要求。对比线性分析、非线性分析的结果和实验数据表明:采用非线性分析的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完全可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模拟压弯机构的实际压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弯聚焦镜 接触非线性分析 线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区域特征匹配的三维弹痕自动配准 被引量:7
15
作者 韩冬松 何昕 +1 位作者 魏仲慧 李一芒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61-767,共7页
针对三维枪弹痕迹比对中的数据配准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区域特征匹配的配准算法。在通过干涉仪获取枪弹痕迹三维数据后,首先采用基于剪切波的多尺度几何分析方法对数据去噪,以保证去除噪声的同时减少有效信息的损失,然后采用改进的一维... 针对三维枪弹痕迹比对中的数据配准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区域特征匹配的配准算法。在通过干涉仪获取枪弹痕迹三维数据后,首先采用基于剪切波的多尺度几何分析方法对数据去噪,以保证去除噪声的同时减少有效信息的损失,然后采用改进的一维高斯滤波器分离三维枪弹痕迹中的轮廓信息和纹理细节,另外,将三维弹痕纹理信息进行分区,并通过纹理信息中擦划痕迹明显的特征区域进行数据配准,最后,在配准过程中引入齐次变换矩阵以提高配准精度,并采用计算不同数据间互相关测度值的方法评价配准效果,通过纹理信息的配准结果完成原始三维枪弹痕迹的配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配准算法能够提高弹痕自动比对正确率,在现有样本及自动比对方法情况下,能够将比对正确率从90%提高至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枪弹痕迹 区域特征 数据配准 剪切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相机调焦机构自锁特性评价与试验 被引量:4
16
作者 安源 杜一民 +3 位作者 贾学志 李林 李季 柯善良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55-362,共8页
空间相机调焦机构需具有一定的锁止能力,以应对火箭发射中的冲击与振动,因此,对机构的自锁特性进行评价是保证空间光学遥感器正常工作的关键。针对某型空间相机调焦机构,研究了螺纹接触面的滑移机理,建立了工程分析模型,详细分析了两种... 空间相机调焦机构需具有一定的锁止能力,以应对火箭发射中的冲击与振动,因此,对机构的自锁特性进行评价是保证空间光学遥感器正常工作的关键。针对某型空间相机调焦机构,研究了螺纹接触面的滑移机理,建立了工程分析模型,详细分析了两种螺距(1mm,1.5 mm)的螺纹的接触应力、切应力分布特征及其自锁性。结果表明:螺纹螺距为1mm的调焦机构Mises应力值大于其自锁标定值,自锁失效;螺距为1.5mm的调焦机构Mises应力值小于其自锁标定值,满足自锁要求。最后,对调焦机构进行了振动试验,结果显示:螺距为1mm的调焦机构焦平面位移达2 753μm,自锁失效;螺距为1.5mm的调焦机构焦平面位移为6μm,小于测量误差,机构自锁正常,验证了分析方法的可靠性。这种动力学环境下研究机构自锁性的新方法对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相机 调焦机构 自锁 螺纹 随机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高精度旋转法的干涉仪检测误差校正 被引量:4
17
作者 韩冬松 何昕 +1 位作者 魏仲慧 李一芒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97-1303,共7页
针对利用高精度菲索型干涉仪和旋转平均法对光学元件进行面形绝对检测时对旋转精度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旋转误差校正模型来修正面形绝对检测中的旋转非对称项误差。首先基于经典N步旋转平均法理论,通过泽尼克多项式给出面形误差的数学表... 针对利用高精度菲索型干涉仪和旋转平均法对光学元件进行面形绝对检测时对旋转精度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旋转误差校正模型来修正面形绝对检测中的旋转非对称项误差。首先基于经典N步旋转平均法理论,通过泽尼克多项式给出面形误差的数学表达形式;然后根据旋转角度所引起的误差修正泽尼克系数进而修正旋转非对称项误差;最后用数值仿真及实验的方法验证了校正模型的正确性。在旋转角度误差为0.1°条件下的仿真结果显示:N步旋转平均法所得面形误差RMS值为真实面形的10.13%,校正后面形误差RMS值为真实面形的6.79%;实验结果显示:N步旋转平均法所得面形误差RMS值为真实面形的10.28%,校正后面形误差RMS值为真实面形的5.77%。这些结果证明所提出的校正模型准确可靠,提高了旋转平均法的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索干涉仪 旋转平均法 旋转非对称项面形误差 面形绝对检测 泽尼克多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发动机缺陷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8
作者 赵红颖 于微波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83-286,共4页
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及相应的机械伺服系统,对汽车发动机缸孔表面缺陷进行检测,其主要解决 的问题是:缸孔图象区域分割,二值化图象阈值的选取以及目标缺陷的确定。针对以上问题,采用直方图 均值适应法选取二值化阈值,对识别出的缺... 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及相应的机械伺服系统,对汽车发动机缸孔表面缺陷进行检测,其主要解决 的问题是:缸孔图象区域分割,二值化图象阈值的选取以及目标缺陷的确定。针对以上问题,采用直方图 均值适应法选取二值化阈值,对识别出的缺陷进行标定,并通过拟合方程得到缺陷的实际尺寸并最终确 定出目标缺陷。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克服了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是一种准确性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检 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检测 计算机视觉 汽车发动机 缸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三维形貌特征匹配的弹痕自动比对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一芒 何昕 魏仲慧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2-337,共6页
为了实现计算机对枪弹痕的自动比对,提出了一种采用三维形貌特征匹配的弹痕比对方法.首先通过改进的小波阈值函数对采集到的三维弹痕数据进行滤波以去除噪声干扰;去噪后,设计一维高斯滤波器按照弹痕的垂直方向提取有效信息取代采用经典... 为了实现计算机对枪弹痕的自动比对,提出了一种采用三维形貌特征匹配的弹痕比对方法.首先通过改进的小波阈值函数对采集到的三维弹痕数据进行滤波以去除噪声干扰;去噪后,设计一维高斯滤波器按照弹痕的垂直方向提取有效信息取代采用经典二维高斯滤波器提取信息,能够减少弹痕信息的损失;最后经旋转、平移截取子弹次棱附近的有效弹痕信息,并计算不同子弹间对应次棱附近的弹痕纹理互相关测度,以判断痕迹所属弹头是否为同一型号枪支所发射.实验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提取弹痕的三维形貌特征,并能通过软件编程实现计算机对弹痕的自动比对,在现有数据范围内,其比对正确率不低于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形貌 小波分析 高斯滤波器 弹痕比对 互相关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神经网络在机载相机稳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迪 陈向坚 +1 位作者 续志军 白越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40-1545,共6页
针对解决微型飞行器空中拍摄的图像抖动问题,采用自组织递归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的函数逼近及泛化能力对微型飞行器上的相机振动规律进行模拟,预测机载相机的振动矢量.该自组织递归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的初始规则数为零,所有规则都是... 针对解决微型飞行器空中拍摄的图像抖动问题,采用自组织递归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的函数逼近及泛化能力对微型飞行器上的相机振动规律进行模拟,预测机载相机的振动矢量.该自组织递归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的初始规则数为零,所有规则都是通过结构和参数同时在线学习来产生,网络结构学习采用的是在线区间二型模糊群集,提高自组织递归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的稳定性及计算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将自组织递归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与双BP神经网络进行对比,利用自组织递归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对微型飞行器相机振动矢量进行预测的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织递归区间二型模糊神经网络 实时稳像 泛化能力 微型飞行器机载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