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的随机Hough变换圆检测算法 被引量:16
1
作者 袁理 曹智睿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174-176,共3页
针对随机Hough变换会产生大量无效累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随机Hough变换算法来检测圆,该算法利用梯度来预先判断随机采样的三个点是否在同一个圆上,从而大大减少了无效累积;另外,该算法还在圆参数的计算、阈值的确定、候选圆的确... 针对随机Hough变换会产生大量无效累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随机Hough变换算法来检测圆,该算法利用梯度来预先判断随机采样的三个点是否在同一个圆上,从而大大减少了无效累积;另外,该算法还在圆参数的计算、阈值的确定、候选圆的确认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精度高,速度快,检测性能有了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检测 随机HOUGH变换 梯度 无效累积 候选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大口径平面镜面形角差法测试探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马冬梅 孙军月 +1 位作者 张波 韩昌元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21-126,共6页
研究了一种集高精度自准直仪与五棱镜于一体,采用角差法(角度变化量测试),实现大口径平面镜垂直状态下面形测试的方法.此方法的运用可实现对大口径平面镜面形的直接高精度检测,突破常规'以大测大'的高成本检测方法.本文阐述了... 研究了一种集高精度自准直仪与五棱镜于一体,采用角差法(角度变化量测试),实现大口径平面镜垂直状态下面形测试的方法.此方法的运用可实现对大口径平面镜面形的直接高精度检测,突破常规'以大测大'的高成本检测方法.本文阐述了测试装置的设计思想,对影响面形轮廓测试精度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大口径平面镜面形的变化可通过其各点法线方向角度的变化量而反映出,采用高精度测试角度变化量的方法可计算获知面形轮廓状态.通过对大口经平面镜条带区域面形轮廓的测试原理分析,计算得出角差法(角度变化量测试)的测量不确定度.同时,由于对测试的高精度要求(纳米级),测试环境(温度、振动、气流扰动)也对测试结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通过条带区域轮廓测试实验,对采样方式与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在一定测试条件下,测量装置与环境对测量精度的影响程度,其测量不确定度可达到次纳米量级以上(扩展不确定度U=15.4~9.0 nm,取置信概率p=0.99,包含因子κ=3),基本满足测试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平面镜 面形测试 角差法 高精度自准直仪 五棱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非球面与折/衍面混合微光夜视物镜设计 被引量:5
3
作者 刘钧 李珂 赵文才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66-671,共6页
将衍射面和塑料非球面元件引入到传统的Petzval型球面系统中,设计了含有1个衍射面和1个塑料非球面元件的5片单管双目式微光夜视物镜,并分析了塑料元件的热效应影响,计算了衍射面的加工工艺参数。该物镜具有长焦距、大相对孔径、小畸变... 将衍射面和塑料非球面元件引入到传统的Petzval型球面系统中,设计了含有1个衍射面和1个塑料非球面元件的5片单管双目式微光夜视物镜,并分析了塑料元件的热效应影响,计算了衍射面的加工工艺参数。该物镜具有长焦距、大相对孔径、小畸变的特点;在物距L=∞和L=10 m、空间频率为40 lp/mm时,轴上传递函数≥0.70,轴外传递函数≥0.50,全视场畸变≤0.40%;光学总长由传统物镜系统的128 mm缩短为110 mm,重量仅为190 g,减少为传统物镜的62.5%,适用于夜间瞄准与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光夜视仪 光学设计 衍射面 塑料非球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编程动态靶标参数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吴瑾 张波 沈湘衡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1-94,共4页
靶标跟踪测量的技术状态由动态靶标的参数确定,对于不同型号的光电测量设备,其跟踪性能指标是不一样的,也就决定了靶标的参数是不同的。为了方便的确定动态靶标的参数,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建立可编程动态靶标的仿真模型来确定靶标参数的... 靶标跟踪测量的技术状态由动态靶标的参数确定,对于不同型号的光电测量设备,其跟踪性能指标是不一样的,也就决定了靶标的参数是不同的。为了方便的确定动态靶标的参数,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建立可编程动态靶标的仿真模型来确定靶标参数的方法,并在某型号测量设备的实际检测中进行了验证,利用仿真模型确定的该组靶标参数产生的模拟目标完全能够满足光电经纬仪精度指标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靶标 跟踪测量 光电测量设备 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壳层对增强NaYF_4∶Ce^(3+),Tb^(3+)体系发光的影响
5
作者 金辉 马洪涛 刘鹏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55-960,共6页
构建了NaYF_4∶Ce^(3+),Tb^(3+)/NaYF_4∶x%Ce^(3+)核/活性壳结构,系统地研究了能量激发、吸收、迁移和发射的每一个过程,揭示了活性壳对增强发光所起的作用。研究表明,活性壳增强发光的本质是增加了激发光的吸收效率。而对于量子产率而... 构建了NaYF_4∶Ce^(3+),Tb^(3+)/NaYF_4∶x%Ce^(3+)核/活性壳结构,系统地研究了能量激发、吸收、迁移和发射的每一个过程,揭示了活性壳对增强发光所起的作用。研究表明,活性壳增强发光的本质是增加了激发光的吸收效率。而对于量子产率而言,计算得到裸核的荧光量子效率为21.5%,核/惰性壳结构的荧光量子效率为59.8%,核/活性壳结构的荧光量子效率为53.2%。结果表明,与核/惰性壳结构相比,核/活性壳结构的发光量子产率并没有得到提高,甚至还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掺杂 活性壳 纳米材料 发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