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61篇文章
< 1 2 1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SI Web of Science的《中国地理科学》(英文版)文献计量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曹会聪 朱立禄 王桂敏 《现代情报》 CSSCI 2014年第1期89-93,共5页
《中国地理科学》(英文版)是我国创办最早的综合性英文地理期刊,分析其发文被引用情况可以了解该刊十几年来变化情况,又可以为刊物今后的发展方向提供依据。本文利用Web of Science的引文检索功能,统计了该刊2002-2012年的被引用情况,... 《中国地理科学》(英文版)是我国创办最早的综合性英文地理期刊,分析其发文被引用情况可以了解该刊十几年来变化情况,又可以为刊物今后的发展方向提供依据。本文利用Web of Science的引文检索功能,统计了该刊2002-2012年的被引用情况,从载文量、篇均被引频次、单篇被引频次、被引频次年代分布、被引论文专业分布和引文类型分布等几个方面,基于地理学学科特点和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总结该刊目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以期为刊物发展提供参考,更好地促进地理学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理科学》(英文版)地理学 载文 被引分析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中波红外折反射式共口径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马洪涛 韩冰 +2 位作者 许洪刚 李旭 张明亮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9-367,共9页
为了实现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动态场景模拟,设计了一套短波中波多波段折反射式共口径光学系统。该系统结合了反射、折射和共口径光路的优势,该系统分为主光学系统、短波光学系统和中波光学系统,3个系统分别独立设计。通过理论计算得到光... 为了实现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动态场景模拟,设计了一套短波中波多波段折反射式共口径光学系统。该系统结合了反射、折射和共口径光路的优势,该系统分为主光学系统、短波光学系统和中波光学系统,3个系统分别独立设计。通过理论计算得到光学系统的初始结构,再利用光学设计软件对光学参数作进一步细化,最后,按照光瞳匹配原则将各分系统组合在一起,并对系统的成像质量作进一步优化设计。利用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和畸变等定量评价指标,仿真验证了系统设计的合理性。结果显示:所设计的短波光学系统视场角为±0.107°、焦距为2500 mm、入瞳尺寸为300 mm,MTF达到衍射极限,畸变小于0.3%;中波光学系统的视场角为±0.65°、焦距为750 mm、入瞳尺寸为300 mm,MTF接近衍射极限,畸变小于1%。该系统成像质量好、体积小、实用性强,在光电跟瞄和空间探测等领域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物模拟器 光学设计 短波中波红外成像 共口径光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光机所航天光学遥感器研制基地建设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宣明 王家骐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16,共16页
通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光机所)现已成为我国航天光学遥感器研制领域的重要基地。本文在回顾其发展历史的基础上,详实地介绍了近10年来长春光机所在这一领域取得的技术进步,涵盖了航天... 通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光机所)现已成为我国航天光学遥感器研制领域的重要基地。本文在回顾其发展历史的基础上,详实地介绍了近10年来长春光机所在这一领域取得的技术进步,涵盖了航天光学遥感器研究、设计、制造、装调、检测、试验等各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光学遥感器 空间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遥感卫星精密敏捷成像控制技术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曲友阳 钟兴 +2 位作者 戴路 范林东 徐开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8-693,共16页
从控制的角度综述了多功能、高质量成像需求下,超稳定、超精确、超敏捷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精密敏捷控制的关键技术和研究进展。以卫星成像与姿态控制系统性能的关系为基础,从姿态机动能力与多功能成像、姿态确定精度与成像质量和姿态... 从控制的角度综述了多功能、高质量成像需求下,超稳定、超精确、超敏捷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精密敏捷控制的关键技术和研究进展。以卫星成像与姿态控制系统性能的关系为基础,从姿态机动能力与多功能成像、姿态确定精度与成像质量和姿态控制精度与成像质量三个方面论述了精密敏捷控制技术对光学遥感卫星成像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光学遥感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原理,分析了影响姿态控制精度和姿态机动能力的主要因素,对高精度姿态确定、精密姿态控制和敏捷姿态控制三个关键技术方向进行了讨论和总结。最后,综合当前技术的发展趋势,围绕一体化成像控制的设计思想展望了精密敏捷控制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实现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多功能、高质量成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遥感卫星 多功能成像 高质量成像 精密敏捷控制 一体化成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式空间光学系统机构位姿测量方法总结与展望
5
作者 李禹辰 秦超 +1 位作者 安其昌 徐振邦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共16页
构建大口径分段空间光学系统是一项同时涉及光学、材料学、机械、控制学等学科的综合任务,为了达到观测目标,人们对空间光学系统光机结构的运动精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目前,如何有效测量并修正空间复杂环境负荷变化导致的机构失调,从而... 构建大口径分段空间光学系统是一项同时涉及光学、材料学、机械、控制学等学科的综合任务,为了达到观测目标,人们对空间光学系统光机结构的运动精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目前,如何有效测量并修正空间复杂环境负荷变化导致的机构失调,从而在位实现更高的位姿精度是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依靠光学测量系统对空间机构实现高精度的在位测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从不同测量维度、不同精度水平、不同测量原理的角度综述了相关精密光学测量系统的关键技术和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和在空间光学系统中的应用场景做了阐述和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测量 光学测量系统 可展开分段式空间光学系统 机构位姿校正 辅助装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光学相机抗强光干扰主被动防护系统设计
6
作者 李磊 王泽斌 +3 位作者 孟庆宇 王栋 张海鑫 刘美辰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6,共10页
空间光学相机拥有较高灵敏度,在面对外部强光干扰时所受到的影响更为严重。研究如何抑制强光对空间相机的干扰并设计有效的防护系统对确保相机安全性、延长相机工作寿命以及保障其有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解析了在不同光学参数下... 空间光学相机拥有较高灵敏度,在面对外部强光干扰时所受到的影响更为严重。研究如何抑制强光对空间相机的干扰并设计有效的防护系统对确保相机安全性、延长相机工作寿命以及保障其有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解析了在不同光学参数下,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探测器(CMOS)的眩光特性与相机入瞳处能量分布的关系;设计了基于机械快门和632.8 nm陷波滤光片的抗强光干扰主被动防护系统。选择632.8 nm连续激光器作为模拟干扰光源搭建桌面实验系统,通过强光干扰实验,验证了防护系统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相机面对外部强光源干扰时,CMOS探测器饱和面积达到106μm2(占探测器面积1/3),主动防护措施能够在10 ms内快速响应,减少相机因强干扰光引起探测器过饱和或损坏的风险,有效提高相机的工作安全性;在632.8 nm谱段干扰光工况下,被动防护措施可使探测器饱和面积下降至原有1/100,并可以对靶标实现清晰成像,显著提高实验相机工作效率。主被动防护系统可以有效保障光学相机的安全工作,为相机在强光干扰环境中提供良好的防护效果,对空间光学相机抗强光干扰系统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学相机 强光干扰 防护系统 机械快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球成像仪太阳杂光抑制能力测试方法研究
7
作者 高天宇 张天一 +3 位作者 孟庆宇 咸竞天 罗敬 王维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1-818,共8页
为了对日球成像仪太阳杂光抑制能力进行定量化评价,开展了日球成像仪太阳杂光抑制能力的测试方法研究和实验验证。提出了一种通过将前端光阑与相机进行分段测试,进而实现在实验室条件下测试日球成像仪太阳杂光抑制能力的方法,避免了真... 为了对日球成像仪太阳杂光抑制能力进行定量化评价,开展了日球成像仪太阳杂光抑制能力的测试方法研究和实验验证。提出了一种通过将前端光阑与相机进行分段测试,进而实现在实验室条件下测试日球成像仪太阳杂光抑制能力的方法,避免了真空测试环境下空间受限引起的结构散射误差对测试精度的影响问题。利用该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对一台日球成像仪太阳杂光抑制能力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日球成像仪前端光阑的PST在WACH1相机处为1.4×10^(−8),在WACH2处为4.3×10^(−9)。对测试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其中随机误差为21.6%,系统误差导致WACH1处PST测试误差为1.1×10^(−8),在WACH2处为4.2×10^(−9),测试精度满足高杂光抑制比的日球成像仪测试要求,证明了该测试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本文研究为日球成像仪太阳杂光抑制能力测试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球成像仪 杂散光测试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灵敏度光学探测模块热设计参数灵敏度分析
8
作者 金永伟 刘春龙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147,共7页
为了满足高灵敏度光学探测模块(简称探测模块)正常工作时的温度要求,解决其散热困难的问题,本文使用灵敏度分析方法,对影响探测模块热学特性的参数进行了相应分析。首先建立了探测模块在宇宙空间的热平衡方程,针对探测模块热学特性的设... 为了满足高灵敏度光学探测模块(简称探测模块)正常工作时的温度要求,解决其散热困难的问题,本文使用灵敏度分析方法,对影响探测模块热学特性的参数进行了相应分析。首先建立了探测模块在宇宙空间的热平衡方程,针对探测模块热学特性的设计参数,提取出了7个影响探测模块温度的相关参数。然后使用蒙特卡罗法对设计参数进行抽样,并通过有限元分析获取了200组样本。通过对样本的BP神经网络分析,获得探测模块温度分布与7个热设计参数之间的神经网络模型。最后基于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对探测模块进行了BP-Sobol'全局灵敏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设计参数X_(1)、X_(2)的一阶Sobol'灵敏度值较大,对探测模块的影响最大,参数X_(1)、X_(5)和X_(6)的一阶灵敏度和总灵敏度相差较大,与其他参数交互效应对探测器温度输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灵敏度分析为后续的热设计和热试验提供较强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设计 有限元仿真分析 BP神经网络分析 全局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64 nm被动调Q皮秒激光器研究进展
9
作者 刘振 张益嘉 +3 位作者 程合震 张崇 付鑫鹏 付喜宏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09-1119,共11页
皮秒激光具有高脉冲能量、高功率密度和低热效应的特点,在微细加工、精准切割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激光加工、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等领域。被动调Q技术通过调节谐振腔的Q值来实现脉冲激光输出,已成为皮秒激光产生的重要方... 皮秒激光具有高脉冲能量、高功率密度和低热效应的特点,在微细加工、精准切割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激光加工、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等领域。被动调Q技术通过调节谐振腔的Q值来实现脉冲激光输出,已成为皮秒激光产生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综述了被动调Q技术在获得皮秒脉冲时的应用,重点介绍利用微片结构、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SESAM)作为可饱和吸收体和键合晶体三种不同技术手段来缩短腔长进而获得皮秒脉冲以及在获得皮秒脉冲时其他方面性能的提升。总结了近年来1064 nm被动调Q技术在皮秒脉冲激光器领域的显著进展,并对被动调Q皮秒激光器的发展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秒激光 被动调Q技术 微片激光器 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SESAM) 键合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溢油模拟目标的日盲紫外反射特性研究
10
作者 龚博文 毛石磊 陈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7-644,共8页
海上溢油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及时准确探测及识别对溢油的治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日盲紫外溢油监测受太阳背景辐射影响更小,可以提高溢油监测的准确率。研究设计并搭建水面油膜在日盲紫外、中波紫外和长波紫外波段反射光谱测试光路... 海上溢油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及时准确探测及识别对溢油的治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日盲紫外溢油监测受太阳背景辐射影响更小,可以提高溢油监测的准确率。研究设计并搭建水面油膜在日盲紫外、中波紫外和长波紫外波段反射光谱测试光路,对海洋溢油的四种模拟目标(95#汽油、35#柴油、20#柴油、轻质原油)展开反射光谱测试,分析了反射率随油膜厚度的变化趋势。采用单层膜特征矩阵模拟计算不同厚度油膜在不同波长下的反射率。实验与仿真结果表明,成品油和原油在日盲紫外波段的反射率均比海水更高,反射率随油膜厚度的改变近似周期性震荡最后趋近于纯油的反射率,周期大小和反射率峰值主要由油的复折射率和油膜厚度决定,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相符。研究结果表明,水面油膜与水体背景在日盲紫外波段的反射光有较高的可区分度、反射率震荡变化的油膜厚度范围更小,采用主动式日盲紫外反射光谱探测海面溢油可以提高检测准确度,为全天时全天候溢油监测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盲紫外 海水面油膜 反射光谱 油水反射对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方氮化硼声子激元增强及调控石墨烯中红外波段吸收机理研究
11
作者 范炟铄 程宇昂 +1 位作者 陈洋 石芝铭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5,共9页
石墨烯自被成功制备以来,就以其优异的材料性能在众多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其具备快速光电响应、宽光谱吸收、尺寸优势等特性,是制备微纳光电探测器的理想材料之一。目前,石墨烯光电探测器已经实现,但基于传统结构的石墨烯探测器... 石墨烯自被成功制备以来,就以其优异的材料性能在众多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其具备快速光电响应、宽光谱吸收、尺寸优势等特性,是制备微纳光电探测器的理想材料之一。目前,石墨烯光电探测器已经实现,但基于传统结构的石墨烯探测器存在光吸收效率低、光电响应差的问题。利用等离激元实现光吸收增强是一种可行的技术路线,但其存在微纳结构过于复杂、成本过高、性能不足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u光栅/石墨烯/h-BN/SiO_(2)的异质结构,利用h-BN与红外光相互作用产生的声子极化激元效应,将红外光局域在石墨烯中,增强石墨烯与异质结构整体的吸收率;同时,石墨烯与h-BN的晶格常数相近,该异质结构可最大程度地发挥石墨烯优异的光电性能。通过有限元(Finite element method,FEM)方法对吸收率和电磁场分布进行分析,发现在入射光频率为1550 cm^(-1)时,Au光栅/石墨烯/h-BN/SiO_(2)混合结构石墨烯层的功率耗散密度是Au光栅/石墨烯/SiO_(2)对照组结构的4.4倍,光吸收率是对照组的6.5倍。同时,通过控制h-BN的厚度、Au电极的厚度及栅宽可以实现对吸收强度的调控。该研究为实现基于石墨烯的中红外光电探测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六方氮化硼 声子极化激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扫型TDI CCD光学遥感器动态成像研究 被引量:32
12
作者 赵贵军 陈长征 +3 位作者 万志 关英俊 李宪圣 任建岳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1-296,共6页
针对基于推扫技术的TDI CCD空间光学遥感器动态成像试验,研制了一套检测系统。在系统中,设计了模拟卫星推扫的双支承U型结构精密转台。搭载遥感器,以角速度0.555°/s在±5°的范围内转动时,转台稳速控制精度达到0.3%。设计... 针对基于推扫技术的TDI CCD空间光学遥感器动态成像试验,研制了一套检测系统。在系统中,设计了模拟卫星推扫的双支承U型结构精密转台。搭载遥感器,以角速度0.555°/s在±5°的范围内转动时,转台稳速控制精度达到0.3%。设计了一种奈奎斯特频率靶标,在每组矩形垂直靶条间加入公差为a/n的等差级数间隔靶条,解决了遥感器推扫时CCD像元与垂直靶条像匹配不确定性问题,使配准简化,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试验结果表明:遥感器获得了垂直、水平及45°方向的0视场,±0.86视场奈奎斯特频率靶条像,验证了采用推扫技术的TDI CCD遥感器所具有的高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光学 光学遥感器 TDI CCD推扫技术 位错靶标 像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子制造领域的磁悬浮精密定位平台的结构设计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宋文荣 于国飞 +2 位作者 孙宝玉 王延风 何惠阳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71-275,共5页
利用磁悬浮技术将铁磁性平台悬浮在磁场中 ,通过线性电机无接触驱动 ,结合控制技术实现平台的快速精密定位。合理的设计将悬浮力和导向力两个磁悬浮系统合二为一 ,即结构简单 ,控制容易又能获得精确的导向精度。选用线性同步电机 ,避免... 利用磁悬浮技术将铁磁性平台悬浮在磁场中 ,通过线性电机无接触驱动 ,结合控制技术实现平台的快速精密定位。合理的设计将悬浮力和导向力两个磁悬浮系统合二为一 ,即结构简单 ,控制容易又能获得精确的导向精度。选用线性同步电机 ,避免了感应电机磁场感应所产生的法向力对平台的振动作用 ,有利于悬浮系统的控制。悬浮系统无接触 ,无摩擦 ,克服了磨损、金属粉尘及油脂污染等问题 ;无接触线性驱动减少了机械联结件 ,消除了联结间隙 ,减轻了重量 ,能有效提高动态响应频率和定位精度 ;这些使定位平台能够满足现代信息产业对超洁净制作环境和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子制造领域 磁悬浮 定位平台 线性电机 无接触驱动 HOPF分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反射光学系统装调装置设计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刘磊 李景林 +1 位作者 吕清涛 李丽富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34-137,共4页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大口径、长焦距反射光学系统的光学件装调装置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研制和应用。该设计方案采用具6自由度的装调装置。通过对该装置的精度、稳定性、灵敏度的测试和实验应用,能够满足光学系统装调的需要,可以看出该装置...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大口径、长焦距反射光学系统的光学件装调装置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研制和应用。该设计方案采用具6自由度的装调装置。通过对该装置的精度、稳定性、灵敏度的测试和实验应用,能够满足光学系统装调的需要,可以看出该装置是该光学系统装调不可缺少的设备,结果表明对光学系统的像质影响很小。因此,通过精密的调整机构来完成6个自由度调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满足装调精度要求的角度出发,对该装置的组成、工作原理、系统布置进行详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反射光学系统 6自由度 装调装置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曲面空间光学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灵杰 张新 +1 位作者 张建萍 史广维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40-1046,共7页
对自由曲面的发展及应用做简要梳理,介绍国外自由曲面空间光学系统的研究现状,讨论3种自由曲面数理模型的特点和像差平衡能力,阐述自由曲面光学系统相对轴对称系统和平面对称系统的像差特点以及自由曲面空间光学系统的像差控制与评价方... 对自由曲面的发展及应用做简要梳理,介绍国外自由曲面空间光学系统的研究现状,讨论3种自由曲面数理模型的特点和像差平衡能力,阐述自由曲面光学系统相对轴对称系统和平面对称系统的像差特点以及自由曲面空间光学系统的像差控制与评价方法,给出采用泽尼克多项式表述的自由曲面多光谱相机的设计结果,成像视场76°,为远心光路设计,全视场调制传递函数(MTF)优于0.56,适用于空间多光谱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曲面 空间光学系统 像差 泽尼克多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ZnTe,ZnS)/ZnTe复合量子阱的光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羊亿 栗红玉 +4 位作者 申德振 张吉英 吕有明 刘益春 范希武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29-333,共5页
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新型的(CdZnTe,ZnS)/ZnTe复合量子阱结构。使CdZnTe 量子阱中的激子有可能在短时间内隧穿到ZnS 阱层,从而达到提高光双稳器件“关”速度的目的。并通过对发光特性的研究证实在我们设计的结... 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新型的(CdZnTe,ZnS)/ZnTe复合量子阱结构。使CdZnTe 量子阱中的激子有可能在短时间内隧穿到ZnS 阱层,从而达到提高光双稳器件“关”速度的目的。并通过对发光特性的研究证实在我们设计的结构中横向激子隧穿的存在,从而为进一步研究超高速光开关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量子阱 激子隧穿 光学特性 光双稳器件 半导体 光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塑料透镜注射成型关键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勾治践 樊仲维 +1 位作者 卢锷 吴清文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25-531,共7页
传统的塑料模具设计及注射成型工艺参数对经验的依赖性较强 ,难以满足高精度光学塑料元件的成型需求。采用 CAD/CAE技术对光学塑料透镜注射成型的充模及保压过程进行了计算机动态模拟 ,研究了不同注射温度、压力、时间和保压温度、压力。
关键词 光学塑料透镜 充模分析 保压分析 注塑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光学遥感器中碳纤维复合材料精密支撑构件的结构稳定性 被引量:32
18
作者 李威 刘宏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173-2179,共7页
为了研究应用于大口径空间光学遥感器中由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制成的精密支撑构件的结构稳定性,设计并研制了连接在主、次镜间的CFRP连接筒。由给定的主、次镜间角度变化量计算出连接筒前端面的最大挠度,根据实际载荷情况建立等效力学... 为了研究应用于大口径空间光学遥感器中由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制成的精密支撑构件的结构稳定性,设计并研制了连接在主、次镜间的CFRP连接筒。由给定的主、次镜间角度变化量计算出连接筒前端面的最大挠度,根据实际载荷情况建立等效力学模型,计算连接筒轴向弹性模量,结合复合材料层压板理论,确定碳纤维铺层的合理形式。然后,运用ANSYS软件对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计算主、次镜间的角度变化量和支撑结构的模态分布。最后,通过量级逐增的力学试验,采用光学测量方法测量主、次镜间角度变化量,验证CFRP连接筒的结构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主、次镜间角度变化量<10″,CFRP支撑构件一阶基频>75 Hz。CFRP支撑构件满足主、次镜间角度变化量要求,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学遥感器 碳纤维复合材料 结构稳定性 光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铕掺杂氧化锌纳米棒阵列材料的制备及光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孙晓绮 孟庆华 孟庆云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3-578,共6页
通过低温化学方法在多孔硅柱状阵列(NSPA)衬底上制备得到铕掺杂ZnO(ZnO∶Eu)纳米棒阵列结构。实验方法简单、条件温和,有效地实现了ZnO纳米棒和铕离子之间的能量转移,丰富了ZnO纳米半导体材料体系的发光。X射线衍射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 通过低温化学方法在多孔硅柱状阵列(NSPA)衬底上制备得到铕掺杂ZnO(ZnO∶Eu)纳米棒阵列结构。实验方法简单、条件温和,有效地实现了ZnO纳米棒和铕离子之间的能量转移,丰富了ZnO纳米半导体材料体系的发光。X射线衍射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证实铕离子成功掺杂进了ZnO晶体中。室温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ZnO∶Eu纳米棒阵列可实现从紫外光到蓝-绿光的宽谱带发射,其中发光中心位于~380 nm的紫外光源于ZnO的带边发射,位于450~570 nm的蓝-绿光源于ZnO的本征缺陷发光,而位于~615 nm的红光发光则源于铕离子核外电子4f壳层结构。同时借助于能带示意图对光致发光机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铕离子 ZNO纳米棒阵列 低温化学法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成像光谱测量中Dyson光学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玉娟 唐玉国 +2 位作者 巴音贺希格 崔继承 齐向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48-552,共5页
传统的红外成像光谱仪难以同时实现弱遥感信号下的高信噪比和仪器小型化的要求,基于Dyson同心光学结构的新型遥感红外成像光谱仪具有数值孔径大、信噪比高、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用于强背景信号下的微弱红外成像光谱信号测量... 传统的红外成像光谱仪难以同时实现弱遥感信号下的高信噪比和仪器小型化的要求,基于Dyson同心光学结构的新型遥感红外成像光谱仪具有数值孔径大、信噪比高、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用于强背景信号下的微弱红外成像光谱信号测量时,可实现传统的红外成像光谱仪难以实现的高信噪比测量。本文概述了Dyson同心光学结构的产生、发展及最新研究动态,重点介绍了Dyson同心光谱仪的原理、研制过程中的难点以及在高性能遥感红外成像光谱测量中的应用,为高性能红外成像光谱仪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光谱 同心 DYSON 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