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_3Al-Mo金属间化合物的高温腐蚀与表面防护研究
1
作者 曾潮流 王福会 +4 位作者 叶长江 楼翰一 吴维 韩雅芳 李孙华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1995年第12期30-33,共4页
研究了IC6合金的抗氧化、耐腐蚀性能。针对可能的实用背景,探讨了IC6合金的表面防护问题。溅射NiCrAlY涂层可通过在表面形成保护性的Al_2O_3膜而使合金获得优异的抗高温氧化、热腐蚀性能,同时也不损害基材的力学... 研究了IC6合金的抗氧化、耐腐蚀性能。针对可能的实用背景,探讨了IC6合金的表面防护问题。溅射NiCrAlY涂层可通过在表面形成保护性的Al_2O_3膜而使合金获得优异的抗高温氧化、热腐蚀性能,同时也不损害基材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涂层 金属间化合物 表面处理 高温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腐蚀研究综述 被引量:16
2
作者 孙成 李洪锡 +3 位作者 张淑泉 高立群 黄磊 周晓晔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7-28,73,共3页
综合探讨了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的机理、影响因素及其检测方法,以及腐蚀结构的耐久性评定和使用寿命预测,通过分析提出了混凝土钢筋腐蚀研究的难点以及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腐蚀 寿命预测 建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热腐蚀的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曾潮流 张鉴清 《电化学》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8-24,共7页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技术研究了Ni3Al、IN100和IN738合金在700℃熔融(Na,K,Li)2SO4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Ni3Al和IN100合金的腐蚀呈典型的扩散控制特征,在合金表面形成疏松的腐蚀层;而IN...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技术研究了Ni3Al、IN100和IN738合金在700℃熔融(Na,K,Li)2SO4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Ni3Al和IN100合金的腐蚀呈典型的扩散控制特征,在合金表面形成疏松的腐蚀层;而IN738合金因在表面形成保护性的Cr2O3膜,腐蚀不受扩散控制.提出了等效电路并计算了相应的电化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阻抗 NI3AL IN100 IN738 熔盐腐蚀 热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传感器在腐蚀检测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4
作者 肖恺 闫一功 +2 位作者 雷良才 柯克 杜元龙 《腐蚀与防护》 CAS 2001年第3期118-121,共4页
综述了用于材料中氢检测的各种类型的氢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 ,重点介绍了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关键词 氢传感器 电化学 氢检测 腐蚀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层对TiAl金属间化合物抗循环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5
作者 唐兆麟 王福会 吴维支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6-60,共5页
研究了渗铝、Co30Cr6Al0.5Y(质量分数,%)和反应溅射Al2O3及Ti50Al10Cr(摩尔分数,%)涂层对TiAl金属间化合物在900和1000℃的循环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涂层均不同程... 研究了渗铝、Co30Cr6Al0.5Y(质量分数,%)和反应溅射Al2O3及Ti50Al10Cr(摩尔分数,%)涂层对TiAl金属间化合物在900和1000℃的循环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涂层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TiAl的抗循环氧化性能,其中TiAlCr涂层表现出最好的效果。渗铝涂层内出现大量贯穿性裂纹;CoCrAlY涂层和基体之间存在严重的互扩散,形成的孔洞已连成了较大的裂纹,且涂层内出现裂纹;Al2O3膜易开裂剥落,提高TiAl的抗循环氧化性能十分有限;而TiAlCr涂层表现出好的涂层基材相容性,循环氧化后涂层内没有出现裂纹,涂层-基材结合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 金属间化合物 循环氧化 防护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钠对铝合金的缓蚀作用及对腐蚀疲劳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成 江峰 +3 位作者 张波 林海潮 余刚 丁晖 《腐蚀与防护》 CAS 2000年第10期435-437,共3页
采用电化学极化曲线方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了硅酸钠对 L Y12硬铝合金在 3.5 %氯化钠溶液中的缓蚀作用。通过腐蚀疲劳实验研究了硅酸钠对硬铝合金在氯化钠溶液中的腐蚀疲劳 (CF)寿命及腐蚀疲劳裂纹扩展 (CFCP)的影响。实验结果表... 采用电化学极化曲线方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了硅酸钠对 L Y12硬铝合金在 3.5 %氯化钠溶液中的缓蚀作用。通过腐蚀疲劳实验研究了硅酸钠对硬铝合金在氯化钠溶液中的腐蚀疲劳 (CF)寿命及腐蚀疲劳裂纹扩展 (CFCP)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硅酸钠的浓度对铝合金的缓蚀作用有很大的影响 ,硅酸钠的加入可提高铝合金在氯化钠溶液中抗点蚀的能力及腐蚀疲劳寿命 ,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铝合金的点蚀、减少裂纹源来实现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硅酸钠 缓蚀机制 腐蚀疲劳 缓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溅射NiCrAlY涂层对Ti_3Al金属间化合物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曾潮流 吴维岁 朱圣龙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4期21-25,共5页
采用称重法研究了溅射NiCrAlY涂层对Ti_3Al金属间化合物在850~950℃空气中的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_3Al的抗氧化性能较差。氧化时,其表面不能形成单一的Al_2O_3保护膜,氧化膜易剥落;溅射N... 采用称重法研究了溅射NiCrAlY涂层对Ti_3Al金属间化合物在850~950℃空气中的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_3Al的抗氧化性能较差。氧化时,其表面不能形成单一的Al_2O_3保护膜,氧化膜易剥落;溅射NiCrAlY涂层能通过在涂层表面形成粘附性良好的富Al_2O_3氧化膜而显著改善Ti_3Al的抗氧化性能。但在950℃时有少量合金基体中的Ti扩散到涂层表面形成TiO_2。同时涂层中的Ni的强烈向内扩散及基体中的Ti强烈地向外扩散导致沿涂层与合金基体间形成扩散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间化合物 钛铝合金 涂层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三氮唑对18-8钢应力腐蚀开裂的缓蚀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牛林 林海潮 +1 位作者 曹楚南 宋光铃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802-807,共6页
利用慢应变速率技术(SSRT),并结合电化学极化曲线和阻抗实验方法研究了苯并三氮唑(BTA)添加剂对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在0.5mol·L-1HCl+0.5mol·L-1NaCl溶液中应力腐蚀和均匀腐蚀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这种添加剂... 利用慢应变速率技术(SSRT),并结合电化学极化曲线和阻抗实验方法研究了苯并三氮唑(BTA)添加剂对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在0.5mol·L-1HCl+0.5mol·L-1NaCl溶液中应力腐蚀和均匀腐蚀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这种添加剂的缓蚀作用主要是抑制腐蚀的阳极过程而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8钢 苯并三氮唑 不锈钢 应力腐蚀开裂 缓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缝金属溶质原子浓度分布与其阳极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韩忠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2期515-517,共3页
对钛合金焊缝金属,用不同电子束扫描频率研究溶质原子浓度分布对其阳极极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质原子浓度分布不均匀性的变化是导致其阳极极化行为不同的根本原因。而溶质原子浓度分布不均匀性的变化,正是由于焊接凝固前沿稳定... 对钛合金焊缝金属,用不同电子束扫描频率研究溶质原子浓度分布对其阳极极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质原子浓度分布不均匀性的变化是导致其阳极极化行为不同的根本原因。而溶质原子浓度分布不均匀性的变化,正是由于焊接凝固前沿稳定性的提高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焊缝金属 溶质原子浓度分布 阳极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孔率金属材料延伸率的估算方法
10
作者 刘培生 李铁藩 +1 位作者 付超 吕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2期138-140,共3页
基于各向同性高孔率材料的结构特征进行理论推导,得出了由孔率计算高孔率金属延伸率的方法,并用泡沫镍作相应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高孔率金属(孔率在80%以上)的延伸率随其孔率增大而有所增大,估算值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 高孔率金属 孔率 延伸率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蚀监测技术在工业循环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郑立群 左晋 +3 位作者 荀伟 顾其贞 张述 洪秀清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5-37,共3页
作者介绍了一种腐蚀检测技术。详细叙述了该技术在现场中的应用方法及应用情况。研制了一种电化学腐蚀在线监测探头 ,采用一条屏蔽线将安装在现场探头与CMB— 1 51 0B腐蚀仪接口相连 ,进行循环腐蚀状况监测 ,取得了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的... 作者介绍了一种腐蚀检测技术。详细叙述了该技术在现场中的应用方法及应用情况。研制了一种电化学腐蚀在线监测探头 ,采用一条屏蔽线将安装在现场探头与CMB— 1 51 0B腐蚀仪接口相连 ,进行循环腐蚀状况监测 ,取得了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 监测技术 电化学方法 循环水 水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脲及其衍生物的SERS和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余家康 董俊华 +1 位作者 曹楚南 林海潮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856-860,共5页
Adsorption of thiourea (TU) and ethylthiourea(ETU) on roughened silver electrode was investigated using in- situ surface 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Using quantum chemistry and HSAB theories, the influences of e... Adsorption of thiourea (TU) and ethylthiourea(ETU) on roughened silver electrode was investigated using in- situ surface 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Using quantum chemistry and HSAB theories, the influences of electrode potential and the different substituent groups on SERS were discussed. TU is chemisorbed perpendicularly by Ag-S bond on silver at E=-0.3 V and adsorption of TU turns into a parallel orientation at E=-0.9 V. ETU is always chemisorbed at an angle from Ag. The adsorption of ETU is through C=C andC=O groups at E=-0.3 V, and mainly through C=C at E=-0.9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S 量子化学 硫脲 缓蚀剂 乙烯基硫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电极上硫脲及衍生物的缓蚀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董俊华 宋光铃 +1 位作者 曹楚南 林海潮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52-258,共7页
用极化曲线方法测定了硫酸溶液中硫脲及其衍生物的浓度变化对铁腐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获得了腐蚀电位下缓蚀剂对阴极和阳极过程的作用系数.用EHMO方法对硫脲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参数进行了量化计算,分析表明,缓蚀剂对阴极和阳极过程作... 用极化曲线方法测定了硫酸溶液中硫脲及其衍生物的浓度变化对铁腐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获得了腐蚀电位下缓蚀剂对阴极和阳极过程的作用系数.用EHMO方法对硫脲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参数进行了量化计算,分析表明,缓蚀剂对阴极和阳极过程作用系数的大小与这些参量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极 硫脲 缓蚀作用 极化曲线法 EHMO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铬膜工艺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于兴文 李自松 曹楚南 《电镀与精饰》 CAS 2001年第2期5-8,共4页
初步研究了锌铬膜工艺条件。首先初步确定了锌铬膜涂料中锌粉、铬酐和硼酸的含量 ,筛选出两种有效的还原剂 R1和 R2并初步确定了其含量。之后利用正交实验研究了锌铬膜涂料基本组成的最佳配比。最后筛选出添加剂 A有效提高了锌铬膜的结... 初步研究了锌铬膜工艺条件。首先初步确定了锌铬膜涂料中锌粉、铬酐和硼酸的含量 ,筛选出两种有效的还原剂 R1和 R2并初步确定了其含量。之后利用正交实验研究了锌铬膜涂料基本组成的最佳配比。最后筛选出添加剂 A有效提高了锌铬膜的结合力。指出了锌铬膜工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铬膜 涂料 工艺 添加剂 无机转化膜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钼酸盐转化膜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成 江峰 +1 位作者 林海潮 姜喜奎 《电镀与精饰》 CAS 2001年第3期8-10,共3页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铝合金表面钼酸盐化学转化膜。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工艺简单 ,成膜速度快。铝合金钼酸盐转化膜提高了铝合金的耐蚀性能 ,有效的抑制了铝合金在 w( Na Cl) =3.5%溶液中的点蚀。并讨论了各种添加剂的作用。
关键词 铝合金 钼酸钠 转化膜 电化学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成膜型缓蚀剂对铝合金缓蚀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成 江峰 +2 位作者 林海潮 余刚 丁晖 《腐蚀与防护》 CAS 2000年第12期539-541,共3页
通过电化学实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观察 ,系统地研究了四种无机缓蚀剂对铝合金在 3.5 %氯化钠溶液中的缓蚀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这些无机缓蚀剂对铝合金具有较好的缓蚀效果。它们主要是通过在铝合金的表面形成一种化学转化膜来实现... 通过电化学实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观察 ,系统地研究了四种无机缓蚀剂对铝合金在 3.5 %氯化钠溶液中的缓蚀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这些无机缓蚀剂对铝合金具有较好的缓蚀效果。它们主要是通过在铝合金的表面形成一种化学转化膜来实现其缓蚀作用的。同时 ,由于这层转化膜的存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缓蚀剂 转化膜 点蚀 无机成膜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铁镍共存对工业用甲醇催化剂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何刚 高勤卫 严川伟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69-471,498,共4页
采用电子能谱仪、X光衍射仪、吸附仪等物化仪器和化学分析法,对工业甲醇催化剂使用过程中硫铁镍元素的来源、危害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硫、铁、镍的存在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在高强度生产过程中,硫的危害不容忽视,铁会影响甲醇的质量,... 采用电子能谱仪、X光衍射仪、吸附仪等物化仪器和化学分析法,对工业甲醇催化剂使用过程中硫铁镍元素的来源、危害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硫、铁、镍的存在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在高强度生产过程中,硫的危害不容忽视,铁会影响甲醇的质量,镍会增加副反应、影响甲醇催化剂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催化剂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钠对铝合金在3.5%氯化钠溶液中缓蚀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成 江峰 +2 位作者 林海潮 余刚 丁晖 《腐蚀与防护》 CAS 2000年第3期104-106,共3页
利用极化曲线及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研究了硫化钠对硬铝合金 (L Y12 CZ)在 3.5 %的氯化钠溶液中的缓蚀作用机制。电化学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 ,硫化钠对铝合金具有较好的缓蚀作用 ,当硫化钠的浓度较低时 ,随着硫化钠浓度的增大缓蚀效... 利用极化曲线及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研究了硫化钠对硬铝合金 (L Y12 CZ)在 3.5 %的氯化钠溶液中的缓蚀作用机制。电化学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 ,硫化钠对铝合金具有较好的缓蚀作用 ,当硫化钠的浓度较低时 ,随着硫化钠浓度的增大缓蚀效率增大 ,当硫化钠的浓度较大时 ,缓蚀效率随着浓度的增大而降低。硫化钠使铝合金出现了钝化现象。 SEM实验表明 ,硫化钠促进了铝合金表面膜的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硫化钠 缓蚀作用 氯化钠 缓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溅射动力学模型及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圣龙 王福会 吴维畦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9-21,共3页
提出了一个新的直流反应溅动力学模型。该模型能够比现有模型更全面地预测稳态及各种因素对稳态的影响。例如,对稳态反应溅射时反应气体分压与流量的关系,现有模型只能给出流量随分压变化的部分情况,而动力学模型能够预测完整的滞后... 提出了一个新的直流反应溅动力学模型。该模型能够比现有模型更全面地预测稳态及各种因素对稳态的影响。例如,对稳态反应溅射时反应气体分压与流量的关系,现有模型只能给出流量随分压变化的部分情况,而动力学模型能够预测完整的滞后效应曲线。动力学模型还对反应溅射中的几个基本现象(稳态跃变、滞后现象和异常稳态)的物理本质提出了新的见解。论文对薄膜成分控制做了一些探索,并在理论研究结果指导下制备了TiAlOx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态 指导 反应溅射 影响 预测 因素 制做 分压 滞后现象 跃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循环水缓蚀药剂评定新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郑立群 武显亮 杜鹃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2-33,共2页
采用CMB—1510a智能腐蚀测试仪对旋转挂片及动态模拟实验进行腐蚀监测,为石化循环水系统缓蚀药剂的评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关键词 循环水 腐蚀 监测 水处理 缓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