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CM基本原理及其在金属腐蚀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曹发和 夏妍 +2 位作者 刘文娟 常林荣 张鉴清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93-401,共9页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是一种具有较高空间分辨率的化学显微镜,在成像和动力学研究已经广泛应用.本文简要介绍SECM基本原理,综述2009年以来SECM在腐蚀方面的应用,包括扫描成像和异相电子转移化学活性的研究,并简要介绍了作者课题组在S...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是一种具有较高空间分辨率的化学显微镜,在成像和动力学研究已经广泛应用.本文简要介绍SECM基本原理,综述2009年以来SECM在腐蚀方面的应用,包括扫描成像和异相电子转移化学活性的研究,并简要介绍了作者课题组在SECM方面的研究工作,展望SECM在腐蚀研究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 金属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的腐蚀与防护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2
作者 王福会 杜克勤 张伟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9-34,共6页
镁合金以质轻、结构性能优异、以及易于回收等众多优点成为装备制造业轻量化发展的首选材料;而且,无论在储量、特性、应用范围、循环利用、以及节能环保等方面和钢铁相比,均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首先介绍了镁合金在近代工业发展中的作... 镁合金以质轻、结构性能优异、以及易于回收等众多优点成为装备制造业轻量化发展的首选材料;而且,无论在储量、特性、应用范围、循环利用、以及节能环保等方面和钢铁相比,均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首先介绍了镁合金在近代工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现实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对镁合金的腐蚀机理、各种因素对镁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以及新型稀土镁合金的电化学腐蚀行为进行了综述。最后简要介绍了几种比较有发展前景的镁合金表面防护技术,并概述了镁合金腐蚀与防护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腐蚀机理 防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铝涂层晶粒细化与金属氧化物掺杂改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彭晓 田礼熙 +2 位作者 张帮彦 王小兰 董志宏 《航空制造技术》 2019年第3期41-47,54,共8页
包埋渗铝获得的镍铝涂层是一种最早使用的Al_2O_3膜热生长型高温涂层。自20世纪50年代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热端部构件的高温防护以来,进一步提高其抗高温氧化性能的机理和技术研究延续至今。基于对合金氧化及Al_2O_3膜热生长机制的理解,提... 包埋渗铝获得的镍铝涂层是一种最早使用的Al_2O_3膜热生长型高温涂层。自20世纪50年代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热端部构件的高温防护以来,进一步提高其抗高温氧化性能的机理和技术研究延续至今。基于对合金氧化及Al_2O_3膜热生长机制的理解,提出了晶粒细化与特定金属氧化物掺杂可提升镍铝涂层抗氧化性能的观点,介绍了涂层晶粒细化与金属氧化物弥撒掺杂方法,讨论了这些结构和成分改性影响涂层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关键因素:包括Al_2O_3膜生长速度、亚稳态相向稳态相转变、涂层的黏附性以及涂层与合金基体的互扩散。这些新的研究结果有望为进一步挖掘渗铝涂层的应用潜力、延长其服役寿命提供理论和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渗铝涂层 NIAL 高温氧化 晶粒细化 金属氧化物弥散 稀土元素效应 Al2O3膜 黏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的腐蚀与防护 被引量:60
4
作者 霍宏伟 李瑛 +1 位作者 王赫男 王福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7期25-27,共3页
综述了镁合金的腐蚀行为与防护现状,包括腐蚀机理、腐蚀形态、负差数效应以及防护措施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镁合金 腐蚀 防护 耐蚀性 表面处理 负差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α_s有机硅热控涂层及其空间防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蕾 严川伟 +3 位作者 孙刚 童靖宇 李金洪 曹楚南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22,共8页
介绍了三种有机硅热控涂层的组成、工艺及性能 ,并讨论了影响涂层稳定性的因素。用LAMBDA 9分光度计和扫描电镜 (SEM )对在模拟原子氧 (AO)环境中的有机热控涂层太阳光吸收率 (αs)的变化和防护作用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 ,这些涂层均... 介绍了三种有机硅热控涂层的组成、工艺及性能 ,并讨论了影响涂层稳定性的因素。用LAMBDA 9分光度计和扫描电镜 (SEM )对在模拟原子氧 (AO)环境中的有机热控涂层太阳光吸收率 (αs)的变化和防护作用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 ,这些涂层均有良好的空间稳定性 ,对AO辐照有较强的防护效果。该研究建立了空间材料新的防护体系。尤其是 9 5涂层的αs最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热控涂层 空间防护作用 涂层稳定性 太阳光吸收率 空间涂层 航天器 热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亚胺侵蚀机理及防护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蕾 严川伟 +3 位作者 孙刚 童靖宇 李金洪 曹楚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80-1084,共5页
在微波电离型原子氧 (AO)源地面模拟设备中对空间材料聚酰亚胺 (Kapton)及有机硅防护层进行原子氧剥蚀效应试验 .用光电子能谱 (XPS)、红外光谱 (FTIR)和扫描电镜 (SEM)对试验前后试样的表面形貌、质量及化学结构进行表征研究 .AO对 Kap... 在微波电离型原子氧 (AO)源地面模拟设备中对空间材料聚酰亚胺 (Kapton)及有机硅防护层进行原子氧剥蚀效应试验 .用光电子能谱 (XPS)、红外光谱 (FTIR)和扫描电镜 (SEM)对试验前后试样的表面形貌、质量及化学结构进行表征研究 .AO对 Kapton表现了较严重的侵蚀作用 ,原来平整的表面形貌变为毛毯状 ;而所施用的有机硅涂层的表面形貌则变化甚少 ,表明该涂层具有较明显的防护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侵蚀机理 防护效应 微波电离型原子氧源地面模拟设备 空间材料 有机硅防护层 原子氧 剥蚀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钢和耐候钢在盐雾环境下的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33
7
作者 张琳 王振尧 +2 位作者 赵春英 曹公望 刘艳洁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研究Q235钢和耐候钢在3.5%(质量分数)NaCl盐雾/干燥循环加速腐蚀试验中的腐蚀过程,比较它们的耐腐蚀性。方法采用腐蚀失重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观测和电化学测试等进行研究。结果 Q235钢和耐候钢的锈层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Q235钢和耐候钢在3.5%(质量分数)NaCl盐雾/干燥循环加速腐蚀试验中的腐蚀过程,比较它们的耐腐蚀性。方法采用腐蚀失重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观测和电化学测试等进行研究。结果 Q235钢和耐候钢的锈层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但耐候钢的耐蚀性略优于Q235钢。结论在模拟海洋大气环境中,该耐候钢没有优越性,说明该耐候钢不适用于海洋大气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腐蚀 锈层 加速腐蚀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氧对Kapton侵蚀及ZnO-有机硅涂层防护效应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蕾 严川伟 +3 位作者 孙刚 童靖宇 李金洪 曹楚南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6-30,共5页
在原子氧(AO)侵蚀地面模拟试验设备中对聚酰亚胺(Kapton)和涂ZnO-有机硅防护层的样品进行原子氧剥蚀效应试验。用LAMBDA-9分光度计、光电子能谱(XPS)、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等对试验前后试样的表面形貌、质量及化学结构进行表... 在原子氧(AO)侵蚀地面模拟试验设备中对聚酰亚胺(Kapton)和涂ZnO-有机硅防护层的样品进行原子氧剥蚀效应试验。用LAMBDA-9分光度计、光电子能谱(XPS)、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等对试验前后试样的表面形貌、质量及化学结构进行表征研究。AO对Kapton表现了较严重的侵蚀作用,其化学结构、元素百分含量和表面形貌都发生明显变化。而所施用的ZnO-有机硅涂层对AO辐照有较强的防护效果,并具有较好的空间稳定性。因腐蚀产物为SiO2,这对抑制AO的进一步侵蚀起到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氧 航天器 侵蚀作用 氧化锌 有机硅涂层 防护效应 聚酰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静水压力环境下低合金高强度钢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孙海静 刘莉 李瑛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18-424,共7页
通过自行设计的深海环境模拟装置,采用静态挂片失重、动电位极化曲线及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方法系统研究了深海静水压力环境下低合金高强度钢(HSLA钢)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并与常压下的结果对比,探讨了静水压力下HSLA钢在深海环... 通过自行设计的深海环境模拟装置,采用静态挂片失重、动电位极化曲线及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方法系统研究了深海静水压力环境下低合金高强度钢(HSLA钢)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并与常压下的结果对比,探讨了静水压力下HSLA钢在深海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结果显示,静水压力并没有改变HSLA钢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历程,不甚影响其阴极过程,而主要提高了其阳极腐蚀速率,这可能与高静水压下Cl-活性的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 静水压力 HSLA钢 腐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α_s无机热控涂层及其空间防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蕾 严川伟 +4 位作者 屈庆 孙刚 童靖宇 李金洪 曹楚南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9-32,36,共5页
介绍了两种无机热控涂层的组成工艺及性能,并讨论了影响涂层性能的因素。用LAMBDA-9分光光度计和扫描电镜(SEM)对在模拟原子氧(AO)环境中,无机热控涂层太阳光吸收率(αs)的变化和它们的防护作用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该涂层具有良... 介绍了两种无机热控涂层的组成工艺及性能,并讨论了影响涂层性能的因素。用LAMBDA-9分光光度计和扫描电镜(SEM)对在模拟原子氧(AO)环境中,无机热控涂层太阳光吸收率(αs)的变化和它们的防护作用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该涂层具有良好的空间稳定性和较低的αs,能有效抵御AO的侵蚀,对空间材料可起到满意的防护效果。尤其是10-3涂层的αs最低,性能最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热控涂层 AO 吸收系数 性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候钢在青海盐湖大气环境下的腐蚀行为及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军 王振尧 柯伟 《中国建材科技》 2010年第S1期90-94,共5页
通过半年的大气暴露试验,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S)和电化学分析技术研究了耐候钢在青海盐湖地区的初期大气腐蚀行为,对腐蚀锈层进行了表征;通过拉伸试验测定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耐候钢的锈层中富有大量O,Mg,... 通过半年的大气暴露试验,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S)和电化学分析技术研究了耐候钢在青海盐湖地区的初期大气腐蚀行为,对腐蚀锈层进行了表征;通过拉伸试验测定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耐候钢的锈层中富有大量O,Mg,Cl,Si等外来元素,Cl在其初期腐蚀中起主要作用,腐蚀产物主要由β-FeOOH,γ-FeOOH以及少量α-Fe_2O_3组成;锈层抑制了阳极反应同时促进了阴极反应;腐蚀后耐候钢的力学性能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候钢 大气腐蚀 锈层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加工液使用中的健康和安全问题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红波 张文杰 《合成润滑材料》 CAS 2001年第4期18-21,共4页
本文介绍了金属加工液的组成和性质,指出了它们对人体健康和安全的主要危害,探讨了评价加工液毒性的几种方法,并对如何预防其危害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金属加工液 健康安全 人体危害 评价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在辽宁红沿河核电站的大气腐蚀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郝显赫 王振尧 汪川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2年第3期108-110,124,共4页
通过锌在红沿河核电站的大气暴露试验,研究了锌在红沿河地区SO2,Cl-含量较高以及高湿的环境条件下的腐蚀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锌的腐蚀质量损失与暴露时间呈线性关系。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仪以及X射线衍射仪对锌表面... 通过锌在红沿河核电站的大气暴露试验,研究了锌在红沿河地区SO2,Cl-含量较高以及高湿的环境条件下的腐蚀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锌的腐蚀质量损失与暴露时间呈线性关系。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仪以及X射线衍射仪对锌表面腐蚀产物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分析了腐蚀质量损失与暴露时间呈线性关系的原因,并探讨了锌在SO2,Cl-含量较高以及高湿的环境条件下的腐蚀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腐蚀 红沿河核电站 Cl- SO2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钢在西双版纳大气环境下的腐蚀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曹公望 王振尧 +1 位作者 汪川 刘艳洁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4年第2期1-6,共6页
目的研究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地区大气环境下材料的初期腐蚀行为。方法使用45#碳钢在西双版纳大气环境下进行1年的大气暴露腐蚀试验,并利用质量损失分析、SEM、XRD和FTIR等技术,分析45#碳钢在西双版纳大气环境下暴露1年的腐蚀行为。结果 45... 目的研究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地区大气环境下材料的初期腐蚀行为。方法使用45#碳钢在西双版纳大气环境下进行1年的大气暴露腐蚀试验,并利用质量损失分析、SEM、XRD和FTIR等技术,分析45#碳钢在西双版纳大气环境下暴露1年的腐蚀行为。结果 45#碳钢的腐蚀产物以γ-FeOOH,Fe(OH)3和Fe3O4为主,并有少量的α-FeOOH。结论西双版纳大气环境腐蚀性为C2级。在暴露1年的时间内,锈层化学稳定性随试验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对基体的保护性逐渐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碳钢 西双版纳 大气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硫酸型酸雨作用下Q235低碳钢在酸性土壤中腐蚀行为的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永强 于长坤 许进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1-35,共5页
为研究硫酸型酸雨对Q235碳钢在酸性土壤中腐蚀规律的影响,采用极化曲线、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扫描电镜和腐蚀失重等方法,检测了不同pH值的模拟硫酸型酸雨作用下Q235碳钢在酸性土壤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腐蚀形貌和腐蚀产物。结果表明,... 为研究硫酸型酸雨对Q235碳钢在酸性土壤中腐蚀规律的影响,采用极化曲线、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扫描电镜和腐蚀失重等方法,检测了不同pH值的模拟硫酸型酸雨作用下Q235碳钢在酸性土壤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腐蚀形貌和腐蚀产物。结果表明,酸性土壤在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淋溶下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酸化,Q235碳钢在土壤酸化过程中其腐蚀速率呈加快的趋势,且后期的腐蚀速率大于前期。模拟酸雨加重了Q235碳钢在酸性土壤中的腐蚀程度,并且腐蚀速率随模拟酸雨pH值的降低而升高,与失重法测量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型酸雨 酸性土壤 Q235碳钢 腐蚀 电化学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虫剂对Q235钢微生物腐蚀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琳琳 赵平 +1 位作者 孙成 许进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22-24,69,共4页
利用微生物分析、交流阻抗测试技术,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在不同吡虫啉浓度下的同一类型土壤中硫酸盐还原菌(SRB)对Q235钢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吡虫啉浓度的增加,SRB的数量逐渐减少,说明吡虫啉的加入对SRB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可降低... 利用微生物分析、交流阻抗测试技术,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在不同吡虫啉浓度下的同一类型土壤中硫酸盐还原菌(SRB)对Q235钢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吡虫啉浓度的增加,SRB的数量逐渐减少,说明吡虫啉的加入对SRB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可降低对Q235钢的腐蚀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虫啉 硫酸盐还原菌 交流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激光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7
作者 陈长军 王东生 +1 位作者 郭文渊 王茂才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26,共2页
综述了激光表面改性 (激光表面重熔、激光表面合金化、激光表面熔敷、激光多层熔敷 )的研究与应用。
关键词 镁合金 激光表面改性 研究进展 激光表面重熔 激光表面合金化 激光熔敷 激光多层涂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障涂层的研究和发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武颖娜 王冰 +5 位作者 华伟刚 王福会 宫骏 孙超 黄荣芳 闻立时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8期8-10,共3页
介绍了用于燃气轮机的热障涂层的发展和研究现状,系统地阐述了热障涂层的组成、制备方法、失效机理及提高使用寿命的途径。
关键词 热障涂层 制备方法 失效机理 使用寿命 燃气轮机 组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锈层下碳钢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特征 被引量:36
19
作者 邹妍 王佳 郑莹莹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361-2368,共8页
采用极化曲线、线性极化电阻(LPR)和电化学阻抗(EIS)研究了海水中带锈碳钢的电化学行为,结果发现:长期浸泡的内锈层对电极过程有较大影响;短期浸泡,LPR和EIS测定的极化电阻(Rp)逐渐增大;而长期浸泡,Rp却逐渐减小;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Rp... 采用极化曲线、线性极化电阻(LPR)和电化学阻抗(EIS)研究了海水中带锈碳钢的电化学行为,结果发现:长期浸泡的内锈层对电极过程有较大影响;短期浸泡,LPR和EIS测定的极化电阻(Rp)逐渐增大;而长期浸泡,Rp却逐渐减小;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Rp出现了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将锈层逐层剥离后研究了碳钢的电化学行为,并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和横截面结构分析表明,这主要是因为长期浸泡后,内锈层中出现了具有较高电化学活性的β-FeOOH,并且其含量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当进行电化学测试时,在对体系进行一定程度极化的过程中,β-FeOOH参与了阴极还原反应,使电极过程不再是简单的阳极金属溶解和阴极氧还原,加快了阴极反应速度,从而导致Rp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行为 锈层 极化电阻 阴极还原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锈层下碳钢和耐候钢的微区和宏观腐蚀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21
20
作者 夏妍 曹发和 +2 位作者 常林荣 刘文娟 张鉴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46-1253,共8页
采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辅以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并结合SEM和XRD研究了耐候钢和碳钢在干湿交替环境下的腐蚀行为,包括微区阳极溶解过程和阴极还原行为、宏观腐蚀过程和微观结构及组成等.SECM测试结果表明,锈层下碳钢和耐... 采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辅以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并结合SEM和XRD研究了耐候钢和碳钢在干湿交替环境下的腐蚀行为,包括微区阳极溶解过程和阴极还原行为、宏观腐蚀过程和微观结构及组成等.SECM测试结果表明,锈层下碳钢和耐候钢的腐蚀过程都受阳极控制,锈层的存在促进氧的还原.宏观和微区电化学测试结果均表明,在实验周期内,初期形成的锈层降低了Fe阳极溶解速率,从而提高碳钢和耐候钢的耐蚀性能,后期形成的锈层由于其组成和结构特征的变化,2种钢的腐蚀速率增加;同时耐候钢的腐蚀速率较碳钢大,且氧还原也较碳钢强,有利于锈层的形成,从而有利于长期的防护,但是耐候钢的锈层在短期内并没有很好的保护性.锈层不够致密,呈疏松多孔状,其组成主要有晶态的γ-FeOOH,Fe3O4和γ-Fe2O3等,相同的干湿循环条件制备的耐候钢锈层较碳钢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 锈层 电化学行为 腐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