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铬达克罗润滑防腐蚀封闭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庆鹏 张登华 +8 位作者 杨宏强 王娜 孔祥峰 管勇 刘建国 严川伟 张亮 殷跃军 韩长智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6,共6页
为提高无铬达克罗涂层的润滑及耐蚀性能,采用片状铝粉为填料,PTFE为润滑填料,硅烷A-187为成膜物,制备了一种应用于无铬达克罗涂层表面的水性无铬润滑封闭涂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EDS)测试、中性盐雾试验、动电位极化曲线... 为提高无铬达克罗涂层的润滑及耐蚀性能,采用片状铝粉为填料,PTFE为润滑填料,硅烷A-187为成膜物,制备了一种应用于无铬达克罗涂层表面的水性无铬润滑封闭涂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EDS)测试、中性盐雾试验、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和电化学阻抗分析等手段对涂层的表面形貌、成分及耐蚀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水性无铬润滑封闭涂层与无铬达克罗涂层结合良好,涂装后表面均匀且致密;复合涂层(无铬达克罗涂层+水性无铬润滑封闭涂层)防护体系经960 h盐雾试验后,表面无红锈产生;复合涂层与单层无铬达克罗涂层相比,腐蚀电位正移,腐蚀电流降低,腐蚀电阻增加,表明复合涂层具有较好的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铬达克罗 润滑封闭涂层 复合涂层 盐雾 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铝合金表面有色钛锆转化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博 赵焕 +4 位作者 董宇 刘伟华 李庆鹏 刘建国 严川伟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19,共6页
为解决铝合金表面高耐蚀、无铬有色钛锆转化膜的制备难题,以2024铝合金为基体,采用钛酸盐、锆酸盐为主盐,单宁酸为着色剂并加入缓蚀剂,制备了一种有色钛锆转化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中性盐雾... 为解决铝合金表面高耐蚀、无铬有色钛锆转化膜的制备难题,以2024铝合金为基体,采用钛酸盐、锆酸盐为主盐,单宁酸为着色剂并加入缓蚀剂,制备了一种有色钛锆转化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中性盐雾试验、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对有色转化膜的表面形貌、成分及耐蚀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钛锆转化膜均匀平整,无明显缺陷;处理后的2024铝合金经168h中性盐雾试验,膜层颜色略有变浅,但无明显腐蚀产物生成,转化膜腐蚀电位升高了270 m V,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2个数量级,极化电阻增加了1个数量级;转化膜在腐蚀过程中自钝化作用及腐蚀产物的封闭阻挡作用是膜层具有较好防护性能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钛锆转化膜 无铬转化 2024铝合金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表面钛锆转化膜的性能 被引量:7
3
作者 乔永莲 董宇 +4 位作者 周石磊 付雅君 李庆鹏 刘建国 严川伟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4-57,共4页
为开发出可替代铝合金表面铬酸盐转化工艺,以2024铝合金为基体,采用钛酸盐、锆酸盐为主盐,制备了金黄色与灰色2种无铬钛锆转化膜,并与阿洛丁铬酸盐转化膜进行性能对比。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EDS)、盐雾试验、动电位极化曲线... 为开发出可替代铝合金表面铬酸盐转化工艺,以2024铝合金为基体,采用钛酸盐、锆酸盐为主盐,制备了金黄色与灰色2种无铬钛锆转化膜,并与阿洛丁铬酸盐转化膜进行性能对比。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EDS)、盐雾试验、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对3种转化膜的表面形貌、成分、耐蚀性能及防护机制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2种钛锆转化膜表面平整、无明显缺陷,但呈现出不同的微观形貌特征;经168 h中性盐雾试验,二者均无明显腐蚀产物产生;2种钛锆转化膜极化曲线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钝化区,膜层电阻也随浸泡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但其模值|Z|要远低于铬酸盐转化膜,灰色钛锆转化膜的防护性能要优于金黄色钛锆转化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钛锆转化膜 无铬转化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脲醛原位聚合制备聚硫密封剂微胶囊 被引量:7
4
作者 王璇 金涛 +2 位作者 王浩伟 廖圣智 杨怀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97-404,共8页
设计了以脲醛树脂为壁材,聚硫橡胶密封剂为囊芯的微胶囊.在弱酸性条件下,尿素和甲醛在经乳化分散后的聚硫橡胶密封剂微粒表面发生原位聚合,制备了颗粒均匀、形貌规整、分散性好的密封剂微胶囊.通过红外光谱和表面观察技术对微胶囊进行... 设计了以脲醛树脂为壁材,聚硫橡胶密封剂为囊芯的微胶囊.在弱酸性条件下,尿素和甲醛在经乳化分散后的聚硫橡胶密封剂微粒表面发生原位聚合,制备了颗粒均匀、形貌规整、分散性好的密封剂微胶囊.通过红外光谱和表面观察技术对微胶囊进行了表征,并且对微胶囊中密封剂含量进行测定.通过对不同物料和反应影响因素(乳化剂浓度、搅拌速度、反应温度和p H值等)进行了系统考察,获得了优化的微胶囊制备工艺条件.为进一步拓展聚硫橡胶密封剂预涂敷技术和工程化应用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硫橡胶 脲醛树脂 原位聚合 微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化新型聚硫橡胶密封剂的性能试验与评估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璇 苑旭雯 +3 位作者 曹扬 王浩伟 廖圣智 杨怀玉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0年第2期72-76,共5页
目的研发新型聚硫橡胶密封剂,并对其性能进行综合评估。方法基于原位聚合技术,制备以脲醛树脂为壁材,液态聚硫橡胶为囊芯的微胶囊。通过考察微胶囊密封剂的稳定可靠性、力学性能(力矩和拉伸性能)等,系统评价新型微胶囊密封剂的综合性能... 目的研发新型聚硫橡胶密封剂,并对其性能进行综合评估。方法基于原位聚合技术,制备以脲醛树脂为壁材,液态聚硫橡胶为囊芯的微胶囊。通过考察微胶囊密封剂的稳定可靠性、力学性能(力矩和拉伸性能)等,系统评价新型微胶囊密封剂的综合性能。结果通过聚硫密封剂微胶囊化,可将其装配工序由5步简化成1步,实现密封剂的预涂覆功能。微胶囊密封剂的稳定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长期储存后,微胶囊颗粒形貌不变,芯材聚硫橡胶未泄露和变性,保持良好的化学反应活性。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与原密封剂相比,微胶囊密封剂的破坏力矩、拆卸力矩、拉伸强度和断裂拉伸强度明显提高,断裂伸长率有所下降。结论通过脲醛原位聚合技术成功制备出形貌规整、粒径分布单一的聚硫密封剂微胶囊,实现聚硫密封剂包得住、不变性的目的。囊壁材料的引入对于密封剂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聚硫橡胶 原位聚合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技术制备缓释型咪唑啉类缓蚀剂 被引量:6
6
作者 沈长斌 薛钰芝 +1 位作者 陶晓杰 杨怀玉 《大连铁道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89-92,共4页
咪唑啉类缓蚀剂是一种高效的杂环类缓蚀剂,但存在药效时间短、需药量大等缺点 采用微胶囊技术,制备了四种缓释型咪唑啉类缓蚀剂胶囊,并分别测定了其包覆率,表明单凝集法制备的样品的包覆率较高;同时采用红外光谱技术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 咪唑啉类缓蚀剂是一种高效的杂环类缓蚀剂,但存在药效时间短、需药量大等缺点 采用微胶囊技术,制备了四种缓释型咪唑啉类缓蚀剂胶囊,并分别测定了其包覆率,表明单凝集法制备的样品的包覆率较高;同时采用红外光谱技术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样品进行了测定,确定其芯材确实为咪唑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技术 咪唑啉类缓蚀剂 缓释型 单凝聚法 复凝聚法 连续蒸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Cr,Al)含量NiCrAl(Y)涂层电沉积制备及抗高温氧化性能 被引量:6
7
作者 甄会娟 田礼熙 +1 位作者 董志宏 彭晓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2-58,共7页
NiCrAlY型涂层是典型的抗高温氧化涂层以及热障涂层(thermal barrier coatings,TBCs)的黏结层(bond coat,BC)。高性能NiCrAlY涂层一般采用物理气相沉积的方法制备,本工作在金属基体预沉积的纳米颗粒CrAl电泳层中电沉积Ni,制备NiCrAl涂... NiCrAlY型涂层是典型的抗高温氧化涂层以及热障涂层(thermal barrier coatings,TBCs)的黏结层(bond coat,BC)。高性能NiCrAlY涂层一般采用物理气相沉积的方法制备,本工作在金属基体预沉积的纳米颗粒CrAl电泳层中电沉积Ni,制备NiCrAl涂层。涂层的微观结构和成分分析表明:涂层致密并与金属基体结合好,CrAl纳米颗粒分散均匀、(Cr+Al)含量高达35%(质量分数,下同)。氧化结果表明:通过成分调控,即调控Cr/Al含量比,可使涂层在1000℃空气中氧化时分别"智能"热生长保护性Cr_2O_3膜或Al_2O_3膜;并且涂层在长时间氧化过程中,氧化膜不剥落,显示此工艺制备NiCrAl的抗氧化性能可与PVD制备的NiCrAlY涂层的相媲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RALY 高温氧化 电沉积 电泳 纳米复合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三价铬镀层耐蚀性的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靖 郭兴华 +2 位作者 杜克勤 郭泉忠 高成勇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16年第3期38-44,共7页
针对某汽车零部件厂商提供的塑料件上电镀新型铜/镍/铬复合镀层,采用铜加速乙酸-盐雾腐蚀和俄罗斯泥腐蚀两种腐蚀条件评价新型三价铬镀层的耐蚀性。结果表明,与传统六价铬体系镀层相比,三价铬体系镀层中的铁元素和镀层致密性是造成镀层... 针对某汽车零部件厂商提供的塑料件上电镀新型铜/镍/铬复合镀层,采用铜加速乙酸-盐雾腐蚀和俄罗斯泥腐蚀两种腐蚀条件评价新型三价铬镀层的耐蚀性。结果表明,与传统六价铬体系镀层相比,三价铬体系镀层中的铁元素和镀层致密性是造成镀层耐蚀性小幅下降的主要因素,但新型三价铬体系镀层仍表现出优良的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价铬镀层 电化学 CASS 俄罗斯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