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用Ti_(3)SiC_(2)/SUS430复合双极板材料直接扩散焊接连接性能
1
作者 韦守李 徐斌 +7 位作者 时婧 孙明月 程强 赵经香 常修亮 戴作强 李希超 郑莉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7,共6页
本研究提出将一种Ti_(3)SiC_(2)/SUS430复合双极板材料的金属放置于阳极一侧,陶瓷放置于阴极一侧,从而避免“阴极毒化”现象。研究利用Gleeble 3500热模拟试验机在850~1150℃下对SUS430和Ti_(3)SiC_(2)进行直接扩散焊接,通过观察接头界... 本研究提出将一种Ti_(3)SiC_(2)/SUS430复合双极板材料的金属放置于阳极一侧,陶瓷放置于阴极一侧,从而避免“阴极毒化”现象。研究利用Gleeble 3500热模拟试验机在850~1150℃下对SUS430和Ti_(3)SiC_(2)进行直接扩散焊接,通过观察接头界面的微观形貌,研究了焊接温度对接头结构和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焊接温度低于950℃时,基体元素并未发现明显的互扩散,难以获得可靠接头;当焊接温度为1050℃时,SUS430与Ti_(3)SiC_(2)陶瓷界面之间已经实现了紧密贴合,呈现出不连续的锯齿状;当焊接温度高于1150℃时,Si挥发向SUS430基体扩散,使得Ti_(3)SiC_(2)产生拓扑分解,同时Fe、Cr向Ti_(3)SiC_(2)基体扩散,界面处产生了反应层,两种材料基本实现了有效连接。由于两种材料的热膨胀性能不匹配,会出现焊接裂缝,可考虑添加中间层进行扩散焊接,以获得结合更紧密的复合双极板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Ti_(3)SiC_(2) SUS430 扩散焊接 界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金属焊接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 被引量:5
2
作者 赵经香 李希超 +4 位作者 戴作强 郑莉莉 时婧 徐斌 孙明月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1-1021,共11页
陶瓷和金属是两类重要的结构材料,将二者连接在一起可以优势互补,制造出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复合构件。传统的机械连接或粘接连接将陶瓷与金属结合,由于热/力学性能的不匹配,接头处容易发生断裂。本文综述了陶瓷与金属的钎焊、扩散焊和... 陶瓷和金属是两类重要的结构材料,将二者连接在一起可以优势互补,制造出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复合构件。传统的机械连接或粘接连接将陶瓷与金属结合,由于热/力学性能的不匹配,接头处容易发生断裂。本文综述了陶瓷与金属的钎焊、扩散焊和摩擦焊及其研究进展,并着重介绍了影响焊接效果的主要因素。综合分析表明,通过选择恰当的工艺参数和合适的中间层(或钎料),有望获得高性能的焊接接头,从而更好地实现陶瓷与金属的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金属 钎焊 扩散焊 摩擦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机组长期服役后P91钢微观组织演变研究
3
作者 夏锦炎 明洪亮 +6 位作者 王俭秋 张志明 黄星铭 马清和 向天笑 郭凯 郦晓慧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4年第5期777-786,共10页
P91钢因优异的高温强度和抗蠕变性能,作为高温承压部件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超临界火电机组中。然而,长期在高温环境中服役会导致材料微观组织的退化,进而影响其力学性能及机组的安全运行。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显微分... P91钢因优异的高温强度和抗蠕变性能,作为高温承压部件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超临界火电机组中。然而,长期在高温环境中服役会导致材料微观组织的退化,进而影响其力学性能及机组的安全运行。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多种表征技术,分析和对比了P91钢管道在超临界火电机组中长期(66000—68000 h)服役前后的微观组织变化,并探讨了微观组织转变的机理。结合P91钢显微硬度的变化情况,研究了微观组织转变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服役前后的P91钢管道金相组织均保持典型的板条马氏体结构,但服役后P91钢中马氏体板条内的位错密度下降,且部分板条出现宽化。在析出相方面,服役前的P91钢中主要存在富Cr的M_(23)C_(6)相、富V、Nb的MX相,而服役后的P91钢中除了原有的析出相外,还在原奥氏体晶界和板条边界发现了富Mo的Laves相。另外,服役后析出相的面积分数相比服役前增加了3.06%,但析出相的数量却减少了28.1%,这主要归因于M_(23)C_(6)相的Ostwald熟化和Laves相析出长大。析出相的粗化与聚集减弱了对位错和晶界的钉扎作用,导致板条合并宽化,以及亚晶粒的形成更加容易发生。服役后的P91钢,其平均显微硬度下降了20.70 HV0.5,直接反映为力学性能的降低。一系列的微观组织的演变,是导致P91钢力学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为P91管道的长期安全服役提供了基础数据,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服役 超临界机组 P91钢 马氏体组织 M_(23)C_(6)相 LAVES相 显微硬度 服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溶温度和时效时间对Inconel 617高温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王庆鹏 刘生 +4 位作者 孙明月 贾震 徐斌 吴升清 陈轶杰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30,共10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研究固溶温度和时效时间对Inconel 617高温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nconel 617合金固溶态组织中主要析出相为M23C6型碳化物,且优先于晶界处形核长大;随着固溶温度的...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研究固溶温度和时效时间对Inconel 617高温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nconel 617合金固溶态组织中主要析出相为M23C6型碳化物,且优先于晶界处形核长大;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晶界及晶内碳化物经历先长大后溶解两个过程,合金平均晶粒尺寸生长速率提高。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γ′相弥散析出且均匀分布于组织中,呈现数量减少、尺寸增大的趋势。γ′相尺寸增大,其晶格错配度随之增大,γ′相周围的弹性应变场增强,强化效果更加明显。高温拉伸性能测试表明:随固溶温度的升高,Inconel 617合金在750℃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逐渐降低,而在900℃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逐渐提高。在≤750℃时Inconel 617合金晶界强度高于晶内强度,而在900℃时晶内强度则高于晶界强度。随时效时间的延长,Inconel 617合金在750℃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逐渐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onel 617合金 固溶 时效 碳化物 γ′相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酷环境下飞机典型结构异种材料电偶腐蚀特点与防护对策 被引量:7
5
作者 史洪微 崔常京 +3 位作者 韦涛 陈群志 刘福春 韩恩厚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0年第5期52-57,共6页
介绍了电偶腐蚀的原理,以飞机结构上容易出现的三种电偶腐蚀(碳纤维增强环氧复合材料-铝合金、钛合金-铝合金、铝合金-不锈钢)为例,对目前关于这三种电偶腐蚀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电偶腐蚀的环境影响因素,综述了耦合材料的失效特点... 介绍了电偶腐蚀的原理,以飞机结构上容易出现的三种电偶腐蚀(碳纤维增强环氧复合材料-铝合金、钛合金-铝合金、铝合金-不锈钢)为例,对目前关于这三种电偶腐蚀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电偶腐蚀的环境影响因素,综述了耦合材料的失效特点和形式,探讨了利用阻隔、涂层和缓蚀剂等手段减缓和防止电偶的防护措施,指出利用微区测试技术、联合多种研究手段和复合环境因素在研究电偶腐蚀方面的重要性。在多因素条件下,设计模拟耦合件的试验,有利于模拟实际工况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偶腐蚀 电偶电流 铝合金 防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塑性变形过程中锯齿屈服现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李传强 许道奎 韩恩厚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09-818,共10页
在所有工程用金属结构材料中,镁合金的密度最低,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然而,镁合金在一定的塑性变形条件下会出现明显的"塑性不稳定"现象,也被称作锯齿屈服(流变)现象或Portevin-Le Chatelier(PLC)效应,主要表现为应力-... 在所有工程用金属结构材料中,镁合金的密度最低,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然而,镁合金在一定的塑性变形条件下会出现明显的"塑性不稳定"现象,也被称作锯齿屈服(流变)现象或Portevin-Le Chatelier(PLC)效应,主要表现为应力-应变曲线上的锯齿状波动。近年来,关于镁合金PLC效应的研究报道逐年增加。本文将重点介绍镁合金中存在塑性不稳定现象相关的研究进展,叙述并归纳镁合金PLC效应发生的条件、锯齿屈服的特征、合金元素对锯齿屈服现象的影响及对应的理论机制等。最后,指出目前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提出将来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Portevin-Le Chatelier效应 锯齿流变 变形机制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不同易切削元素的笔头用易切削不锈钢微观组织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宋元元 孔凡亚 +1 位作者 李红军 戎利建 《中国制笔》 2020年第2期4-7,共4页
采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表征手段分析了含Bi(铋)和Te(碲)以及含Se(硒)的两种新型笔头用易切削铁素体不锈钢的显微组织,研究了易切削元素Bi、Te和Se在钢中的分布、形态及其对显微组织的影响,探讨了这些易切削合金元素代替有毒元素Pb的... 采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表征手段分析了含Bi(铋)和Te(碲)以及含Se(硒)的两种新型笔头用易切削铁素体不锈钢的显微组织,研究了易切削元素Bi、Te和Se在钢中的分布、形态及其对显微组织的影响,探讨了这些易切削合金元素代替有毒元素Pb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在易切削铁素体不锈钢中加入Bi、Te或Se易切削元素后,Bi主要以单质形式呈块状分布在基体上或者附着在Mn S旁,而Te一般以MnTe或者Mn(S,Te)夹杂物形式存在;Se则主要形成了Mn(S,Se)夹杂物。形成的MnS型易切削相多以纺锤状或短棒状断断续续地呈链条样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易切削相的这种分布形态将有利于提高易切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切削钢 MNS Bi TE 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孔法测量三维残余应力场精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8
作者 赵美娟 陈静 陈怀宁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26,共7页
深孔法作为一种适用于金属与复合材料构件中三维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采用该技术时的测量误差或不确定度是工程应用中应该关注的问题。针对实际测量过程中的角度偏差及Z向应力导致的误差问题,该文以Q345低合金钢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法... 深孔法作为一种适用于金属与复合材料构件中三维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采用该技术时的测量误差或不确定度是工程应用中应该关注的问题。针对实际测量过程中的角度偏差及Z向应力导致的误差问题,该文以Q345低合金钢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法分析该技术应用过程中的误差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参考孔两次测量的角度偏差不超过6°时,测量结果误差可忽略;测量方向与实际主应力方向间的偏差角度与其引起的测量误差之间符合二次函数关系,且偏差角度不超过6°产生的误差将小于1%;Z向应力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较为复杂,原始应力完全弹性释放或Z向应力与原始应力引起的孔径变形状态相同时影响较小,误差值与Z向应力之间符合三次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孔法 残余应力 数值模拟 测量精度 误差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锂合金强化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9
作者 蔡祥 乔岩欣 +3 位作者 许道奎 李传强 杨兰兰 周慧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374-379,共6页
在所有金属结构材料中镁锂合金具有密度低、塑性高和比刚度高等优异性能,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低的绝对强度限制了镁锂合金在工程中的生产与应用。本文系统归纳并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镁锂合金的强化方法,包括合... 在所有金属结构材料中镁锂合金具有密度低、塑性高和比刚度高等优异性能,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低的绝对强度限制了镁锂合金在工程中的生产与应用。本文系统归纳并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镁锂合金的强化方法,包括合金化、加工变形、热处理以及复合强化等,并对其强化机制进行描述和对比分析。最后,本文指出了目前关于镁锂合金性能研究方面的不足之处,并对将来镁锂合金强化行为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锂合金 力学性能 强化方式 强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老化316L不锈钢在模拟核电溶解氧/氢高温高压水中应力腐蚀裂纹扩展行为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文博 张志明 +2 位作者 王俭秋 韩恩厚 柯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4-150,共7页
利用直流电位降(DCPD)和高温高压腐蚀测试系统,开展了热老化2 000 h的316L不锈钢(SS)样品在320℃、13 MPa的模拟核电-回路含1.5×10-3 B和2.3×10-6 Li的高温高压水中的应力腐蚀裂纹扩展速率(CGR)测试。结果表明,当溶液中的溶解... 利用直流电位降(DCPD)和高温高压腐蚀测试系统,开展了热老化2 000 h的316L不锈钢(SS)样品在320℃、13 MPa的模拟核电-回路含1.5×10-3 B和2.3×10-6 Li的高温高压水中的应力腐蚀裂纹扩展速率(CGR)测试。结果表明,当溶液中的溶解氧(DO)含量从2×10-6逐步降低至10-6、5×10-7、10-7以及5×10-9时,热老化316L SS的CGR逐渐降低,其中DO降低至5×10-7以及更低时,CGR降低明显。当溶液由DO转为溶解氢(DH)时,CGR进一步降低。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对测试后样品的断口形貌以及裂纹扩展路径进行了观察,断口呈现典型的沿晶应力腐蚀开裂(IGSCC)形貌。DO/DH的改变主要影响了裂纹尖端的传质过程以及裂纹尖端新鲜表面的再钝化过程,进而影响CGR。热老化2 000 h对316L SS的微观结构以及在高温高压水中的应力腐蚀CGR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氧/溶解氢 热老化 不锈钢 高温高压水 应力腐蚀开裂 裂纹扩展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VAF制备铝基非晶合金涂层及其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邱实 张连民 +3 位作者 胡红祥 郑玉贵 杨柏俊 王建强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9-96,共8页
[目的]为提升2024铝合金表面的耐蚀性能,开展先进涂层制备技术及其腐蚀行为研究。[方法]采用空气超音速火焰喷涂(HVAF)制备铝基非晶合金涂层。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非晶涂层及2024铝合金基体的成分、微观... [目的]为提升2024铝合金表面的耐蚀性能,开展先进涂层制备技术及其腐蚀行为研究。[方法]采用空气超音速火焰喷涂(HVAF)制备铝基非晶合金涂层。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非晶涂层及2024铝合金基体的成分、微观结构进行分析。采用电化学工作站监测非晶涂层和铝合金基体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腐蚀形貌进行观察。[结果]结果表明:HVAF工艺较高的喷涂速度有效降低了涂层的孔隙率(0.35%);同时,较高的喷涂速度使得熔化颗粒的冷却速度高于非晶形成所需的临界冷却速率,极大增加了涂层的非晶含量(高达81.3%)。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中,铝基非晶合金涂层的耐蚀性能优于2024铝合金基体,其钝化电流密度为8×10^-6 A/cm^2,点蚀电位约为-0.30 VSCE,低频下的阻抗值约为2024铝合金基体的4倍。铝基非晶合金涂层的腐蚀机制为均匀腐蚀,而2024铝合金基体为点蚀。[结论]HVAF工艺可制备具有高非晶相含量、低孔隙率的铝基非晶合金涂层,能明显改善铝基非晶合金涂层的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超音速火焰喷涂 热喷涂 铝基非晶合金涂层 孔隙率 腐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锂合金表面腐蚀防护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栾吉瑜 王保杰 +1 位作者 许道奎 孙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441-446,共6页
与其他金属结构材料相比,镁锂合金密度最低,在汽车、航空航天、卫星和军事等工程应用领域具有强的应用潜力。然而,低的耐蚀性限制了镁锂合金的工程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镁锂合金腐蚀防护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不同镁锂合金的表面防护... 与其他金属结构材料相比,镁锂合金密度最低,在汽车、航空航天、卫星和军事等工程应用领域具有强的应用潜力。然而,低的耐蚀性限制了镁锂合金的工程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镁锂合金腐蚀防护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不同镁锂合金的表面防护处理方法,主要包括镁锂合金化学转化、阳极氧化、化学镀及有机涂层等防护方法。最后,对镁锂合金表面防护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锂合金 阳极氧化 化学镀 化学转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盐催化剂对抚顺油页岩热解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闯 邹天霖 +3 位作者 潘颢丹 陆浩 刘潇阳 胡红祥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15-22,共8页
利用FTIR、XRD研究了抚顺油页岩(OS)的组成结构,TG-MS分析了过渡金属盐催化剂(页岩灰作为载体负载NiCl_(2)·6H_(2)O、CuCl_(2)·2H_(2)O、ZnCl_(2))对OS热解的催化作用和挥发分析出的影响规律,采用Coats-Redfern模型分析过渡... 利用FTIR、XRD研究了抚顺油页岩(OS)的组成结构,TG-MS分析了过渡金属盐催化剂(页岩灰作为载体负载NiCl_(2)·6H_(2)O、CuCl_(2)·2H_(2)O、ZnCl_(2))对OS热解的催化作用和挥发分析出的影响规律,采用Coats-Redfern模型分析过渡金属盐催化剂对OS热解活化能的影响。结果表明,OS中矿物质主要由石英、硅铝酸盐和少量的碳酸盐组成,有机质主要是脂肪族化合物。三种过渡金属盐催化剂对OS热解均有促进作用,且OS单独热解时,在390.1~581.8℃快速热解,占总失重的76.19%。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过渡金属盐催化剂能降低OS热解所需的活化能,其中NiCl_(2)·6H_(2)O降低OS热解活化能的能力最高(18.7 kJ/mol),比OS单独热解活化能降低了23.55%。过渡金属盐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由高到低排序为NiCl_(2)·6H_(2)O>CuCl_(2)·2H_(2)O>ZnCl_(2)。此外,过渡金属盐催化剂还能促使OS热解发生挥发分的裂化、芳构化和焦化等反应,从而提高挥发分中脂肪烃(以烷烃、烯烃为代表)和芳香烃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热解 催化剂 FTIR TG-MS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温及应力条件下IC10合金的组织演化及机理
14
作者 刘明坤 王威 +3 位作者 吴云胜 佟文伟 秦学智 周兰章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0-151,共12页
针对燃气涡轮叶片超温运行可能引发的合金劣化问题,对燃气涡轮叶片用IC10合金超温(1070~1250℃)、拉/压应力(30~90 MPa)条件下的微观组演化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无应力超温热暴露过程中IC10合金中二次γ′相的退化方式主要包括球化... 针对燃气涡轮叶片超温运行可能引发的合金劣化问题,对燃气涡轮叶片用IC10合金超温(1070~1250℃)、拉/压应力(30~90 MPa)条件下的微观组演化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无应力超温热暴露过程中IC10合金中二次γ′相的退化方式主要包括球化、粗化和回溶,随着热暴露温度的升高及热暴露时间的延长,在γ/γ′相界面能降低的驱动下,二次γ'相形状由花状向圆方状及球状演变。二次γ'相的面积分数随温度的升高及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在高于1225℃下热暴露时间超过50 h后,二次γ'相完全回溶。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二次γ'相尺寸逐渐增加,γ'相粗化符合由元素扩散控制的Lifshitz-Slozov-Wagner理论。在超温有应力热暴露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增加,γ'相筏化现象逐渐加剧。拉应力促进γ'相沿垂直于应力轴的方向出现N型筏化,压应力则促进γ'相沿平行于应力轴的方向出现P型筏化。相对于压应力,拉应力状态下γ'相筏化进程更加迅速。根据超温及应力条件下IC10合金的组织演化图谱可对服役后叶片的服役工况进行反向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10合金 超温 热暴露 组织演化 筏化 高温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重力条件下单晶合金的凝固生长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兴宏 晋冬艳 任玉虎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62-269,共8页
单晶合金由于没有晶界缺陷而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能,如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是先进航空航天发动机和燃气涡轮发动机关键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使役性能。单晶合金的特色结构决定了它只能通过凝固的方式获得,因而凝固过程对单晶合金的组织结构、... 单晶合金由于没有晶界缺陷而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能,如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是先进航空航天发动机和燃气涡轮发动机关键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使役性能。单晶合金的特色结构决定了它只能通过凝固的方式获得,因而凝固过程对单晶合金的组织结构、成分分布乃至理化性能具有难以磨灭的影响。如以枝晶结构为主要特征的单晶合金中的枝晶结构参数、合金元素的宏观与微观偏析都与凝固过程参数(如凝固速度、温度梯度等)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重力导致的各项效应(如浮力对流、沉降和流体静压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凝固过程参数,并且是导致成分偏析和凝固缺陷的重要原因。但在常规地面条件下由于无法有效去除重力影响,因而难以清晰揭示凝固过程中的重力效应及其作用规律。而在微重力环境中,这一难题将迎刃而解。因此,近些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利用空间或模拟微重力环境,对重力对单晶凝固行为的影响及其在缺陷形成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对于获得良好的单晶凝固组织、避免凝固缺陷的形成,以及提高单晶合金的质量和性能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微重力下单晶生长研究的相关进展,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微重力 单晶合金 晶体生长 凝固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6L不锈钢表面激光熔覆Co基合金层的耐冲刷腐蚀性能 被引量:7
16
作者 姚新阳 赵宇航 +1 位作者 姜胜利 国旭明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2-35,8,共4页
为了提高316L不锈钢在冲刷腐蚀类环境中的耐腐蚀性,在其表面激光熔覆Co Ni Cr Al Y合金层。采用冲刷腐蚀试验比较了316L不锈钢及Co基合金熔覆层在含固相颗粒酸碱溶液中的耐冲刷腐蚀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熔覆层物相,采用金相显微镜... 为了提高316L不锈钢在冲刷腐蚀类环境中的耐腐蚀性,在其表面激光熔覆Co Ni Cr Al Y合金层。采用冲刷腐蚀试验比较了316L不锈钢及Co基合金熔覆层在含固相颗粒酸碱溶液中的耐冲刷腐蚀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熔覆层物相,采用金相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熔覆层腐蚀前后的形貌。结果表明:在低浓度酸碱、低含砂量及低速冲刷条件情况下,Co Ni Cr Al Y熔覆层的耐冲刷腐蚀性略高于316L不锈钢;在高浓度酸碱、高含砂量及高速冲刷条件下,Co基合金熔覆层的耐冲刷腐蚀性能明显优于316L不锈钢的;Co基合金熔覆层中析出的Cr2Ni3,Al Co和Al Ni硬质相以及Co元素本身的抗腐蚀性的综合作用使Co基合金熔覆层的耐冲刷腐蚀性能远远高于316L不锈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CO基合金 316L不锈钢 冲刷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水溶液pH值原位测量系统与机理
17
作者 郭琦 吴欣强 +1 位作者 韩恩厚 柯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29-1336,共8页
研制了以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陶瓷薄膜电极为pH电极、外置压力平衡式Ag/AgCl电极为参比电极的高温高压水溶液pH值原位测量系统,测量了H3BO3/LiOH水溶液在473.15573.15 K范围内的pH值,并与热力学计算得到的pH值比较。结果表明,当温... 研制了以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陶瓷薄膜电极为pH电极、外置压力平衡式Ag/AgCl电极为参比电极的高温高压水溶液pH值原位测量系统,测量了H3BO3/LiOH水溶液在473.15573.15 K范围内的pH值,并与热力学计算得到的pH值比较。结果表明,当温度高于548.15 K时,测量系统可以实现pH值的准确测量;而低于此温度时,由于YSZ陶瓷膜内阻过大,测得的pH值与理论计算值存在偏差,且随温度的降低,测量偏差增大。讨论了该系统的pH值测量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水 PH值 陶瓷薄膜电极 YSZ电极 原位测量 热力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