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1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要农作物面积多维多尺度立体统计遥感调查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潘耀忠 李强子 +12 位作者 张锦水 史击天 朱秀芳 顾晓鹤 朱文泉 岳建伟 贾坤 杜鑫 张富民 张扬 王红岩 王文娜 李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5,共8页
农作物面积等农情信息是农业政策和农业资源配置优化的重要参考依据.2003年以来,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多家科研院所与企事业单位开展主要农作物面积多维多尺度立体统计遥感调查技术创新与应用,经过10多年的研究和技术攻关,创新发展了新一代... 农作物面积等农情信息是农业政策和农业资源配置优化的重要参考依据.2003年以来,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多家科研院所与企事业单位开展主要农作物面积多维多尺度立体统计遥感调查技术创新与应用,经过10多年的研究和技术攻关,创新发展了新一代的空天地农作物面积统计遥感调查技术体系,突破了多源数据农作物遥感精细识别、统计抽样与遥感测量相结合的农作物面积估算等关键技术难点,研制了统计调查空间抽样与农作物面积统计产品真实性检验技术,建立了主要农作物面积统计遥感调查新制度和业务化运行系统.相关研究成果在全国农业统计调查业务中全面推广应用,并支撑了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农作物面积遥感测量工作,实现了我国农作物面积统计从“对人”调查到“对地”调查的技术更新换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面积 遥感 空间抽样 业务化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科学数据》发刊词 被引量:9
2
作者 郭华东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16年第1期F0002-F0002,I0001-I0003,共4页
人类正在进入大数据时代。作为科学生产力认识的革命性创新,大数据为科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方法论;作为科学研究的新范式,大数据正在催生人们用全新的思维追求科学发现。在全球大数据浪潮涌动、我国将大数据列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中... 人类正在进入大数据时代。作为科学生产力认识的革命性创新,大数据为科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方法论;作为科学研究的新范式,大数据正在催生人们用全新的思维追求科学发现。在全球大数据浪潮涌动、我国将大数据列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科学数据》问世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有源头活水来 科学数据 科学生产力 大数据 问渠哪得清如许 革命性创新 科学研究 发刊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户调研的中国农村居民点空心化程度研究 被引量:79
3
作者 宇林军 孙大帅 +3 位作者 张定祥 郑博 韩乐然 宇振荣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43-1049,共7页
基于中国范围的乡村人居环境调研数据,分析了中国农村宅基地空心现象。结果表明:1中国农村宅基地空心化严重,93.5%的调研村庄有空心化现象,平均空心化率达到10.2%。2省域农村宅基地空心化差异明显,其中华北、华东、华中地区普遍较高;3... 基于中国范围的乡村人居环境调研数据,分析了中国农村宅基地空心现象。结果表明:1中国农村宅基地空心化严重,93.5%的调研村庄有空心化现象,平均空心化率达到10.2%。2省域农村宅基地空心化差异明显,其中华北、华东、华中地区普遍较高;3多种因素导致农村宅基地空心化,认为是"外出务工"、"户口迁移"、"房屋年久失修"及"一户多宅"的受访者分别占39.94%,19.51%,25.73%和14.82%。4中国农村空心化宅基地再利用潜力巨大,但再利用难度大,需要从改革城乡二元体制和乡村空间重构的角度进行空心村整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农村宅基地 空心村 农户调研 城镇化 农村人口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遥感监测近地表细颗粒物多元回归方法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贾松林 苏林 +3 位作者 陶金花 王子峰 陈良富 尚华哲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65-573,共9页
对地基监测PM2.5和气象数据、MODISAOD卫星数据与NCEP FNL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在与一元简单线性模型(模型1)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应于北京及其附近地区遥感监测近地面颗粒物(PM2.5)浓度的多元线性(模型2)和非线性(模型3)回归模型,... 对地基监测PM2.5和气象数据、MODISAOD卫星数据与NCEP FNL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在与一元简单线性模型(模型1)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应于北京及其附近地区遥感监测近地面颗粒物(PM2.5)浓度的多元线性(模型2)和非线性(模型3)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评价验证和遥感监测初步应用.结果表明:模型1,2,3分别能够解释PM2.5 32.5%,56.1%,62.7%的变异.反演的PM2.5浓度与站点监测值相关性分别为0.5488(R2=0.3012),0.7449(R2=0.5549),0.7431(R2=0.5523).对于站点监测PM2.5浓度63.1652μg/m3的均值,反演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43.5562,35.3321,36.8450μg/m3.模型2和3中气象因子分别能够解释PM2.5 23.6%和12.6%的变异,说明了气象因子影响北京地区春季PM2.5-AOD关系的显著性.3种模型整体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低值高估和高值低估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表细颗粒物浓度(PM 2 5 ) 卫星遥感监测 多元回归模型 气象要素 气溶胶光学厚度(AOD) concentration of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 5) aerosol optical depth (A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官厅水库水质监测研究 被引量:34
5
作者 田野 郭子祺 +2 位作者 乔彦超 雷霞 谢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217-2226,共10页
遥感监测具有监测面积广、速度快、成本低等优势,常用于大面积水质监测。以北京官厅水库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和实验室测量数据建立水质参数遥感反演的生物光学模型,对夏季官厅水库的非色素颗粒物浓度、叶绿素a浓度和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 遥感监测具有监测面积广、速度快、成本低等优势,常用于大面积水质监测。以北京官厅水库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和实验室测量数据建立水质参数遥感反演的生物光学模型,对夏季官厅水库的非色素颗粒物浓度、叶绿素a浓度和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浓度进行了反演。该模型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建立反演模型,利用卫星数据进行水质参数反演,从而得到大面积水体的水质分布图。采用CHRIS/Proba高光谱数据反演官厅水库的水体组分浓度,对库区水质反演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采用的遥感反演模型基本适用于官厅水库水质监测,反演出的叶绿素a、总悬浮物和CDOM的空间分布与实际测量值的空间分布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监测 水质监测 水质反演 高光谱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和GIS的巢湖流域生态功能分区研究 被引量:40
6
作者 王传辉 吴立 +3 位作者 王心源 王官勇 孙叶根 胡降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5808-5817,共10页
生态功能分区是区域自然资源科学管理及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基础。基于生态功能分区原则,考虑流域——子流域完整性进行巢湖流域生态功能分区。在综合分析巢湖流域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确定生态功能分区原则、依据、方法及命名,基于... 生态功能分区是区域自然资源科学管理及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基础。基于生态功能分区原则,考虑流域——子流域完整性进行巢湖流域生态功能分区。在综合分析巢湖流域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确定生态功能分区原则、依据、方法及命名,基于遥感与GIS在数据采集方面及多层面叠加功能的优势,通过遥感数据对研究区土地利用信息的提取以及利用DEM空间分析进行子流域划分等技术手段,探讨了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的研究区子流域生态功能划分方法,形成了巢湖流域生态功能分区方案,将全流域分为5个生态功能区和12个生态功能亚区,并阐明了不同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重点与经济社会发展约束。对于新调整行政区划的巢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为流域产业布局、生态防灾减灾、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和GIS 巢湖流域 生态与环境 生态功能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谢巧云 黄文江 +6 位作者 蔡淑红 梁栋 彭代亮 张清 黄林生 杨贵军 张东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52-1356,共5页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反映作物生长状况和进行产量预测预报的主要指标之一,对诊断作物生长状况具有重要意义。遥感技术为大面积、快速监测植被LAI提供了有效途径。利用高光谱遥感影像,结合田间同步实验数据,探讨不同方法...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反映作物生长状况和进行产量预测预报的主要指标之一,对诊断作物生长状况具有重要意义。遥感技术为大面积、快速监测植被LAI提供了有效途径。利用高光谱遥感影像,结合田间同步实验数据,探讨不同方法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的能力。介绍了支持向量机、离散小波变换、连续小波变换和主成分分析四种LAI反演方法。分别利用上述四种方法构建冬小麦LAI反演模型,并对不同算法反演的LAI模型进行了真实性检验。结果显示,支持向量机非线性回归模型精度最高,对冬小麦LAI估算能力最强,反演值与实测值拟合的决定系数为0.823 4、均方根误差为0.419 5。离散小波变换法和主成分分析法都是基于特征提取和数据降维,其多元变量回归分析对LAI估算能力相近,决定系数分别为0.697 1和0.692 4,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605 8和0.554 1。连续小波变换法回归模型精度最低,不适宜直接用其小波系数来反演LAI。结果表明,非线性支持向量机模型最适宜用于研究区域的冬小麦LAI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 高光谱 支持向量机 小波变换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卫星多光谱遥感数据的过火面积估算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余超 陈良富 +2 位作者 李莘莘 陶金花 苏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39-745,共7页
露天生物质燃烧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源,导致空气质量恶化并引起气候变化。卫星遥感数据能够提供大尺度、多时相的监测信息,然而燃烧火点监测和火烧迹地监测两种方式都存在着局限性。以美国东南部地区为研究区域,通过结合卫星遥感获... 露天生物质燃烧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源,导致空气质量恶化并引起气候变化。卫星遥感数据能够提供大尺度、多时相的监测信息,然而燃烧火点监测和火烧迹地监测两种方式都存在着局限性。以美国东南部地区为研究区域,通过结合卫星遥感获取的高分辨率燃烧面积数据及多时相的燃烧火点数据,建立时空匹配模型估算露天生物质燃烧过火面积。通过分析植被燃烧前后的光谱变化特征,基于高分辨率的Landsat-5 TM4波段(0.84μm)与7波段(2.22μm)数据,利用差分归一化燃烧比(dNBR:the differential normalized burn ratio)提取燃烧面积数据;而燃烧火点数据则通过分析燃烧植被的热红外光谱特征利用MODIS 4与11μm波段数据提取。结果显示,该地区燃烧面积与燃烧火点数量之间相关系数达0.63,并且二者之间的比例关系随植被类型而发生变化,林地、草地、灌木、耕地和沼泽五种植被类型对应的像元燃烧面积分别为0.69,1.27,0.86,0.72和0.94 km^2。通过与美国火灾中心(national interagency fire center,NIFC)地面调查数据比对,模型估算的美国东南部过火面积数据较为精确,而同期的MODIS燃烧面积产品(MCD45)及燃烧源清单产品(global fire emissions database,GFED)遗漏了该区域大量的小面积燃烧事件。因此,本研究建立的过火面积估算模型能够提供更为精确的排放源参数信息,有利于区域空气质量模式准确地模拟露天生物质燃烧排放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生物质燃烧 MODIS LANDSAT 燃烧火点 过火面积 差分归一化燃烧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生长模型与定量遥感参数结合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5
9
作者 吴蕾 柏军华 +3 位作者 肖青 杜永明 柳钦火 徐丽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5-166,共12页
作物生长模型与定量遥感参数的结合,不仅满足前者实现区域应用的需求,也有助于提高后者的反演精度,在生态、农业、资源调查与全球气候变化等研究上意义重大。该文从作物生长模型空间应用拓展的角度,对国内外主流作物生长模型、定量遥感... 作物生长模型与定量遥感参数的结合,不仅满足前者实现区域应用的需求,也有助于提高后者的反演精度,在生态、农业、资源调查与全球气候变化等研究上意义重大。该文从作物生长模型空间应用拓展的角度,对国内外主流作物生长模型、定量遥感参数以及两者结合的参数与方法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典型作物生长模型的主要模拟过程及其驱动、初始化、输出等参数,总结了当前定量遥感正反演结果可为作物生长模型区域应用提供的参数数据;建立了作物生长模型模拟过程与定量遥感参数的对应关系,对比分析了作物生长模型与定量遥感参数的不同结合方式。基于以上内容,对作物生长模型面应用的限制因素及其与定量遥感参数的关系、作物生长模型面应用时参数尺度效应的影响、作物生长模型与定量遥感参数耦合方法的发展3个方面展开了讨论,以期为作物生长模型与定量遥感参数开展更好的结合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模型 植被 作物生长 定量遥感 结合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气溶胶偏振遥感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0
作者 郭红 顾行发 +2 位作者 谢东海 余涛 孟庆岩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73-1880,共8页
POLDER-1是国际上第一个可以获取偏振光观测的星载对地探测器,随着POLDER/PARASOL等偏振仪器的应用,偏振遥感在国际上已成为一个快速发展的研究领域,并在大气气溶胶监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从POLDER/PARASOL,... POLDER-1是国际上第一个可以获取偏振光观测的星载对地探测器,随着POLDER/PARASOL等偏振仪器的应用,偏振遥感在国际上已成为一个快速发展的研究领域,并在大气气溶胶监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从POLDER/PARASOL,APS(aerosol polarimetry sensor)和航空偏振相机、地基偏振观测平台三个方面综述了大气气溶胶偏振遥感近20年(1993-2013)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1)POLDER/PARASOL陆地上空和海洋上空气溶胶参数反演算法;POLDER/PARASOL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产品精度验证、应用以及与MODIS等卫星AOD产品的对比分析。(2)MICROPOL,RSP和APS陆地上空和海洋上空气溶胶参数反演算法;国产多角度航空偏振相机(directional polarimetric camera,DPC)的气溶胶参数反演算法。(3)CE318-2和CE318-DP的气溶胶地基偏振反演算法。其中卫星、航空和地面气溶胶参数反演的结果包括总的AOD、细粒子AOD、粗粒子AOD、粒子谱分布、粒子形状、复折射指数、单次散射反射率、散射相函数、偏振相函数以及云顶AOD。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大气气溶胶偏振遥感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为大气气溶胶偏振遥感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偏振遥感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重采样方法对遥感影像信息影响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周威 余涛 +2 位作者 孟庆岩 胡新礼 李畅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6-430,共5页
在对原始影像进行几何校正时需要对影像进行重采样,必然会导致光谱信息的失真,如何保持原始影像的光谱信息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从影像应用质量评价的角度,对3种不同类型的遥感影像质量进行了评价与分析,通过对多幅不同空间分辨率的遥... 在对原始影像进行几何校正时需要对影像进行重采样,必然会导致光谱信息的失真,如何保持原始影像的光谱信息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从影像应用质量评价的角度,对3种不同类型的遥感影像质量进行了评价与分析,通过对多幅不同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重采样后进行比较,评价了重采样后遥感影像的质量.研究表明,影像重采样后的信息量随着空间分辨率的提高基本保持不变,随着空间分辨率的降低,信息量也逐步减少的结论,为评价遥感影像重采样后影像信息量损失情况的多尺度效应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几何校正 重采样 多尺度 空间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种植面积遥感估算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焕雪 李强子 +3 位作者 文宁 杜鑫 陶青山 田亦陈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61,共8页
针对不同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区,研究影响遥感影像分类各因素与农作物种植面积估算精度的定性和定量关系是十分必要的。以Rapid Eye影像提取的早稻种植信息为研究对象,从农作物的种植成数、种植破碎度和地块形状指数3个角度进行了不同空间... 针对不同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区,研究影响遥感影像分类各因素与农作物种植面积估算精度的定性和定量关系是十分必要的。以Rapid Eye影像提取的早稻种植信息为研究对象,从农作物的种植成数、种植破碎度和地块形状指数3个角度进行了不同空间分辨率下各因素对农作物面积监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农作物种植成数的降低,种植结构越来越破碎,种植地块趋于狭长分布,各分辨率下农作物面积估算精度均呈递减趋势;要达到85%以上的面积估算精度,当作物种植成数在50%以上时,可选取高于150 m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当作物种植较为破碎时,需要在提高影像空间分辨率的同时融入其他技术手段;当作物种植地块为狭长分布时,提高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并不能保证面积估算精度,必须通过其他技术手段达到精度要求;并最终得到了4种影响因素对面积估算精度的定量评估模型。研究结果为解决不同农作物种植结构区遥感数据的选择、面积估算精度的提高,以及在特定研究区和数据源条件下可达到的面积估算水平等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估算 种植面积 农作物 影像分类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MP的遥感影像并行ISODATA聚类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扬 王鹏 +4 位作者 杨瑞 左宪禹 张周威 吴晓洋 渠涧涛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38-243,250,共7页
针对传统影像分类算法执行效率较低,无法满足海量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实时处理需求的问题,对资源三号卫星专题产品中遥感影像的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算法进行分析与研究,设计一种基于OpenMP的并行ISODATA聚类算法(PIsodata Omp)。采用OpenMP... 针对传统影像分类算法执行效率较低,无法满足海量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实时处理需求的问题,对资源三号卫星专题产品中遥感影像的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算法进行分析与研究,设计一种基于OpenMP的并行ISODATA聚类算法(PIsodata Omp)。采用OpenMP技术优化ISODATA算法中的样本点聚类、聚类样本中心标准差计算,实现基于共享内存的单机多核并行化处理。实验结果表明,PIsodata Omp算法能在保证分类精度不变的情况下,明显提高资源三号卫星影像数据的处理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聚类 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算法 OpenMP技术 遥感影像分类 多核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填海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徐进勇 张增祥 +3 位作者 赵晓丽 汪潇 温庆可 左丽君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0-62,75,共4页
遥感技术为围填海的实时监测提供了有效手段。本文依据"908"专项的海域使用分类体系,以及相关围填海类型在HJ-1CCD卫星影像上的可分性,建立了围填海遥感分类系统;根据港口用海、城镇用海、围垦用海、盐田用海、围海养殖等各... 遥感技术为围填海的实时监测提供了有效手段。本文依据"908"专项的海域使用分类体系,以及相关围填海类型在HJ-1CCD卫星影像上的可分性,建立了围填海遥感分类系统;根据港口用海、城镇用海、围垦用海、盐田用海、围海养殖等各种围填海工程在HJ-1 CCD标准假彩色影像上的色调、纹理、空间组合等特征,建立了相应围填海类型的解译标志;提出围填海遥感信息提取的详细技术流程,并对2000-2012年河北省曹妃甸新区和滦河口的围填海作了遥感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围填海 分类 解译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元古代冰成沉积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丁海峰 马东升 +1 位作者 姚春彦 蔺启忠 《地球化学》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24-237,共14页
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缘阿克苏地区出露有2套与新元古代冰期相关的杂砾岩沉积,通过对其进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讨论了沉积物的构造背景和古气候风化条件。化学蚀变指数(CIA)指示出本区的2套新元古代杂砾岩代表了2次寒冷的冰期记录,分别为... 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缘阿克苏地区出露有2套与新元古代冰期相关的杂砾岩沉积,通过对其进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讨论了沉积物的构造背景和古气候风化条件。化学蚀变指数(CIA)指示出本区的2套新元古代杂砾岩代表了2次寒冷的冰期记录,分别为巧恩布拉克冰期和尤尔美那克冰期,其中在巧恩布拉克冰期中出现了2次小冰期旋回,而且本区从早新元古代开始一直处于较为寒冷干燥的环境下,直到晚新元古代才逐渐变暖。通过K2O/Na2O-SiO2图解和La-Th-Sc、Th-Sc-Zr/10、Th-Co-Zr/10三角图解讨论了沉积构造背景从早新元古代岛弧环境向晚新元古代被动大陆边缘环境演化的趋势,而主元素含量也体现了从不成熟向成熟演化的特征,与本区存在的阿克苏群变质岩基底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元古代 冰期 化学蚀变指数 沉积构造背景 阿克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泊水体遥感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42
16
作者 徐蓉 张增祥 赵春哲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118,共8页
本文以位于我国不同地区的10个湖泊为研究区域,对波段差值模型、FAI模型以及NDWI和近红外波段模型等3种水体提取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其在MODIS数据湖泊水体识别方面的效果。模型中的阈值分别采用大津法和迭代法计算。结果表明,波段差值... 本文以位于我国不同地区的10个湖泊为研究区域,对波段差值模型、FAI模型以及NDWI和近红外波段模型等3种水体提取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其在MODIS数据湖泊水体识别方面的效果。模型中的阈值分别采用大津法和迭代法计算。结果表明,波段差值模型在西部地区湖泊的应用效果较好,而NDWI和近红外波段模型在东部地区湖泊的应用效果较好,两者总体上比FAI模型更为准确地提取了湖泊水体信息。此外,大多数情况下大津法和迭代法得到的阈值是相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数据 水体提取 NDWI 波段差值 自动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矿模式与找矿模式研究的现代科学技术 被引量:9
17
作者 曾庆栋 底青云 +2 位作者 薛国强 王功文 荆林海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5-308,共14页
为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地下深部资源勘探与开发是当前国内外许多国家重要的战略选择。地下深部是否存在优质矿产资源研究是开展深部找矿的前提。理想的成矿模式对指导找矿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合理找矿模式的建立对于深部... 为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地下深部资源勘探与开发是当前国内外许多国家重要的战略选择。地下深部是否存在优质矿产资源研究是开展深部找矿的前提。理想的成矿模式对指导找矿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合理找矿模式的建立对于深部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各种新技术不断用于地质研究及勘探中,使深入理解成矿作用,建立理想的成矿模式成为可能。目前,一些新技术如矿物原位U-Pb定年、原位成分、原位同位素分析等在成矿模式研究中已发挥重要作用,指导人们重新建立新的成矿模式;同样一些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地球化学探测技术等也正在找矿模式的建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深部矿的找寻提供更可靠的依据。因而成矿理论及综合地球物理、综合地球化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是当前及未来深部矿找矿工作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模式 找矿模式 矿物微区分析技术 地球物理探测技术 地球化学探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的高分遥感图像分割算法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金永涛 李旭青 +1 位作者 张周威 陈曦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8-46,共9页
针对传统的图像分割算法不能完全适用具有多种特征(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和几何特征)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的遥感图像分割算法。算法基于改进的均值漂移滤波和自动标记分水岭分割方法来实现最终分割。首先利用... 针对传统的图像分割算法不能完全适用具有多种特征(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和几何特征)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的遥感图像分割算法。算法基于改进的均值漂移滤波和自动标记分水岭分割方法来实现最终分割。首先利用自动标记分水岭分割方法对遥感图像进行分割,进而采用仿射不变矩形状特征算子提取图像几何特征;其次对图像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第一主成分灰度共生矩阵,分析矩阵特性得出纹理特征;然后结合光谱特征通过改进的均值漂移方法得到多特征滤波结果;最后利用分水岭分割方法实现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分割。为了表明算法的分割效果,利用基于多光谱信息熵方法对算法和单一的分水岭分割方法进行非监督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算法可较好地改善遥感图像的过分割问题,是一种适合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遥感图像的分割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值漂移 多特征 分水岭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中国东北森林植被物候遥感监测 被引量:33
19
作者 侯学会 牛铮 高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15-519,共5页
基于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提出了一种新的物候遥感监测方法,基于森林植被的年NDVI时间累积曲线,利用Logistic模型对NDVI累积曲线进行拟合,依据曲率极值方法提取森林植被物候期的关键参数(... 基于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提出了一种新的物候遥感监测方法,基于森林植被的年NDVI时间累积曲线,利用Logistic模型对NDVI累积曲线进行拟合,依据曲率极值方法提取森林植被物候期的关键参数(生长季开始日期,SOS;生长季结束日期,EOS),并对森林植被的生长季长度(length of season,LOS)进行分析,探讨近10年东北森林物候的时空变化。主要结论为:(1)2001年~2010年间,东北森林生长季开始日期集中在110~140天但在10年间没有明显变化;(2)第260~290天,森林逐渐停止生长,生长季结束日期从北向南逐渐推迟,但在十年间几乎没变化;(3)与生长季开始和结束日期相对应,东北森林生长季长度集中在120~160天之间,但存在空间差异,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生长季长度较短,集中在120~140天之间,小兴安岭、长白山、辽东半岛地区的森林生长季长度可达到160天,对整个研究区来讲,近10年间变化的区域仅占研究区的14.9%,变化趋势集中在1d/10年。研究结果与物候观测数据及已有的研究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利用遥感数据动态监测东北森林植被物候期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物候 中国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遥感数据快速传输策略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葛强 陈前程 +3 位作者 周珂 臧文乾 严运广 方鑫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7-30,共4页
针对遥感数据在传统C/S模式下服务器负载重、传输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快速的遥感数据传输策略。根据数据连接的下载速率变化,动态调整连接任务量,通过检索接入下载网络的客户机资源,选择合适的节点为用户提供资源下载服务,提高用户下... 针对遥感数据在传统C/S模式下服务器负载重、传输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快速的遥感数据传输策略。根据数据连接的下载速率变化,动态调整连接任务量,通过检索接入下载网络的客户机资源,选择合适的节点为用户提供资源下载服务,提高用户下载速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能提高用户获取遥感影像数据的速率,有效改善用户的下载体验,尤其在下载并发数较多的情况下,能较好地满足用户对遥感数据分发速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数据 传输策略 MD5值 并行下载 对等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