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赵晖 张永超 张永清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45-854,共10页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类常见神经发育疾病,以社会交往障碍、刻板重复行为与狭隘的兴趣为主要临床特征。在过去40年间,ASD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因而日益受到人们关注。近年来由于大规模外显子测序的应用,...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类常见神经发育疾病,以社会交往障碍、刻板重复行为与狭隘的兴趣为主要临床特征。在过去40年间,ASD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因而日益受到人们关注。近年来由于大规模外显子测序的应用,发现了许多新的ASD易感基因。这些易感基因富集在几个共同的遗传信号通路中,参与突触形成和染色质重构等。最新的动物模型研究表明,ASD的发病机制包括神经突触可塑性异常和神经回路兴奋性-抑制性平衡紊乱。本文从ASD遗传病因的高度异质性、众多致病基因突变影响的共同生物学过程以及遗传诊断方法和药物研发的进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帮助人们深入了解ASD的遗传基础和转化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闭症谱系障碍 突触 染色质重构 微柱 兴奋性-抑制性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修饰技术在绵羊分子设计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海涛 李亭亭 +2 位作者 黄勋 马润林 刘秋月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80-600,共21页
利用遗传修饰技术可以使动物在遗传水平发生改变,实现在个体内表达外源基因或对其内源基因的功能造成影响。在动物育种中,可以利用遗传修饰技术在分子水平进行设计并实现品种的快速改良。从传统的遗传修饰技术、病毒载体、精子载体等介... 利用遗传修饰技术可以使动物在遗传水平发生改变,实现在个体内表达外源基因或对其内源基因的功能造成影响。在动物育种中,可以利用遗传修饰技术在分子水平进行设计并实现品种的快速改良。从传统的遗传修饰技术、病毒载体、精子载体等介导的遗传修饰技术到新型人工核酸酶介导的基因编辑技术,尤其是CRISPR/Cas9为代表的人工核酸酶的运用使得基因编辑动物的制备变得更加高效快捷,并迅速在多个物种中得到应用。这些方法也已经拓展到了绵羊(Ovis aries)遗传育种领域。利用遗传修饰技术在绵羊中进行分子育种比传统的育种方式具有更大的优势,可以使用多种策略直接对性状进行快速改良,并且可以加快育种进程。本文详细介绍了遗传修饰技术在绵羊中的研究历程,探讨了通过遗传修饰技术进行绵羊分子设计育种的可能性,并提出以上技术和方法在绵羊育种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遗传修饰 基因编辑 动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羊巴贝斯虫的核型及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许艳起 张浩浩 +5 位作者 杨强 李超昆 牛怡倩 张改平 马润林 关贵全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8-142,共5页
为明确引起羊巴贝斯虫病的病原虫莫氏巴贝斯虫临潭株(Babesia motasi Lintan,BLT)及羊巴贝斯虫未定种新疆株(Babesia sp.Xinjiang,BXJ)的核型和亲缘关系,通过DNA大片段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三代高通量测序对2种虫体进行核型分析和系... 为明确引起羊巴贝斯虫病的病原虫莫氏巴贝斯虫临潭株(Babesia motasi Lintan,BLT)及羊巴贝斯虫未定种新疆株(Babesia sp.Xinjiang,BXJ)的核型和亲缘关系,通过DNA大片段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三代高通量测序对2种虫体进行核型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2种巴贝斯虫都有4条染色体,但基因组的大小与核型分析不一致,莫氏巴贝斯虫临潭株基因组大小为11.1 Mb,4条染色体大小分别为6.0 Mb、3.0 Mb、1.1 Mb和1.0 Mb;羊巴贝斯虫未定种新疆株基因组大小为7.0 Mb,4条染色体分别为2.4 Mb、2.0 Mb、1.7 Mb和0.9 Mb;羊巴贝斯虫未定种新疆株与牛巴贝斯虫的亲缘性较近,而莫氏巴贝斯虫临潭株与双芽巴贝斯虫的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氏巴贝斯虫 羊巴贝斯虫未定种 染色体 核型分析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elman综合征蛋白Ube3a通过抑制BMP信号通路调控神经突触的生长发育和内吞
4
作者 姚爱玉 张永清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8-588,共1页
Angelman综合征(Angelmansyndrome,AS)是一种神经发育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严重的智力障碍、发育迟缓、共济失调、癫痫、语言缺失、自闭并伴随不合适大笑等异常行为,因此又被称“快乐木偶症”(Happypuppetsyn-drome)。根据遗传学机... Angelman综合征(Angelmansyndrome,AS)是一种神经发育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严重的智力障碍、发育迟缓、共济失调、癫痫、语言缺失、自闭并伴随不合适大笑等异常行为,因此又被称“快乐木偶症”(Happypuppetsyn-drome)。根据遗传学机制不同.AS病人的病因主要分为以下4种情况:约68%的AS病例是由于包含UBE3A在内的母源染色体15q11.13缺失导致;约13%的AS病例是源于母源UBE3A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突触 综合征 生长发育 信号通路 BMP 内吞 调控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促进神经营养因子-3透皮实验研究
5
作者 姚元江 吴永慧 +7 位作者 高继宁 王琳杰 关东伟 米俊伟 陈冰 肖志峰 赵燕南 戴建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7-102,共6页
目的探讨纳米金颗粒(gold nanoparticles,AuNP)运载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n-3,NT3)透皮的效果及其对皮下神经的作用,以开发具有透皮作用的纳米金载药体系。方法通过共价偶联方式,将His标记的NT3与纳米金共价偶联,应用于动物皮肤组... 目的探讨纳米金颗粒(gold nanoparticles,AuNP)运载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n-3,NT3)透皮的效果及其对皮下神经的作用,以开发具有透皮作用的纳米金载药体系。方法通过共价偶联方式,将His标记的NT3与纳米金共价偶联,应用于动物皮肤组织。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金纳米颗粒与牛血清蛋白结合(AuNP-CONH-BSA)组、金纳米颗粒与NT3结合(AuNP-CONH-NT3)组和NT3注射组。利用抗His抗体进行免疫组化分析其透皮效果,同时利用免疫组化对神经丝蛋白(neuropeptide,NF200)阳性细胞进行检测,分析载药体系对皮下神经的作用。结果透皮24 h后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在实验组AuNP-CONH-NT3组和NT3注射组中均检测到了NT3,而空白对照组和AuNP-CONH-BSA组中则未检测到;在透皮1个月和3个月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AuNP-CONH-NT3组NF200阳性细胞数量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AuNP-CONH-BSA组(P<0.01),而与NT3注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建的AuNP-CONH-NT3具有很好的透皮效果,可以促进神经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药 金纳米粒子 神经营养因子-3 透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病并不一定会遗传:遗传病概念的中文翻译与建议 被引量:2
6
作者 田盼辉 许玥 +1 位作者 张永清 王天云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73-676,共4页
从1865年孟德尔发现遗传学的基本定律到如今基因组学在医学中的广泛应用,医学遗传学取得了诸多进展,遗传病的概念也有了新的扩展。1972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专家组开始使用“Genetic Disease”来定义遗传病,... 从1865年孟德尔发现遗传学的基本定律到如今基因组学在医学中的广泛应用,医学遗传学取得了诸多进展,遗传病的概念也有了新的扩展。1972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专家组开始使用“Genetic Disease”来定义遗传病,而国内早期的遗传学教材使用“劣性遗传”来指代遗传病,后引入“Genetic Disease”和“Inherited Disease”等术语作为遗传病的英文翻译。在早期,人们普遍认为遗传病的发生都是由祖辈遗传下来的。但近些年的研究发现,遗传病并不一定会遗传,部分疾病其实是由后代中新产生的突变所引起。这类遗传病的发生虽然和遗传因素有关,但并不是由祖辈遗传下来的,如果仍然使用“Inherited Disease”或“Hereditary Disease”来翻译是不够准确的。为进一步规范“遗传病”概念的翻译及使用,本文系统梳理了其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探讨了不同英文翻译间的区别,以期为科学、准确地表述遗传病提供指导和建议,促进医学遗传学领域的规范交流与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遗传学 遗传病 中文翻译 新发突变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0/CD40L系统对B淋巴细胞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赵烨 刘玺 +1 位作者 王若愚 段子渊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6-719,共4页
B细胞的CD40/CD40配体(CD40/CD40L)系统在机体体液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B细胞的存活、增殖、分化、免疫球蛋白类别转换等B细胞的功能,进而影响体液免疫的平衡。B细胞CD40信号的活化能加强B细胞存活并促进B细胞增殖,CD40/CD... B细胞的CD40/CD40配体(CD40/CD40L)系统在机体体液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B细胞的存活、增殖、分化、免疫球蛋白类别转换等B细胞的功能,进而影响体液免疫的平衡。B细胞CD40信号的活化能加强B细胞存活并促进B细胞增殖,CD40/CD40L系统亦能影响B细胞向浆细胞分化,CD40L缺陷导致的CD40/CD40L系统异常,使B细胞不能发生正常的免疫球蛋白类别转换而积累大量Ig M。本文总结了CD40/CD40L系统对B细胞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0 CD40配体 B淋巴细胞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老导致卵巢功能低下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8
作者 刘传明 丁利军 +2 位作者 李佳音 戴建武 孙海翔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16-826,共11页
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女性生育延迟现象明显。女性卵巢功能一般从35岁时开始下降,主要表现为卵泡数量减少和卵母细胞质量下降。目前临床上对于卵巢功能低下的诊断主要依据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血清抗苗勒... 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女性生育延迟现象明显。女性卵巢功能一般从35岁时开始下降,主要表现为卵泡数量减少和卵母细胞质量下降。目前临床上对于卵巢功能低下的诊断主要依据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窦卵泡计数、年龄、月经和抑制素B等指标。目前研究发现,伴随年龄的增加,女性卵巢内细胞会出现线粒体功能失调、染色质短缩、DNA修复减少、表观遗传学改变和代谢失序。本文在简要介绍卵巢功能低下临床诊断的基础上,对衰老导致卵巢功能低下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总结,并深入探讨了其发生的分子机制及潜在的干预靶点,以期为有效改善高龄女性的卵巢功能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衰老 线粒体 遗传 表观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细胞内源蛋白进行荧光标记的实验操作 被引量:4
9
作者 吴仲胜 高誉 +2 位作者 杜勇涛 党颂 何康敏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5-175,共11页
CRISPR-Cas9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基因编辑技术,可对目的基因进行高效精准编辑,快速实现目的基因的敲除或敲入。Cas9蛋白在sgRNA引导下对靶序列进行剪切并造成DNA双链断裂,在与剪切位点两端同源的DNA模板序列存在时,可通过同源重组修复方式... CRISPR-Cas9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基因编辑技术,可对目的基因进行高效精准编辑,快速实现目的基因的敲除或敲入。Cas9蛋白在sgRNA引导下对靶序列进行剪切并造成DNA双链断裂,在与剪切位点两端同源的DNA模板序列存在时,可通过同源重组修复方式引入外源序列,实现荧光蛋白或其他标签在基因组上的精准敲入,进而实现对内源蛋白进行荧光标签的融合标记。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对内源目的蛋白进行标记,可避免由于过表达造成蛋白质定位、动力学或功能等的潜在影响,可显著提升细胞成像实验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本文重点介绍了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对目的蛋白进行荧光蛋白或自标记蛋白标签标记的方法与操作流程,为构建内源蛋白荧光标记的哺乳动物细胞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基因编辑 活细胞 内源蛋白 荧光蛋白 自标记蛋白标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组织线粒体应激信号交流调控机体衰老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茜 王子豪 田烨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7-197,共11页
线粒体内蛋白质稳态的平衡对于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非常关键。线粒体蛋白稳态失衡时,细胞会启动应激反应机制,即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mitochondrial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mt)),修复线粒体功能,平衡细胞内稳态。尽管线粒体的... 线粒体内蛋白质稳态的平衡对于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非常关键。线粒体蛋白稳态失衡时,细胞会启动应激反应机制,即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mitochondrial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mt)),修复线粒体功能,平衡细胞内稳态。尽管线粒体的严重损伤对机体是有害的,但在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及小鼠(Mus musculus)中都有研究表明线粒体的轻微损伤可以通过激活UPR^(mt),促进寿命延长。有趣的是,在没有直接经历线粒体损伤的细胞或组织中,UPR^(mt)也能以非自主方式被诱导。不同组织间可以通过名为“mitokine”的细胞因子进行UPR^(mt)的跨组织调控,系统性地协调机体整体的压力适应能力和抗衰老能力。该调控机制与衰老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有关研究与日俱增。本文系统总结了线粒体应激及其组织间通讯的机制,并介绍了跨组织线粒体应激交流信号“mitokine”调控衰老进程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跨组织信号调控和机体衰老等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 蛋白稳态 跨组织调控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卵子与早期胚胎中全转录组poly(A)尾研究进展
11
作者 王文龙 张春霞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3-278,共6页
在哺乳动物卵子向胚胎转变过程中,卵子和胚胎中的转录在合子基因组激活之前都是沉默的,因此mRNA转录后修饰在此过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poly(A)尾巴是影响mRNA命运和翻译效率的一种重要的转录后修饰。随着测序技术和分析工具的进步,尤其... 在哺乳动物卵子向胚胎转变过程中,卵子和胚胎中的转录在合子基因组激活之前都是沉默的,因此mRNA转录后修饰在此过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poly(A)尾巴是影响mRNA命运和翻译效率的一种重要的转录后修饰。随着测序技术和分析工具的进步,尤其是三代测序技术的发展,poly(A)尾的长度和组成能够被精确测量,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对于poly(A)尾在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认识。本文对poly(A)尾研究方法的发展及其在卵子向胚胎转变中的研究进展进行评述,以期为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和不孕不育相关疾病的研究带来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A)尾 PAIso-seq 早期胚胎发育 卵子向胚胎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舒地尔通过抑制脑内小胶质细胞活化并促进其M2极化而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 被引量:10
12
作者 尉杰忠 谷青芳 +10 位作者 闫玉清 余鸿强 郭敏芳 刘春云 宋国斌 柴智 王青 肖保国 张汉霆 降雨强 马存根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85-1593,共9页
目的观察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fasudil)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淀粉样前体蛋白/早老素1双转基因(APP/PS1 Tg)小鼠中对认知功能及小胶质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8月龄雄性APP/PS1 Tg小鼠作为AD模型,随机分为法舒地尔治疗组[... 目的观察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fasudil)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淀粉样前体蛋白/早老素1双转基因(APP/PS1 Tg)小鼠中对认知功能及小胶质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8月龄雄性APP/PS1 Tg小鼠作为AD模型,随机分为法舒地尔治疗组[腹腔注射法舒地尔,25 mg/(kg·d)]、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持续治疗2个月;同龄同性别野生型为对照组。应用Morris水迷宫(MWM)检测各组小鼠空间认知功能,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Aβ)、小胶质细胞表面标志CD11b的水平,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小鼠脑组织Aβ_(1-42)、CD11b的表达和分布。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M1型小胶质细胞[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M2型小胶质细胞[标志物精氨酸酶1(ARG1)、CD206]在海马和大脑皮层的表达水平和分布。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10月龄APP/PS1 Tg小鼠生理盐水组的MWM指标[到达平台时间、到达平台的平均距离、第一次进入西南(SW)象限的时间]明显增加,认知功能下降,这些行为变化可被法舒地尔所拮抗。此外,法舒地尔降低APP/PS1 Tg小鼠的海马DG区和CA3区、皮层区的Aβ_(1-42)表达,减少小胶质细胞数量,抑制小胶质细胞iNOS表达,促进ARG1、CD206表达,促进激活的小胶质细胞由M1型向M2型转化。结论法舒地尔通过抑制脑内小胶质细胞活化并促进其M2型极化,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空间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RHO激酶抑制剂 小胶质细胞 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舒地尔通过促进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神经再生改善认知功能 被引量:11
13
作者 尉杰忠 闫玉清 +10 位作者 谷青芳 余鸿强 郭敏芳 刘春云 宋国斌 柴智 王青 肖保国 张汉霆 降雨强 马存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53-1161,共9页
目的:观察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fasudil)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模型——淀粉样前体蛋白/早老素1双转基因(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presenilin 1 double transgenic,APP/PS1 Tg)小鼠中促进神经再生并改善认知功... 目的:观察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fasudil)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模型——淀粉样前体蛋白/早老素1双转基因(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presenilin 1 double transgenic,APP/PS1 Tg)小鼠中促进神经再生并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方法:将8月龄雄性APP/PS1 Tg小鼠作为AD模型,随机分为fasudil组(腹腔注射fasudil 25 mg·kg^(-1)·d^(-1))和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取同月龄同性别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为WT组,连续治疗2个月;应用Morris水迷宫(Morris water maze,MWM)实验和SMART 3.0行为学记录系统检测、记录并分析各组小鼠空间认知功能;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小鼠脑内海马齿状回和CA3区及大脑皮层p-Tau、ChA T、BrdU和nestin的蛋白表达水平和分布;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脑组织p-APP(Thr668)和p-Tau的蛋白水平。结果:在MWM实验中,与WT组小鼠相比,NS组10月龄APP/PS1 Tg小鼠从入水点到达平台的时间增加,在平台所在象限活动时间占总活动时间的比例及在平台所在象限游泳距离占总路径的比例减少;而fasudil治疗明显拮抗上述行为学指标,改善APP/PS1 Tg小鼠认知功能。此外,与NS组小鼠相比,fasudil明显减少小鼠p-Tau蛋白水平,增加p-APP蛋白水平,使海马区胆碱能神经元数量增多,促进神经元的轴突再生,动员脑内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区和脑室下区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结论:Fasudil通过促进APP/PS1 Tg小鼠中枢神经系统p-Tau蛋白水平下调,增加可溶性APP水平,促进胆碱能神经元再生,动员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从而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空间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再生 法舒地尔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常规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方法的比较与改进 被引量:5
14
作者 梁静南 杨琳 +1 位作者 赵彤 刘一苇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1期85-88,共4页
透射电镜技术中前期样品制备是获得最接近样品真实结构信息的关键。本文选择酵母为观察对象,运用常规样品制备技术,观察不同缓冲液、不同脱水时间和脱水温度对酵母超微结构的影响,优化了酵母常规透射电镜前期制样方案。
关键词 酵母 透射电镜 缓冲液 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退行性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祥玉 殷鹏 +6 位作者 郑英慧 杨伟莉 王国昊 闫森 涂著池 李世华 李晓江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5-616,共2页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由神经元或其髓鞘的丧失所致,随着年龄老化而恶化,最终导致功能障碍,如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亨廷顿舞蹈症(HD)和帕金森氏病(PD)等。
关键词 神经退行性疾病 动物模型 帕金森氏病 功能障碍 神经元 萎缩性 舞蹈症 髓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精子形成过程中顶体发生的超微结构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姝 杨琳 冯雅琴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2-198,共7页
顶体是精子头部覆盖在细胞核前面的一个溶酶体相关细胞器,在精子细胞变态过程中逐步形成,精卵结合时发挥重要作用。顶体形态异常是男性不育常见的原因之一。关于顶体形成过程的超微结构变化缺少系统性观察报道。本研究以小鼠睾丸为研究... 顶体是精子头部覆盖在细胞核前面的一个溶酶体相关细胞器,在精子细胞变态过程中逐步形成,精卵结合时发挥重要作用。顶体形态异常是男性不育常见的原因之一。关于顶体形成过程的超微结构变化缺少系统性观察报道。本研究以小鼠睾丸为研究对象,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精子细胞顶体形成过程中的形态演变,为深入研究顶体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体发生 超微结构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莫氏巴贝斯虫细菌人工染色体(BAC)文库的构建
17
作者 张浩浩 陈龙欣 +3 位作者 曹阳 陈瑛 关贵全 马润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24-1329,共6页
为丰富巴贝斯虫基因组信息,选用感染中国羊的莫氏巴贝斯虫临潭株(Babesia motasi Lintan)为对象,将纯化的红细胞阶段虫体裂殖子包埋于低熔点琼脂糖,用蛋白酶K进行消化处理,得到巴贝斯虫基因组DNA,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离大片段基... 为丰富巴贝斯虫基因组信息,选用感染中国羊的莫氏巴贝斯虫临潭株(Babesia motasi Lintan)为对象,将纯化的红细胞阶段虫体裂殖子包埋于低熔点琼脂糖,用蛋白酶K进行消化处理,得到巴贝斯虫基因组DNA,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离大片段基因组DNA,将其与CopyControl pCC1BAC Cloning—ready Vector进行连接并转化到EPI300^(TM)Escherichia coli感受态细胞,成功构建了含有34 560个克隆的莫氏巴贝斯虫临潭株基因组细菌人工染色体(BAC)文库;文库的平均插入片段大小为70 kb,基因组覆盖度为×137,空载率均低于3%,且克隆稳定。该BAC文库的构建,为进一步绘制精细物理图谱、基因组测序、进化及利用比较基因组学筛选致病基因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贝斯虫 基因组 细菌人工染色体 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耐热生长的保护者--RNA解旋酶TOGR1
18
作者 王冬 薛勇彪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3-274,共2页
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全球变暖现象已对世界范围的粮食生产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影响,而很多植物也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多重机制以应对包括高温在内的外界环境变化,因此研究植物的耐热机制,进而挖掘耐热基因资源对农作物分子设计与育种... 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全球变暖现象已对世界范围的粮食生产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影响,而很多植物也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多重机制以应对包括高温在内的外界环境变化,因此研究植物的耐热机制,进而挖掘耐热基因资源对农作物分子设计与育种有着重要意义,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近期有研究表明,含有组蛋白H2A.Z的核小体能够感知环境温度升高并在转录水平调控热胁迫应答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解旋酶TOGR1 水稻种植区 全球变暖现象 解旋酶 转录水平调控 分子伴侣 核小体 基因资源 粮食生产 应答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