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2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1986~1995)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桂玲 刘玉岩 郑华智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66-370,共5页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近物所)工作人员所受职业照射主要来自光子外照射。本文介绍1986~1995 年近物所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方法及结果。在1986~1995 年间,共监测1 217 人(次),年...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近物所)工作人员所受职业照射主要来自光子外照射。本文介绍1986~1995 年近物所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方法及结果。在1986~1995 年间,共监测1 217 人(次),年个人有效剂量平均值为010 m Sv;个人年有效剂量< 010 m Sv 的有1046 人(次),占监测总人数(次)的86% ;个人年有效剂量在50~10 m Sv 范围的只有4 人,仅占03% ;最高个人年有效剂量为10 m 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剂量监测 外照射 年集体有效剂量 年人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物理研究所材料研究中心利用重离子束在氧化石墨烯膜改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
作者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1-171,共1页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材料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利用重离子束在氧化石墨烯膜改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分离纯化技术》(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杂志上.氧化石墨烯膜(Graphene Oxide Membrane,GOM)其...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材料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利用重离子束在氧化石墨烯膜改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分离纯化技术》(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杂志上.氧化石墨烯膜(Graphene Oxide Membrane,GOM)其表面含有丰富的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人员 重离子束 分离纯化技术 改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入射In靶激发L系特征X射线的角分布研究
3
作者 柳钰 王兴 +4 位作者 徐忠锋 周贤明 程锐 张小安 梁昌慧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04,共7页
本论文实验测量并分析了发射角以10°为间隔,125°-155°范围内,入射能量为250 keV的质子束激发In靶产生的特征L系X射线谱,根据实验测得能谱结果,综合考虑探测器的探测效率后,计算了不同探测角度下特征X射线的相对强度比L_(... 本论文实验测量并分析了发射角以10°为间隔,125°-155°范围内,入射能量为250 keV的质子束激发In靶产生的特征L系X射线谱,根据实验测得能谱结果,综合考虑探测器的探测效率后,计算了不同探测角度下特征X射线的相对强度比L_(ι)/L_(γ1);由相对强度比L_(ι)/L_(γ1)与二阶勒让德函数P_(2)(cosθ)之间的函数关系,发现特征X射线Lι在被测能量下呈各向异性发射,推得Lι特征X射线的各向异性参数β为-0.179±0.011,进而得到In靶L_(3)亚壳层的定向度A_(20)为-0.422±0.025,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一致.根据PWBA(Plane wave born approximation)模型和ECPSSR(Energy-loss coulomb-repulsion perturbed-stationary-state relativistic)模型,计算了250 keV质子入射下,In靶L亚壳层电离截面σ及Coster-Kronig跃迁矫正因子κ,在根据各向异性参数计算L_(3)亚壳层定向度的过程中考虑了Coster-Kronig跃迁的作用.分析认为本实验碰撞速度下,通过电子转移方式产生空穴的截面比直接电离小的多,所以没有对L_(3)亚壳层定向度进行电子转移因素的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电离 特征X射线 角分布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mulink仿真的电子加速器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岳宏伟 李中平 +4 位作者 周有为 曹树春 任洁茹 张子民 赵永涛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7-204,共8页
电子加速器广泛用于材料改性、消毒灭菌和污水处理等领域。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束流强度的控制存在无法快速、准确调整的问题,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为了解决电子加速器中束流变化的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稳定性问题,本文采用了PID算法、模糊... 电子加速器广泛用于材料改性、消毒灭菌和污水处理等领域。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束流强度的控制存在无法快速、准确调整的问题,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为了解决电子加速器中束流变化的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稳定性问题,本文采用了PID算法、模糊PID算法和模糊神经网络PID算法,并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构建了相应的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对这3种算法的性能进行了比较。通过对比PID算法、模糊PID算法和模糊神经网络PID算法的仿真结果可知:模糊PID算法在稳定时间、超调量、加入扰动后稳定时间方面分别降低了59.6%、48.9%、64.9%;模糊神经网络PID算法在稳定时间、超调量、加入扰动后稳定时间方面分别降低了77.9%、79.6%、87.1%。模糊PID算法和模糊神经网络PID算法有望提高电子加速器束流控制的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加速器 PID算法 模糊PID算法 模糊神经网络PID算法 SIMULI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PC阵列的核辐射成像探测器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陶祖才 王强 +6 位作者 肖雄 宋宝林 张文强 刘双全 黄先超 丁雨憧 徐扬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8,共9页
本文使用YSO晶体阵列和MPPC阵列组成核辐射成像探测器,探究了基于MPPC阵列的核辐射成像探测器性能关键影响因素,包括前端电阻网络、光导厚度和光导边缘切割深度。首先,前端电子学实验发现,采用均匀电荷分配电路(SCD)可改善图像变形问题... 本文使用YSO晶体阵列和MPPC阵列组成核辐射成像探测器,探究了基于MPPC阵列的核辐射成像探测器性能关键影响因素,包括前端电阻网络、光导厚度和光导边缘切割深度。首先,前端电子学实验发现,采用均匀电荷分配电路(SCD)可改善图像变形问题并提高信噪比。接着,在SCD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厚度光导(0、1.0、1.5、2.0、2.5mm)对成像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光导厚度为1.5mm时具有最佳分辨效果,但仍无法区分晶体阵列边缘像素。最后,在1.5mm光导基础上,对光导外围进行不同深度切割并插入增强型镜面反射膜(ESR),实验表明全部切透且加入反射膜时,可以明显区分出边缘晶体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PC阵列 YSO晶体阵列 核辐射成像探测器 电子学 前端电阻网络 光导厚度 光导边缘切割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工人才创新思维培养的国内外经验及启示——以医学物理专业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黄胜 黎田 +3 位作者 杨振宇 贺鹏博 陈扬霖 张艺宝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11,共6页
医学物理是放射治疗、核医学、医学影像等现代放射诊疗临床服务和科技进步的关键支撑。相比医学和工科人才分类培养的传统模式,我国医学物理发展受制于学科壁垒及管理制度,尤其是学科融合思维创新和临床规范培训不足,导致关键技术自主... 医学物理是放射治疗、核医学、医学影像等现代放射诊疗临床服务和科技进步的关键支撑。相比医学和工科人才分类培养的传统模式,我国医学物理发展受制于学科壁垒及管理制度,尤其是学科融合思维创新和临床规范培训不足,导致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率低、高端放射诊疗资源匮乏等问题。借鉴北美地区、国际医学物理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中国香港和昆山杜克大学等先进经验,在教育培训、职业路径等方面为发展决策提供咨政建议,对于协同培养医工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物理 医工交叉 研究生教育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脉冲超导螺线管的多场行为数值分析与实验研究
7
作者 刘美楼 吴北民 +7 位作者 马力祯 尹永智 任文辉 杨通军 董学城 欧贤金 姚庆高 乔威宇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4-71,共8页
北京大学拍瓦激光质子加速器针对肿瘤治疗需求,开发激光质子放疗系统,实现质子放射肿瘤治疗。其水平束流线和垂直束流线的公共收集段主要由三台超导螺线管(S_(1)~S_(3))组成。在降温过程和励磁过程中螺线管内会产生较大的应力,此外超导... 北京大学拍瓦激光质子加速器针对肿瘤治疗需求,开发激光质子放疗系统,实现质子放射肿瘤治疗。其水平束流线和垂直束流线的公共收集段主要由三台超导螺线管(S_(1)~S_(3))组成。在降温过程和励磁过程中螺线管内会产生较大的应力,此外超导螺线管采用快脉冲的方式运行,励磁过程中的交流损耗会对螺线管励磁速度和稳定运行有重要影响。以结构最复杂、中心场强为7.8 T、直径120 mm的螺线管S_(1)为研究对象,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超导螺线管进行了多场条件下的应力分析,同时对其由于快速变化的电流所产生的交流损耗进行了模拟计算。随后开展了相应的实验研究,获得了应变随温度变化,给出了电流、磁场、应变三者对应关系的变化曲线。在实验过程中,磁场和应变的测量值与电流的变化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应变值小于线圈所受应力的最大限值,验证了超导螺线管设计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螺线管 降温与励磁 应力与应变 快脉冲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E传导冷却超导磁体传热性能研究
8
作者 秦祥琦 郑敏 +6 位作者 倪东升 王旭东 陈玉泉 朱丽 王力实 程月 姚庆高 《低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47,共6页
基于CEE(CSR External-Target Experiment)低温恒温器样机试验段搭建实验平台,采用液氦冷源构建低温环境,通过在超导线圈-液氦槽界面实施高纯铝单层箔及高纯铝加铟片的复合界面设计,并搭配柔性铜编织带与刚性铜导冷板两种传热结构,系统... 基于CEE(CSR External-Target Experiment)低温恒温器样机试验段搭建实验平台,采用液氦冷源构建低温环境,通过在超导线圈-液氦槽界面实施高纯铝单层箔及高纯铝加铟片的复合界面设计,并搭配柔性铜编织带与刚性铜导冷板两种传热结构,系统研究4.2 K温区下接触面处理工艺对界面热阻的影响规律,以及热传递结构对传热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室温降至液氦温区4.2 K所需时间以及热平衡后的温度,从而获得不同接触面处理方式和热传递结构下的热传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磁体 传导冷却 低温恒温器 界面热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1TDS靶向筛选技术的重离子束诱变定向改良杂交水稻卓两优1126性状的研究
9
作者 韶也 胡远艺 +16 位作者 彭彦 毛毕刚 刘慧敏 唐婵娟 雷斌 唐丽 余丽霞 李文建 罗武中 罗治斌 袁远涛 李曜魁 张丹 周利斌 柏连阳 唐文帮 赵炳然 《中国水稻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4-634,共11页
【目的】以两系杂交水稻卓两优1126为“底盘品种”,快速创制具有镉低积累、香味、耐储藏、耐淹、低升糖指数等性状的改良品种。【方法】12C6+碳离子束诱变卓两优1126亲本卓234S和湘农恢1126,利用M1TDS技术从诱变M1群体中鉴定OsNRAMP5、O... 【目的】以两系杂交水稻卓两优1126为“底盘品种”,快速创制具有镉低积累、香味、耐储藏、耐淹、低升糖指数等性状的改良品种。【方法】12C6+碳离子束诱变卓两优1126亲本卓234S和湘农恢1126,利用M1TDS技术从诱变M1群体中鉴定OsNRAMP5、OsBADH2、OsLOX3、OsPAO5、OsSSIIIa和OsBEIIb基因嵌合突变株,通过KASP分型从诱变M2群体中鉴定分离目标基因纯合(杂合)突变株,利用OsNRAMP5突变亲本配制OsNRAMP5突变组合。【结果】从重离子束诱变M1群体中鉴定到13株为5个目标基因突变的嵌合突变株,其中7个M2株系中鉴定到目标基因的纯合或杂合突变;OsNRAMP5纯合突变株镉含量较原始亲本显著降低,OsBADH2纯合突变株香味特征化合物2-乙酰基吡咯啉(2-AP)含量较原始亲本显著上升;OsNRAMP5基因突变亲本配制的组合,在镉污染土(土壤有效镉含量0.677 mg/kg,pH 5.6)盆栽种植,其籽粒镉含量为0.05 mg/kg,而原始组合为0.91 mg/kg。【结论】利用“重离子束诱变+M1TDS技术”实现了卓两优1126镉低积累等性状的快速改良,为生物传统诱变育种进化到定向诱变育种提拱了成功案例和共性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重离子束诱变育种 镉低积累 香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真空环境下TC4钛合金和ZrO_(2)陶瓷的出气性能研究
10
作者 焦纪强 蒙峻 +5 位作者 谢文君 刘建龙 魏宁斐 罗成 郭方准 王润成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1-285,共5页
内衬超薄壁真空腔体是离子加速器真空系统的核心元件,为了获得超高真空环境,对内衬材料的出气性能有较高要求。基于新型双通道出气率实验装置,完成了TC4钛合金和ZrO_(2)陶瓷在常温抽气、不同烘烤温度及烘烤结束后不同温度下的出气率实验... 内衬超薄壁真空腔体是离子加速器真空系统的核心元件,为了获得超高真空环境,对内衬材料的出气性能有较高要求。基于新型双通道出气率实验装置,完成了TC4钛合金和ZrO_(2)陶瓷在常温抽气、不同烘烤温度及烘烤结束后不同温度下的出气率实验;通过数值拟合方法获得了材料在不同加热温度下的出气率表达式;搭建了钛合金内衬超薄壁真空腔体压力实验装置,通过实验和仿真对比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压力分布。结果表明,烘烤温度越高,最终出气率越低,250℃烘烤时出气率较150℃时降低了约21%。经过高温烘烤后,当材料温度从50℃升高至210℃时,两种材料的出气率呈指数增加趋势,但钛合金的出气率低于陶瓷的出气率。常温抽气和烘烤过程中真空腔体压力梯度较小,对其进行升温时中间位置压力变化幅度较大,当温度为100℃,中间位置压力从初始值1.41×10^(-9)Pa升高至4.51×10^(-9)Pa;压力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一致,平均相对偏差为6.86%。以上结果填补了钛合金和陶瓷出气率数据库,能够预测及评估真空腔体不同工况下的极限压力,为超高、极高真空获取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加速器 超高真空 TC4钛合金 ZrO_(2)陶瓷 出气率 压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寸BGO-SiPM探测器温度效应及能量分辨研究
11
作者 宋路洋 苏俊 +12 位作者 张立勇 陈俊锋 刘峰成 覃之巍 盛耀德 江信之 陈鑫 林棽 黄羿彤 王琳 谌阳平 金仕纶 卢飞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7-264,共8页
大型闪烁体γ探测阵列在核物理和核天体物理等领域的实验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光电倍增管(PMT)体积较大,对设计带来了诸多限制,进而影响阵列的效率、紧凑性和颗粒度等关键性能指标的提升,可采用体积更小的硅光电倍增器(SiPM)作... 大型闪烁体γ探测阵列在核物理和核天体物理等领域的实验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光电倍增管(PMT)体积较大,对设计带来了诸多限制,进而影响阵列的效率、紧凑性和颗粒度等关键性能指标的提升,可采用体积更小的硅光电倍增器(SiPM)作为替代方案。然而,与PMT相比,SiPM的性能对温度的敏感性更显著,这一效应和闪烁体自身的温度效应相互叠加,进一步增加了探测器的使用复杂性。本工作将6 cm×6 cm×12 cm的大尺寸锗酸铋(BGO)闪烁体和8×8通道的SiPM阵列耦合形成BGO-SiPM探测器,并对其在不同温度下的工作条件进行了测试,确定了其最佳工作电压,得到了最佳能量分辨率。同时,还采用PMT对同一BGO闪烁体进行读出(BGO-PMT探测器)并在相同温度下进行了对比测量。实验结果显示,当温度高于20℃时,SiPM迅速上升的暗电流会导致探测器能量分辨变差;20℃以下,BGO-SiPM和BGO-PMT探测器性能接近,但BGO-SiPM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随温度降低的提升速度略优于BGO-PMT探测器,这主要归因于SiPM暗电流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此外,本工作还研究了20℃附近BGO-SiPM探测器峰道址随温度的变化关系。研究表明,大尺寸BGO-SiPM探测器性能相较BGO-PMT探测器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峰道址的温度敏感性更强,为SiPM在BGO探测阵列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探测阵列 硅光电倍增器 锗酸铋闪烁体 温度效应 击穿电压 能量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内衬薄壁腔体结构设计与性能研究
12
作者 焦纪强 蒙峻 +1 位作者 谢文君 郭方准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5-270,共6页
二极磁铁真空管道是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增强器的关键设备,为了降低涡流效应、减小磁铁气隙及降低真空管道加工难度,采用厚度为0.3 mm的不锈钢包裹3D打印钛合金内衬骨架制作薄壁腔体。通过仿真模拟对内衬骨架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制作薄... 二极磁铁真空管道是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增强器的关键设备,为了降低涡流效应、减小磁铁气隙及降低真空管道加工难度,采用厚度为0.3 mm的不锈钢包裹3D打印钛合金内衬骨架制作薄壁腔体。通过仿真模拟对内衬骨架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制作薄壁腔体进行变形量测试和高温烘烤强度测试。完成了3D打印钛合金出气性能评价、薄壁腔体镀Ti-Zr-V薄膜前后极限真空测试和涡流发热对真空性能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内衬骨架厚度为4 mm、宽度为11 mm、间距为15 mm时,不锈钢和钛合金应力小于强度极限;拱形高度为0.5 mm的内衬骨架实测变形量为0.78 mm,经过35次250℃高温烘烤后结构稳定;TC4钛合金材料的出气性能和薄壁腔体的极限真空性能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 钛合金内衬薄壁腔体 3D打印 结构优化 真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酿酒酵母对木质纤维素水解液抑制剂耐受性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贾承霖 郭晓鹏 +1 位作者 陆栋 张苗苗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75,共15页
利用酿酒酵母进行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发酵,从而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该类生物质水解液中的羧酸、呋喃醛和多酚对酿酒酵母产生了较强抑制作用,这些抑制剂对细胞膜、线粒体和核糖体等细胞器造成了严重的损伤,... 利用酿酒酵母进行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发酵,从而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该类生物质水解液中的羧酸、呋喃醛和多酚对酿酒酵母产生了较强抑制作用,这些抑制剂对细胞膜、线粒体和核糖体等细胞器造成了严重的损伤,影响了酵母对水解液中可发酵糖的利用。本文系统综述了这三类抑制剂对酿酒酵母产生胁迫的信号通路与代谢途径,例如,弱酸会诱导细胞内酸化,呋喃醛和酚类化合物会使胞内氧化还原酶活性下降并抑制翻译进程。基于上述胁迫机理,本文深入探讨了诱变育种、实验室适应性进化、细胞自絮凝和共培养等正向遗传学方法。这些方法借助表型突变结合多组学分析可以挖掘关键基因,从而构建高效菌株。同时,阐述了反向遗传学方法,即利用已知功能基因进行基因组转化,以及基于CRISPR-Cas系统开展菌株定向培育。其中,酿酒酵母过表达目标基因、运用CRISPR-Cas9进行基因敲除以及利用CRISPRa/CRISPRi进行基因调控等方法,有效调节了关键基因的表达,进而提升了酿酒酵母的耐受性能。在此基础上,高通量基因文库与多途径基因调控相结合的综合策略可以大规模地用于关键基因筛选和多维度的基因调控。未来,可利用基因表达和代谢通量联合分析等策略实时监控与耐受性相关的关键酶的活性以及关键代谢通路的碳通量变化,从而更好地应对多重抑制剂对酿酒酵母产生的协同作用,为酿酒酵母高效利用木质纤维素发酵提供参考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木质纤维素水解液 抑制剂 耐受性 响应机制 遗传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元素的气相化学研究进展
14
作者 崔云飞 王洋 +3 位作者 贾子萌 曹石巍 殷小杰 秦芝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9-362,共14页
超重元素均是通过重离子加速器人工合成的,且产额低,寿命短,无法通过常规方法对其进行检测,使人们对其本质知之甚少,其化学性质的鉴定一直是核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而气相色谱技术的应用为探索超重元素的挥发性等基本物化参数提供了... 超重元素均是通过重离子加速器人工合成的,且产额低,寿命短,无法通过常规方法对其进行检测,使人们对其本质知之甚少,其化学性质的鉴定一直是核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而气相色谱技术的应用为探索超重元素的挥发性等基本物化参数提供了独特且高效的研究手段。本文旨在系统综述超重元素气相化学的研究进展,包括历史沿革、实验方法与前沿成果,为阐明相对论效应对其核外电子排布的影响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定位提供帮助。文章回顾了超重元素的发现历程及合成方法,系统介绍了超重元素化学研究的关键技术进展,并详细讨论了对Sg—Mt羰基配合物及Cn—Mc单质态原子化学性质的最新实验方法与结果。研究表明,超重元素的化学性质既与元素周期律有一定相关性,也因相对论效应表现出一定差异。展望未来,随着实验技术与理论模型的持续完善,超重元素气相化学研究将进一步揭示元素周期表的深层规律,并为探索更重元素提供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元素 化学性质 相对论效应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振环和矩形软波导性能研究
15
作者 吴峥嵘 施龙波 +4 位作者 江国栋 金珂安 孙列鹏 潘超 黄贵荣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101,共8页
为了解决波导传输线中硬连接问题,部分波导组件将使用软波导,但软波导的使用会带来传输线损耗的增大。为了探究其在真实工作条件下的损耗和电热情况,搭建了基于谐振环的测试平台,谐振环行波功率增益为13.4 dB,通过两个2 kW功率放大器,... 为了解决波导传输线中硬连接问题,部分波导组件将使用软波导,但软波导的使用会带来传输线损耗的增大。为了探究其在真实工作条件下的损耗和电热情况,搭建了基于谐振环的测试平台,谐振环行波功率增益为13.4 dB,通过两个2 kW功率放大器,成功在波腹位置实现了140 kW的等效功率。根据仿真和实验结果,对矩形软波导进行了优化设计,改进其结构和材料,以更好地应对高功率输入下的热形变和应力问题。优化后的软波导电热性能表现优于国外同类型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波导 高功率 传输线 谐振环 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液重离子辐射化学研究进展——径迹结构的重要性
16
作者 安龙飞 陈良文 +4 位作者 高育翠 杜香怡 张延师 孙勇 林铭章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17,I0001,共16页
水溶液重离子辐射化学广泛应用于核反应堆安全、深空探测、重离子治癌、医用同位素生产等领域,而径迹结构效应是水溶液重离子辐射分解的核心科学问题。借助于日益发展的重离子加速器装置,通过研究不同传能线密度(LET)重离子辐射下的自... 水溶液重离子辐射化学广泛应用于核反应堆安全、深空探测、重离子治癌、医用同位素生产等领域,而径迹结构效应是水溶液重离子辐射分解的核心科学问题。借助于日益发展的重离子加速器装置,通过研究不同传能线密度(LET)重离子辐射下的自由基和分子产物的产额及动力学过程等,可以深层次探究径迹结构效应。本文简述了水溶液辐射分解的演化过程和径迹结构等基本概念,从稳态辐解和脉冲辐解两方面综述了水溶液重离子辐射分解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目前世界上主要重离子辐解研究装置,回顾了近些年水溶液重离子辐射分解领域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就,着重在实验研究方面对水溶液重离子辐射分解的径迹结构效应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本文最后展望了水溶液重离子辐解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科学等交叉学科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离子水辐解 传能线密度 径迹结构 稳态辐解 脉冲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高电荷态离子与表面相互作用研究的原子物理实验平台 被引量:10
17
作者 赵永涛 肖国青 +3 位作者 张小安 杨治虎 陈熙萌 张艳萍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26,共4页
在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ECR离子源上,成功组建了用于高电荷态离子与表面相互作用研究的原子物理实验平台;利用该实验平台,研究了用不同电荷态和不同速度的高电荷态离子与不同表面相互作用的可见光和X射线发射的情况,同时还研究了高电... 在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ECR离子源上,成功组建了用于高电荷态离子与表面相互作用研究的原子物理实验平台;利用该实验平台,研究了用不同电荷态和不同速度的高电荷态离子与不同表面相互作用的可见光和X射线发射的情况,同时还研究了高电荷态Xe离子轰击晶体材料所引起的材料性质和表面结构变化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电荷态离子 可见光谱 X射线 表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方法在白兰地和白酒催陈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苗苗 曹国珍 +2 位作者 缪建顺 李文建 陆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92-396,共5页
物理方法以其作用快速,无额外添加物等特点在白兰地和白酒催陈中得到国内外的一定认可,采用物理方法对白兰地和白酒进行催陈,可以改善酒的口感和品质、缩短陈酿周期、提高企业效益。文中重点介绍了电场、超重力场、超声波、微波等物理... 物理方法以其作用快速,无额外添加物等特点在白兰地和白酒催陈中得到国内外的一定认可,采用物理方法对白兰地和白酒进行催陈,可以改善酒的口感和品质、缩短陈酿周期、提高企业效益。文中重点介绍了电场、超重力场、超声波、微波等物理方法在白兰地和白酒人工陈酿中的作用原理及应用优缺点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物理方法用于白兰地和白酒催陈的作用机理作了总结,并展望了新方法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兰地 白酒 物理方法 人工催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方法在酿造酒催陈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苗苗 曹国珍 +2 位作者 缪建顺 李文建 陆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95-399,共5页
物理方法以其作用快速,无额外添加物等特点在酒类催陈中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认可。采用适当的物理方法处理酿造酒可显著改善酒类品质,缩短陈酿周期,提高企业效益。本文对超高压、电场、超声波、微波等物理方法在酿造酒人工催陈中的作用机... 物理方法以其作用快速,无额外添加物等特点在酒类催陈中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认可。采用适当的物理方法处理酿造酒可显著改善酒类品质,缩短陈酿周期,提高企业效益。本文对超高压、电场、超声波、微波等物理方法在酿造酒人工催陈中的作用机理、催陈效果及应用范围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展望了各种方法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造酒 物理方法 人工催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研究的强流加速装置的设计与试验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立华 崔保群 +9 位作者 马鹰俊 马瑞刚 唐兵 黄青华 马燮 连钢 郭冰 柳卫平 孙良亭 武启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231-2237,共7页
对揭示元素形成及天体起源具有重要作用的关键低能核反应由于反应截面较小,同时受宇生高能射线影响,在地面环境难以进行直接测量。在极低本底的深地环境中,利用强流离子加速器打靶,进一步提高关心核反应的发生率,就可在地球开展接近伽... 对揭示元素形成及天体起源具有重要作用的关键低能核反应由于反应截面较小,同时受宇生高能射线影响,在地面环境难以进行直接测量。在极低本底的深地环境中,利用强流离子加速器打靶,进一步提高关心核反应的发生率,就可在地球开展接近伽莫夫能区低能核反应截面直接测量。锦屏深地实验室(CJPL)具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可有效屏蔽宇生高能射线。依托CJPL的有利条件,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正在开展核天体物理关注能区核反应直接测量的研究。作为开展实验研究的必要条件,一台低能强流加速装置也在建设当中。该加速装置可产生低能强流的质子束和氦束,最高加速电压400 kV,设计最大束流强度10 mA。本文介绍了用于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实验(JUNA)的强流加速装置的基本情况,包括加速装置的物理要求、布局及主要设计考虑、束流光学及地面试验进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地实验室 强流加速装置 直接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