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铬盐生产工艺中除铝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魏广叶 曲景奎 +2 位作者 齐涛 郑裕东 郭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12-1722,共11页
主要从固相法和液相法两个方面介绍铬盐生产工艺中铝杂质的脱除方法,固相法重点介绍无钙焙烧法,无钙焙烧熟料中含铝固相产物有铁镁矿(Mg(Fe,Al)2O4)、铝硅酸钠(NaAlSiO4)和铝硅酸镁钠(Na4MgAl2Si3O12)。同时,根据铬矿成分的不同,添加含... 主要从固相法和液相法两个方面介绍铬盐生产工艺中铝杂质的脱除方法,固相法重点介绍无钙焙烧法,无钙焙烧熟料中含铝固相产物有铁镁矿(Mg(Fe,Al)2O4)、铝硅酸钠(NaAlSiO4)和铝硅酸镁钠(Na4MgAl2Si3O12)。同时,根据铬矿成分的不同,添加含硅或含铝原料,控制SiO2和Al2O3摩尔比,使铬铁矿中的铝和硅在无钙焙烧过程中转化成为铝硅酸钠和铝硅酸镁钠。铬酸盐熟料浸出过程中,液相中铝化合物主要是铝酸盐。液相法脱除铝杂质与体系的碱浓度密切相关。低碱浓度时,碳分法有利于得到铬酸盐夹带少、易过滤的氢氧化铝;高碱浓度时,首先进行萃取脱碱,降低溶液中碱/铝比例,然后采用种分法得到氢氧化铝沉淀。综述了各种除铝方法的特点,并探讨了除铝方法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盐 氢氧化铝 固相法 液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冶金流程模拟软件SYSCAD及其在湿法冶金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宋静 齐涛 曲景奎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5-209,共5页
详细介绍了冶金流程模拟软件SYSCAD,并利用SYSCAD软件模拟计算了典型的湿法冶金流程。结果表明,SYSCAD软件可提高工艺流程的计算效率,是冶金项目工程设计计算中非常有用的计算工具。
关键词 SYSCAD软件 流程 模拟 湿法冶金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烟气脱硫塔内传递与化学反应过程CFD模拟 被引量:21
3
作者 曲江源 齐娜娜 +4 位作者 关彦军 滕阳 徐文青 朱廷钰 张锴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117-2128,共12页
以某330MW燃煤发电机组湿法烟气脱硫塔为研究对象,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塔内气-液两相流动、热质交换模型,以溶解平衡、质量守恒及电荷守恒描述浆液内13种溶质组分瞬时化学反应特性,通过用户自定义函数实现流动模型与传质模型、... 以某330MW燃煤发电机组湿法烟气脱硫塔为研究对象,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塔内气-液两相流动、热质交换模型,以溶解平衡、质量守恒及电荷守恒描述浆液内13种溶质组分瞬时化学反应特性,通过用户自定义函数实现流动模型与传质模型、化学反应模型的耦合。基于上述模型预测了脱硫塔内气-液两相流动、液滴蒸发与SO2化学吸收过程,获得了SO2浓度与浆液pH的径向分布特性,详细分析了气-液流动对化学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局部液气比分布特性是影响SO2径向分布的关键因素之一,可通过调控近壁区及主管道区的两相流动状态提高脱硫塔的吸收性能;随着气相侧SO2浓度提高或液滴粒径减小,浆液pH下降速率增大且各化学组分浓度达到稳定状态用时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烟气脱硫 气液两相流 热质交换 吸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炉烟气钢渣湿法联合脱硫脱硝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孟子衡 王晨晔 +2 位作者 王兴瑞 陈艳 李会泉 《洁净煤技术》 CAS 2020年第6期210-216,共7页
焦炭生产过程会排放大量的烟气,烟气中的SO2和NOx会造成环境污染。随着焦化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为解决焦炉烟气中SO2和NOx的污染问题,以钢渣为吸收剂,在自制小型鼓泡搅拌反应器中进行了焦炉烟气联合脱硫脱硝试验,研究了... 焦炭生产过程会排放大量的烟气,烟气中的SO2和NOx会造成环境污染。随着焦化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为解决焦炉烟气中SO2和NOx的污染问题,以钢渣为吸收剂,在自制小型鼓泡搅拌反应器中进行了焦炉烟气联合脱硫脱硝试验,研究了浆液温度、浆液浓度、烟气流量、SO2浓度、NO浓度对SO2和NO脱除效率的影响,并得到优化的运行条件。研究发现,温度升高会降低NO氧化的反应速率,导致生成的NO2浓度降低,从而使脱硝效率下降;浆液浓度升高会增大浆液体系的pH值,促进NO脱除;烟气流量增加,即停留时间减少会降低气液接触时间,导致脱硫脱硝效率降低;优化的运行条件为30℃、浆液浓度8%、烟气流量400 mL/min,在最优运行条件下,可实现脱硝效率50.7%,脱硫效率高于95%。钢渣同时脱硫脱硝过程机理研究表明:钢渣中溶解出的OH^-能维持浆液保持碱性,具有较高的缓冲pH值能力,从而有利于SO2和NOx的脱除;NO与O2反应生成NO2,NO2与OH^-反应生成NO-2和NO-3;NO2与NO结合生成极易溶于水的N2O3,N2O3再与OH^-反应生成NO-2,从而实现NOx的脱除。通过气相预氧化将部分NO氧化为NO2,然后NO2以及剩余的NO和NO2结合的N2O3被钢渣浆液快速高效吸收,达到NOx排放标准甚至超低排放标准,有利于钢渣湿法联合脱硫脱硝的工程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炉烟气 钢渣 湿法 脱硫脱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钒炉渣碱法水热过程提取钒机理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兰杰 陈东辉 +3 位作者 白瑞国 杜浩 王少娜 郑诗礼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65-1374,共10页
针对有毒的提钒尾渣及含钒钢渣年排放量巨大、无法综合利用的问题,研究含钒炉渣回收钒的过程机理。SEM分析结果表明,提钒尾渣中的钒集中赋存于赤铁矿相(Fe_2O_3)和铁板钛矿相(Fe_2TiO_5)中,同时也有一部分赋存于含Si锥辉石相(NaFe(SiO_3... 针对有毒的提钒尾渣及含钒钢渣年排放量巨大、无法综合利用的问题,研究含钒炉渣回收钒的过程机理。SEM分析结果表明,提钒尾渣中的钒集中赋存于赤铁矿相(Fe_2O_3)和铁板钛矿相(Fe_2TiO_5)中,同时也有一部分赋存于含Si锥辉石相(NaFe(SiO_3)_2)中;钢渣中的钒则主要赋存在硅酸二钙、硅酸三钙、铁酸钙相中和自由氧化物。根据四价钒和五价钒具有碱溶性的特性,得出提钒尾渣中92%的钒和钢渣中94%的钒是碱溶性的。通过温度和碱浓度对含钒炉渣物相的影响实验得知,温度对硅酸盐相的破坏作用显著,碱浓度与硅酸盐相的分解率呈线性增加的关系。通过NaOH介质水热过程分解含钒炉渣,钒的浸出率高于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钒尾渣 钢渣 机理 湿法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馏法处理钼酸铵生产中的高浓度氨氮废水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晨明 林晓 +3 位作者 陶莉 田萍 李金涛 曹宏斌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9-74,共6页
采用中和—过滤—换热—精馏—氨水回收的工艺处理钼酸铵生产废水,研究了各工艺参数对脱氨效果的影响、硫酸钙结垢机理和阻垢剂的阻垢性能与原理。结果表明,将pH调节至12.5以上能有效去除铜氨络离子,进而较彻底地去除氨氮;精馏塔的关键... 采用中和—过滤—换热—精馏—氨水回收的工艺处理钼酸铵生产废水,研究了各工艺参数对脱氨效果的影响、硫酸钙结垢机理和阻垢剂的阻垢性能与原理。结果表明,将pH调节至12.5以上能有效去除铜氨络离子,进而较彻底地去除氨氮;精馏塔的关键操作参数优化值为:塔釜温度105℃,蒸汽压力不低于0.3 MPa,优化后的精馏工艺,能够实现精馏设备的稳定运行和排水达标。阻垢剂在硫酸钙结垢形成之前添加效果最佳,阻垢原理为阻止溶解度较高的α-硫酸钙转化为溶解度较低的二水硫酸钙,从而提高结垢的浓度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酸铵 氨氮 精馏 阻垢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铝粉煤灰资源化过程重金属环境影响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韩永鹏 李会泉 +4 位作者 陈波 李强 贾小平 张靖峰 张懿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013-2017,共5页
针对高铝粉煤灰碱石灰烧结多资源利用工艺过程中重金属元素迁移规律和潜在环境影响量化问题,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分析该工艺中重金属元素的边界输入输出和内部迁移规律.结果表明,输入端54%的铅元素由工业过程废弃物即高铝粉煤灰带入,其... 针对高铝粉煤灰碱石灰烧结多资源利用工艺过程中重金属元素迁移规律和潜在环境影响量化问题,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分析该工艺中重金属元素的边界输入输出和内部迁移规律.结果表明,输入端54%的铅元素由工业过程废弃物即高铝粉煤灰带入,其余来自工业原材料.输出端64%的铅元素进入产品,其余部分进入废弃物.该工艺主要环境排放节点在烧结和水泥生产环节.通过定义相对环境排放指数(REEI),比较分析该工艺与拜耳法工艺重金属排放情况.结果表明,该工艺单位氧化铝产量铅元素净排放显著降低,铬元素环境排放量与拜耳法基本持平,说明高铝粉煤灰碱石灰烧结多资源利用工艺不仅可以实现高铝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也可以显著降低氧化铝产品的重金属环境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铝粉煤灰 物质流分析 重金属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炉烟气活性炭法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工业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斌 李玉然 +4 位作者 刘连继 陈鹏 郭俊祥 林玉婷 朱廷钰 《洁净煤技术》 CAS 2020年第6期182-188,共7页
目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活性炭法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可同时脱除SO2、NOx、H2S等多种污染物,不消耗水,无二次污染,在国内已应用于钢铁烧结烟气、焦化焦炉烟气等,但其效率有待提高。焦化行业焦炉烟气低硫高氮、多污染物共存... 目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活性炭法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可同时脱除SO2、NOx、H2S等多种污染物,不消耗水,无二次污染,在国内已应用于钢铁烧结烟气、焦化焦炉烟气等,但其效率有待提高。焦化行业焦炉烟气低硫高氮、多污染物共存的排放特征,对活性炭法的脱硝效率及多污染物脱除效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探究提高焦炉烟气净化效率的因素,建设了焦炉烟气活性炭法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工业化试验平台,处理烟气量33000 Nm^3/h。通过调控活性炭移动速率和喷氨量,优化了焦炉烟气净化效率,分析了移动过程对活性炭物理性能的影响、再生后活性炭性质的变化和活性炭的碳消耗。结果表明,活性炭法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的脱硫效率超过99%,脱硝效率达到80%,各排放指标满足特别排放限值(NOx浓度≤150 mg/Nm^3、SO2浓度≤30 mg/Nm^3、颗粒物浓度≤15 mg/Nm^3)要求。移动过程使活性炭的耐压强度下降33%~55%,尤其是直径较小的活性炭,耐磨强度有所下降,但降幅较小,这两项参数的下降会导致活性炭损耗量增加。再生后元素S的回收率达90%,吸附后(再生前)活性炭的比表面积相比新鲜活性炭下降了约20%。活性炭物理碳磨损取主要决于活性炭的移动速率,化学碳消耗来自官能团的分解,活性炭的年损耗量约为初装量的1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脱硫脱硝 焦炉烟气 多污染物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熔盐法产出新铬渣的资源化研究——新铬渣的氯化铵浸出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云山 杨刚 +1 位作者 张金平 陈磊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23-326,共4页
亚熔盐法生产铬绿过程中产生大量新铬渣,因其中含有钾及大量镁而难以实现资源化。研究了采用绿色化学新工艺处理新铬渣,确定了较适宜的工艺参数,为实现新铬渣的资源化、彻底消除危害及隐患、变废为宝、构建铬盐化工循环经济新体系提供... 亚熔盐法生产铬绿过程中产生大量新铬渣,因其中含有钾及大量镁而难以实现资源化。研究了采用绿色化学新工艺处理新铬渣,确定了较适宜的工艺参数,为实现新铬渣的资源化、彻底消除危害及隐患、变废为宝、构建铬盐化工循环经济新体系提供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渣 酸碱联产 再生循环 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固废资源化产品生态设计方法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艳 李会泉 +1 位作者 陈波 李强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21,30,共5页
基于现有产品生态设计方法及相关标准,针对工业固废资源化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以及重金属、残留酸碱等环境风险问题,建立了一套适用于该产品的生态设计方法。重点分析了资源化过程中毒害组分的控制体系、固废资源属性和评价指标体系。进... 基于现有产品生态设计方法及相关标准,针对工业固废资源化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以及重金属、残留酸碱等环境风险问题,建立了一套适用于该产品的生态设计方法。重点分析了资源化过程中毒害组分的控制体系、固废资源属性和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应用该方法对粉煤灰硅酸盐水泥(70%熟料+30%粉煤灰)进行产品生态设计,并对其进行产品生命周期评价。评价表明,生态设计的单位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的环境影响小于单位硅酸盐水泥,且其毒害组分含量符合相应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生态设计 工业固废 重金属 生命周期评价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氯酸钠氧化降解碱性玫瑰精生产模拟废水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欣 衣守志 +1 位作者 陈辉霞 徐红彬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87-890,共4页
采用次氯酸钠对碱性玫瑰精生产模拟废水进行氧化降解,考察了初始COD浓度、反应pH、次氯酸钠投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动力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向50mL初始COD为1 050mg/L的碱性玫瑰精生产模拟废水中... 采用次氯酸钠对碱性玫瑰精生产模拟废水进行氧化降解,考察了初始COD浓度、反应pH、次氯酸钠投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动力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向50mL初始COD为1 050mg/L的碱性玫瑰精生产模拟废水中投加次氯酸钠溶液(质量分数为8%)3.0mL,控制反应pH为3.0,常温下搅拌反应30min,COD去除率可以达到88%左右,且该反应过程呈现一级动力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染料废水 次氯酸钠 氧化降解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铜精矿氧压浸出工艺研究
12
作者 仝一喆 刘自亮 +1 位作者 王恒辉 孟凡成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37,共8页
针对硫化铜精矿火法冶炼工艺副产硫酸,在硫酸滞销地区难以大规模应用的难题,研究了硫化铜精矿氧压浸出工艺。对某硫化铜精矿原料进行了成分、物相及有价元素赋存状态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分析了硫化铜精矿氧压浸出的可行性,研究了一段氧... 针对硫化铜精矿火法冶炼工艺副产硫酸,在硫酸滞销地区难以大规模应用的难题,研究了硫化铜精矿氧压浸出工艺。对某硫化铜精矿原料进行了成分、物相及有价元素赋存状态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分析了硫化铜精矿氧压浸出的可行性,研究了一段氧压浸出、两段氧压浸出工艺的浸出效果。结果表明,采用两段逆流氧压浸出,一段控制温度135~140℃、总压1.3~1.4 MPa、时间2~2.5 h、分散剂加入量4‰~5‰、沉矾剂加入量2.5%~3%,二段控制温度165~170℃、总压1.4~1.5 MPa、时间2.5~3 h、分散剂加入量6‰~7‰、沉矾剂加入量3%~3.5%,铜浸出率为90.49%~92.25%。一段浸出液含铜90.78~92.34 g/L、铁10.81~13.84 g/L、硫酸28~30 g/L,可送后续除铁净化—电积生产电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炼铜 硫化铜精矿 氧压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电脱氧法制备ZrCr_2储氢合金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靖 曹吉林 +2 位作者 王明涌 王岭 戴磊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34-839,共6页
以Zr O_2和Cr_2O_3混合物为原料,采用直接电脱氧法在Ca Cl2熔盐中制备出纯相的ZrCr_2储氢合金。研究了极片烧结温度、电解电压、熔盐温度、电解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电解过程的影响。采用XRD、SEM手段探讨了电解产物的组成与形貌;采用动电... 以Zr O_2和Cr_2O_3混合物为原料,采用直接电脱氧法在Ca Cl2熔盐中制备出纯相的ZrCr_2储氢合金。研究了极片烧结温度、电解电压、熔盐温度、电解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电解过程的影响。采用XRD、SEM手段探讨了电解产物的组成与形貌;采用动电位扫描法结合热力学计算探讨了合金的生成机理;并利用粉末微电极循环伏安法测试了ZrCr_2合金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Zr O2-Cr2O3极片在Ca Cl2熔盐中900℃、3.1 V电压下电解15 h可得到ZrCr_2合金。电脱氧过程中,Cr2O3首先还原为单质Cr,Zr O2或Ca Zr O3在单质Cr表面还原,形成ZrCr_2合金。所制备的ZrCr_2合金具有很好的电化学储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脱氧法 熔盐 ZrCr2 储氢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法纳米SiO_2表面结构研究
14
作者 许雪冰 马艳丽 +4 位作者 李少鹏 李会泉 林荣毅 田登超 张军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46-852,共7页
采用红外、热重、N2吸附等分析方法,研究了碳化法制备的纳米Si O2表面羟基、孔隙结构和吸油值等随陈化p H值、陈化时间及干燥温度的变化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陈化p H值下Si O2凝聚反应速率不同,陈化p H值由2升高到5,凝聚反应加快,... 采用红外、热重、N2吸附等分析方法,研究了碳化法制备的纳米Si O2表面羟基、孔隙结构和吸油值等随陈化p H值、陈化时间及干燥温度的变化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陈化p H值下Si O2凝聚反应速率不同,陈化p H值由2升高到5,凝聚反应加快,颗粒表面羟基含量由1.54个/nm2减少到1.44个/nm2,平均孔径由11.51 nm增大到23.06 nm,吸油值由1.70 cm3/g升高到1.81 cm3/g;在不同陈化时间下Si O2颗粒间凝聚反应进程不同,陈化时间由10 min延长到90 min,颗粒表面羟基含量由1.48个/nm2减少到1.40个/nm2,平均孔径、吸油值变化不明显;在不同干燥温度下颗粒表面羟基脱除程度不同,干燥温度由100℃升高到500℃,表面羟基脱除增多,羟基含量由1.43个/nm2减少到0.70个/nm2,平均孔径由13.2 nm增加到41.07 nm,吸油值由1.82 cm3/g升高到2.00 cm3/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法 纳米SI O2 表面羟基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钛磁铁矿烧结过程NO_X控制技术研究
15
作者 王建山 朱廷钰 +2 位作者 黎建明 张小龙 邱正秋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24,共5页
利用烧结杯实验装置研究了不同烧结工艺参数对钒钛磁铁矿烧结烟气NO_X生成及烧结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混合料碱度、水分、料层厚度及燃料配比的降低,烟气中NO_X排放浓度呈现降低的趋势;同时上述参数的改变未对烧结速... 利用烧结杯实验装置研究了不同烧结工艺参数对钒钛磁铁矿烧结烟气NO_X生成及烧结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混合料碱度、水分、料层厚度及燃料配比的降低,烟气中NO_X排放浓度呈现降低的趋势;同时上述参数的改变未对烧结速度、利用系数、烧结成品率和转鼓强度等烧结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产生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 烧结 烧结烟气 利用系数 成品率 转鼓指数 NOX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法富集钨渣中的钽和铌 被引量:23
16
作者 杨秀丽 王晓辉 +3 位作者 向仕彪 孙青 魏昶 郑诗礼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73-881,共9页
采用ICP-OES、XRD和SEM-EDS分别对钨渣成分、物相及各元素分布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钨渣的主要物相为铁/锰氧化物、硅酸盐及石英,钽和铌主要包裹于含硅、锰物相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钨渣稀盐酸脱硅-浓盐酸深度脱铁、锰的钽铌酸法富... 采用ICP-OES、XRD和SEM-EDS分别对钨渣成分、物相及各元素分布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钨渣的主要物相为铁/锰氧化物、硅酸盐及石英,钽和铌主要包裹于含硅、锰物相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钨渣稀盐酸脱硅-浓盐酸深度脱铁、锰的钽铌酸法富集新方法。考察钨渣中硅、铁、锰、钙和铝等杂质元素的脱除规律,获得最优工艺条件。在最优条件下,钨渣脱硅率可达70%以上,铁和锰的脱除率可分别达到98.01%和98.71%,钽和铌回收率分别为86.57%和82.48%,富集渣中钽和铌的品位分别达到2.81%和9.23%,可直接作为钽铌湿法冶炼工业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渣 富集 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典型钒钛磁铁矿的工艺矿物学特征与矿石价值 被引量:26
17
作者 于宏东 王丽娜 +1 位作者 曲景奎 齐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5-281,共7页
对攀枝花、承德和朝阳等地钒钛磁铁矿的工艺矿物学进行研究,同时依据铁精矿、钛精矿的现货价格和理论选矿指标对矿石的价值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攀枝花、承德和朝阳钒钛磁铁矿中MFe品位分别为13.26%,12.84%和1.15%;TiO2的品位分别为... 对攀枝花、承德和朝阳等地钒钛磁铁矿的工艺矿物学进行研究,同时依据铁精矿、钛精矿的现货价格和理论选矿指标对矿石的价值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攀枝花、承德和朝阳钒钛磁铁矿中MFe品位分别为13.26%,12.84%和1.15%;TiO2的品位分别为10.98%,4.53%和2.02%;V2O5的品位分别为0.22%,0.23%和0.055%.各个矿产地钒钛磁铁矿中钛磁铁矿和钛铁矿的矿物含量、矿物成分有显著差别;攀枝花、承德和朝阳铁精矿中TFe品位分别为59.21%,66.46%和55.74%;TiO2品位分别为12.35%,4.87%和16.42%;V2O5品位分别为0.928%,1.142%和2.07%;攀枝花矿石价值最高,其次是承德,朝阳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矿物学 选矿指标 钛磁铁矿 钒钛磁铁矿 矿石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洗去除冶金硅中的典型杂质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成义 赵立新 +2 位作者 王志 郭占成 王永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988-1996,共9页
以王水和氢氟酸为酸洗介质,研究酸洗对冶金硅中典型杂质元素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王水和氢氟酸对金属类杂质均有明显的去除作用,但对非金属B和P去除效率差。Al杂质经王水和氢氟酸酸洗后去除率分别为80%和86.3%,Fe杂质的去除率分别为78... 以王水和氢氟酸为酸洗介质,研究酸洗对冶金硅中典型杂质元素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王水和氢氟酸对金属类杂质均有明显的去除作用,但对非金属B和P去除效率差。Al杂质经王水和氢氟酸酸洗后去除率分别为80%和86.3%,Fe杂质的去除率分别为78.6%和89.4%。氢氟酸对总杂质去除率比王水提高12%,但其对Cu的去除率仅为4.8%。Cu的相态分析表明:Cu在冶金硅中主要是以Al-Si-Cu合金相存在,抗氢氟酸腐蚀性强。与氢氟酸不同,王水通过化学破碎作用使硅粉粒度变小,利于杂质相暴露。两种酸对硅粉的损失率均小于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硅 酸洗 提纯 杂质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硼二维纳米材料剥离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9
作者 刘闯 张力 +3 位作者 李平 陈永安 崔雯雯 张海林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2-128,共7页
氮化硼二维纳米材料具有与石墨烯相当的强度、较宽的带隙、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在绝缘、含氧、高温的条件下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其制备技术及性能的研究是近年来材料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剥离制备方法尤其是化学剥离法具有... 氮化硼二维纳米材料具有与石墨烯相当的强度、较宽的带隙、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在绝缘、含氧、高温的条件下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其制备技术及性能的研究是近年来材料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剥离制备方法尤其是化学剥离法具有成本低、质量好、容易控制等优点,是制备氮化硼二维纳米材料的有效方法。本文详述了各种剥离方法制备氮化硼二维纳米材料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指出深入研究剥离机理、开发新型高效剥离方法、制备稳定单层氮化硼应该是今后本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剥离技术 综述 氮化硼 化学剥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球磨高温固相法制备尖晶石型铜铬黑颜料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伟文 郑晓丹 +2 位作者 李平 徐红彬 张懿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76-1880,1892,共6页
以Cr2O3与CuO为原料,采用高能球磨高温固相法制备尖晶石型铜铬黑颜料;利用XRD、SEM和激光粒度仪等方法对制备颜料的结构、形貌及粒度进行了表征。系统研究了前体混料方式、球磨时间、煅烧温度、煅烧时间等条件对铜铬黑颜料晶型、粒度的... 以Cr2O3与CuO为原料,采用高能球磨高温固相法制备尖晶石型铜铬黑颜料;利用XRD、SEM和激光粒度仪等方法对制备颜料的结构、形貌及粒度进行了表征。系统研究了前体混料方式、球磨时间、煅烧温度、煅烧时间等条件对铜铬黑颜料晶型、粒度的影响;探讨了掺杂对铜铬黑颜料着色力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高能球磨可有效地控制颗粒大小及均匀性,NiO与CoO的掺入可显著提高其着色力。高能球磨10 min,煅烧温度900℃,保温时间3 h下制备出了粒径分布均匀着色力较好的铜铬黑颜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铬黑 固相法 粒径 着色力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