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东部及近海陆架盆地CO_2成因及运聚规律与控制因素研究 被引量:51
1
作者 何家雄 夏斌 +1 位作者 刘宝明 张树林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49,共8页
在中国东部及近海陆架盆地已发现的CO2气藏(田)和大量高含CO2油气藏的大量地质地化资料的基础上,将CO2分为壳源型、壳幔混合型和火山幔源型三大成因类型。中国东部陆上诸断陷盆地与东海盆地及琼东南盆地东部、珠江口盆地的CO2气藏及高含... 在中国东部及近海陆架盆地已发现的CO2气藏(田)和大量高含CO2油气藏的大量地质地化资料的基础上,将CO2分为壳源型、壳幔混合型和火山幔源型三大成因类型。中国东部陆上诸断陷盆地与东海盆地及琼东南盆地东部、珠江口盆地的CO2气藏及高含CO2油气藏中的CO2均属典型的火山幔源型成因,CO2气源主要来自地壳深部幔源火山活动所产生的大量CO2,其运聚富集规律主要受控于幔源型火山活动与沟通深部气源的基底深大断裂的导气作用。莺歌海盆地CO2气藏及含CO2气藏中的CO2则属于壳源型及壳幔混合型成因,主要受控于泥底辟热流体晚期分层分块多期的局部上侵活动与巨厚的海相含钙砂泥岩的物理化学综合作用,其运聚分布规律具多期和分层分区的特点。根据不同成因类型CO2运聚成藏规律,可以追踪其气源,分析和预测天然气尤其是CO2的运聚分布规律,综合评价CO2资源潜力,为天然气勘探部署及决策提供依据,降低勘探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盆地 东海及南海边缘盆地 CO2成因类型 运聚规律 主控因素剖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陆上和海域CO_2成因及运聚规律与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何家雄 夏斌 +1 位作者 刘宝明 张树林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4期663-673,共11页
通过对中国东部陆上及海域大量地质地球化学资料的分析,重点对CO2成因及运聚成藏规律与主控因素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有利CO2分布区进行了初步预测。研究表明,中国东部陆上诸断陷盆地与东南沿海海域的东海盆地及南海北部大... 通过对中国东部陆上及海域大量地质地球化学资料的分析,重点对CO2成因及运聚成藏规律与主控因素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有利CO2分布区进行了初步预测。研究表明,中国东部陆上诸断陷盆地与东南沿海海域的东海盆地及南海北部大陆架琼东南盆地和珠江口盆地CO2气藏及高含CO2油气藏中,CO2均属典型的火山幔源型成因,其运聚富集主要受控于幔源型火山活动与沟通深部气源的基底深大断裂的导气配置作用,CO2气源主要来自地壳深部幔源火山活动伴生的大量CO2;南海北部大陆架西区莺歌海盆地CO2气藏及含CO2油气藏中的CO2,属于壳源型及壳幔混合型成因,主要受控于泥底辟热流体晚期分层分块多期的局部上侵活动与沉积巨厚海相含钙砂泥岩的物理化学作用,其运聚分布具多期和分层分区的特点。因此,根据不同成因类型CO2运聚成藏规律,可以追踪气源,分析和预测天然气尤其是CO2的运聚分布,评价其资源潜力,为天然气勘探部署及决策提供依据,降低勘探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盆地 东海及南海北部盆地 CO2成因类型 运聚规律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及南海西部陆缘CO_2气藏形成机理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宝明 夏斌 +2 位作者 李绪宣 张敏强 陈振宏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07-212,共6页
以我国东部及南海西部陆缘众多CO2气藏为依据,分析了气藏中气体组分、同位素组成及分布特征,指出该地区从北至南分布着一巨型北东向岩浆 幔源无机成因CO2气藏带,莺歌海盆地中具有壳幔混源特征,其形成机理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俯... 以我国东部及南海西部陆缘众多CO2气藏为依据,分析了气藏中气体组分、同位素组成及分布特征,指出该地区从北至南分布着一巨型北东向岩浆 幔源无机成因CO2气藏带,莺歌海盆地中具有壳幔混源特征,其形成机理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俯冲带所形成的构造 岩浆作用有关;靠近俯冲带,热源体以火山岩体、基性玄武岩为主,远离俯冲带则以泥底辟热流体为主;超壳断裂是幔源气和热源的输运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冲带 南海 中国东部 CO2气藏 海西 陆缘 岩浆作用 西部 形成机理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建中国CO_2研发中心的建议 被引量:10
4
作者 何家雄 夏斌 +1 位作者 刘宝明 张树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1-163,共3页
如何综合开发利用CO2资源,充分利用其有利方面,有效控制影响自然生态环境的CO2排放量,促进 人类与自然及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已是当务之急。为此,建议创建中国国家级的CO2研究开发中 心,将CO2作为庞大的系统工程项目... 如何综合开发利用CO2资源,充分利用其有利方面,有效控制影响自然生态环境的CO2排放量,促进 人类与自然及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已是当务之急。为此,建议创建中国国家级的CO2研究开发中 心,将CO2作为庞大的系统工程项目进行全方位的科技攻关,领导和统筹国家CO2勘探开发、资源评价与综合开发 利用及CO2与环境等多专业全方位的科技联合攻关研究。阐述了CO2研究开发中心的研究攻关任务及目的,提出 了CO研究与综合开发利用的措施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CO2研发中心 环境控制 勘探开发 资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油气成藏组合、运聚规律与勘探方向分析 被引量:48
5
作者 何家雄 夏斌 +2 位作者 孙东山 张树林 刘宝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3-58,共6页
琼东南盆地是南海北部被动大陆边缘的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具典型断坳双层结构,其油气运聚分布规律及成藏条件与中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类似,油气成因类型多,油气源复杂,且不同区带油气运聚规律及成藏组合与成藏控制因素均差异明显。根据本... 琼东南盆地是南海北部被动大陆边缘的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具典型断坳双层结构,其油气运聚分布规律及成藏条件与中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类似,油气成因类型多,油气源复杂,且不同区带油气运聚规律及成藏组合与成藏控制因素均差异明显。根据本区油气成因类型及2类主要油气成藏组合(自生自储,下生上储)的运聚成藏模式特征,剖析与探讨油气运聚成藏规律,指出近期油气勘探方向,为提高油气勘探成功率、降低勘探风险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因类型 油气成藏组合 油气运聚规律 成藏控制因素 有利区带剖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莺歌海盆地莺东斜坡带隐蔽油气藏类型及成藏主控因素 被引量:14
6
作者 何家雄 夏斌 +1 位作者 张树林 刘宝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1-107,共7页
莺东斜坡带具有“两脊一洼”分段式展布之特殊区域地质构造格局,且自北而南“两脊一洼”三段式分布具有明显不同的构造及断裂活动特征与油气运聚规律,故不同区域区带隐蔽油气藏类型及成藏主控因素差异明显,其中,北段(即北延伸脊)成藏主... 莺东斜坡带具有“两脊一洼”分段式展布之特殊区域地质构造格局,且自北而南“两脊一洼”三段式分布具有明显不同的构造及断裂活动特征与油气运聚规律,故不同区域区带隐蔽油气藏类型及成藏主控因素差异明显,其中,北段(即北延伸脊)成藏主控因素主要取决于烃源及油气运聚输导系统;中段(一洼即岭头断阶区)成藏主控因素则受控于烃源与岩性圈闭的有效性;南段(南延伸脊)成藏主控因素主要取决于地层岩性复合圈闭的有效性。根据不同类型隐蔽油气藏的成藏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即可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及勘探技术对策,以期获得油气勘探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控因素 油气藏类型 斜坡带 莺歌海盆地 成藏 油气运聚规律 隐蔽油气藏 构造格局 区域地质 活动特征 输导系统 岩性圈闭 复合圈闭 地层岩性 分布规律 技术对策 研究方法 油气勘探 分段式 三段式 烃源 延伸 展布 区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莺歌海盆地泥底辟热流体上侵活动与天然气及CO_2运聚规律剖析 被引量:23
7
作者 何家雄 夏斌 +1 位作者 刘宝明 张树林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49-358,共10页
莺歌海盆地属南海北部被动大陆边缘新生代高热盆地,其高地温场及高大地热流主要集中于盆地中部莺歌海坳陷泥底辟构造带,因此泥底辟热流体上侵活动,尤其是晚期泥底辟热流体活动控制了天然气及CO2的运聚富集规律。同时,由于热流体分区、... 莺歌海盆地属南海北部被动大陆边缘新生代高热盆地,其高地温场及高大地热流主要集中于盆地中部莺歌海坳陷泥底辟构造带,因此泥底辟热流体上侵活动,尤其是晚期泥底辟热流体活动控制了天然气及CO2的运聚富集规律。同时,由于热流体分区、分块与分层的局部性侵入,导致了壳源型CO2及烃类气运聚富集的差异性和分区、分块与分层的局部富集特点。总之,泥底辟热流体上侵活动是控制天然气及CO2运聚成藏的主控因素。根据CO2与烃类气的地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可以分析和预测其运聚规律,为天然气勘探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底辟热流体 盆地热场特征 天然气运聚特点 控制因素分析 莺歌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部陆相断陷盆地及近海陆架盆地CO2成因类型 被引量:2
8
作者 HE Jiaxiong 夏斌 +2 位作者 张树林 孙东山 刘宝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21-23,40,共4页
中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及近海陆架盆地CO2资源丰富,CO2成因类型较复杂,根据CO2通常的成因判识与划分参数及标准(δ13CCO2和3He/4He),可明确划分为壳源型(有机和无机)、壳幔混合型及火山幔源型等3型4类,但依据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诸多学者... 中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及近海陆架盆地CO2资源丰富,CO2成因类型较复杂,根据CO2通常的成因判识与划分参数及标准(δ13CCO2和3He/4He),可明确划分为壳源型(有机和无机)、壳幔混合型及火山幔源型等3型4类,但依据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诸多学者提出的CO2/3He比值来判识划分CO2成因类型,则存在较大的偏差和复杂性.通过对CO2成因判识划分方法的对比,遵循科学性、实用性、通用性及简洁性的原则,采用通常的成因判识划分方法,对中国东部及近海陆架盆地CO2成因进行了综合判识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CO2成因的判识划分,仍应以通常的判识与划分方法,应用δ13CCO2和3He/4He参数指标及划分标准,对其进行综合判识划分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近海 陆架盆地 二氧化碳 成因类型 判识划分参数 类比分析 陆相断陷盆地 中国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