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hitosan encapsulation strategy inhibits the dissolution of MoS_(2)/ZnO nanoparticles in water disinfection
1
作者 Yutao Xie Yunpeng Yu Feng Gao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38,27,I0002,共13页
The combination of solar disinfection and photocatalysis technology presents a viable solution for eliminating harmful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from water.However,some photocatalysts(e.g.,zinc oxide-based composites)... The combination of solar disinfection and photocatalysis technology presents a viable solution for eliminating harmful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from water.However,some photocatalysts(e.g.,zinc oxide-based composites)are susceptible to pH-dependent dissolution in water,which can result in the loss of photocatalysts and addition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To obtain zinc oxide-based composites with low dissolution and high antibacterial efficiency for pho-tocatalytic water disinfection,we prepared MoS_(2)/ZnO@CS composites via a precipitation method to encapsulate chitosan(CS)around MoS_(2)/ZnO.The amino groups in the CS molecules act as storerooms for hydrogen ions,which inhibits the dissolution of zinc oxide.In addition,the MoS_(2)/ZnO@CS composites exhibit high produc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and broad-spectrum antibacterial activity under simulated solar irradiation(0.1 W·cm^(-2)).This makes it an excellent antibacterial agent for solar disinfection in water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MoS_(2) CHITOSAN ANTIBACTERIAL water disinf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裂相场法在材料失效分析中的应用:界面断裂的超剪切转变
2
作者 曾鋆 崔昆朋 田富成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Ⅱ型裂纹界面断裂速率可以超越材料的剪切波速已经在理论和实验中被证明,这种界面断裂的跨声速转变被普遍认为受“Burridge-Andrews”机制(也称“子-母”裂纹机制)控制。然而,对于这种跨声速转变机制,子裂纹的直接证据很少被报道,甚至... Ⅱ型裂纹界面断裂速率可以超越材料的剪切波速已经在理论和实验中被证明,这种界面断裂的跨声速转变被普遍认为受“Burridge-Andrews”机制(也称“子-母”裂纹机制)控制。然而,对于这种跨声速转变机制,子裂纹的直接证据很少被报道,甚至有些报道中并没有在裂纹跨声速转变过程中观察到子裂纹。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良彬教授课题组开展了Ⅱ型裂纹界面跨声速转变的数值模拟研究,“子-母”裂纹扩展过程首次在相场断裂模拟中被重现。他们的工作揭示了一个跨声速裂纹发生的临界预应力水平值,并提出了子裂纹出现的定量化预测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断裂 超剪切转变 断裂相场模型 数值模拟 界面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mote electron effects and π-π interactions of α-diimine nickel complexes
3
作者 Yizhan Wang Hailong He Dan Peng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22,68,共7页
The seminal report ofα-diimine palladium and nickel catalysts in 1995 represented a major breakthrough in the preparation of functionalized polyolefin materials.Owing to the high abundance and low cost of nickel,nick... The seminal report ofα-diimine palladium and nickel catalysts in 1995 represented a major breakthrough in the preparation of functionalized polyolefin materials.Owing to the high abundance and low cost of nickel,nickel-based catalysts have great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the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of olefin coordination polymerization.In this work,various N-aryl substituents with different electronic effects were synthesized and introduced intoα-diimine ligands.The aspreparedα-diimine nickel catalysts showed high polymerization activity(0.9×10^(7)–3.0×10^(7)g·mol^(−1)·h^(−1))in ethylene polymerization,generating polyethylene products with adjustable molecular weights(Mn values:7.4×10^(4)–146.9×10^(4)g·mol^(−1))and branching densities(31/1000 C–68/1000 C).The resulting polyethylene products showed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with high tensile strength(up to 25.0 MPa)and high strain at break values(up to 3890%).The copolymerization of ethylene and polar monomers can also be achieved by these nicekel complexes,ultimately preparing functionalized polyolef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diimine nickel catalyst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π-πinteraction effect electronic effect polar mono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酸性媒介黑T的水性聚氨酯染料的合成及成膜性能 被引量:5
4
作者 胡先海 张兴元 戴家兵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51-354,共4页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氧化丙烯二醇、2,2-二羟甲基丙酸、酸性媒介黑T(EBT)或1,4-丁二醇(BDO)等为主要原料,经自乳化法分别合成制备出TDI型水性聚氨酯EBT-PU和BDO-PU。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证实了EBT-PU和BDO-PU的结构。研究发...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氧化丙烯二醇、2,2-二羟甲基丙酸、酸性媒介黑T(EBT)或1,4-丁二醇(BDO)等为主要原料,经自乳化法分别合成制备出TDI型水性聚氨酯EBT-PU和BDO-PU。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证实了EBT-PU和BDO-PU的结构。研究发现由于EBT接入聚氨酯分子链时引起助色团-OH消失以及EBT中偶氮基生色团与萘环等整体共轭体系受到影响,528nm处的UV-Vis吸收峰出现了44nm的红移。虽然EBT-PU和BDO-PU分子链中软硬段都不相容,但EBT共轭结构较BDO的脂肪链结构对软硬段不相容性影响更大。实验证实EBT-PU染料是一非晶聚合物,EBT的共轭结构可使EBT-PU热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媒介黑T 水性聚氨酯染料 相容性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聚酸聚酯二醇基可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4
5
作者 章鹏 张兴元 戴家兵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3-26,共4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聚酸聚酯二醇(PDFA)、2,2-二羟甲基丙酸、1,4-丁二醇等为主要原料,采用季戊四醇二丙烯酸酯和丙烯酸羟乙酯分别在分子链的侧基和末端引入可UV固化的双键,制备出具有不同双键含量的可UV固化的水性聚氨酯PDFA-PU...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聚酸聚酯二醇(PDFA)、2,2-二羟甲基丙酸、1,4-丁二醇等为主要原料,采用季戊四醇二丙烯酸酯和丙烯酸羟乙酯分别在分子链的侧基和末端引入可UV固化的双键,制备出具有不同双键含量的可UV固化的水性聚氨酯PDFA-PU。红外光谱(FT-IR)分析证实了PDFA-PU的结构以及UV固化后双键的交联反应。研究发现,随着分子链中双键含量的增加,UV固化后凝胶含量、双键转化率、摆杆硬度、张力强度都相应提高,断裂伸长率则大幅度下降,UV固化使PDFA-PUs膜逐渐由弹性变成了塑性。PDFA-PUs分子链中软、硬段具有不相容性,随双键含量增加,Tg1和Tg2都升高,固化膜的热稳定性也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聚酸聚酯二醇 水性聚氨酯 紫外光固化 力学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MPME与BTEA的可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的光固化动力学及涂膜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许飞 张兴元 +1 位作者 戴家兵 李维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4-77,共4页
采用两种不同结构的含双键二元醇三羟甲基丙烷单烯丙基醚(TMPME)与2-(3-(((2,2-二(羟甲基)丁氧基)酰胺基)甲基)-3,5,5-三甲基环己基氨基甲酰氧)丙烯酸乙酯(BTEA)作为扩链剂在分子侧链上引入可UV固化的双键,分别制备出双键含量相同的可U... 采用两种不同结构的含双键二元醇三羟甲基丙烷单烯丙基醚(TMPME)与2-(3-(((2,2-二(羟甲基)丁氧基)酰胺基)甲基)-3,5,5-三甲基环己基氨基甲酰氧)丙烯酸乙酯(BTEA)作为扩链剂在分子侧链上引入可UV固化的双键,分别制备出双键含量相同的可UV固化的水性聚氨酯TMPME-PU和BTEA-PU。红外光谱(FT-IR)测试分析证实了TMPME-PU和BTEA-PU的结构。实验发现,具有较长支链BTEA-PU的双键活动性高,固化后双键转化率可达89%。与TMPME-PU相比,BTEA-PU固化膜具有较高的交联密度,更好的耐水和耐溶剂性。UV固化使两种乳胶膜由软、韧性的弹性体变成了硬、韧性的塑性体,且BTEA-PU固化膜具有良好的韧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固化 水性聚氨酯 双键转化率 耐水耐溶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制备工艺对乳液黏度和胶粒尺寸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峥 张兴元 +1 位作者 施锐 戴家兵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1-114,共4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聚己内酯二醇(PCLD)、2,2-二羟甲基丙酸(DMPA)以及1,4-丁二醇等为主要原料,经自乳化法分别制备出IPDI型水性聚氨酯PTMG-PU、PCLD-PU。红外光谱(FT-IR)测试证实了二者结构上的差别...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聚己内酯二醇(PCLD)、2,2-二羟甲基丙酸(DMPA)以及1,4-丁二醇等为主要原料,经自乳化法分别制备出IPDI型水性聚氨酯PTMG-PU、PCLD-PU。红外光谱(FT-IR)测试证实了二者结构上的差别。通过研究合成制备工艺过程中多种因素对乳液黏度及胶粒粒径的影响,发现当控制中和度为90%~100%、n(NCO)/n(OH)比为1.13~1.20、DMPA质量分数为2.5%~9.0%以及乳化时叶片转速为1500 r/min^2000 r/min、加水速度为100 mL/min^200 mL/min(体系总体积200 mL)时,可制得乳液黏度和胶粒粒径适中且固含量可达40%以上稳定的IPDI型聚氨酯乳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黏度 粒径 固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与系列无机盐分子-离子加合物的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英文) 被引量:4
8
作者 党政 宋乐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837-1841,共5页
糖类物质和无机盐之间的分子-离子相互作用无论是在生物物理学还是在生物化学方面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法(PXRD)来考察β-环糊精(β-CD)与一系列无机盐加合物之间的分子-离子相互作用.结果显示,同系无机盐与β-CD加... 糖类物质和无机盐之间的分子-离子相互作用无论是在生物物理学还是在生物化学方面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法(PXRD)来考察β-环糊精(β-CD)与一系列无机盐加合物之间的分子-离子相互作用.结果显示,同系无机盐与β-CD加合物的PXRD谱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差异性.这些PXRD谱主要反映β-CD的堆积方式,因此,它们的差异性揭示了分子-离子相互作用的多样性与复杂性.造成PXRD谱差异性的影响因素包括制备条件、阴离子和阳离子的性质、离子电荷等.由糖和盐之间的分子-离子相互作用所诱导的结晶行为多样性将为碳水化合物在生物物理、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学术与应用研究提供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加合物 分子-离子相互作用 无机盐 粉末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高分子材料在柔性电子领域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志勇 汪韬 +1 位作者 庄梦迪 徐航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78-891,共14页
柔性电子是基于柔性有机/无机功能材料、柔性/可延展基底并结合相应加工工艺得到的新型电子器件.与传统电子器件刚且硬的缺陷相比,柔性电子优秀的力学性能(柔性化和可拉伸等)使其更加适用于可穿戴电子、人机交互、软体机器人等尖端电子... 柔性电子是基于柔性有机/无机功能材料、柔性/可延展基底并结合相应加工工艺得到的新型电子器件.与传统电子器件刚且硬的缺陷相比,柔性电子优秀的力学性能(柔性化和可拉伸等)使其更加适用于可穿戴电子、人机交互、软体机器人等尖端电子领域.自柔性电子起始阶段,高分子材料就被视为实现柔性电子技术走向应用的关键材料,例如柔性高分子基底材料、高分子界面改性材料、柔性高分子功能材料等.借助于高分子材料的优秀性能,半导体技术突破了传统材料的限制,实现了电子器件的柔性化,而且极大地拓展了柔性电子在生物医学、柔性显示屏、能量存储与转换器件以及人机交互等领域的应用.然而随着柔性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现有的技术水平已经不能满足应用领域的苛刻需求,亟需在功能材料研究上获得突破.目前,研发用于柔性电子的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被视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点之一.因此,本文基于本课题组的相关工作,综述了近期功能高分子材料在柔性电子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基于柔性电子器件的组成角度以及加工工艺角度,从柔性电子中的三种关键材料(柔性基底材料、界面改性材料、柔性功能材料)出发,分析功能高分子材料在柔性电子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电子 功能高分子材料 柔性基底材料 界面改性 自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三螺吡喃单元大环分子的合成和酸致变色效应(英文)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清清 张宪哲 刘和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71-1380,共10页
合成了含有3个螺吡喃单元的大环分子,采用点击化学方法实现高效的闭环反应,大环分子产率为64%。使用红外、核磁和质谱等方法检测和表征了反应中间产物和目标产物,质谱分析结果证实环化结构。使用紫外-可见光谱仪观察到大环产物和线性螺... 合成了含有3个螺吡喃单元的大环分子,采用点击化学方法实现高效的闭环反应,大环分子产率为64%。使用红外、核磁和质谱等方法检测和表征了反应中间产物和目标产物,质谱分析结果证实环化结构。使用紫外-可见光谱仪观察到大环产物和线性螺吡喃前体分子在pH值接近4时的酸致变色效应。与线性螺吡喃前体分子的最大紫外吸收峰位置(476 nm)相比,螺吡喃大环分子在最大紫外吸收峰位置(464 nm)发生蓝移。螺吡喃大环分子比线性前体分子具有更大的摩尔消光系数,其pH响应性能更加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分子 螺吡喃 点击化学 PH响应 紫外可见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带隙氮杂稠环共轭微孔聚合物用于光催化染料的降解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杭 王磊 +1 位作者 程浩 徐航勋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3-341,共9页
利用1,2,4,5-苯四胺和环己六酮单体之间缩合反应得到一种具有低带隙(1.22 eV)的氮杂稠环共轭微孔聚合物(aza-CMP)。光催化降解实验证明aza-CMP可以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下进行高效光氧化反应,有效地驱动催化各种有机染料例如刚果红、罗丹... 利用1,2,4,5-苯四胺和环己六酮单体之间缩合反应得到一种具有低带隙(1.22 eV)的氮杂稠环共轭微孔聚合物(aza-CMP)。光催化降解实验证明aza-CMP可以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下进行高效光氧化反应,有效地驱动催化各种有机染料例如刚果红、罗丹明B和甲基橙的降解。对比试验表明,相比其他常见光催化剂如P25二氧化钛(P25-TiO2)、石墨相碳化氮(g-C3N4)和银负载二氧化钛(Ag-TiO2),aza-CMP具有更加高效的有机污染物光催化降解性能。此外,多次循环光催化实验表明,aza-CMP在催化过程中的结构非常稳定,在多次降解循环实验后仍能保持其分子结构和高催化活性,进一步说明光催化降解有机分子染料的活性来源于光生空穴和单线态氧。最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清楚地验证了aza-CMP催化降解有机染料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微孔聚合物 光催化 近红外光 单线态氧 染料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碱溶胀法制备聚合物中空微球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琚飞飞 汪谟贞 葛学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85-790,798,共7页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核壳结构的poly(methyl methacrylate)/polystyrene(PMMA/PS)和poly(butyl acrylate)/polystyrene(PBA/PS)微球,并以此作为前驱体,利用酸碱溶胀法成功地制备出PS中空微球.采用TEM和SEM对核壳微球和中空微...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核壳结构的poly(methyl methacrylate)/polystyrene(PMMA/PS)和poly(butyl acrylate)/polystyrene(PBA/PS)微球,并以此作为前驱体,利用酸碱溶胀法成功地制备出PS中空微球.采用TEM和SEM对核壳微球和中空微球的形貌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中空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壳层单体St包裹种子微球的聚合阶段,单体和引发剂的滴加速度及温度对最终的PS中空微球形态有着显著的影响:滴加速度过慢,反应温度过高均不利于中空微球的形成.另外,组成种子微球的单体和壳层单体的性质对中空微球的形态也有着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乳液聚合 酸碱溶胀法 聚苯乙烯 核壳结构微球 中空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阳离子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欣怡 丁圣刚 +1 位作者 聂旋 尤业字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1-239,共19页
两亲性阳离子聚合物在抗细菌感染,尤其是抵抗细菌耐药、突破细菌生物膜障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增加阳离子聚合物与细菌等病原体的相互作用,在提高杀菌效率的同时提高生物相容性,研究者们设计与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优良性能的阳... 两亲性阳离子聚合物在抗细菌感染,尤其是抵抗细菌耐药、突破细菌生物膜障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增加阳离子聚合物与细菌等病原体的相互作用,在提高杀菌效率的同时提高生物相容性,研究者们设计与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优良性能的阳离子聚合物。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新型阳离子聚合物的设计、制备及其在抗病原体方面的应用,讨论了不同阳离子聚合物的作用机理与特点,并对该领域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聚合物 耐药 生物膜 抗菌材料 抗菌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及其对聚合物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舒晶晶 陈剑 +3 位作者 陈亚威 赵楚 汪谟贞 葛学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94-504,共11页
中空微球/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热导系数与中空微球的含量和结构密切相关.本文以微米级单分散聚苯乙烯(PS)微球为牺牲模板,通过调控PS微球和正硅酸四乙酯(TEOS)的相对含量,制备了一系列表面包覆不同厚度SiO_(2)的PS@SiO_(2)核壳结构微球,用... 中空微球/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热导系数与中空微球的含量和结构密切相关.本文以微米级单分散聚苯乙烯(PS)微球为牺牲模板,通过调控PS微球和正硅酸四乙酯(TEOS)的相对含量,制备了一系列表面包覆不同厚度SiO_(2)的PS@SiO_(2)核壳结构微球,用高温煅烧去除PS模板后,得到不同球壁内外径比(r/R)的中空SiO_(2)(H-SiO_(2))微球.通过红外光谱、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H-SiO_(2)微球的化学成分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进一步测定了不同含量和r/R的H-SiO_(2)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复合后得到的H-SiO_(2)/PDMS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探究了H-SiO_(2)微球的含量和r/R对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通过与中空微球/聚合物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的理论模型计算结果相比较,证实了只有当H-SiO_(2)具有完整结构且r/R高于0.963时,其添加到PDMS中才能降低复合材料的热导系数,且下降程度随H-SiO_(2)含量增加而增大,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隔热性能.与此同时,当H-SiO_(2)添加量在质量分数5%以内时,H-SiO_(2)/PDM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也随着H-SiO_(2)含量增加而有所增加.H-SiO_(2)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100%和360%.本工作为高性能中空微球填充聚合物基隔热材料的设计制备提供了理论和实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二氧化硅微球 硅橡胶 导热系数 隔热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盐对聚丙二醇与β-环糊精超分子聚集体的组成、结构和降解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军 宋乐新 +2 位作者 郭雪晴 杨晶 陈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13-2020,共8页
本文报道了一系列钠盐在调控聚1,2-丙二醇(PPG)与β-环糊精(β-CD)超分子组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几个从钠盐溶液中沉淀出来的组装体在PPG与β-CD的化学计量比上存在着差异,对于NaCl和Na2CO3得到的是PPG-(β-CD)7,对于NaAsO2得到的... 本文报道了一系列钠盐在调控聚1,2-丙二醇(PPG)与β-环糊精(β-CD)超分子组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几个从钠盐溶液中沉淀出来的组装体在PPG与β-CD的化学计量比上存在着差异,对于NaCl和Na2CO3得到的是PPG-(β-CD)7,对于NaAsO2得到的是PPG-(β-CD)8,此结果与从水中得到的产物PPG-(β-CD)5以及从锂盐溶液得到的产物PPG-(β-CD)6完全不同;其次,基于3个独立的实验(包括黏度、表面张力、摩尔电导率)所得结果的比较可以部分地解释产物组成上的差别;最后,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表征结果表明:产物即使具有相同的组成,它们的表面结构和物理性质也相当不同,这说明了盐效应在设计、构建超分子聚集体中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化学 盐效应 Β-环糊精 聚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光催化全解水的二维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杭 王磊 徐航勋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0-154,共15页
通过仿生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可储存、可运输的化学燃料是解决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高分子半导体因其电子结构可以简单地从分子水平上进行调控和设计,近几年来在光催化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具有二维平... 通过仿生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可储存、可运输的化学燃料是解决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高分子半导体因其电子结构可以简单地从分子水平上进行调控和设计,近几年来在光催化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具有二维平面结构的共轭高分子半导体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丰富的表面活性位点和高效的光生电子/空穴分离能力,并且可以方便地形成异质结构等独特的性质,其在光催化分解水领域的应用逐渐引人关注。本文重点介绍了二维高分子半导体在光催化全解水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着重讨论了目前用于调控二维高分子材料能带结构和表面活性位点的方法,并展望二维高分子材料在光催化全解水研究中所存在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高分子 共轭高分子 光催化 水分解 太阳能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1,2,3-三氮唑官能团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及其对蛋白质的吸附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俊晖 吴起 刘和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5-519,共5页
通过"点击化学"反应合成了含1,2,3-三氮唑官能团的单体(VBTM),再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活性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含有1,2,3-三氮唑官能团的聚苯乙烯(PS-b-PVBTM)两嵌段共聚物。将PS-b-PVBTM旋涂于金片表面成膜,形成以... 通过"点击化学"反应合成了含1,2,3-三氮唑官能团的单体(VBTM),再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活性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含有1,2,3-三氮唑官能团的聚苯乙烯(PS-b-PVBTM)两嵌段共聚物。将PS-b-PVBTM旋涂于金片表面成膜,形成以聚苯乙烯链段为核、PVBTM链段为冠的胶束结构;此薄膜于90℃退火24 h后,球状结构转变为表面富集PS的环状结构。采用表面等离子体谐振仪(SPR)原位检测蛋白质在PS-b-PVBTM上的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当缓冲液为中性时,聚合物薄膜对牛血清蛋白(BSA)和肌红蛋白(Myoglobin)没有吸附,而对等电点为11的溶菌酶(Lysozyme)则有吸附;经退火处理后的聚合物薄膜对Lysozyme的吸附量减少了0.26 ng/mm2;当缓冲液为酸性时,该聚合物薄膜对BSA产生吸附,且吸附量随缓冲液pH值的降低而增加。PS-b-PVBTM对以上3种蛋白质的吸附为静电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吸附 二嵌段共聚物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氮苯高分子光控可逆黏合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佳慧 袁晨瑞 +2 位作者 吴泽宏 陈韬 吴思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3-301,共9页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制备了一种能在紫外光和可见光下发生固液转变的可逆黏合剂,其主链结构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侧链为以6个亚甲基为间隔基和短链聚乙二醇(PEG)为尾基的偶氮苯聚合物(PAzo-PEG)。偶氮苯基团在紫外光和可见光的辐...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制备了一种能在紫外光和可见光下发生固液转变的可逆黏合剂,其主链结构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侧链为以6个亚甲基为间隔基和短链聚乙二醇(PEG)为尾基的偶氮苯聚合物(PAzo-PEG)。偶氮苯基团在紫外光和可见光的辐照下发生可逆的顺反异构。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PAzo-PEG的可逆光致异构过程,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其固液转变。结果表明:反式异构体的Tg高于室温,顺式异构体的Tg低于室温,PAzo-PEG在光照下宏观表现出可逆固液转变的现象。固态和液态的PAzo-PEG不同的黏附能力赋予了PAzo-PEG光控可逆黏合的性能。实验测得其反式状态下最大黏附强度能达到0.97 MPa,而顺式状态下PAzo-PEG的黏附强度降低到0.03 MPa。在3个黏附循环后其黏附强度仍能保持初始黏附强度的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合剂 偶氮苯 聚合物 光致固液转变 玻璃化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Beta/Al2O3无水环境催化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 被引量:2
19
作者 颜曦明 王宝宇 +3 位作者 黄贵秋 李根 张兴元 李发萍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51-958,共8页
分别采用硝酸镧、柠檬酸和磷酸改性Beta/Al2O3,对改性后的分子筛材料进行XRD、TEM、N2吸附-脱附、NH3-TPD和Py-IR表征,并将改性后的Beta/Al2O3用于催化甲缩醛(DMM)和三聚甲醛(TOX)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n)的反应中,考察其孔结构和酸... 分别采用硝酸镧、柠檬酸和磷酸改性Beta/Al2O3,对改性后的分子筛材料进行XRD、TEM、N2吸附-脱附、NH3-TPD和Py-IR表征,并将改性后的Beta/Al2O3用于催化甲缩醛(DMM)和三聚甲醛(TOX)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n)的反应中,考察其孔结构和酸性质对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形式的改性并未改变原有Beta分子筛的晶相结构,镧改性对孔结构影响不大,而2种酸改性都出现多级孔道结构;所有改性后Beta/Al2O3的B酸含量均有所提高,酸处理还会导致Beta/Al2O3的L酸量明显下降,有效地改善了其酸分布;B酸量的增加会提高Beta/Al2O3催化剂的催化反应活性,其孔径的大小直接影响传质效率,进而影响其催化反应活性;柠檬酸处理的Beta/Al2O3具有最优的孔道结构,与未改性前相比,三聚甲醛的转化率提高了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ta分子筛 改性 聚甲氧基二甲醚 柴油添加剂 三聚甲醛 甲缩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基聚合制备聚合物纳米片层材料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娜 胡晓倩 白如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1-198,共8页
设计、合成了含有苯胺二聚体的苯乙烯甲基丁酸酯(VPB),通过自组装-自由基聚合的方法,成功地制备了聚合物纳米片层材料.VPB和聚合物的结构通过核磁谱和红外光谱进行了分析确认,VPB和聚合物的自组装行为通过电子显微镜、X射线进行了研究.... 设计、合成了含有苯胺二聚体的苯乙烯甲基丁酸酯(VPB),通过自组装-自由基聚合的方法,成功地制备了聚合物纳米片层材料.VPB和聚合物的结构通过核磁谱和红外光谱进行了分析确认,VPB和聚合物的自组装行为通过电子显微镜、X射线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VPB在甲苯和丙酮的混合溶剂中可以自组装成为二维纳米片层,并能与马来酰亚胺进行自由基共聚反应,形成尺寸数微米、厚度2纳米的聚合物片层材料.本研究的结果证明,将自组装与自由基聚合结合是一种制备聚合物二维纳米片层材料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二维材料 纳米片层 自由基聚合 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