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应加热用传导冷却YBCO高温超导磁体的热稳定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晓勇 张东 +2 位作者 马韬 靖立伟 梁爽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23,共8页
与传统的高频交流感应加热技术相比,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技术能够大幅度提升低电阻率、非铁磁性金属材料的透热处理加工效率。在高温超导感应加热系统中,超导磁体的热稳定性是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本文对传导冷却YBCO高温超导... 与传统的高频交流感应加热技术相比,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技术能够大幅度提升低电阻率、非铁磁性金属材料的透热处理加工效率。在高温超导感应加热系统中,超导磁体的热稳定性是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本文对传导冷却YBCO高温超导磁体进行通流实验,通过布置在磁体不同位置的多个温度传感器来监测各部分的温度情况,以温度能否在安全范围内趋于平稳作为判定条件研究超导磁体的热稳定性。同时,本文还研究了磁体载流的幅值与上升速率对磁体温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超导磁体在传导冷却条件下,其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电流值的安全裕度因子选择通常比浸泡冷却式磁体略低,对于运行的实验磁体,安全裕度因子可取为0.65;传导冷却磁体远端导热性能差,可通过增加导冷点以及改善传热的方式来弥补冷却不均的缺陷;在磁体能够稳定运行的一定范围内,电流不同的上升速率对最终温升无明显影响。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今后大型传导冷却超导磁体的热稳定性分析与安全运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导冷却 高温超导 YBCO磁体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 kV分裂电抗型超导限流器的仿真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志丰 邱清泉 +3 位作者 张国民 许熙 徐小飞 施飞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29-1136,共8页
输电网的短路故障电流大、危害范围广,实现高压电网的短路故障限流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降低超导限流器的制造成本和提高其限流能力,提出了一种分裂电抗型超导限流器拓扑,进行了限流原理理论分析和建模方法的研究。针对220 k V输电网... 输电网的短路故障电流大、危害范围广,实现高压电网的短路故障限流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降低超导限流器的制造成本和提高其限流能力,提出了一种分裂电抗型超导限流器拓扑,进行了限流原理理论分析和建模方法的研究。针对220 k V输电网,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开展了限流器的参数优化方法研究和限流特性分析。并进行了电阻型超导限流单元和分裂电抗器的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分裂电抗型超导限流器能够降低超导带材的使用量,提高超导限流器的限流能力和运行可靠性,为220 k V/1.5 k A示范样机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CO带材 超导限流器 失超 短路故障电流 分裂电抗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导无线电能传输技术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国民 余卉 +2 位作者 刘国乐 林良真 肖立业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10,共8页
近年来,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已成为了热点技术。与传统电能传输方式相比,无线电能传输更为方便、安全,并已被应用于多个领域。由于无线电能传输效率取决于发射与接收线圈本身的电阻,线圈电阻越小,传输效率越高。超导体所具有的直流零电阻... 近年来,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已成为了热点技术。与传统电能传输方式相比,无线电能传输更为方便、安全,并已被应用于多个领域。由于无线电能传输效率取决于发射与接收线圈本身的电阻,线圈电阻越小,传输效率越高。超导体所具有的直流零电阻、交流低损耗的特性,使得超导材料用于无线电能传输具有显著的效率优势。介绍了超导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现状,中国科学院应用超导重点实验室关于超导无线电能传输方面已经开展和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指出了超导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交流损耗 传输效率 超导线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导直流输电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12
4
作者 邱清泉 张志丰 +1 位作者 张国民 肖立业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16,共6页
超导直流输电技术是实现大规模电力远距离输送的潜在解决方案之一,近年来得到了较快发展。介绍了超导直流输电技术的优越性,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超导直流输电电缆直流断路器和超导直流限流器的研发现状和示范工程,分析了超导输电技术的... 超导直流输电技术是实现大规模电力远距离输送的潜在解决方案之一,近年来得到了较快发展。介绍了超导直流输电技术的优越性,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超导直流输电电缆直流断路器和超导直流限流器的研发现状和示范工程,分析了超导输电技术的发展和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材料 超导直流输电技术 超导直流电缆 超导直流限流器 能源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kA高温超导电缆系统绝缘 被引量:7
5
作者 滕玉平 戴少涛 +3 位作者 朱志芹 肖立业 张志丰 曹志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117-2122,共6页
为确定10kA直流高温超导电缆(10kA超导电缆)本体和测控系统绝缘水平,讨论了其本体结构特点和电场分布特点以及绝缘水平的影响因素;对Pt100型铂电阻温度传感器进行了耐压、耐流试验;构建了由模型电缆和模拟测控回路组成的系统并对其进行... 为确定10kA直流高温超导电缆(10kA超导电缆)本体和测控系统绝缘水平,讨论了其本体结构特点和电场分布特点以及绝缘水平的影响因素;对Pt100型铂电阻温度传感器进行了耐压、耐流试验;构建了由模型电缆和模拟测控回路组成的系统并对其进行耐压试验。结果表明温度传感器在5kV情况下耐压情况良好,但较大电流容易导致其损坏;高压下普通密封转换端子外壳对温度传感器针脚放电并导致传感器损坏,需设计专用密封端子。研究认为10kA超导电缆本体绝缘设计需适当提高绝缘耐压水平,测控系统浮电位设计满足10kA超导电缆工作状态下的测控需要,但测控系统绝缘设计中需防止产生因高压产生的局部放电电流加载于测量回路,10kA超导电缆系统集成后进行的系统耐压测试表明其绝缘系统满足运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电缆(HTS) 系统绝缘 测控 耐压 低温杜瓦管 直流输电 高温超导电缆终端 系统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裂电抗型超导限流器的交直流限流特性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清峰 邱清泉 +3 位作者 张志丰 宋乃浩 靖立伟 韩冬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56-462,共7页
随着交直流电网规模的不断增长,纯电阻型超导限流器已经难以满足其限流需求。为了减少超导带材的用量并提高电阻型超导限流器的经济性,通过引入空芯分裂电抗器,研究了一种分裂电抗型超导限流器(DRSFCL)并对其基本限流原理进行了分析... 随着交直流电网规模的不断增长,纯电阻型超导限流器已经难以满足其限流需求。为了减少超导带材的用量并提高电阻型超导限流器的经济性,通过引入空芯分裂电抗器,研究了一种分裂电抗型超导限流器(DRSFCL)并对其基本限流原理进行了分析。通过建模和仿真研究,主要分析了DRSFCL在10 k V电压下的交直流限流特性,得到其在交流冲击下可有效地限制短路电流的第一波峰值,限流作用比较明显,且在直流冲击下也有较好的限流作用。最后通过直流冲击平台对部分直流仿真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裂电抗型超导限流器 分裂电抗器 电阻型超导限流器 直流冲击平台 交直流限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位移传感器在低温装置中测量超导转子悬浮微位移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胡新宁 崔春艳 +2 位作者 雷沅忠 韩立 王秋良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42-1346,共5页
介绍了一种补偿式光纤位移传感器,对比分析了该传感器在室温(293 K)下和液氮温度(77 K)下的传输特性。结果表明,该传感器能有效地消除外界环境的影响,可用于宽温度范围的位移测量。在液氦温度(4.2 K)下测量超导转子悬浮微位移的实验结... 介绍了一种补偿式光纤位移传感器,对比分析了该传感器在室温(293 K)下和液氮温度(77 K)下的传输特性。结果表明,该传感器能有效地消除外界环境的影响,可用于宽温度范围的位移测量。在液氦温度(4.2 K)下测量超导转子悬浮微位移的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可在低温下进行位移测量,测量分辨率达到10μm。实验结果为光纤位移传感器在低温环境下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器 微位移测量 低温实验法 超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发展高电压、长距离、大容量高温超导输电的建议 被引量:16
8
作者 严陆光 肖立业 +1 位作者 林良真 戴少涛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共7页
高温超导输电有着一系列重要的优越性,作为一种具有重大前景的新技术,需要大力推动高温超导输电有关工作并进行统一规划和认真部署。本文提出建议将"高电压,长距离,大容量高温超导输电"作为国家重大专项列入国家计划。
关键词 高温超导输电 超导电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轮储能系统用超导电磁混合磁悬浮轴承设计 被引量:30
9
作者 李万杰 张国民 +1 位作者 王新文 邱清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0-18,共9页
提出一种将径向超导磁轴承和轴向电磁轴承集成于一体的混合磁悬浮轴承结构设计,用于超导飞轮储能系统中支撑飞轮转子。利用多物理场仿真软件Comsol对超导径向磁悬浮轴承悬浮力进行仿真计算,在电磁轴承定子铁心内环内径、外环外径参数已... 提出一种将径向超导磁轴承和轴向电磁轴承集成于一体的混合磁悬浮轴承结构设计,用于超导飞轮储能系统中支撑飞轮转子。利用多物理场仿真软件Comsol对超导径向磁悬浮轴承悬浮力进行仿真计算,在电磁轴承定子铁心内环内径、外环外径参数已知的条件下利用Ansys Maxwell软件以电磁力最大为目标对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并分析了超导和电磁轴承关键性能参数的相互影响,试制原理样机,测量悬浮力并比较了其优势。测量结果表明,利用超导轴承的自稳定性可减小混合轴承悬浮力合力随气隙增大而减小的速率,降低电磁轴承控制器的响应速率,将液氮作为冷却介质可有效解决电磁轴承线圈的发热问题,集成结构设计可提高磁悬浮轴承的悬浮力体积比,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储能系统 磁悬浮轴承 自稳定性 集成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0kV·A三相高温超导变压器的系统集成与试验 被引量:6
10
作者 马韬 朱志芹 +2 位作者 邱清泉 胡磊 滕玉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88-195,共8页
对1250kV·A/10.5kV/0.4kV三相高温超导变压器的系统设计、集成、试验与并网示范运行进行了研究。该超导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为螺线管型,二次侧绕组为饼式线圈结构,均采用Bi2223/Ag铜合金加强高温超导带材制备;铁心为三相三柱式,采... 对1250kV·A/10.5kV/0.4kV三相高温超导变压器的系统设计、集成、试验与并网示范运行进行了研究。该超导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为螺线管型,二次侧绕组为饼式线圈结构,均采用Bi2223/Ag铜合金加强高温超导带材制备;铁心为三相三柱式,采用取向硅钢片叠成;低温恒温器带有室温孔,采用耐低温的玻璃钢制作。测试表明,该超导变压器的空载损耗为2319.2W,空载电流为0.254%,短路阻抗为5.6%,负载损耗为249W。此外,对一、二次侧之间的主绝缘进行了35kV/1min/50Hz工频耐压测试,测试最大泄漏电流12.6mA;对一次侧绕组纵绝缘进行了负向75kV/1.2μs/50μs全波雷电冲击电压测试。完成相关测试后,该超导变压器于2014年9月9日开始并网示范运行,长时间运行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变压器 Bi2223/Ag超导带材 变压器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导输电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40
11
作者 肖立业 林良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共9页
由于我国电力资源与负荷资源分布极度不匹配,电力的远距离输送不可避免,特别是未来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开发与利用,将会进一步加剧这种不匹配的格局,大规模的电力远距离输送在我国尤其重要。超导输电技术是实现大规模电力远距离输送的潜在... 由于我国电力资源与负荷资源分布极度不匹配,电力的远距离输送不可避免,特别是未来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开发与利用,将会进一步加剧这种不匹配的格局,大规模的电力远距离输送在我国尤其重要。超导输电技术是实现大规模电力远距离输送的潜在解决方案之一,近年来在国际上得到了较快发展,我国也有了很好的研究开发基础。该文对我国超导输电技术的需求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国内外超导输电技术发展的现状,分析了超导输电技术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有关发展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高温超导材料 超导输电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广域范围内风能资源短时间尺度的时空互补特性调查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怡 肖立业 +2 位作者 王海风 戴少涛 齐智平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9-54,61,共7页
风能资源所具有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的特性致使风电输出功率具有很大程度的随机性和难以预测性。将这种大规模的波动电源接入电网会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诸多不利影响。近些年来利用广域范围内风能资源时空互补特性平滑大规模风能输... 风能资源所具有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的特性致使风电输出功率具有很大程度的随机性和难以预测性。将这种大规模的波动电源接入电网会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诸多不利影响。近些年来利用广域范围内风能资源时空互补特性平滑大规模风能输出功率波动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中国小时级别及以上时间尺度下的风能资源时空互补性已得到了初步的调查研究,但小时级别以下时间尺度下的时空互补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基于中国气象局提供的气象风速数据,本文结合各种统计方法和指标调查研究了中国广域范围内风能资源短时间尺度(1min)的时空互补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互补性 风电 波动性 间隙性 平滑作用 分散分布 短时间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超导磁悬浮轴承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余志强 张国民 +2 位作者 邱清泉 胡磊 张文峰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5-61,共7页
当永磁体在高温超导体附近时,部分磁力线进入超导体内,由于磁通钉扎作用,永磁体无需控制而稳定悬浮,这种悬浮特性称为无源自稳定性。这种特性的重要应用之一就是高温超导轴承。由于具有无源自稳定性、无摩擦、低损耗等优点,高温超导轴... 当永磁体在高温超导体附近时,部分磁力线进入超导体内,由于磁通钉扎作用,永磁体无需控制而稳定悬浮,这种悬浮特性称为无源自稳定性。这种特性的重要应用之一就是高温超导轴承。由于具有无源自稳定性、无摩擦、低损耗等优点,高温超导轴承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已经应用在飞轮储能、高速旋转机械等重要领域。本文介绍了高温超导悬浮轴承的工作原理,比较了轴向型和径向型高温超导轴承的结构特点,详细地说明了国外研究进展和国内的发展现状,探讨了高温超导轴承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自稳定性 高温超导轴承 轴向型 径向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ER装置超导磁体线圈导体用超导电缆的绞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滕玉平 戴少涛 +3 位作者 魏周荣 张应俊 薛天军 李英姿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2,共6页
超导磁体系统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超导磁体线圈采用CICC(cable-in-conduit conductors)导体绕制而成。本文介绍了CICC导体的结构及其管内超导电缆的绞制过程,讨论了绞制参数对超导电缆交流损耗的影响。分析... 超导磁体系统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超导磁体线圈采用CICC(cable-in-conduit conductors)导体绕制而成。本文介绍了CICC导体的结构及其管内超导电缆的绞制过程,讨论了绞制参数对超导电缆交流损耗的影响。分析了绞制过程中放线张力和模具设置等因素对结构参数控制及其绞制质量的影响,第1、2级子缆绞制过程中绞制单元收、放线张力需要实时精准控制以避免绞线单元发生伸细甚至拉断现象,成品超导电缆绞制时的模具设置、模具数量和外径控制方法是超导电缆绞缆的关键,需要多种、多个模具多种组合外径控制方式,确定了超导电缆绞制技术方案,并成功完成了一根长度为765m PF5型哑缆(dummy cable)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 超导磁体 线圈 超导电缆 绞缆 交流损耗 管内电缆导体CI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东 肖立业 林良真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5-53,共9页
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技术相对于常规的交流感应加热技术,能够显著提升有色金属材料的透热处理加热效率,还具有工件加热速度快、工件加热均匀、工件加热过程重复性好等优势,在金属冶炼和压延成型加工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详细... 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技术相对于常规的交流感应加热技术,能够显著提升有色金属材料的透热处理加热效率,还具有工件加热速度快、工件加热均匀、工件加热过程重复性好等优势,在金属冶炼和压延成型加工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详细论述了国内外对于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原理和主磁体新结构探索的研究现状,综述了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示范样机的研制情况,对比分析了两种感应加热技术,总结出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的优势及形成机理。探讨了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技术发展趋势、关键技术及科学问题,本文相关分析结果将对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 直流感应加热技术 主磁体新结构 节能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有限元法的圆柱形永磁体与高温超导体悬浮特性的数字仿真 被引量:4
16
作者 余志强 张国民 +1 位作者 邱清泉 胡磊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32-38,共7页
在场冷和零场冷两种条件下对圆柱形永磁体与高温超导块材之间的悬浮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H-法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用于动态分析永磁体相对高温超导块材运动时的悬浮特性。在此模型中,高温超导体的E-J电磁特性采用幂指数模型表... 在场冷和零场冷两种条件下对圆柱形永磁体与高温超导块材之间的悬浮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H-法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用于动态分析永磁体相对高温超导块材运动时的悬浮特性。在此模型中,高温超导体的E-J电磁特性采用幂指数模型表示,有限元非线性方程组采用超松弛迭代的解法。相对于其他有限元模型,本模型具有在相同维度下变量少、计算速度快及易收敛等特点。通过仿真曲线与实验曲线的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体 悬浮特性 H-法 三维有限元模型 幂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超导飞轮储能系统研究现状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万杰 张国民 +3 位作者 艾立旺 刘国乐 余志强 邱清泉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31,共13页
高温超导飞轮储能系统具有功率密度高、控制简单、效率高、寿命长、环境友好等优点,未来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地铁制动能量回收、大功率脉冲电源、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等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高温超导飞轮储能系统的原理结构、... 高温超导飞轮储能系统具有功率密度高、控制简单、效率高、寿命长、环境友好等优点,未来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地铁制动能量回收、大功率脉冲电源、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等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高温超导飞轮储能系统的原理结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 磁悬浮轴承 飞轮储能 自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导直流能源管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国民 陈建辉 +9 位作者 邱清泉 靖立伟 滕玉平 赵延兴 蒋晓华 谭宏博 公茂琼 李振明 丘明 张宏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4389-4398,4428,共11页
将超导输电技术与液化天然气(LNG)管道输送技术相结合,形成能同时输送LNG与电力的能源管道,不仅可以节约能源通道,还可以利用LNG冷却超导电缆,提高能源输送效率和经济性,是一种极具前景的能源输送方式。在国家"智能电网与装备"... 将超导输电技术与液化天然气(LNG)管道输送技术相结合,形成能同时输送LNG与电力的能源管道,不仅可以节约能源通道,还可以利用LNG冷却超导电缆,提高能源输送效率和经济性,是一种极具前景的能源输送方式。在国家"智能电网与装备"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下,开展了超导直流能源管道的基础研究。该文主要介绍超导直流能源管道的基础研究项目近一年多的进展情况,主要包括:LNG混合工质的低温液固转变机理及传热流动特性,电力/LNG一体化输送动态稳定性判据,为安全性与故障演化分析而搭建的实验平台及初步实验结果,以及10m/10kV超导直流能源管道原理样机的研制与实验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直流能源管道 低温LNG特性 电-热-流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导技术在未来直流输电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3
19
作者 肖立业 林良真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37,共5页
随着环境压力日益增长,人们已经认识到需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不远的将来,可再生能源将成为电网中的主要一次能源来源。由于可再生能源具有间隙性、波动性等特点,且发电机组特性与传统能源有很大差异,从而对以交流模式为基础的电网... 随着环境压力日益增长,人们已经认识到需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不远的将来,可再生能源将成为电网中的主要一次能源来源。由于可再生能源具有间隙性、波动性等特点,且发电机组特性与传统能源有很大差异,从而对以交流模式为基础的电网带来巨大挑战。研究分析表明,发展直流电网将是重要的解决方案和趋势。为此,超导直流输电将有可能成为未来直流电网的一种有前景的输电方式。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在超导直流输电方面的研究进展和近期有关发展计划,并讨论了超导直流输电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和技术挑战,同时探讨了未来发展超导直流输电技术的主要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直流电网 超导直流输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超导直流电缆最大冷却长度的影响因素
20
作者 王邦柱 戴少涛 滕玉平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32,共6页
明确决定高温超导直流电缆最大制冷距离的因素是进行电缆系统参数配置的基础问题。本文建立了顺流制冷方式下制冷系统的热力学-流体力学物理模型,用解析的方法研究了在电缆及其制冷系统稳态情况下的外部热损耗、流量等因素单个作用时分... 明确决定高温超导直流电缆最大制冷距离的因素是进行电缆系统参数配置的基础问题。本文建立了顺流制冷方式下制冷系统的热力学-流体力学物理模型,用解析的方法研究了在电缆及其制冷系统稳态情况下的外部热损耗、流量等因素单个作用时分别对电缆最大制冷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外部热损耗和制冷距离呈负相关关系;仅在一定范围内制冷距离随流量增大而延长;内外流换热效果对制冷距离影响不大;在一定流量下增大壁面粗糙度会减小制冷距离且流量越大粗糙度的增加对制冷长度的减小效果越明显;一定范围内增大内杜瓦管半径能延长制冷距离。本文对结果产生的原因做了解释并指出了结论对工程实践的意义,本文的分析方法和结论对于长距离应用的高温超导直流电缆系统配置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直流电缆 长距离 解析法 制冷距离 参数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