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新能源产业链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吴一丁 陈广军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90,共11页
提高新能源产业链创新效率是抢占我国新能源产业在全球发展主导权、塑造大国竞争优势的重要抓手。基于2017—2022年中国77家新能源产业链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通过四阶段DEA模型测算产业链各环节创新效率,并利用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了全国统... 提高新能源产业链创新效率是抢占我国新能源产业在全球发展主导权、塑造大国竞争优势的重要抓手。基于2017—2022年中国77家新能源产业链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通过四阶段DEA模型测算产业链各环节创新效率,并利用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新能源产业链创新效率影响。经过随机前沿分析方法调整,研究发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新能源产业链创新效率呈非线性的门槛效应,产业链各环节创新效率整体呈“倒挂”现象。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新能源产业链国企创新效率呈正相关关系。为此,应降低产业链后端应用的创新风险,提高产业链终端的收益水平,推动产业集聚,加强国际合作,从而提高新能源产业链创新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新能源 产业链 创新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色金属-新能源产业链企业垂直一体化对其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一丁 郭启明 +1 位作者 赖丹 陈广军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产业链合纵连横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以2015~2023年中国有色金属-新能源产业链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垂直一体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有色金属和新能源企业一...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产业链合纵连横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以2015~2023年中国有色金属-新能源产业链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垂直一体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有色金属和新能源企业一体化程度均呈现大幅上升的趋势,并且一体化企业的竞争力水平明显高于同行业未一体化企业。垂直一体化对企业竞争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有色金属企业效率提高和新能源企业市场规模扩大是其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原因。融资约束在一体化与企业竞争力的正向关系中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当融资约束指数大于门槛值时,一体化促进企业竞争力;当融资约束指数小于门槛值时,有色金属企业后向一体化抑制竞争力,新能源企业前向一体化对竞争力的正向影响不再显著。异质性分析发现,非国有、大规模企业一体化对竞争力的促进效果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提升我国有色金属与新能源产业及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重要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 新能源 垂直一体化 企业竞争力 融资约束 企业效率 市场规模 有色金属-新能源产业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财政支持类型对企业增长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吴一丁 王兰兰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3-131,共9页
政府对微观企业的财政支持类型主要有税收优惠和财政补助两种,目的均是为了助力企业发展进而推动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文章基于我国经济增长降速的背景,选取2011—2021年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在分析企业所获财政支持特征与企业增... 政府对微观企业的财政支持类型主要有税收优惠和财政补助两种,目的均是为了助力企业发展进而推动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文章基于我国经济增长降速的背景,选取2011—2021年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在分析企业所获财政支持特征与企业增长状况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不同财政支持类型对企业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考察期内各年获得财政支持的企业数量占比均在90%以上,从税收优惠和财政补助程度来看,整体上均呈现逐年增强的趋势;(2)整体上企业的财务支撑能力相对于其实际增长明显不足;(3)税收优惠对企业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财政补助则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4)税收优惠对各阶段企业增长均具有正向影响,财政补助对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增长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优惠 财政补助 企业增长 企业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价格波动特征及其对中国稀土产业的影响
4
作者 方文龙 刘嵩铃 +3 位作者 邹旺 袁梦 罗子嫣 赖丹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9-56,共8页
本文旨在研究稀土元素价格波动对中国稀土产业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2011年和2020年两次稀土元素价格波动规律,探讨其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具体作用机制,以期为中国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策略建议。在产业链方面,分析价格上涨对稀土资源开... 本文旨在研究稀土元素价格波动对中国稀土产业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2011年和2020年两次稀土元素价格波动规律,探讨其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具体作用机制,以期为中国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策略建议。在产业链方面,分析价格上涨对稀土资源开采,以及终端应用企业的影响;在供应链方面,研究价格波动对稀土企业原料成本、运营风险、供应链稳定性的作用机制。同时,结合国际稀土产业格局的变化,探讨价格波动对西方重构稀土供应链的影响。研究发现,2011年和2020年两轮稀土元素价格波动在上涨趋势、幅度和时间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产业链层面,价格上涨显著增加了产业链前端稀土资源的开采强度,但终端应用企业对价格持续上涨的承受能力较强,显示出产业链不同环节对价格波动的敏感性差异。在供应链层面,价格波动导致稀土企业的原料成本大幅上升,运营风险显著增加,最终影响了整个供应链的稳定性。此外,价格波动还加速了西方重构稀土供应链的步伐,对中国稀土产业国际地位和市场份额构成潜在威胁。为应对稀土元素价格波动带来的挑战,建议加快高丰度稀土永磁材料研发进度,加大稀土绿色开采和冶炼的环保技术投入,抢占产业科技制高点;实施分元素管控策略,大幅增加钕、镝等关键元素的供给,稳定稀土元素价格;同时,鼓励企业进行海外布局并保持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以提升中国稀土产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价格 价格波动 产业链 供应链 稀土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能源制造业上市企业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5
作者 李媛 吴一丁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4,共9页
新能源制造业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和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产业之一,基于企业微观视角解析中国新能源制造业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对新能源制造业企业合理布局、发展策略制定以及区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该文基于2012—2021年中国A... 新能源制造业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和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产业之一,基于企业微观视角解析中国新能源制造业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对新能源制造业企业合理布局、发展策略制定以及区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该文基于2012—2021年中国A股新能源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借助平均最近邻指数、核密度分析和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新能源制造业上市企业时空分布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识别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新能源制造业上市企业空间集聚效应明显,且集聚程度不断加强;(2)新能源制造业上市企业重核集聚区始终是长三角和珠三角,且整体呈现出“核心—边缘”特征,轻核集聚区湖南、北京和河南集聚程度与范围扩大且新增山东、四川和福建集聚区;(3)新能源制造业上市企业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冷热点格局呈现“梯度化”,存在明显的“多重俱乐部”现象;(4)新能源制造业上市企业的区位选择已不再依托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可达性、劳动力规模等常规因素,更偏向技术创新、市场规模和产业基础新经济地理因素,同时,影响因子间有显著的交互增强作用,但各维度影响因子的交互作用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制造企业 时空分布 产业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阶段DEA模型的有色金属-新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6
作者 方文龙 赖丹 +1 位作者 李彦蓉 易贤华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9-187,共9页
基于四阶段DEA模型,测算了我国有色金属-新能源产业链各环节创新效率,并结合Tobit模型检验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SFA模型调整,产业链创新效率呈现矿产品>精炼产品>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应用的特征,纯技术效率是制约产业链各环... 基于四阶段DEA模型,测算了我国有色金属-新能源产业链各环节创新效率,并结合Tobit模型检验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SFA模型调整,产业链创新效率呈现矿产品>精炼产品>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应用的特征,纯技术效率是制约产业链各环节创新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空间上产业链创新效率呈现“西强东弱”的分布特征,产权上国企高于非国企;供应商集中度、企业规模、员工质量与创新效率正相关,市场竞争程度、资产负债率、股权集中度与创新效率负相关。为提升产业链创新效率,应从降低新能源企业创新风险、提高新能源企业收益、推动产业集聚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现代化 创新效率 有色金属 新能源 四阶段DEA 供应链 产业集群 测度模型 影响因素分析 上下游产业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华林 滕泽栋 +2 位作者 江晓亮 杨幼明 李庭刚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78-1791,共14页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工业废物堆积造成的环境问题日渐严重.煤矸石是一种煤炭开采和洗选过程中产生的典型工业废弃物.其大量堆积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而且还会污染环境,引起地下水污染,造成山体滑坡、塌陷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环境....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工业废物堆积造成的环境问题日渐严重.煤矸石是一种煤炭开采和洗选过程中产生的典型工业废弃物.其大量堆积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而且还会污染环境,引起地下水污染,造成山体滑坡、塌陷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环境.近年来,“以废治废”模式成为了工业废弃物处置的研究热点之一,也是生态修复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进一步阐述了污泥改性煤矸石在生态修复与土壤改良方面的进展,为后期煤矸石和污泥的高值化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工业废物 污泥 资源化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陶瓷的绿色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中炜 兰昊 +2 位作者 胡驰 邱星武 安宁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0-55,共6页
从化学组成入手,运用三元相图理论计算陶瓷原料的配比及对应的化学成分,以磷渣作为钙质原料,铝灰作为铝质原料,粉煤灰作为硅质原料,磷石膏作为发泡剂,经混料、成型、养护、烧结制备了多孔陶瓷,当磷渣掺量为76%时,在1080℃下煅烧,保温120... 从化学组成入手,运用三元相图理论计算陶瓷原料的配比及对应的化学成分,以磷渣作为钙质原料,铝灰作为铝质原料,粉煤灰作为硅质原料,磷石膏作为发泡剂,经混料、成型、养护、烧结制备了多孔陶瓷,当磷渣掺量为76%时,在1080℃下煅烧,保温120 min制备的多孔陶粒堆积密度为353.9 kg/m^(3)、抗压强度为1.06 MPa、吸水率为18.74%,孔隙率为71.8%。统筹考虑了在全生命周期内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和使用性能三者之间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图 绿色 配比 多孔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铁烟气CO催化剂失活机制及其改进方法研究进展
9
作者 甘敏 马世辉 +7 位作者 范晓慧 刘凯杰 廖继勇 季志云 孙增青 赵改革 王兆才 余海钊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34,共11页
钢铁烧结烟气组成复杂,容易导致CO催化剂活性下降,因此抑制催化剂失活、延长催化剂寿命是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就CO催化剂的失活机理及其改进工艺进行综述,介绍各种毒害物质的作用机制及其对CO催化反应的影响,探究催化剂的失活机理... 钢铁烧结烟气组成复杂,容易导致CO催化剂活性下降,因此抑制催化剂失活、延长催化剂寿命是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就CO催化剂的失活机理及其改进工艺进行综述,介绍各种毒害物质的作用机制及其对CO催化反应的影响,探究催化剂的失活机理并提出相应预防或恢复措施。催化剂失活主要包括化学中毒、黏结物阻隔、高温失活、水汽中毒、气固反应失效以及机械磨损等原因。结果表明:积碳、结焦和水化反应易在催化剂表面中毒,形成惰性覆盖层阻隔反应进行;长时间高温反应容易导致催化剂表面固结;气固反应中氧气或氯气会和金属活性相反应,形成挥发性氧化物或氯化物进入气相造成物质损耗。此外,采取气流吹拂或催化床层堆叠挤压会降低孔隙结构强度,引发颗粒破碎并粉尘化,影响催化剂的寿命。将金、银贵金属分散支撑在氧化铝或其他非贵金属载体表面,可以降低贵金属消耗量。贵金属在高温热处理中保持稳定的高分散状态,会在催化剂表面形成纳米颗粒,并和过渡金属协同作用造成晶格畸变,构筑活性位点,从而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通过工艺设计来轮换参与反应的催化剂是其活性再生的主要手段。将置换下来的废催化剂送入再生系统中,通过洗涤吹拂等方式清洗堵塞孔隙通道的沉积焦炭及侵占位点的毒素,可消除对CO催化氧化体系的阻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烟气 金属催化剂 一氧化碳 中毒失活 活性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Ni-Al_(2)O_(3)复合涂层的微观结构与耐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勇辉 闫洪 +4 位作者 兰昊 黄传兵 于守泉 孙小明 张伟刚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52,共10页
目的 解决Cr-Ni系不锈钢在重腐蚀工业环境中本体耐腐蚀性能不足的问题。方法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制备Ni-Al_(2)O_(3)复合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仪(EDS)和显微硬度计、电化学工作站等技术研究所制备涂层的微观结构、相组成和... 目的 解决Cr-Ni系不锈钢在重腐蚀工业环境中本体耐腐蚀性能不足的问题。方法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制备Ni-Al_(2)O_(3)复合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仪(EDS)和显微硬度计、电化学工作站等技术研究所制备涂层的微观结构、相组成和元素分布,分析Al_(2)O_(3)含量对复合涂层形貌、显微硬度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 复合涂层组织均匀、无明显缺陷,与基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冶金结合区,沿着该复合涂层深度方向的微观结构依次呈现为胞状晶、定向生长的柱状晶及细小的等轴晶,物相则由均匀分布于复合涂层顶部的Al_(2)O_(3)颗粒和金属间化合物(Fe-Ni、Fe-Ni-Cr固溶体)构成。随着Al_(2)O_(3)含量的增大,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腐蚀电位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失重腐蚀速率和腐蚀电流密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涂层的耐腐蚀性能呈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在Ni-x%Al_(2)O_(3)(x为0、0.15、0.25、0.35,质量分数)复合涂层中,Ni-25%Al_(2)O_(3)复合涂层具有较高的显微硬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该涂层的显微硬度达到1026.3HV,腐蚀失重速率为0.15mg/(cm2·h),腐蚀电压和腐蚀电流密度分别为–326.6m V和38.6μA/cm2。当继续增加Al_(2)O_(3)的含量时,气孔和裂纹等缺陷开始增多,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和耐腐蚀性能均呈现下降趋势。研究表明,Ni-x%Al_(2)O_(3)(x≤25)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和耐腐蚀性能的变化由细晶强化、固溶强化和颗粒强化协同作用所致。结论 激光熔覆Ni-25%Al_(2)O_(3)复合涂层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可以有效防护Cr-Ni系不锈钢,提高重腐蚀工业环境下机械零件的耐蚀性和使役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复合涂层 微观结构 显微硬度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酸二甲酯催化合成高值化学品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凤钦 赵丽滟 +3 位作者 王利国 曹妍 贺鹏 李会泉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42,共20页
我国富煤、少油和少气的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对煤炭资源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因此,如何发挥我国大储量煤炭资源的优势,实现煤炭资源清洁化、低碳化和多元化利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将不可再生能源煤炭向多元化学品转化,降低对石油、天然气... 我国富煤、少油和少气的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对煤炭资源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因此,如何发挥我国大储量煤炭资源的优势,实现煤炭资源清洁化、低碳化和多元化利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将不可再生能源煤炭向多元化学品转化,降低对石油、天然气的消耗和对外依赖,一直是我国煤炭资源利用研究的重点方向。将煤经高温气化为CO和H_(2)后,利用CO和H_(2)合成气合成的草酸二甲酯(DMO)为原料,经催化加氢反应向多种含氧化学品转化是一条已被证实的可行技术路线。随着DMO经过间接加氢反应和连续加氢反应向乙醇酸甲酯(MG)、乙二醇(EG)、乙醇、碳酸二甲酯(DMC)和草酰胺等多种高值化学品转化技术的逐步发展,使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得以高效利用,促进了我国能源结构的平衡。围绕DMO向下游产品转化展开详细论述和讨论。根据近年来学者对DMO的研究,DMO初步加氢可得到MG,MG二次加氢可得到EG,EG脱水得到乙醇、C3~C4醇,及DMO氨化制备“新型氮肥”——草酰胺等。重点归纳了各下游产品转化所使用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及活性物种的吸附-活化作用机制。详细梳理总结了当前通过引入其他助剂、调控表面酸碱度和引入第二第三金属等提高催化剂性能的方法。针对目前负载型铜基催化剂、铁基催化剂和银基催化剂等在DMO加氢过程中表现出的高选择性和局限性展开了细致的讨论。明确指出了随着产能的不断扩大,铜基催化剂所显现的高温易板结、中毒失活问题,铁基催化剂存在的中间产物加氢能力差及银基催化剂C-O键活化过程作用弱等问题,并进一步对催化剂失活原因和解决方法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和分析。详细指出了当前DMO加氢工艺路线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给出了DMO加氢催化剂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二甲酯 含氧化学品 非均相催化 反应机理 稳定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改性CeO_(2)纳米棒负载Pt催化剂催化丙烷燃烧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金声势 刘凯杰 +2 位作者 刘秋文 张一波 杨向光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148,共8页
机动车和石油化工等污染源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其中以丙烷为代表的低碳烷烃结构稳定,难以实现低温完全氧化,亟需开发高效低碳烷烃低温催化氧化催化剂。以氧化铈纳米棒为载体,通过酸改性合成不同量磷酸改性的1%Pt/CeO_(2)-y POx... 机动车和石油化工等污染源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其中以丙烷为代表的低碳烷烃结构稳定,难以实现低温完全氧化,亟需开发高效低碳烷烃低温催化氧化催化剂。以氧化铈纳米棒为载体,通过酸改性合成不同量磷酸改性的1%Pt/CeO_(2)-y POx催化剂,发现磷酸改性之后丙烷催化燃烧T_(50)降低了60℃。通过XRD、TEM、EDS mapping等表征发现Pt和P均匀分布在氧化铈表面,且在磷酸改性和Pt负载过程后,氧化铈结构保持稳定。XPS和原位CO-DRIFTs表征结果表明磷酸改性之后,Pt在催化剂表面颗粒大小随磷酸改性程度增加而逐渐变大,并存在最优的Pt^(2+)和Pt^(4+)比,有利于丙烷在催化剂表面吸附和反应。H_(2)-TPR和NH_(3)-TPD表征结果表明,磷酸改性之后,催化剂表面产生了大量的酸性位,而磷酸改性并未大幅降低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从而提高了铈基催化剂的丙烷燃烧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基催化剂 磷酸改性 丙烷氧化 贵金属 稀土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稀土废料电解回收的LiF-NaF-KF和NaCl-KCl熔盐体系物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邵铭杰 王长治 +4 位作者 林勇 肖万海 谭宁 魏奎先 王东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7-86,共10页
熔盐电解法是回收钕铁硼废料的重要方法,氟化物和氯化物常被用来当作回收稀土废料熔盐体系中的电解介质。熔盐物性对电流效率、电耗、回收率以及回收产物形态等具有重要的影响。首先对Nd、Pr和Fe在LiF-NaF-KF和NaCl-KCl中的热力学行为... 熔盐电解法是回收钕铁硼废料的重要方法,氟化物和氯化物常被用来当作回收稀土废料熔盐体系中的电解介质。熔盐物性对电流效率、电耗、回收率以及回收产物形态等具有重要的影响。首先对Nd、Pr和Fe在LiF-NaF-KF和NaCl-KCl中的热力学行为进行讨论,进一步采用旋转法、阿基米德法和拉筒法研究了不同配比熔盐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黏度、密度和表面张力变化。结果表明:在LiF-NaF-KF系中Nd、Pr会与NaF、KF自发反应;Nd和Pr元素平衡溶解度分别为2.34 mg/g以及1.07 mg/g,而Fe元素则基本不溶解。对于NaCl-KCl体系,钕铁硼废料各组分的反应都不会自发进行,在电解之前需将Fe^(3+)沉淀以免在电解时优先沉积。两种熔盐体系的黏度、密度和表面张力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密度随温度的改变更符合线性关系,线性程度均大于0.95;随着NdF 3和AlCl_(3)-Nd_(2)O_(3)用量的增加,两种体系的黏度、密度和表面张力均有所增加,但电解原料的添加未改变温度对体系密度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电解 物化性质 稀土 钕铁硼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镍钴永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悦卿 赵江涛 +4 位作者 王凤青 刘雷 丁勇 孙颖莉 闫阿儒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12-121,共10页
铝镍钴永磁材料因具有较高剩磁和优异的温度稳定性,在航空航天用精密仪表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稀土资源危机的出现,铝镍钴作为无稀土永磁材料的代表再次成为国际永磁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铝镍钴永磁材料的实际纳米结构和反磁化行... 铝镍钴永磁材料因具有较高剩磁和优异的温度稳定性,在航空航天用精密仪表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稀土资源危机的出现,铝镍钴作为无稀土永磁材料的代表再次成为国际永磁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铝镍钴永磁材料的实际纳米结构和反磁化行为与磁矩一致转动模型存在一定偏差,其矫顽力远低于理论极限,这阻碍了铝镍钴永磁材料的性能提升和应用发展。近年来,人们通过先进表征手段探究铝镍钴永磁材料的微观结构特征,并结合微磁学模拟研究磁性能的影响机制,为铝镍钴永磁材料的结构设计和性能提升提供指导,进而推动其工艺创新和应用突破。本工作综述了铝镍钴永磁材料在微观结构表征和磁性机理认识、矫顽力和温度稳定性优化提升以及新型制备技术探索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铝镍钴永磁材料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镍钴永磁材料 调幅分解 矫顽力 温度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掺杂CeO_(2)的合成及其CMP性能研究
15
作者 袁帅 方杨飞 +1 位作者 杨向光 张一波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5-41,158,共8页
CeO_(2)作为一种常用的稀土抛光粉,其抛光性能十分优异,但在现有的抛光研究中,平衡材料去除速率(MRR)和表面粗糙度(Ra)两者的关系一直是重点与难点。为探究这一问题,采用溶剂热法合成形貌规整、粒径较为均一、分散性良好的球形CeO_(2),... CeO_(2)作为一种常用的稀土抛光粉,其抛光性能十分优异,但在现有的抛光研究中,平衡材料去除速率(MRR)和表面粗糙度(Ra)两者的关系一直是重点与难点。为探究这一问题,采用溶剂热法合成形貌规整、粒径较为均一、分散性良好的球形CeO_(2),并对其进行Pr、Y等稀土元素的掺杂,研究稀土元素掺杂对氧空位形成的改变,以及引起的Ce^(3+)比例的变化对抛光性能的影响。根据材料表面Ce^(3+)的含量,与CMP抛光实验结合,结果显示Ce^(3+)含量较高的抛光磨料对硅片的抛光效果更好,其中Pr掺杂的CeO_(2)磨料,MRR高达445.71 nm/min,抛光后硅片的平均粗糙度(Ra)为1.23 nm,Pr元素的掺杂能够改变Ce基抛光粉表面的化学状态,进而影响抛光过程。通过对氧化铈形貌、粒径及表面Ce的化学状态的调控,稀土元素掺杂后的CeO_(2)抛光粉具有较快的材料去除速率和较好的表面粗糙度,该研究可为开发高性能氧化铈基抛光粉提供一定的理论及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_(2) 溶剂热法 CMP 稀土元素掺杂 Ce表面化学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化物磁光晶体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16
作者 吴振 张中晗 +3 位作者 张振 周声耀 苏良碧 武安华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4-206,共13页
光通信技术发展迅速,激光平均功率不断提高,磁光隔离器是保证激光单向传输、维持光学系统稳定高效工作的基础,而磁光介质作为磁光隔离器的核心部件也因此得以快速发展。首先简要介绍了几种磁光材料以及当前广泛应用的石榴石磁光晶体的... 光通信技术发展迅速,激光平均功率不断提高,磁光隔离器是保证激光单向传输、维持光学系统稳定高效工作的基础,而磁光介质作为磁光隔离器的核心部件也因此得以快速发展。首先简要介绍了几种磁光材料以及当前广泛应用的石榴石磁光晶体的缺点、法拉第效应的原理和应用,随后系统分析了作为新一代磁光晶体的各类氟化物磁光晶体的优缺点,最后展望了CeF_(3)磁光晶体潜在的应用前景以及未来氟化物磁光晶体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磁光晶体 磁光隔离器 法拉第效应 氟化物磁光晶体 CeF_(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膦酸酯功能化碳材料对钍的选择性电吸附性能研究
17
作者 权家园 付春燕 +4 位作者 邓必成 黄亚斌 况王强 邝圣庭 廖伍平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2-50,共9页
针对高纯稀土中微痕量放射性元素钍的分离去除,以氨基化的碳纳米管(CNT-N)为基底,制备了氨基膦酸酯功能化碳电极材料(CNT-P)。采用高分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分析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XPS)、热重分析仪(TGA)、傅里... 针对高纯稀土中微痕量放射性元素钍的分离去除,以氨基化的碳纳米管(CNT-N)为基底,制备了氨基膦酸酯功能化碳电极材料(CNT-P)。采用高分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分析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XPS)、热重分析仪(TGA)、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电化学工作站等对CNT-P的形貌、组成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研究了溶液介质、pH、电压、钍离子的初始浓度(c_0)等因素对钍吸附性能的影响。探讨了CNT-P对钍与稀土离子的吸附选择性,考察了CNT-P的再生循环使用性能。结果表明:CNT-P同时包含介孔和大孔结构,其比表面积、孔容和平均孔径分别为111.6 m^(2)/g、0.85 cm~3/g和30.13 nm;CNT-P在盐酸溶液中对钍的最大电吸附容量达219 mg/g;电压为3.5 V时,钍与稀土离子的分离系数均大于10;经5次吸附-解吸循环后,CNT-P对钍的吸附容量是初次吸附的87%,并基本保持稳定。该电极材料对于稀土中微痕量钍的高效去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电极材料 稀土 电吸附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化-涡流效应的磁性液体倾角传感器研究
18
作者 喻峻 李德才 +1 位作者 王德义 何新智 《仪器仪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5-62,共8页
永磁体在磁性液体中的稳定悬浮在倾角传感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提出一种利用圆环永磁体、软磁金属和非磁性金属构成惯性质量的磁性液体倾角传感器,利用磁性液体悬浮力作为惯性质量的回复力,通过复合软磁金属的磁化效应和非磁性金属的涡... 永磁体在磁性液体中的稳定悬浮在倾角传感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提出一种利用圆环永磁体、软磁金属和非磁性金属构成惯性质量的磁性液体倾角传感器,利用磁性液体悬浮力作为惯性质量的回复力,通过复合软磁金属的磁化效应和非磁性金属的涡流效应来增加倾角传感器的灵敏度,利用软磁和非磁性金属组成外壳包裹永磁体防止剧烈冲击下的损坏。推导了数学公式用于计算磁性液体悬浮力;研究了惯性质量的轴向长度对悬浮力和线圈电感的影响,论证了信号源对传感器输出电压的影响规律。将磁性液体倾角传感器用于倾角的测量,当倾角的范围为0°~42°时,输出电压和倾角之间的线性度约为6.5%,灵敏度为5 mV/°,迟滞不超过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液体 倾角传感器 磁悬浮 涡流效应 磁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纵向并购、新质生产力与产业链韧性——基于新能源制造业的分析
19
作者 吴一丁 刘青 +1 位作者 郭启明 赖程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7-123,共7页
纵向并购对于实现新能源制造业企业产业链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在构建产业链韧性综合指标的基础上,以2012—2023年我国A股新能源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时点DID模型检验纵向并购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以及新质生产力的中介效... 纵向并购对于实现新能源制造业企业产业链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在构建产业链韧性综合指标的基础上,以2012—2023年我国A股新能源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时点DID模型检验纵向并购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以及新质生产力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新能源制造业企业纵向并购对产业链韧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经过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新质生产力在纵向并购与产业链韧性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异质性发现,纵向并购对产业链韧性的促进作用在供应商集中度高、融资成本低和政府补贴高的新能源制造业企业中更显著。研究结论对新能源制造业企业实施纵向并购策略和提升产业链韧性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制造业企业 纵向并购 产业链韧性 新质生产力 能源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3代人工心脏泵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鑫 曲洪一 +2 位作者 王聪 刘建华 王秋良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9-350,共12页
心力衰竭死亡率极高,患病数量持续攀升,是当今医学界面临的共同难题,人工心脏泵是众多心衰患者延长生存期最后的希望和最有效的途径。第3代人工心脏泵的开发与应用,将心力衰竭治疗推向一个新台阶。首先概述第3代人工心脏泵的研究现状和... 心力衰竭死亡率极高,患病数量持续攀升,是当今医学界面临的共同难题,人工心脏泵是众多心衰患者延长生存期最后的希望和最有效的途径。第3代人工心脏泵的开发与应用,将心力衰竭治疗推向一个新台阶。首先概述第3代人工心脏泵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情况,并介绍国内第3代人工心脏泵的发展状况;其次,详述和总结第3代人工心脏泵相关的关键技术,如:悬浮技术、无轴承电机、泵用控制算法、叶轮优化设计、血液相容性等;最后,提出并探讨小型轻量化、仿生搏动性、智能控制技术、血液相容性、可靠性及容错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心脏泵 悬浮技术 无轴承电机 血液相容性 叶轮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