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被引量:25
1
作者 何建邦 田国良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1-7,共7页
中国在1991~1995年期间,应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建立了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信息系统,它包括洪水、林火、干旱、雪灾、地震、沙漠化和松毛虫灾害等七种自然灾害。整个研究和应用工作主要包括下述几... 中国在1991~1995年期间,应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建立了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信息系统,它包括洪水、林火、干旱、雪灾、地震、沙漠化和松毛虫灾害等七种自然灾害。整个研究和应用工作主要包括下述几部分:·建立灾害历史数据库和灾害背景数据库;·研究重大自然灾害的区划和危害程度分区;·建立单灾种的监测与评估系统(在微机或工作站系统上);·对突然发生的自然灾害(如洪水、林火、地震等)建立应急反应系统;·应用这些技术和系统对1991年以来发生的洪水、干旱、林火等进行监测与评估,为主管部门防灾救灾提供辅助决策依据。本文是在集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概括,并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监测 评估 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信息科学”应对国家安全需求
2
作者 陈述彭 《遥感信息》 CSCD 2003年第3期2-2,7,共2页
关键词 地球信息科学 国家安全 地理信息系统 灾害防治 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多源环境数据共享系统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杨峰 杜云燕 +1 位作者 崔马军 肖如林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5-37,共3页
针对目前海洋环境数据的多源、异构特点,分析海洋环境数据共享的现实需求,探讨海洋多源环境数据集成与共享的技术难点。基于当前分布式网络技术,提出海洋环境数据分布式共享方法和实现手段。通过建立海洋多源环境数据数字化共享系统平台... 针对目前海洋环境数据的多源、异构特点,分析海洋环境数据共享的现实需求,探讨海洋多源环境数据集成与共享的技术难点。基于当前分布式网络技术,提出海洋环境数据分布式共享方法和实现手段。通过建立海洋多源环境数据数字化共享系统平台,实现多源海洋环境数据的实时集成与共享,证明相关技术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GIS 分布式共享 海洋环境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资源信息云基础设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孙伟 曹姗姗 +1 位作者 蒲智 符利勇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1-79,共9页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林业资源信息基础设施构建、运维和管理模式势必受到大数据科学这一新型科研范式的影响,需为用户按需、弹性、自助、最大限度地提供基础设施云服务。研究应用云计算理论与虚拟化技术,结合林业资源信息基础设施现...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林业资源信息基础设施构建、运维和管理模式势必受到大数据科学这一新型科研范式的影响,需为用户按需、弹性、自助、最大限度地提供基础设施云服务。研究应用云计算理论与虚拟化技术,结合林业资源信息基础设施现状和需求,设计林业资源信息云基础设施框架结构和部署策略,探讨林业资源信息计算、存储和网络虚拟资源池构建技术,提出全局统一资源池管理模式,并通过把林业资源监管服务系统的传统集群式物理服务器部署方案改为虚拟资源池部署方案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林业资源信息云基础设施框架、技术和管理模式是可行的,可有效提升信息资源利用率、能耗和信息服务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资源信息 基础设施 虚拟化 云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城市规划信息系统(UPIS) 被引量:18
5
作者 陈顺清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7-52,共6页
首先提出了城市规划信息系统(UPIS,UrbanPlanningInformationSystem)的概念,初步探讨了其理论基础;接着明确了建立信息系统的策略是突出处理好总体设计与分步实施、事务管理与图文建设、普查... 首先提出了城市规划信息系统(UPIS,UrbanPlanningInformationSystem)的概念,初步探讨了其理论基础;接着明确了建立信息系统的策略是突出处理好总体设计与分步实施、事务管理与图文建设、普查建库与动态更新、辅助设计与磁盘报批、规划建模与辅助决策五大关系;并对系统集成与多用途地籍信息系统进行了讨论;最后,呼吁尽快深入开展城市规划信息系统(UPIS)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以指导我国城市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信息系统 地球信息科学 地籍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持续发展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协调作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钟耳顺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1994年第1期37-42,共6页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两大主题,已引起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持续发展代表了一种新的发展战略和我们从事经济活动的新方法。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具有综合各种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的能力,为科学决策和实现区域持续发...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两大主题,已引起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持续发展代表了一种新的发展战略和我们从事经济活动的新方法。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具有综合各种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的能力,为科学决策和实现区域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同时,地理信息系统为在区域持续发展中利用生态学方法、时序分析和科学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我国,区域持续发展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与政府部门的重视。应该注意到,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本文主要讨论地理信息系统对区域持续发展的作用和探讨建立区域持续发展的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区域经济 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特点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钟耳顺 《遥感信息》 CSCD 1994年第4期26-28,23,共4页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特点分析钟耳顺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当今社会的发展,以信息技术和空间应用为特征。展望21世纪,我们将进入一个新型的信息社会和空间时代。地理信息系统正是迎合这一时代特征的产物。大量事...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特点分析钟耳顺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当今社会的发展,以信息技术和空间应用为特征。展望21世纪,我们将进入一个新型的信息社会和空间时代。地理信息系统正是迎合这一时代特征的产物。大量事实表明,GIS应用在许多国家正处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信息系统 空间应用 大型系统 设施管理 商业地理 地理信息系统 土地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 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山江湖地区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计划
8
作者 陈述彭 吴炳方 万庆 《遥感信息》 CSCD 1993年第3期3-5,10,共4页
一、前言山江湖区位于江西省南部的赣南山区和北部的长江之间,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4′—117°33′,北纬24°29′—30°05′,南北长620km,东西宽180~350km。拥有38条支流,江西省最主要的河流赣江纵贯南北,注入全国最... 一、前言山江湖区位于江西省南部的赣南山区和北部的长江之间,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4′—117°33′,北纬24°29′—30°05′,南北长620km,东西宽180~350km。拥有38条支流,江西省最主要的河流赣江纵贯南北,注入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成为连接上游山区和下游湖区的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地理信息系统 山江湖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信息管理和可视化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孔中哲 王英杰 余卓渊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35-238,252,共5页
探讨基于国产大型空间数据库uBase的人口信息管理可视化系统VisualMap设计中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提出系统的设计框架和功能模块设计方法。通过山东省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建立的山东省人口信息空间管理应用示范系统,证明VisualMap系统较... 探讨基于国产大型空间数据库uBase的人口信息管理可视化系统VisualMap设计中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提出系统的设计框架和功能模块设计方法。通过山东省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建立的山东省人口信息空间管理应用示范系统,证明VisualMap系统较好地实现完全国产化、组件式、易扩充的数据管理和可视化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信息 空间可视化 信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49~1994年中国洪水灾害成灾面积的时序分形特征 被引量:35
10
作者 魏一鸣 周成虎 +1 位作者 万庆 金菊良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83-86,共4页
作者应用1949~1994年中国洪水灾情资料,重构了其嵌入相空间序列,探讨了其时序的分形特征,计算得到了分维数。研究表明:洪水灾害成灾面积的时序分布具有分形特征。研究结果为建立洪水灾害成灾面积的时序预测预报模型提供依据。
关键词 洪水灾害 成灾面积 分形 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RADARSAT SWA SAR和LANDSAT TM的互补信息确定洪水水体范围 被引量:35
11
作者 杨存建 周成虎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9-83,共5页
从RADARSAT SAR图象中自动提取洪水水体,一直是一个急需解决而又未能得到解决的问题,主 要困难是由于阴影与水体严重相混淆。为此,本文研究发现,通过 RADARSAT SWA SAR图像和LANDSAT TM图像上的... 从RADARSAT SAR图象中自动提取洪水水体,一直是一个急需解决而又未能得到解决的问题,主 要困难是由于阴影与水体严重相混淆。为此,本文研究发现,通过 RADARSAT SWA SAR图像和LANDSAT TM图像上的互补信息,利用RADARSAT SWA SAR图像和LANDSAT TM图象上的水体和阴影进行复合 处理,可以从RADARSAT SWA SAR图象上准确、半自动提取洪水水体范围。研究初步表明,该方法不仅 适用于平地洪水水体范围的半自动提取,而且更适用于包含山区的大范围洪水水体的半自动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水体范围 互补信息 RADARSAT SWA SAR图像 半自动提取 阴影 雷达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资源数据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孙伟 马志波 +1 位作者 曹姗姗 符利勇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00-206,233,共8页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林业资源数据开始由传统意义的信息系统管理对象转变为一种基础性资源,以对用户透明的信息服务方式实现跨部门、跨行业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目前对林业资源数据的基本认识尚未形成共识。本研究界定了我国林业资...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林业资源数据开始由传统意义的信息系统管理对象转变为一种基础性资源,以对用户透明的信息服务方式实现跨部门、跨行业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目前对林业资源数据的基本认识尚未形成共识。本研究界定了我国林业资源数据的基本内涵,分析了林业主要业务,设计了林业数据循环圈,明晰了林业资源数据的主要来源,对林业资源数据进行了初步分类,进而深入剖析了林业资源数据的分布式、多尺度、海量和多源异构4个典型特征,对林业资源数据的运动过程和流动规律进行了探索。可为林业资源信息管理与信息服务体系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资源数据 分布式 多尺度 数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环境质量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1
13
作者 姚凌 章莉萍 +1 位作者 张淑杰 周增坡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42-849,共8页
本文在研究和分析现有国内外土壤数据库建设方法及其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土壤数据库设计与管理的相关标准和行业规范,探讨了土壤环境质量数据库的编码设计、结构设计及数据组织与存储方式,并以江苏省土壤环境质量数据为案例建... 本文在研究和分析现有国内外土壤数据库建设方法及其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土壤数据库设计与管理的相关标准和行业规范,探讨了土壤环境质量数据库的编码设计、结构设计及数据组织与存储方式,并以江苏省土壤环境质量数据为案例建立了示范性的土壤环境质量数据库管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环境质量 SOTER ARCGIS ENG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智能信息处理的发展及技术前景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晓梅 王志华 +3 位作者 刘岳明 张俊瑶 刘晓亮 刘彬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25-1032,共8页
遥感信息提取技术虽不断推陈出新,但在智能化、精准实用性方面始终存在巨大的瓶颈问题,有必要围绕遥感智能计算和信息提取这个发展主题进行总结和讨论。从“机理—尺度—数据—智能”4个层面,逐步就遥感信息提取与定量反演路径的发展融... 遥感信息提取技术虽不断推陈出新,但在智能化、精准实用性方面始终存在巨大的瓶颈问题,有必要围绕遥感智能计算和信息提取这个发展主题进行总结和讨论。从“机理—尺度—数据—智能”4个层面,逐步就遥感信息提取与定量反演路径的发展融合、基于像素和面向对象不同处理单元模式、时空谱数据融合、遥感解译的智能化因素四方面进行剖析,从而提出未来“数据获取知识”和“知识引导数据”双向驱动、遥感大数据和地学知识图谱相融合的遥感智能计算架构,尝试推动遥感科学从经典向现代化的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智能计算 信息提取 智能解译 面向对象 深度学习 时空融合 遥感大数据 地学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济评价原理的矿床开发优化决策多目标集成系统 被引量:2
15
作者 魏一鸣 刘敏 童光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54-159,共6页
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阐述了基于经济评价的矿床开发系统的概念,并以定性与定量综合集成方法为基础,分析了基于经济评价原理的矿床开发优化决策多目标集成方法并建立了其集成系统。该系统以矿床模型、矿床采选方案选择模型、成本与投... 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阐述了基于经济评价的矿床开发系统的概念,并以定性与定量综合集成方法为基础,分析了基于经济评价原理的矿床开发优化决策多目标集成方法并建立了其集成系统。该系统以矿床模型、矿床采选方案选择模型、成本与投资估算模型、财务评价模型为基础,以多目标分析模型为核心,形成了系统集成的总控模型,所建立的集成系统具有预测、模拟、优化与决策等集成化功能。结合实例,说明了该系统的初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开发 经济评价 多目标决策 集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社会对空间应用的需求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述彭 励惠国 《遥感信息》 CSCD 1995年第1期6-6,5,共2页
信息社会对空间应用的需求陈述彭,励惠国(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加速发展空间科学技术,多方面、高效率地利用空间技术,特别是充分利用空间信息资源,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流、物流和能量流的利用... 信息社会对空间应用的需求陈述彭,励惠国(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加速发展空间科学技术,多方面、高效率地利用空间技术,特别是充分利用空间信息资源,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流、物流和能量流的利用效率,增进文化交流和人民间的理解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社会 通信卫星 空间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景观格局分析人为驱动的绿洲时空变化——以天山北坡三工河流域绿洲为例 被引量:40
17
作者 罗格平 周成虎 陈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197-2205,共9页
根据三工河流域1978、1987年航片和1998年TM影像,利用GIS、RS和景观生态的研究方法,主要从绿洲景观格局分析了人为驱动的绿洲变化,包括景观多样性与人类活动的复杂多样性、景观斑块形状与绿洲扩张、斑块破碎化程度与人类活动的强度等。... 根据三工河流域1978、1987年航片和1998年TM影像,利用GIS、RS和景观生态的研究方法,主要从绿洲景观格局分析了人为驱动的绿洲变化,包括景观多样性与人类活动的复杂多样性、景观斑块形状与绿洲扩张、斑块破碎化程度与人类活动的强度等。结果表明:(1)绿洲景观多样性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区域差异性较为明显。人类活动可以显著地改变绿洲景观的多样性。(2)绿洲景观斑块形状总体趋向不规则性和复杂性,但趋势减弱。人类一方面尽力在扩张绿洲外围,增加外围斑快形状的不规则性和复杂性,增加分维数,另一方面也在尽量规划绿洲内部,又使斑块形状趋向规则,降低其复杂性;但近20a,绿洲总体上以外围扩张为主。(3)人类活动强度和支配程度较大的绿洲区域,其景观的破碎化程度总体较高,绿洲中部人类活动强度最大,其景观破碎化程度总体高于人类活动强度较弱的绿洲下部和上部;绿洲斑块密度和景观破碎化程度随时间总体呈下降的趋势;人为引入斑块的破碎化程度普遍高于环境资源斑块的破碎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工河流域 绿洲 景观格局 绿洲变化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水灾害分析与评估的综合集成方法 被引量:55
18
作者 魏一鸣 杨存键 金菊良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5-30,共6页
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提出了洪水灾害复杂大系统的概念,讨论了该系统的组成特征及其高维性、动态性、复杂性等特征和基于定性与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探讨了洪水灾害系统模拟、预测、评估与决策的综合分析方法。为进一步开展洪水灾害的... 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提出了洪水灾害复杂大系统的概念,讨论了该系统的组成特征及其高维性、动态性、复杂性等特征和基于定性与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探讨了洪水灾害系统模拟、预测、评估与决策的综合分析方法。为进一步开展洪水灾害的管理与调控方法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并将有利于促进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 洪水灾害 评估 综合集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及其在洪水灾害承灾体易损性建模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19
作者 金菊良 魏一鸣 杨晓华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53-60,共8页
洪水灾害承灾体易损性模型一般是非线性的、动态的。人工神经网络具有逼近任意非线性映射的特性。本文给出了用于洪水灾害承灾体易损性建模的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模型,阐述了其基本原理和算法,并结合实例说明了其应用。
关键词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洪水 承灾体易损性 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影像中分区分类法及在新疆北部植被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50
20
作者 师庆东 吕光辉 +1 位作者 潘晓玲 程维明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4-268,共5页
对遥感影像提出了一种分区分类的思想 ,根据影像所包含的局部特征将整体影像化为几个局部的影像 ,然后根据局部影像的特点对图像进行分类 ,使得每一区域的种类数目相对于整体减少 ,种类的特点得以突出 ,分类更具有针对性 ,再加以高程、... 对遥感影像提出了一种分区分类的思想 ,根据影像所包含的局部特征将整体影像化为几个局部的影像 ,然后根据局部影像的特点对图像进行分类 ,使得每一区域的种类数目相对于整体减少 ,种类的特点得以突出 ,分类更具有针对性 ,再加以高程、坡度等地貌信息 ,提高分类精度。该分类法在新疆北部的植被分类中得到了应用 ,从NOAA影像中提出的NDVI为数据源 ,根据该植被区域特点 ,将研究区的植被区域划分为四个区 ,即 :新疆阿勒泰草原区、昭苏区、西准噶尔区和东天山区。利用GIS软件将整个研究区的NDVI指数图像化分为四块子图 ,根据各个区域植被的特点 ,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 ,对四块子图分类。在此之后 ,再利用GIS软件将所有分类子图合并为整个区域的分类图。结果表明 ,该类方法可以大大提高NDVI指数的植被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分类 遥感影像 分区分类法 新疆北部 NDVI指数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