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u^(3+)配合物掺杂聚合物的制备与光谱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孙婷 王耀祥 +6 位作者 黄昌清 田维坚 章兴龙 刘广文 赵保平 黄琨 于惠霞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721-1724,共4页
以噻吩甲酰三氟丙酮(2-thenoyltrifluoroacetone,TTFA),六氟乙酰丙酮(hexafluoro-acetylacetone,HFA)和甲基联苯甲酰(dibenzoylmethide,DBM)分别为配体合成了Eu3+的三种β-二酮类配合物Eu(TTFA)3、Eu(HFA)3和Eu(DBM)3,以及掺杂这三种配... 以噻吩甲酰三氟丙酮(2-thenoyltrifluoroacetone,TTFA),六氟乙酰丙酮(hexafluoro-acetylacetone,HFA)和甲基联苯甲酰(dibenzoylmethide,DBM)分别为配体合成了Eu3+的三种β-二酮类配合物Eu(TTFA)3、Eu(HFA)3和Eu(DBM)3,以及掺杂这三种配合物的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并用分光光度计对它们的荧光光谱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种配合物中Eu(TTFA)3荧光强度最强,并分析了其原因,发现能级匹配、配体取代基、配体结构对称性等均对配合物发光效率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比对,证明了TTFA是Eu3+发红色荧光的优良配体.进一步研究还发现,Eu(TTFA)3掺杂PMMA中稀土离子的荧光强度和荧光寿命均随掺杂浓度(质量分数为0.08~0.5)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配合物 Eu(TTFA)3 荧光强度 荧光寿命 PMMA 光谱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Sm^(3+)共掺聚合物PMMA中敏化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婷 王耀祥 +5 位作者 黄昌清 田维坚 葛文萍 章兴龙 黄琨 于惠霞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614-1617,共4页
研究了Eu3 +/Sm3 +共掺聚合物PMMA中Sm3 +对Eu3 +发光的敏化效应,实验采用改进的本体聚合法制备得到了Eu3 +/Sm3 +共掺聚合物PMMA,并对其荧光光谱和荧光寿命进行了分析.荧光光谱分析发现,Sm(TTFA)3的加入大大增强了Eu3 +的特征发光,表明... 研究了Eu3 +/Sm3 +共掺聚合物PMMA中Sm3 +对Eu3 +发光的敏化效应,实验采用改进的本体聚合法制备得到了Eu3 +/Sm3 +共掺聚合物PMMA,并对其荧光光谱和荧光寿命进行了分析.荧光光谱分析发现,Sm(TTFA)3的加入大大增强了Eu3 +的特征发光,表明Sm3 +对Eu3 +的荧光有很强的敏化效应,文中对其敏化过程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提出了两种可能的敏化机理.荧光寿命分析表明,在共掺情况下,掺杂浓度对荧光寿命没有明显的影响,寿命范围在300 ~400μs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 敏化机理 Eu^3+/Sm^3+共掺 荧光强度 荧光寿命 PM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损耗低非线性平坦色散光子晶体光纤优化设计 被引量:8
3
作者 薛璐 张亚妮 +4 位作者 朱雨雨 郗亚茹 许强 梅森 孔德鹏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0-38,共9页
以二氧化硅为基材,优化设计了一种圆空气孔六角点阵光子晶体光纤,通过减小纤芯内层6个小空气孔以增加模场面积,降低非线性系数.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结合完美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对该光纤色散、非线性、约束损耗和基模模场与光纤结构参数... 以二氧化硅为基材,优化设计了一种圆空气孔六角点阵光子晶体光纤,通过减小纤芯内层6个小空气孔以增加模场面积,降低非线性系数.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结合完美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对该光纤色散、非线性、约束损耗和基模模场与光纤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该光纤呈现一定的超低损耗低非线性色散平坦特性,其在最优结构参数下通信波长处的约束损耗小于10-7 dB·km^(-1),在波长1.55μm和1.31μm处约束损耗分别为2.93×10-8 dB·km^(-1)和7.33×10^(-1)0dB·km^(-1),且波长从1.05μm到1.65μm色散值大约为0±1.7ps·km^(-1)·nm^(-1),呈现双零色散点和较长波长范围的色散平坦特性.在低损耗通信波长1.55μm附近非线性系数约为4.88km^(-1) W^(-1).该光纤呈现的超低损耗低非线性平坦色散能力,可用于长距离大容量高速光通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波与光纤光学 光子晶体光纤 时域有限差分法 低非线性 低损耗 平坦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锂霞石负膨胀微晶玻璃的制备技术及结构特征 被引量:21
4
作者 康利军 刘彤 +4 位作者 苏志梅 李同海 孔玉娥 王丽莉 赵京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25-827,共3页
研究了β锂霞石微晶玻璃的制备技术、结构特征及其负膨胀特征。首先采用玻璃结晶法制备β锂霞石负膨胀微晶玻璃材料,然后通过XRD、SEM等测试手段,表征了β锂霞石微晶玻璃材料的结构特征。并讨论β锂霞石负膨胀微晶玻璃的膨胀系数及其与... 研究了β锂霞石微晶玻璃的制备技术、结构特征及其负膨胀特征。首先采用玻璃结晶法制备β锂霞石负膨胀微晶玻璃材料,然后通过XRD、SEM等测试手段,表征了β锂霞石微晶玻璃材料的结构特征。并讨论β锂霞石负膨胀微晶玻璃的膨胀系数及其与晶相组成和晶化温度及时间的依从关系,使其负膨胀系数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可调。研究并制备出热膨胀系数可达到为-1.037×10-5/℃的β锂霞石微晶玻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锂霞石 微晶玻璃 负膨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TTFA)_3掺杂SiO_2胶体球的制备与荧光光谱特性 被引量:8
5
作者 黄昌清 孙婷 +2 位作者 赵保平 田维坚 王耀祥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7-380,共4页
制得了稀土配合物Eu(TTFA)3掺杂的SiO2胶体球,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其形貌和荧光光谱特性进行了详细地研究。TEM形貌分析表明,掺杂SiO2胶体颗粒具有球状的外形和光滑的表面,平均直径约为300nm。荧光光谱分... 制得了稀土配合物Eu(TTFA)3掺杂的SiO2胶体球,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其形貌和荧光光谱特性进行了详细地研究。TEM形貌分析表明,掺杂SiO2胶体颗粒具有球状的外形和光滑的表面,平均直径约为300nm。荧光光谱分析表明,该稀土配合物掺杂胶体颗粒具有Eu^3+离子典型的荧光光谱特性,荧光寿命约为290μs。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在Eu(TTFA)3掺杂浓度为质量分数0.5~1.5的范围内,荧光强度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荧光寿命几乎不随掺杂浓度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胶体球 稀土配合物 Eu(TTFA)3 碱催化法 单分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TTFA)_3掺杂SiO_2杂化胶体球的合成及特性 被引量:2
6
作者 黄昌清 田维坚 +1 位作者 冯桂兰 陈慧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02-806,共5页
采用改进的碱催化法和种子法分别制得了稀土配合物Eu(TTFA)3掺杂的SiO2杂化胶体球,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其显微形貌和荧光光谱特性进行了详细地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可以获得单分散性的、稀土配合物掺杂SiO2杂化胶... 采用改进的碱催化法和种子法分别制得了稀土配合物Eu(TTFA)3掺杂的SiO2杂化胶体球,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其显微形貌和荧光光谱特性进行了详细地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可以获得单分散性的、稀土配合物掺杂SiO2杂化胶体球,且都具有Eu3+离子典型的荧光光谱特性.Eu(TTFA)3掺杂入SiO2胶体球中后,有机配体TTFA在短波长处的吸收明显增强了,最大的吸收峰位也向短波长方向移动大约20~30nm,Eu3+离子5D0→7F2发射跃迁仍然具有良好的窄线发光特征,同时荧光峰值的形态和位置受SiO2基体的影响发生轻微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杂化胶体球 Eu(TTFA)3 碱催化法 种子法 光谱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氧化钛-介孔硅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毒气过滤器 被引量:3
7
作者 苗竟 曾凡哲 +5 位作者 管磊 吴春晓 韩莎莎 贺正权 孔德鹏 王丽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4-100,共7页
介绍了一种介孔硅与纳米二氧化钛的复合方法,制备了兼具高吸附性与高光催化活性的纳米二氧化钛-介孔硅复合材料.在此基础上,以365nm波长的紫外LED为光源、特制的半泄露聚合物光纤为导光介质制造了一种新型的光催化毒气过滤器.实验结果表... 介绍了一种介孔硅与纳米二氧化钛的复合方法,制备了兼具高吸附性与高光催化活性的纳米二氧化钛-介孔硅复合材料.在此基础上,以365nm波长的紫外LED为光源、特制的半泄露聚合物光纤为导光介质制造了一种新型的光催化毒气过滤器.实验结果表明:当LED光功率为540mW,复合材料装填量为350g时,该过滤器对甲醛气体的吸附量大于3mg;当过滤器达吸附饱和后,输入甲醛气流量为2L/min、浓度为0.7mg/m^3,实时分解甲醛的速率达72μg/h,输出气体中甲醛浓度降至0.09mg/m^3,低于国家卫生标准中的室内甲醛浓度的安全阈值.纳米二氧化钛-介孔硅复合光催化剂的吸附特性为光催化分解提供了充分的反应时间,有利于提高光催化分解效率,可以长时间循环工作,有望用于家庭空气净化,甚至取代现有的活性炭过滤器,用在长效的防毒面具等装置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二氧化钛 空气净化 光催化过滤器 甲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