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省湟水谷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分异 被引量:21
1
作者 郭婧 周学斌 +4 位作者 任君 王芳萍 魏珍 师燕 周华坤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42-250,共9页
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有序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以青海湟水谷地3个典型区县为例,构建了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了2008—2015年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及综合发展水平,最后从时空角度定量揭示... 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有序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以青海湟水谷地3个典型区县为例,构建了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了2008—2015年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及综合发展水平,最后从时空角度定量揭示出湟水谷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两系统之间相互耦合协调程度及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2008—2015年湟水谷地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属于良好耦合的中度协调类型,D∈[0.429 4,0.743 8]。(2)空间分布上来看,3个区县的耦合度出现了初级耦合、中级耦合和良好耦合3种状态;耦合协调度出现了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和中度协调5种状态,耦合协调度的变化稍滞后于耦合度的变化。(3)空间组合上,出现了初级耦合濒临失调衰退区、良好耦合轻度失调衰退区、中级耦合濒临失调衰退区、良好耦合勉强协调区、良好耦合初级协调区、良好耦合中度协调发展区6种空间组合类型。总体而言,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胁迫作用和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作用是制约整体协调发展水平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为提高青海湟水谷地综合发展质量、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湟水谷地 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地区四种野生茶藨子浆果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孙晴 徐文华 周华坤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29-234,共6页
以青海4种野生糖茶藨、青藏茶藨、门源茶藨、长刺茶藨的新鲜果实为研究对象,评价茶藨子属浆果资源的潜在应用价值。采用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中的方法和实验室自建方法分别对其果实的一般营养成分、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重金属、生物活... 以青海4种野生糖茶藨、青藏茶藨、门源茶藨、长刺茶藨的新鲜果实为研究对象,评价茶藨子属浆果资源的潜在应用价值。采用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中的方法和实验室自建方法分别对其果实的一般营养成分、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重金属、生物活性成分进行测定和全面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茶藨子果实的营养成分含量具有低脂肪(1.83±0.39)%、高V C(58.20±8.77)mg/100g、高V_(E)(1.53±1.28)mg/100g、高钾(271.50±64.14)mg/100g等特点,可作为开发新食品的原料来源;检测到果实中的活性成分有总黄酮(0.18±0.11)%、多酚(0.22±0.20)%、多糖(3.34±3.09)%、花青素(0.09±0.07)%(均为质量分数)等。该研究可为今后茶藨子浆果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藨子 浆果 营养品质 V C 氨基酸 矿物质元素 生物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石漠化区县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弥智娟 姜宏雷 +2 位作者 朱艳艳 黄俊文 杨永胜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7-91,共5页
岩溶石漠化区县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划分,可为科学编制岩溶石漠化区水土保持规划提供依据。在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基础上,在县级尺度范围内,以小流域为单元,统筹考虑水土流失现状防治需求,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南... 岩溶石漠化区县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划分,可为科学编制岩溶石漠化区水土保持规划提供依据。在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基础上,在县级尺度范围内,以小流域为单元,统筹考虑水土流失现状防治需求,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南省蒙自市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进行划分。构建了蒙自市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的指标体系,划分了南溪河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并落实至小流域,划分了1个县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划分结果可为蒙自市编制水土保持规划、实施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 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 岩溶石漠化区 蒙自市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草甸生物结皮发育特征及其对土壤水文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小娟 张莉 +7 位作者 张紫萍 王冬 李英年 李茜 宋明华 李以康 周华坤 杨永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9-144,共6页
为了明确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生物结皮发育特征及其对土壤水文过程的影响,以三江源泽库高寒草甸生物结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退化程度(原生植被、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及重度退化)高寒草甸生物结皮的优势种、盖度、厚度、容重及其对土... 为了明确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生物结皮发育特征及其对土壤水文过程的影响,以三江源泽库高寒草甸生物结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退化程度(原生植被、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及重度退化)高寒草甸生物结皮的优势种、盖度、厚度、容重及其对土壤水分入渗、蒸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退化程度泽库高寒草甸生物结皮以苔藓结皮为主,其优势种为土生对齿藓。原生植被至轻度退化阶段,生物结皮盖度、厚度无显著变化。至中度退化阶段,生物结皮容重无显著变化,其盖度、厚度分别较轻度退化样地分别下降74.85%,35.49%(p<0.05)。至重度阶段,生物结皮完全消失。(2)生物结皮对高寒草甸土壤水分入渗、蒸发过程无显著影响。覆盖和移除生物结皮处理初始入渗速率分别为0.20,0.22 mm/s,二者稳定入渗速率均为0.03 mm/s;覆盖和移除生物结皮处理平均土壤日蒸发量分别为1.79,1.78 mm/d。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其他生物结皮的相关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程度 高寒草甸 生物结皮 发育特征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ABA与植物非生物胁迫抗逆机制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金丽 杜晨曦 +1 位作者 周华坤 殷恒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3期12-15,共4页
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是能够引起植物芽休眠、叶子脱落和抑制细胞生长等生理作用的一种植物激素,也是能够提高植物抗逆能力的一种“非生物应激激素”。ABA是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的重要信号分子,在应答植物非生物胁迫如干旱、高盐、... 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是能够引起植物芽休眠、叶子脱落和抑制细胞生长等生理作用的一种植物激素,也是能够提高植物抗逆能力的一种“非生物应激激素”。ABA是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的重要信号分子,在应答植物非生物胁迫如干旱、高盐、低温等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功能。综述了近10年关于外源ABA对植物抗逆响应机理的研究,系统地从种子萌发、幼苗生理生化、分子调控等层面开展论述,旨在为ABA在植物非生物胁迫中抗逆功能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并为非生物胁迫下的农作物育种和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落酸 非生物胁迫 抗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ABA对干旱胁迫下红豆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马晓兰 王文颖 +5 位作者 周华坤 李文婧 李蛟 李阳 邱庆辉 殷恒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82-1890,共9页
干旱是影响高寒地区牧草种植和生产力的主要环境胁迫之一,而植物激素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应对环境胁迫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对高寒牧草红豆草(Onobrychis viciifolia)种子进行不同浓度的ABA浸种处理,室内10... 干旱是影响高寒地区牧草种植和生产力的主要环境胁迫之一,而植物激素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应对环境胁迫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对高寒牧草红豆草(Onobrychis viciifolia)种子进行不同浓度的ABA浸种处理,室内10%PEG模拟干旱胁迫,通过检测和分析红豆草种子萌发指标和早期幼苗生长生理特性,探究外源ABA浸种对干旱条件下红豆草种子萌发和早期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抑制了红豆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而相较于干旱处理组,干旱胁迫下低浓度ABA(5 mg·L^(−1)和10 mg·L^(−1))浸种预处理能提高这些萌发特性。此外,10 mg·L^(−1) ABA浸种能显著促进红豆草早期幼苗的主根长度和根冠比,提高干旱胁迫下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等抗氧化酶的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的含量,并减轻干旱胁迫对细胞氧化损伤的程度。然而,较高浓度ABA(>20 mg·L^(−1))浸种则对干旱胁迫下红豆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没有明显的积极影响,甚至会轻微抑制萌发,这可能是由于过度刺激胁迫反应或毒性所致。本研究表明,适宜浓度的ABA浸种能够提高干旱胁迫下红豆草种子的萌发特性,且能有效减轻干旱对早期幼苗的氧化损伤程度,这一结果为干旱地区优质牧草种植推广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草 干旱胁迫 脱落酸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高寒草甸水源涵养功能及土壤理化性质对退化程度的响应 被引量:7
7
作者 孙玉 杨永胜 +6 位作者 何琦 王军邦 张秀娟 李慧婷 徐兴良 周华坤 张宇恒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29,共14页
土壤持水能力和土壤理化性质是衡量水源涵养功能的重要指标,掌握其变化特征对高寒草甸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三江源区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作为实验区,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退化程度对... 土壤持水能力和土壤理化性质是衡量水源涵养功能的重要指标,掌握其变化特征对高寒草甸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三江源区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作为实验区,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退化程度对高寒草甸土壤持水能力、理化性质影响及两者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高寒草甸0~10 cm土层内随退化程度的加剧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呈下降趋势,退化程度对表层0~5 cm土壤的持水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与原生植被相比,重度退化样地0~5 cm土层的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分别显著降低51.99%、56.28%、59.93%(P<0.05)。2)随退化程度的加剧,高寒草甸0~5 cm土壤全氮、全磷、全碳逐渐下降,全钾无显著变化,与原生植被相比,重度退化样地0~5 cm土层的全碳、全氮、全磷分别显著降低41.95%、65.88%、21.82%(P<0.05);在0~10 cm的土层内土壤有机碳、总孔隙度呈下降趋势,土壤pH、容重呈显著增加的趋势。3)通过冗余分析得出,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与土壤全氮、毛管孔隙度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其中,与毛管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与土壤容重、pH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毛管孔隙度、土壤全钾与田间持水量无相关关系,两者是决定饱和导水率的因素。说明高寒草甸退化对表层土壤的影响最为显著,加强表层土壤的保护是维持水源涵养功能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退化 土壤 理化性质 持水能力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南麓高寒禾草-矮嵩草草甸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红琴 王卓权 +7 位作者 张法伟 仪律北 郭小伟 李以康 林丽 曹广民 李英年 周华坤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5-141,146,共8页
青藏高原被誉为“中华水塔”,高寒草甸是主要植被类型但其水源涵养功能有待准确量化。以祁连山南麓高寒禾草-矮嵩草草甸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2014—2018年的植被生长季(6—9月)土壤体积含水量的长期观测数据,探讨了土壤有效水源涵养量(... 青藏高原被誉为“中华水塔”,高寒草甸是主要植被类型但其水源涵养功能有待准确量化。以祁连山南麓高寒禾草-矮嵩草草甸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2014—2018年的植被生长季(6—9月)土壤体积含水量的长期观测数据,探讨了土壤有效水源涵养量(土壤现实持水量与最小持水量之差)和水文调节功能(有效水源涵养量的时间变化速率)的变化特征及其环境调控机制。结果表明:高寒草甸0—100 cm年均土壤有效水源涵养量为(44.3±8.7)mm(平均值±标准差,下同),呈现出双峰型的季节趋势,最高峰和次高峰分别为6月下旬的(57.8±14.4)mm和9月中旬的(59.2±15.7)mm。浅层(0—20 cm)、中层(20—60 cm)和深层(60—100 cm)土壤有效水源涵养量占比分别为53.1%,34.9%和12.0%,土壤有效含水源涵养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表现为对数衰减(R^(2)=0.82,p<0.001)。增强回归树的结果表明土壤有效水源涵养量的季节变化主要受控于土壤温度,尤其是5 cm土壤温度,二者呈现出显著负相关。不同深度的年均土壤有效水源涵养量和土壤黏粒比例显著负相关(R^(2)=0.99,p=0.004)。根系区(0—40 cm)年均土壤吸湿速率和脱湿速率分别为(0.21±0.02)mm/h和(0.22±0.02)mm/h,t检验的结果表明除了0—5 cm之外,根系区土壤脱湿速率显著大于吸湿速率。分析表明土壤温度是土壤吸湿和脱湿速率的显著环境驱动因子。因此,土壤温度是高寒禾草-矮嵩草草甸土壤有效水源涵养量和水文调节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维持土壤的低温是高寒草甸水源涵养功能保育和提升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草-矮嵩草草甸 土壤有效水源涵养量 土壤吸湿速率 土壤脱湿速率 增强回归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