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长江流域青海区域水生生物完整性评价
1
作者
王贺崐元
刘思嘉
+3 位作者
田菲
李柯懋
次成普措
赵凯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3-58,共6页
依据《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办法(试行)》的要求和指标,通过梳理历史记录和文献,厘清了长江流域青海区域水生生物完整性评价的基准值;于2022年开展全面系统地野外调查,并对研究区域的水生生物完整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长...
依据《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办法(试行)》的要求和指标,通过梳理历史记录和文献,厘清了长江流域青海区域水生生物完整性评价的基准值;于2022年开展全面系统地野外调查,并对研究区域的水生生物完整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长江流域青海区域鱼类种类基准值为20种,鱼类种类现状值为19种;长江在青海省境内的长江源河段、大渡河源河段,以及长江流域青海区域整体的水生生物完整性得分分别为88.22,82.67分和81.56分,完整性等级均为“良”。其中,长江源河段历史有记录以来的15种鱼类在此次调查中均被发现,反映长江源流域水生生物群落受人类干扰较少,重点保护物种完整。研究区域鱼类栖息地生境良好,但主要制约完整性的因素是水电站对河流的阻隔、外来物种入侵和关键物种川陕哲罗鲑的缺失。研究结果可为全面评估长江水生态完整性提供青海区域的基础数据,还可为科学评估长江十年禁捕成效、针对性开展水域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完整性
珍稀濒危物种保护
水生态
青海省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海祁连山区鱼类资源调查
被引量:
5
2
作者
汤永涛
张宇
+4 位作者
周秉正
王国杰
简生龙
李柯懋
赵凯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了解青海祁连山区鱼类资源状况,为今后的鱼类多样性的保护和长期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年6~9月,对该地区42个样点开展80次的实地调查.【结果】共采集鱼类标本2116尾,隶属于2目3科8属18种及1亚种.高原鳅属鱼类为最大的类...
【目的】了解青海祁连山区鱼类资源状况,为今后的鱼类多样性的保护和长期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年6~9月,对该地区42个样点开展80次的实地调查.【结果】共采集鱼类标本2116尾,隶属于2目3科8属18种及1亚种.高原鳅属鱼类为最大的类群,有10种,占总种数的52.63%.文献有记载但本次未采集到的土著鱼类有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 yarkandensis)、长身高原鳅(Triplophysa tenuis)、花斑裸鲤(Gymnocypris eckloni)、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刺鮈(Acanthogobio guentheri)和黄河雅罗鱼(Leuciscus chuanchicus),未采集到的入侵物种有中华鳑鲏(Rhodeus sinensis)、北方花鳅(Cobitis sibirica)、小黄黝鱼(Micropercops swinhonis).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现在的鱼类个体趋于减小,数量趋于减少.【结论】该地区的鱼类资源组成变化主要受到各种类型人类活动影响,并就此对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区
鱼类资源
生物多样性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流域青海区域水生生物完整性评价
1
作者
王贺崐元
刘思嘉
田菲
李柯懋
次成普措
赵凯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动物生态基因组学实验室
青海省
渔业技术推广中心
玉树州农牧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3-58,共6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9批面上项目(2021M693373)
青海省科技计划项目(2022-ZJ-936Q)
+2 种基金
长江青海段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生生物资源本底调查项目(E039831D01)
长江黄河青海段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及资源评估项目(E239421D01)
青海省昆仑英才——创新创业人才计划资助项目(青人才字[2020]18号)。
文摘
依据《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办法(试行)》的要求和指标,通过梳理历史记录和文献,厘清了长江流域青海区域水生生物完整性评价的基准值;于2022年开展全面系统地野外调查,并对研究区域的水生生物完整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长江流域青海区域鱼类种类基准值为20种,鱼类种类现状值为19种;长江在青海省境内的长江源河段、大渡河源河段,以及长江流域青海区域整体的水生生物完整性得分分别为88.22,82.67分和81.56分,完整性等级均为“良”。其中,长江源河段历史有记录以来的15种鱼类在此次调查中均被发现,反映长江源流域水生生物群落受人类干扰较少,重点保护物种完整。研究区域鱼类栖息地生境良好,但主要制约完整性的因素是水电站对河流的阻隔、外来物种入侵和关键物种川陕哲罗鲑的缺失。研究结果可为全面评估长江水生态完整性提供青海区域的基础数据,还可为科学评估长江十年禁捕成效、针对性开展水域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水生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完整性
珍稀濒危物种保护
水生态
青海省
长江流域
Keywords
aquatic biology
biodiversity
biology integrity
conservation of endangered species
water ecology
Qinghai Province
Changjiang River Basin
分类号
X17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祁连山区鱼类资源调查
被引量:
5
2
作者
汤永涛
张宇
周秉正
王国杰
简生龙
李柯懋
赵凯
机构
中国科学院
西北
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省
动物
生态
基因组
学
重点
实验室
河南师范大
学
青海省
渔业环境监测站
高原
水生
生物
及
生态
环境
实验室
出处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1期1-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1870365)
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内陆水体鱼类多样性监测专项网络”
青海省祁连山区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生物多样性综合监测与调查项目”.
文摘
【目的】了解青海祁连山区鱼类资源状况,为今后的鱼类多样性的保护和长期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年6~9月,对该地区42个样点开展80次的实地调查.【结果】共采集鱼类标本2116尾,隶属于2目3科8属18种及1亚种.高原鳅属鱼类为最大的类群,有10种,占总种数的52.63%.文献有记载但本次未采集到的土著鱼类有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 yarkandensis)、长身高原鳅(Triplophysa tenuis)、花斑裸鲤(Gymnocypris eckloni)、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刺鮈(Acanthogobio guentheri)和黄河雅罗鱼(Leuciscus chuanchicus),未采集到的入侵物种有中华鳑鲏(Rhodeus sinensis)、北方花鳅(Cobitis sibirica)、小黄黝鱼(Micropercops swinhonis).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现在的鱼类个体趋于减小,数量趋于减少.【结论】该地区的鱼类资源组成变化主要受到各种类型人类活动影响,并就此对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祁连山区
鱼类资源
生物多样性
保护
Keywords
Qilian Mountains
fish resource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分类号
S931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长江流域青海区域水生生物完整性评价
王贺崐元
刘思嘉
田菲
李柯懋
次成普措
赵凯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青海祁连山区鱼类资源调查
汤永涛
张宇
周秉正
王国杰
简生龙
李柯懋
赵凯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