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药铁屑炮制前后和复方制剂对动物贫血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杨红霞 杜玉枝 +1 位作者 魏立新 李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71-1375,共5页
目的观察铁屑生品、炮制品和复方制剂七味铁屑丸对环磷酰胺致小鼠贫血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环磷酰胺100 mg/kg的剂量,以0.2 mL/10 g腹腔注射5 d建立贫血小鼠模型,分别以生品、炮制品和七味铁屑丸不同浓度灌胃给药,观察小鼠的恢复情... 目的观察铁屑生品、炮制品和复方制剂七味铁屑丸对环磷酰胺致小鼠贫血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环磷酰胺100 mg/kg的剂量,以0.2 mL/10 g腹腔注射5 d建立贫血小鼠模型,分别以生品、炮制品和七味铁屑丸不同浓度灌胃给药,观察小鼠的恢复情况,并检测各项血液指标。结果与模型组小鼠比较,生品组小鼠体质量持续下降,并有死亡现象;炮制品和七味铁屑丸组,小鼠体重呈上升趋势,血液生化指标有一定恢复趋势,七味铁屑丸组比炮制品组恢复情况好;与模型组比较,炮制品剂量为0.11 g/kg和0.15 g/kg时,血小板的检测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七味铁屑丸的剂量为0.50 g/kg和0.70 g/kg时,红细胞和血小板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与生铁屑相比,铁屑炮制品能明显增强机体对铁的吸收,从而促进贫血模型的恢复;而七味铁屑丸的作用比铁屑炮制品单独使用时的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屑炮制品 贫血模型 红细胞 白细胞 血红蛋白 血小板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鸦胆子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2
作者 丁晨旭 索有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7-120,共4页
关键词 鸦胆子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细穗香薷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3
作者 丁晨旭 陈昌祥 +3 位作者 纪兰菊 吉文鹤 马玉花 陈专科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929-1931,共3页
研究细穗香薷(Elsholtziaianthina)的挥发油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用面积归一法计算出有关的相对含量,鉴定出45个化合物,主要的挥发油化学成分为三环[4.3.1.13,8]十一烷-1-醇,2,3,5,6-四甲基酚,... 研究细穗香薷(Elsholtziaianthina)的挥发油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用面积归一法计算出有关的相对含量,鉴定出45个化合物,主要的挥发油化学成分为三环[4.3.1.13,8]十一烷-1-醇,2,3,5,6-四甲基酚,共占挥发油总量的56.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穗香薷 挥发油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细穗香薷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8
4
作者 丁晨旭 周凌云 +2 位作者 纪兰菊 吉文鹤 马玉花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1093-1095,共3页
采用乙醇提取,硅胶柱层析和波谱方法鉴定结构,从细穗香薷 Elsholtzia.ianthina 中初步分离鉴定出5个化合物:二十六烷醇 1 ,齐墩果酸 2 ,β-谷甾醇 3 ,山柰酚 4 ,saussurenoside 5 ,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藏药 细穗香薷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皮胶氨基酸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 被引量:6
5
作者 朱洪梅 魏立新 +3 位作者 杜玉枝 肖远灿 杨红霞 李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5-198,共4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并建立牦牛皮胶氨基酸类成分的指纹图谱,为牦牛皮胶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柱前衍生-RP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进行分离,固定相为Agilent Analytical XDB-C18,(4.6 mm×250mm,5μm);流动相...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并建立牦牛皮胶氨基酸类成分的指纹图谱,为牦牛皮胶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柱前衍生-RP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进行分离,固定相为Agilent Analytical XDB-C18,(4.6 mm×250mm,5μm);流动相为pH6.4的醋酸钠缓冲液(A)-60%乙腈(B),检测波长为360 nm,体积流量为1.0 mL/min,分析时间为48 min。结果 10批样品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甘氨酸、苏氨酸、脯氨酸、丙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赖氨酸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5.58%、10.49%、3.35%、23.25%、1.74%、14.19%、8.98%、2.48%、0.29%、1.6%、3.07%、2.12%和3.57%。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为其氨基酸质量的全面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皮胶 氨基酸 高效液相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高山植物紫外吸收物质含量随海拔与季节的变化特征
6
作者 彭慧超 韩发 +3 位作者 王环 师生波 沈建伟 周党卫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97-1203,共7页
在植物生长季,对生长于不同海拔高度的3种高山植物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和平车前(Plantago depressa)的紫外吸收物质含量的季节和海拔变化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揭示高山植物对极端环境适应的生理生... 在植物生长季,对生长于不同海拔高度的3种高山植物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和平车前(Plantago depressa)的紫外吸收物质含量的季节和海拔变化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揭示高山植物对极端环境适应的生理生态学机制。结果显示:(1)在整个生长季,3种高山植物叶片紫外吸收物质含量在同时期同海拔条件下表现为平车前最低,珠芽蓼最高。随着海拔升高,紫外吸收物质含量在3种植物中均呈现增加趋势,并与海拔高度存在正相关关系。(2)3种高山植物紫外吸收物质含量随季节均呈现单峰变化趋势;矮嵩草和珠芽蓼的紫外吸收物质含量在草盛初期的6月份达到最大值,而后逐渐降低,并且与紫外辐射强度的季节动态存在一定正相关性;平车前紫外吸收物质含量在草盛期的7月份达到最大值,而后含量逐渐降低,其紫外吸收物质含量的季节变化与紫外辐射强度的季节变化呈较低的负相关,而与植物发育时期可能有关。可见,3种高山植物叶片紫外吸收物质含量随海拔与季节变化特征存在差异,这可能与它们的遗传特性和适应高原强紫外辐射环境胁迫策略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高山植物 紫外吸收物质 季节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