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冻土蠕变特性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6
- 1
-
-
作者
美启航
于晖
陈继
-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青藏高原北麓河冻土工程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出处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47-56,共10页
-
文摘
对目前冻土蠕变试验研究和模型研究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从微观蠕变试验和宏观蠕变试验两方面对冻土蠕变的试验研究进行介绍。分经验模型、流变模型和一般的应力-应变-时间模型对冻土蠕变本构模型研究进行分析总结。从试验研究和本构模型研究两方面介绍冻土的动蠕变研究进展。同时,也介绍了冻土与桩基之间冻结强度的研究。目前,冻土蠕变研究大都集中在短期冻结强度,尤其缺乏桩土之间蠕变变形及长期强度的相关研究。随着未来冻土区铁路、公路建设以及民用建筑等级的提高,桩基础将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为优化冻土区桩基的设计,在当前有必要加强冻土区桩基蠕变特性的研究。
-
关键词
冻土
蠕变变形
试验
本构模型
冻结强度
-
Keywords
frozen soil
creep deformation
test
constitutive model
freezing strength
-
分类号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P46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热半导体材料冷却冻土效果的数值模拟研究
- 2
-
-
作者
易康宇
张玥
侯鑫
美启航
-
机构
内蒙古科技大学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青藏高原北麓河冻土工程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
-
出处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200-203,212,共5页
-
基金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SGQHDKYOSBJS201600077)
-
文摘
调节热传导是延缓多年冻土退化和保障冻土工程稳定的途径之一。在全球升温的背景下,单纯采用保温措施来提高冻土地基的稳定性是不适宜的。热半导体具有夏季热阻大、冬季热阻小的特点,在多年冻土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了解不同因素对热半导体冷却多年冻土效果的影响,该文采用一维模型数值模拟并分析了多年冻土区热半导体覆盖层的温度位移。结果表明,冻融导热系数比愈高、热半导体材料愈厚、较湿润的表土、接近表土冻结温度的年平均地表温度和较大的温度波幅有利于产生较大的温度位移。
-
关键词
多年冻土
热半导体
温度位移
数值试验
-
Keywords
permafrost
thermal semiconductor
temperature displacement
numerical test
-
分类号
U455.7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
-
题名关于多年冻土区热管冷却半径的探讨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陈继
高佳潍
于晖
美启航
侯鑫
-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青藏高原北麓河冻土工程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出处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220-223,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1065)
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SKLFSE-ZT-34)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SGQHDKYOSBJS201600077)
-
文摘
随着工程建设标准的提高及全球气候的增温,热管降温措施在近十余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多年冻土区的铁路、公路等工程中。冷却半径作为反映热管措施效果的关键指标,在理论和实践上给予了大量研究,基本掌握了影响热管冷却半径的大致范围。但是由于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热管结构参数的多样性、年平均气温的差异性,以及评价季节的差异,对热管冷却半径的认识还有一定差异。同时,当前关于热管冷却半径的评价,多侧重于冬季,且评价标准不明确。采用热管措施的出发点是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下一步关于热管冷却半径的研究需要从最不利的季节入手,并结合地温和承载力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多年冻土区热管冷却半径的评价标准。
-
关键词
多年冻土
热管
冷却半径
承载力
-
Keywords
permafrost
heat pipe
cooling radius
bearing capacity
-
分类号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X915.5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
-
题名长度比对低温重力热管强化传热的影响
- 4
-
-
作者
王英梅
王俊程
刘永恒
王茜
-
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青藏高原北麓河冻土工程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生物质能与太阳能互补功能系统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2-47,共6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0020102)
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SKLFSE-ZT-34)资助。
-
文摘
为提高多年冻土区重力热管制冷效果,建立了低温重力热管性能试验台。对比研究4种不同长度比的重力热管,即4.2、2.7、1.9和1,同时考虑热管倾角,即10°、50°和90°,深入探讨热管长度比对其稳态等温特性、热阻和传热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工况下,热管等温特性随长度比减小而恶化;缩短蒸发段长度可以有效减小蒸发段热阻;热管传热总功率与长度比之间并非线性关系,除此之外,热管长度比一定时,选取合适倾角能发挥其最佳传热能力。试验热管在LR为1、倾角为90°工况下具有最小总热阻为0.018℃/W,此时热管的总功率为104.9 W。
-
关键词
重力热管
长度比
等温特性
热阻
传热功率
-
Keywords
two-phase closed thermosyphon
length ratio
isothermal characteristics
thermal resistance
heat-transfer power
-
分类号
TB663
[一般工业技术—制冷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