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内蒙古荒漠草原优势植物叶形态性状与地上生物量对多资源协同的响应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晓雪
左小安
+4 位作者
岳平
宋兆斌
郭新新
王怀海
汪正蛟一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11-2820,共10页
探究多资源添加数量对荒漠草原优势植物叶片形态特征与生物量的影响,对于揭示荒漠草原植被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特征和适应规律具重要意义。为分析不同的资源添加的数量是否会影响植物功能性状与地上生物量,通过设置资源添加数量的梯度(0(对...
探究多资源添加数量对荒漠草原优势植物叶片形态特征与生物量的影响,对于揭示荒漠草原植被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特征和适应规律具重要意义。为分析不同的资源添加的数量是否会影响植物功能性状与地上生物量,通过设置资源添加数量的梯度(0(对照(Cont,自然降水));1(氮(N)添加、磷(P)添加、钾(K)添加、+50%降水);2(PK添加、NP添加、NK添加、N+50%降水);3(NPK添加);4(NPK+50%降水)),研究多资源添加数量对荒漠草原优势植物碱韭(Allium polyrhizum)和沙生针茅(Stipa glareosa)叶性状及其生物量的影响,为荒漠草原植物响应多种全球变化因子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碱韭和沙生针茅叶干物质含量(LDMC)与叶片氮含量(LNC)对多资源添加数量响应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多资源添加数量增加,碱韭和沙生针茅LMDC显著降低(P<0.05),但株高和比叶面积没有发生显著改变(P>0.05)。此外,碱韭叶鲜重和叶片氮含量随着多资源添加数量增加显著升高(P<0.05),叶鲜重、株高和比叶面积在添加四种资源要素时达到最高,而LDMC则最低。(2)多资源添加数量对两种优势植物地上生物量无显著影响(P>0.05)。(3)两种优势物种地上生物量与株高、植株密度显著正相关(P<0.05);与SLA、LDMC和LNC无相关性(P>0.05)。(4)结构方程模型表明多资源添加数量通过提高碱韭和沙生针茅植株密度、比叶面积和叶片氮含量来间接增加地上生物量。综上所述,相比单一资源添加,多资源添加会对荒漠草原优势植物功能性状和生物量产生复杂影响;在多种资源变化背景下,植物功能性状是预测地上生物量的有效指标,这种研究对于在持续的全球变化背景下管理沙漠草原植被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资源添加
比叶面积
叶干物质含量
荒漠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蒙古荒漠草原优势植物叶形态性状与地上生物量对多资源协同的响应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晓雪
左小安
岳平
宋兆斌
郭新新
王怀海
汪正蛟一
机构
中国科学院
西北
生态环境
资源
研究院
干
旱区
生态
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国家
重点
实验室
/乌拉特荒漠草原
研究
站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甘肃省寒区旱区胁迫生理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
大学
出处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11-2820,共10页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课题,退化荒漠草原生态修复机理与关键技术(2024JBGS0011-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1140)。
文摘
探究多资源添加数量对荒漠草原优势植物叶片形态特征与生物量的影响,对于揭示荒漠草原植被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特征和适应规律具重要意义。为分析不同的资源添加的数量是否会影响植物功能性状与地上生物量,通过设置资源添加数量的梯度(0(对照(Cont,自然降水));1(氮(N)添加、磷(P)添加、钾(K)添加、+50%降水);2(PK添加、NP添加、NK添加、N+50%降水);3(NPK添加);4(NPK+50%降水)),研究多资源添加数量对荒漠草原优势植物碱韭(Allium polyrhizum)和沙生针茅(Stipa glareosa)叶性状及其生物量的影响,为荒漠草原植物响应多种全球变化因子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碱韭和沙生针茅叶干物质含量(LDMC)与叶片氮含量(LNC)对多资源添加数量响应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多资源添加数量增加,碱韭和沙生针茅LMDC显著降低(P<0.05),但株高和比叶面积没有发生显著改变(P>0.05)。此外,碱韭叶鲜重和叶片氮含量随着多资源添加数量增加显著升高(P<0.05),叶鲜重、株高和比叶面积在添加四种资源要素时达到最高,而LDMC则最低。(2)多资源添加数量对两种优势植物地上生物量无显著影响(P>0.05)。(3)两种优势物种地上生物量与株高、植株密度显著正相关(P<0.05);与SLA、LDMC和LNC无相关性(P>0.05)。(4)结构方程模型表明多资源添加数量通过提高碱韭和沙生针茅植株密度、比叶面积和叶片氮含量来间接增加地上生物量。综上所述,相比单一资源添加,多资源添加会对荒漠草原优势植物功能性状和生物量产生复杂影响;在多种资源变化背景下,植物功能性状是预测地上生物量的有效指标,这种研究对于在持续的全球变化背景下管理沙漠草原植被至关重要。
关键词
多资源添加
比叶面积
叶干物质含量
荒漠草原
Keywords
multi-resource addition
specific leaf area
leaf dry matter content
desert steppe
分类号
S81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内蒙古荒漠草原优势植物叶形态性状与地上生物量对多资源协同的响应
张晓雪
左小安
岳平
宋兆斌
郭新新
王怀海
汪正蛟一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