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土地荒漠化及其恢复过程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
郑成卓
李玉强
王旭洋
王立龙
姚博
卢建男
李宝成
|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
2
|
高寒生态区沙漠化调查研究方案初探——以玛曲县为例 |
王新源
王存禄
李玉霖
王小军
马仲武
高斌斌
龚丞馗
|
《中国水土保持》
|
2018 |
2
|
|
|
3
|
土壤碳氮特征沿干旱梯度时空格局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基于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长期定位监测数据 |
赵玮
王新兴
杨昊天
杨荣
叶学华
刘新平
曾凡江
马健
李向义
高永平
刘宇
于秀波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7
|
|
|
4
|
中国典型生态脆弱区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
陈云
李玉强
王旭洋
牛亚毅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44
|
|
|
5
|
植物对岩土文物的作用及保护技术研究进展 |
杨小菊
武发思
贾荣亮
郭青林
王彦武
赵思腾
赵学勇
|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
6
|
不同荒漠化阶段植被生态特征对土壤环境因子的响应——以民勤荒漠绿洲过渡带为例 |
王新源
陈翔舜
丁乾平
赵学勇
王小军
马仲武
连杰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36
|
|
|
7
|
玛曲县植被覆被变化及其对环境要素的响应 |
王新源
连杰
杨小鹏
赵学勇
王小军
马仲武
龚丞馗
曲浩
王彬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31
|
|
|
8
|
木本植物应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基于水力学性状视角 |
程莉
李玉霖
宁志英
杨红玲
詹瑾
姚博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3
|
|
|
9
|
短期增温和降水减少对半干旱沙质草地群落特征的影响 |
朱远忠
黄文达
何远政
王怀海
|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
10
|
人工固沙植被恢复对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
刘继亮
赵文智
李锋瑞
潘成臣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8
|
|
|
11
|
沙尘暴期间莫高窟大气颗粒物变化及影响因素 |
杨小菊
徐瑞红
武发思
王小伟
詹鸿涛
王彦峰
汪万福
张国彬
|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
12
|
氮沉降增加和人类干扰对半干旱草地土壤呼吸的影响 |
赵欣鑫
李玉霖
李有文
巨天珍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2
|
|
|
13
|
放牧和氮添加对半干旱沙质草地优势种糙隐子草及群落功能性状的影响 |
孙一梅
田青
郭爱霞
张森溪
吕朋
左小安
|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2
|
|
|
14
|
治沙措施通过植物群落的质量效应驱动土壤因子变化——以玛曲高寒草甸沙化区为例 |
王新源
兰芳芳
马仲武
陈萍
唐霞
连杰
王旭洋
曲浩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
15
|
沙化草地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对植被生产力和多样性的影响 |
宁志英
李玉霖
杨红玲
张子谦
张建鹏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67
|
|
|
16
|
科尔沁沙地草地植物群落功能性状对封育和放牧的响应 |
张晶
左小安
杨阳
岳喜元
张婧
吕朋
周欣
连杰
刘良旭
何钊全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0
|
|
|
17
|
干旱半干旱区地下水埋深对沙地植物土壤系统演变的驱动作用综述 |
赵思腾
赵学勇
李玉霖
毛伟
王宁
陈云
卢建男
陈雪萍
王瑞雄
杨小菊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2
|
|
|
18
|
科尔沁沙质草地生物量积累过程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模拟 |
王明明
刘新平
何玉惠
魏静
车力木格
孙姗姗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0
|
|
|
19
|
科尔沁沙地退化植被恢复过程中碳氮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 |
吕朋
左小安
孙珊珊
张晶
赵生龙
程清平
胡亚
|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7
|
|
|
20
|
长期氮沉降和地上凋落物处理对半干旱区沙质草地表层土壤碳氮组分的影响 |
詹瑾
丛安琪
李玉霖
连杰
陈佳宁
王鹤松
程莉
宁志英
杨红玲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