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50年新疆天山奎屯河流域冰川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 被引量:25
1
作者 张慧 李忠勤 +1 位作者 牟建新 何海迪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71-1777,共7页
基于地形图、遥感影像、气象与水文资料,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奎屯河流域近50 a冰川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64~2015年该流域冰川面积减小了约65.4 km2,冰储量亏损了约4.39 km3,且2000年后冰川消融与退缩加快。消融... 基于地形图、遥感影像、气象与水文资料,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奎屯河流域近50 a冰川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64~2015年该流域冰川面积减小了约65.4 km2,冰储量亏损了约4.39 km3,且2000年后冰川消融与退缩加快。消融期内正积温增大带来的冰川物质支出(消融)高于源自年内降水的冰川物质收入(积累)是造成该流域冰川消融与退缩的主要原因。1964~2010年该流域径流年际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1993年后径流增加趋势显著,且周期性丰枯变化发生了改变。52 a间该流域冰储量亏损引发的水资源损失量达39.5×108m3,年均亏损量约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12%,且20世纪80年代后冰川融水在径流中所占比重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奎屯河流域 冰川退缩 气候变化 径流变化 冰川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大陆性冰川与海洋性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及其对气候响应——以乌源1号冰川和帕隆94号冰川为例 被引量:16
2
作者 牟建新 李忠勤 +3 位作者 张慧 徐春海 金爽 梁鹏斌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28,共9页
为认识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西部大陆性冰川与海洋性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及其对气候响应,以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和藏东南帕隆94号冰川为例,结合大西沟与察隅站气象资料,对1980—2015年两条冰川的物质平衡变化特征及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 为认识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西部大陆性冰川与海洋性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及其对气候响应,以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和藏东南帕隆94号冰川为例,结合大西沟与察隅站气象资料,对1980—2015年两条冰川的物质平衡变化特征及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6 a来乌源1号冰川与帕隆94号冰川物质平衡总体上均呈下降趋势,累积物质平衡达-17 102 mm w. e.与-8 159 mm w. e.,相当于冰川厚度减薄19 m与9. 01 m,且分别于1996、2004年左右发生突变。同期两条冰川所处区域年均温呈显著上升趋势,而降水量却表现出不同的变化态势;二者年内气温分配相仿,但降水分配差异较大。初步分析认为气温上升是导致乌源1号冰川与帕隆94号冰川物质亏损的主要原因,冰川区气温和降水变化幅度的差异和地性因子(坡度、冰川面积)的不同使得乌源1号冰川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性高于帕隆94号冰川,由于目前海洋性冰川物质平衡监测时段相对较短,为深入研究中国西部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及过程仍需加强对冰川的持续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平衡 大陆性冰川 海洋性冰川 乌源1号冰川 帕隆94号冰川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采暖期空气质量特征及污染源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马珊 李忠勤 +4 位作者 陈红 刘慧 杨帆 周茜 夏敦胜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44-353,共10页
基于2016年兰州市采暖期采集的气溶胶样品的水溶性离子系列分析,对兰州市大气污染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和来源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近年来兰州市大气中,NO_3^-、SO_4^(2-)、Ca^(2+)和NH_4^+是兰州市冬季气溶胶样品中主要的离子成分,占... 基于2016年兰州市采暖期采集的气溶胶样品的水溶性离子系列分析,对兰州市大气污染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和来源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近年来兰州市大气中,NO_3^-、SO_4^(2-)、Ca^(2+)和NH_4^+是兰州市冬季气溶胶样品中主要的离子成分,占到总离子浓度的88.12%,以人为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二次转化为主,其中NO_3^-、Ca^(2+)近年来有增加趋势.对兰州市污染物及离子来源分析发现兰州市冬季二次污染比较严重,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所占比重增大.冬季到达兰州市的气团以武威-兰州为首;腾格里沙漠和黄土高原西南部是冬季PM_(10)污染的主要贡献源区,兰州市自身和白银市是NO_2污染的主要贡献源区.整体来看,兰州市空气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NO_2、PM_(10)是目前最需要解决的两大污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市 大气污染 水溶性离子 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