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社会中“内卷”现象的个体心理内涵及其特征维度 被引量:28
1
作者 张雯 潘超 +5 位作者 姚诗铭 朱佳佳 凌东 杨涵淳 徐静莎 穆妍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23,共17页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内卷”引发了全民关注与讨论,但研究者对内卷的心理内涵、特征维度及其测量工具仍在探索中。本研究首次以文化心理学作为研究视角,提出中国社会的内卷极具新时代意义,是与中国社会文化紧密相连的多维心理概念。研...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内卷”引发了全民关注与讨论,但研究者对内卷的心理内涵、特征维度及其测量工具仍在探索中。本研究首次以文化心理学作为研究视角,提出中国社会的内卷极具新时代意义,是与中国社会文化紧密相连的多维心理概念。研究1采用访谈法,通过分析在校学生与在岗社会人员对内卷看法的一手资料,结合扎根理论初步提出内卷的心理内涵及其特征维度,即资源稀缺、社会规范、心理压力、竞争行为。研究2在访谈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内卷感知测量问卷,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包含18个条目的四维度问卷。研究3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和效标效度检验,在跨人群样本中验证了内卷的4个特征维度。研究4采用内卷情境任务发现,在高校情境和组织情境中,内卷感知更高的个体均更易表现出内卷行为倾向。综上,本研究首次明晰中国社会中内卷的心理内涵及其特征维度,并提供了测量个体感知内卷的有效工具,有助于未来探究内卷对个体心理以及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卷 竞争 社会规范 文化心理学 中国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情境下团队伦理决策的过程机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建锋 明晓东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42-552,共11页
尽管绝大多数商业伦理决策都是由团队而非个人所做出的,但目前对团队伦理决策的研究还很少,尤其缺乏基于理论的深入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个体伦理决策和团队决策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国文化强调反省、中庸、威权领导等特点,... 尽管绝大多数商业伦理决策都是由团队而非个人所做出的,但目前对团队伦理决策的研究还很少,尤其缺乏基于理论的深入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个体伦理决策和团队决策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国文化强调反省、中庸、威权领导等特点,我们对团队伦理决策的过程机制及影响因素的作用模式展开理论驱动的深入研究。具体来讲,将综合利用多种方法来进行两个方面的4项子研究。在团队伦理决策的过程机制方面,拟开展团队伦理决策的过程机制模型构建研究,然后聚焦于团队伦理决策和个体伦理决策的核心区别,展开基于社会决策图式理论的团队伦理决策观点整合机制研究;在团队伦理决策的影响因素作用模式方面,拟从成员和领导两个方面来进行:基于信息加工和团队冲突的成员多样性对团队伦理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信息取样模型的领导特征对团队伦理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伦理决策 社会决策图式 团队多样性 信息取样模型 伦理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小拨大:默认选项和反应模式效应助推中国器官捐献登记 被引量:26
3
作者 黄元娜 宋星云 +2 位作者 邵洋 李纾 梁竹苑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68-879,共12页
器官短缺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中国器官短缺形势尤为严重。为填补中国器官供需不平衡导致的严重缺口,本研究试图借鉴行为经济学手段中的默认选项、选项架构等心理学效应,兼顾总体器官捐献率和捐献器官的数量,探索提高中国器官捐献水... 器官短缺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中国器官短缺形势尤为严重。为填补中国器官供需不平衡导致的严重缺口,本研究试图借鉴行为经济学手段中的默认选项、选项架构等心理学效应,兼顾总体器官捐献率和捐献器官的数量,探索提高中国器官捐献水平的可能方法。本研究以中国在校大学生为样本,通过3个调查研究考察了器官捐献制度和器官捐献登记表设计对我国民众器官捐献登记的影响。研究1在器官捐献制度层面上,发现在中国文化背景中,"决定退出"制度比"决定参加"制度下的器官捐献登记率更高。研究2在器官捐献登记表设计层面上,比较采用不同捐献制度的国家/地区的捐献登记表形式对器官捐献登记率的影响,发现在决定退出制度中的器官捐献率高于决定参加制度,且前者内各种形式间无明显优劣之分;但在决定参加制度中,采用拒绝反应模式登记表形式的器官捐献率最高,甚至与决定退出制度下的各登记表形式相比不相上下。研究3在具有潜在器官捐献意愿人群中,探索提高捐献者愿意捐献器官数量的可能途径,发现使用拒绝反应模式的捐献登记表能够增加捐献登记的器官数量;且低影响外观器官的捐献率在拒绝反应模式下以升序排列时最高。这些结果说明,决定退出制度和反应模式等行为经济学手段可以有效助推中国器官捐献行为。鉴此,政府和相关机构可考虑采取如下措施提高中国的志愿器官捐献水平:或改现行的"决定参加"为"决定退出"的器官捐献制度;或在现行的"决定参加"器官捐献制度下,在器官捐献登记表中采用拒绝反应模式,并按对外观影响大小升序排列捐献器官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捐献 助推 默认选项 反应模式 顺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空间映射及其神经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际 李会杰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76,共15页
认知地图不仅可以映射物理空间,还可以支持认知空间映射,形成包括感知空间、情景记忆空间、概念空间和社会空间等在内的跨不同信息领域的地图式表征。认知空间映射的神经机制包括海马体对潜在结构的抽象和概括、支持分布式位置地图的生... 认知地图不仅可以映射物理空间,还可以支持认知空间映射,形成包括感知空间、情景记忆空间、概念空间和社会空间等在内的跨不同信息领域的地图式表征。认知空间映射的神经机制包括海马体对潜在结构的抽象和概括、支持分布式位置地图的生成、将信息与背景结构捆绑,以及海马体与其它脑区的协同。未来研究应关注预测性的认知空间地图、海马体对不同精度和层级信息的表征、认知空间映射微观和介观层面的研究空缺以及物理空间和认知空间映射的共同机制和特异性机制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地图 网格细胞 位置细胞 海马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小拨大:行为决策助推社会发展 被引量:100
5
作者 何贵兵 李纾 梁竹苑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03-813,共11页
作为《心理学报》"以小拨大:行为决策助推社会发展"专栏的开篇,本文尝试简要介绍助推含义和发展历程,分析助推的必要性,小结助推的主要方法和应用领域,评述助推研究在提升民众的健康、财富、幸福等方面"以小拨大"... 作为《心理学报》"以小拨大:行为决策助推社会发展"专栏的开篇,本文尝试简要介绍助推含义和发展历程,分析助推的必要性,小结助推的主要方法和应用领域,评述助推研究在提升民众的健康、财富、幸福等方面"以小拨大"的作用,澄清关于助推的若干争议,并对研究者开展助推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在文章的最后,我们简要勾勒了本专栏论文的主要内容,讨论了助推研究在国内起步发展的方向,冀望更多的心理学工作者加入到"助推研究"的行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推 行为科学 行为决策 公共政策 促进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社会动机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被引量:15
6
作者 陈雪峰 滕迪晴 +1 位作者 陈晶 李岩梅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21,共9页
基础社会动机体系,是人类为实现生存繁衍的终极目标,管理社会生活中的威胁、挑战与机会,形成的一套激发、调控行为的内在动力,从进化心理的角度提出了人们社会生活中的核心需求与动机。众多研究显示,它不仅对社会行为有广泛影响,而且当... 基础社会动机体系,是人类为实现生存繁衍的终极目标,管理社会生活中的威胁、挑战与机会,形成的一套激发、调控行为的内在动力,从进化心理的角度提出了人们社会生活中的核心需求与动机。众多研究显示,它不仅对社会行为有广泛影响,而且当激活条件持续存在时,会持续影响个体及一定区域人群的心理和行为。因此,基础社会动机可以成为评估社会经济秩序稳定性及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心理指标。目前国内有关研究尚少。未来研究应以基础社会动机为切入点,探索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心理需求指标体系,探寻我国文化背景下基础社会动机与社会经济行为、社会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为社会治理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心理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社会动机 社会行为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能提升居民幸福感吗?-基于区域和个体层面的多层模型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蒋丽 李锋 方健雯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1-126,共16页
论文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调查,共获得32个地区5 804份居民幸福感数据。将个体层面幸福感数据与区域层面城镇化数据相结合建立多层模型,探究城镇化与居民幸福感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多层线性模型结果显示城镇化率对城镇居民幸福感有跨层... 论文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调查,共获得32个地区5 804份居民幸福感数据。将个体层面幸福感数据与区域层面城镇化数据相结合建立多层模型,探究城镇化与居民幸福感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多层线性模型结果显示城镇化率对城镇居民幸福感有跨层次的积极作用;其次,现有城镇化是通过提升人们的分配公正与程序公正感知,进而影响幸福感。均等和包容的城镇化能够帮助改善居民的分配公正感知,有利于幸福感的提升;在城镇化的政策制定与实施中,可充分利用程序公正的效应,如维护政策和规则的公开和透明、给予适当的参与和意见表达的机会等,对民众幸福感的提升有额外的增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感 城镇化 多层模型 分配公正 程序公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变革型领导、安全效能感与安全绩效的关系——基于焦化企业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锋 韩明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21-1027,共7页
为了提高焦化企业员工的安全绩效,探讨了安全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安全绩效的影响机制。基于文献分析和社会认知理论,引入安全效能感作为安全变革型领导行为与安全绩效间关系的中介变量,构建安全变革型领导、安全效能感与安全绩效的假设模... 为了提高焦化企业员工的安全绩效,探讨了安全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安全绩效的影响机制。基于文献分析和社会认知理论,引入安全效能感作为安全变革型领导行为与安全绩效间关系的中介变量,构建安全变革型领导、安全效能感与安全绩效的假设模型。以焦化企业一线员工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运用Mplus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数据、验证假设。结果表明,安全变革型领导行为显著正向影响安全效能感、安全遵守和安全参与,且安全效能感在安全变革型领导与安全遵守、安全参与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结果验证了安全变革型领导行为的有效性,并进一步揭示了安全生产工作中安全聚焦的领导行为影响安全绩效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工程 安全绩效 安全变革型领导 安全效能感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领域的跨期决策与健康行为 被引量:18
9
作者 吴小菊 陈俊芳 +2 位作者 符佳慧 李纾 梁竹苑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26-1938,共13页
健康领域的跨期决策关系着个体和国民的健康和福祉。目前学界对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参考传统金钱领域的相关理论模型和方法的阶段,但健康跨期决策具有领域特异性,沿袭金钱领域理论模型和方法,导致该领域在研究方法和结果上存在较大... 健康领域的跨期决策关系着个体和国民的健康和福祉。目前学界对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参考传统金钱领域的相关理论模型和方法的阶段,但健康跨期决策具有领域特异性,沿袭金钱领域理论模型和方法,导致该领域在研究方法和结果上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健康跨期决策的行为后果是该领域关注重点,多数研究均报告个体的低时间折扣率、高未来时间取向与其健康保护行为正相关,与健康风险行为呈负相关。该领域也关注健康跨期决策的影响机制,如决策对象和决策主体的核心特征等因素。未来研究亟需发展适用于健康领域的跨期决策模型和研究范式,明确健康行为与跨期决策偏好的关系,深入探讨健康跨期决策的内在选择机制,并在健康行为干预和医疗卫生政策应用方面进行更多的尝试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期决策 健康行为 领域特异性 时间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患难,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被引量:18
10
作者 苗晓燕 孙欣 +1 位作者 匡仪 汪祚军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94,共14页
4项实验探讨了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相比单独经历负性情绪事件,是否以及如何促进了个体间的合作。实验1~3分别采用抽奖任务和瑞文推理测验任务操纵负性情绪事件,采用公共物品博弈任务测量合作行为,结果表明,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 4项实验探讨了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相比单独经历负性情绪事件,是否以及如何促进了个体间的合作。实验1~3分别采用抽奖任务和瑞文推理测验任务操纵负性情绪事件,采用公共物品博弈任务测量合作行为,结果表明,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相比单独经历负性情绪事件,促进了个体间的合作行为。实验2通过测量归属需要、社会联结和内群体认同,实验3通过操纵归属需要,来考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的潜在机制,结果表明,共同经历者之间的合作行为受归属需要的驱动,而社会联结和内群体认同不足以对该现象进行解释。实验4通过操纵个体共同经历“相同”和“不同”的负性情绪事件,进一步厘清了,促进个体间的合作是由于“共同经历相同的负性情绪事件”而非“共同经历负性情绪”造成的。研究结果有利于解释小群体的形成,对群体和社会管理亦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经历 负性情绪事件 合作 归属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队变革型领导对安全结果影响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仰霞 吴玄娜 李锋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6-150,共5页
为进一步探讨变革型领导、安全氛围与安全结果的关系,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并建立变革型领导、安全氛围与安全结果的多层中介模型,并对某大型油田一线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基于调查得来的67个班组613份有效数据,采用多层结构方程... 为进一步探讨变革型领导、安全氛围与安全结果的关系,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并建立变革型领导、安全氛围与安全结果的多层中介模型,并对某大型油田一线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基于调查得来的67个班组613份有效数据,采用多层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验证中介机制模型。结果表明,团队层面变革型领导行为正向影响安全氛围;安全氛围正向影响个体层面安全结果;团队层面变革型领导行为通过正向影响安全氛围进而对安全结果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革型领导 安全氛围 安全结果 中介机制 多层结构方程模型(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革型领导差异、安全行为与安全结果的多层次模型 被引量:4
12
作者 彭秋月 李锋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4-28,共5页
为检验变革型领导差异对于工作场所安全行为与安全结果的影响,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建立通过安全行为影响安全结果的变革型领导差异多层次模型。以某油田一线员工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采用多层线性模型(HLM)验证假设。结果表明,团队层... 为检验变革型领导差异对于工作场所安全行为与安全结果的影响,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建立通过安全行为影响安全结果的变革型领导差异多层次模型。以某油田一线员工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采用多层线性模型(HLM)验证假设。结果表明,团队层面的变革型领导差异与个体层面的安全参与、安全遵守呈负相关,且变革型领导差异调节个体层面变革型领导与安全遵守之间的正向关系;变革型领导差异通过安全遵守对受伤结果产生的正向间接效应显著。该结果突出了管理实践中领导行为权变策略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革型领导差异 安全行为 安全结果 团队 多层线性模型(HL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污染对个体直接和溢出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俊芳 吴小菊 +3 位作者 陶睿 赵宁 李纾 郑蕊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93-1306,共14页
空气污染对行为影响的研究日渐丰富,且大致分为两个方向:一是与环境健康有关的直接行为,二是与之无直接相关的社会行为(溢出行为)。基于此,在回顾空气污染对两种行为影响研究的同时,进一步综述了用于解释直接行为产生机制的计划行为理... 空气污染对行为影响的研究日渐丰富,且大致分为两个方向:一是与环境健康有关的直接行为,二是与之无直接相关的社会行为(溢出行为)。基于此,在回顾空气污染对两种行为影响研究的同时,进一步综述了用于解释直接行为产生机制的计划行为理论和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以及用于解释社会行为机制的焦虑与自我损耗。而更全面的探究现象背后的机制有助于发现更多有效应对空气污染的举措,未来的研究可以采用更多纵向的研究范式、增加对行为机制的探究,从而改善人们的风险应对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直接行为 溢出行为 环境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不显著结果:基于500 个实证研究的量化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珺 宋琼雅 +13 位作者 许岳培 贾彬彬 陆春雷 陈曦 戴紫旭 黄之玥 李振江 林景希 罗婉莹 施赛男 张莹莹 臧玉峰 左西年 胡传鹏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81-393,共13页
不显著结果(如,p>0.05)在心理学研究中十分常见,且容易被误解为接受零假设的证据,并可能导致分组匹配研究的错误推断或者忽视被小样本的不显著结果掩盖的真实效应。但国内目前尚无实证研究对不显著结果的普遍性及其解读进行调查。本... 不显著结果(如,p>0.05)在心理学研究中十分常见,且容易被误解为接受零假设的证据,并可能导致分组匹配研究的错误推断或者忽视被小样本的不显著结果掩盖的真实效应。但国内目前尚无实证研究对不显著结果的普遍性及其解读进行调查。本研究调查500篇中文心理学实证研究,统计其摘要中出现与不显著结果相关的阴性陈述的频率,判断并统计基于阴性陈述的推断准确性,并使用贝叶斯因子对不显著结果中包含t值的研究进行重新评估。结果表明,36%的摘要提及不显著结果,共包含236个阴性陈述。其中,41%的阴性陈述对不显著结果的解读出现偏差(如,解读为支持了零假设)。对包含t值的研究进行贝叶斯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仅有5.1%的不显著结果可以提供强证据支持零假设(BF01>10)。与先前对国际心理学期刊的调查结果相比(32%的摘要包含阴性陈述;72%的阴性陈述对不显著结果的解读错误),中文心理学期刊中报告不显著结果的比例更高,且对不显著结果解读错误的比例更低。但国内研究者仍需进一步加强对不显著结果的认识,推广适于评估不显著结果的统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显著结果 零假设显著性检验 贝叶斯因子 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经济学在养老储蓄领域的助推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欢 隋晓阳 +2 位作者 黄元娜 林榕平 许明星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7-427,共11页
"行为经济学之父"Richard Thaler因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获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Thaler利用行为经济学原理提出了"明日多储蓄"项目,助推美国养老金储蓄率的提高。在初涉养老金储蓄领域时,Thaler提出采取&... "行为经济学之父"Richard Thaler因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获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Thaler利用行为经济学原理提出了"明日多储蓄"项目,助推美国养老金储蓄率的提高。在初涉养老金储蓄领域时,Thaler提出采取"自动加入"的方式提高员工养老储蓄参与率;接着提出采取"自动升级"的方式提高员工的储蓄率,最终形成了"明日多储蓄"项目。"明日多储蓄"项目具有自由家长主义性质,不仅能提高员工养老储蓄参与率、储蓄率,还能优化资产投资配置。该项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应用层面上,英国、新西兰等国家跟进推出了类似的养老储蓄政策;在研究层面上,一批后继研究者受此启发展开了个体养老金储蓄行为背后心理学机制的探索。结合中国养老储蓄三大支柱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我们提出可利用框架效应、心理账户、默认选项、将损失程数由双程变为单程等行为经济学手段助推中国养老储蓄的发展。国家可以考虑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助推全社会养老金参与率和缴纳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储蓄 助推 自动加入 自动升级 损失规避 程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概念表征和整合的神经基础
16
作者 施伟廷 张亚宁 +1 位作者 李兴珊 林楠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6-286,共11页
社会概念的表征和整合是人们理解和思考社会信息的重要基础,其神经基础问题正逐渐成为新兴的研究热点。现有的脑影像和损伤研究证据较为一致地提示,社会概念表征主要依赖由双侧颞叶前部、颞顶联合区、背内侧前额叶、扣带回后部及邻近的... 社会概念的表征和整合是人们理解和思考社会信息的重要基础,其神经基础问题正逐渐成为新兴的研究热点。现有的脑影像和损伤研究证据较为一致地提示,社会概念表征主要依赖由双侧颞叶前部、颞顶联合区、背内侧前额叶、扣带回后部及邻近的楔前叶所组成的脑网络。新近的功能神经影像研究提示,上述脑区除支持社会概念表征外,也分别参与不同层次的社会概念整合。未来研究可以从社会概念表征的子维度、社会概念加工的子成分、社会概念加工的行为影响等方面继续深入和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表征 概念整合 语言理解 社会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表情面部肌电跨模态分析及标注算法
17
作者 王甦菁 王俨 +3 位作者 李婧婷 东子朝 张建行 刘烨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长久以来,微表情的小样本问题始终制约着微表情分析的发展,而小样本问题归根到底是因为微表情的数据标注十分困难。本研究希望借助面部肌电作为技术手段,从微表情数据自动标注、半自动标注和无标注三个方面各提出一套解决方案。对于自... 长久以来,微表情的小样本问题始终制约着微表情分析的发展,而小样本问题归根到底是因为微表情的数据标注十分困难。本研究希望借助面部肌电作为技术手段,从微表情数据自动标注、半自动标注和无标注三个方面各提出一套解决方案。对于自动标注,提出基于面部远端肌电的微表情自动标注方案;对于半自动标注,提出基于单帧标注的微表情起止帧自动标注;对于无标注,提出了基于肌电信号的跨模态自监督学习算法。同时,本研究还希望借助肌电模态,对微表情的呈现时间和幅度等机理特征进行拓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标注 微表情分析 远端面部肌电 微表情数据标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安全动机与安全绩效的多水平模型 被引量:4
18
作者 蒋丽 张意如 李锋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41-1152,共12页
自主安全动机对安全绩效的积极作用已引起研究者的关注,但自主动机与安全绩效多水平的作用机制还未得到深入研究。结合自我决定理论与多水平动机过程,个体与团队自主安全动机通过安全目标,进而影响安全绩效;在安全工作情境中通过对自主... 自主安全动机对安全绩效的积极作用已引起研究者的关注,但自主动机与安全绩效多水平的作用机制还未得到深入研究。结合自我决定理论与多水平动机过程,个体与团队自主安全动机通过安全目标,进而影响安全绩效;在安全工作情境中通过对自主支持、工作重塑的干预促进自主安全动机。研究拟结合认知测量和问卷测量,通过纵向研究、实验、准实验研究等方法探讨上述问题。研究结果一方面可拓展自我决定理论与安全绩效的研究;另一方面为安全管理实践,尤其是安全培训提供理论依据,对高风险企业安全绩效的改善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动机 安全绩效 基于行为的安全 高风险组织 动机过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决策和跨期决策的过程比较:以确定效应和即刻效应为例 被引量:20
19
作者 周蕾 李爱梅 +2 位作者 张磊 李纾 梁竹苑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7-352,共16页
风险决策和跨期决策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且两类决策在理论发展、行为效应及神经基础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为检验二者是否具有共同过程机制,本研究以风险决策中的确定效应和跨期决策中的即刻效应为例,采用眼动追踪技术比较了它们的局... 风险决策和跨期决策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且两类决策在理论发展、行为效应及神经基础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为检验二者是否具有共同过程机制,本研究以风险决策中的确定效应和跨期决策中的即刻效应为例,采用眼动追踪技术比较了它们的局部、整体过程及模型拟合。辅以贝叶斯因子分析实验数据表明:二者的主要过程特征均相似,且更符合非折扣模型假设;二者在加工复杂程度等少数特征上有所不同;确定和即刻信息在加工方向等特征上存在特异性。这表明二者可能具有共同的核心决策规则:两类决策更可能遵循非折扣模型预期的简捷、启发式规则,而不是折扣模型所假设的补偿性、基于选项规则。本研究为建立两类决策的共同解释框架做出了有益尝试,并为决策比较研究方法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决策 跨期决策 眼动追踪 分层贝叶斯模型 确定效应 即刻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尊的认知神经机制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杨紫嫣 罗宇 +2 位作者 古若雷 刘云芝 蔡华俭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8-798,共11页
自尊是个体对自己总体的情感性评价。自尊有助于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帮助个体应对威胁,具有重要的适应价值。近年来随着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关于自尊的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日益增多,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自尊与大脑的结构(如海马体积... 自尊是个体对自己总体的情感性评价。自尊有助于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帮助个体应对威胁,具有重要的适应价值。近年来随着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关于自尊的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日益增多,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自尊与大脑的结构(如海马体积、前扣带回等区域的灰质体积)和功能(静息态下的默认网络活动以及脑区之间的功能联结性)存在一定的关联;2)自尊调节大脑对威胁的反应,与高自尊个体相比,低自尊个体面对威胁时产生更强的防御性反应,自尊通过影响个体面对威胁时的大脑活动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威胁;3)自我评价过程涉及大脑前额叶、眶额叶、扣带回等多个脑区,自尊调节个体在自我评价过程中的大脑活动。总之,自尊作为个体重要的人格特质,与大脑的结构、功能以及活动状态等都具有一定的关系;这些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自尊的神经机制,加深了对自尊及其功能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尊 自我评价 威胁 内侧前额叶 前扣带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