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沙棘ACBPs基因家族成员鉴定及响应铅胁迫的表达分析
1
作者 陈科 李昕娟 +3 位作者 张恬 任乾丹 孙菁 周武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6-542,共17页
【目的】ACBPs(acyl-Co A-binding proteins)基因家族在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响应非生物胁迫以及生物膜修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旨在探究中国沙棘ACBPs基因家族成员在重金属铅胁迫下的基因表达量,为初步解析中国沙棘响应重金属铅胁... 【目的】ACBPs(acyl-Co A-binding proteins)基因家族在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响应非生物胁迫以及生物膜修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旨在探究中国沙棘ACBPs基因家族成员在重金属铅胁迫下的基因表达量,为初步解析中国沙棘响应重金属铅胁迫的分子机制及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重金属铅低积累性的新品种提供研究基础和分子靶标。【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中国沙棘ACBPs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并对其家族成员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亚细胞定位和染色体定位分析、基因结构和Motif序列分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蛋白互作网络和蛋白三维结构预测分析、物种内与物种间基因共线性分析以及对基因表达模式进行转录组分析和q RT-PCR验证。【结果】在中国沙棘全基因组中共鉴定出8个ACBPs基因,不均匀分布于7条染色体上。ACBPs家族成员可细分为4个组,同一组内的成员基因结构保守且蛋白基序差异较小。共线性分析表明,中国沙棘ACBPs基因家族与拟南芥ACBPs基因家族之间存在9条共线性,与翅果油树ACBPs基因家族之间存在17条共线性。转录组分析和q RT-PCR验证表明,中国沙棘ACBPs基因家族中大部分基因在铅浓度(w,后同)为1000 mg·kg^(-1)时,表达量急剧下降;在铅浓度为5000 mg·kg^(-1)时,表达量显著上升。【结论】在中国沙棘基因组中鉴定到8个ACBPs基因。Group1和Group3中的成员在基因结构、motif序列以及蛋白三维结构中均表现了一定的保守性;ACBPs基因家族成员的启动子区域含有多种顺式作用元件,能够响应植物激素的调控、影响分生组织的基因活性,以及响应胁迫应激。基因家族大部分成员在铅胁迫条件下的表达具有相似性,该基因家族通过调整基因的表达量响应不同浓度的重金属铅胁迫,从而减轻铅胁迫带来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沙棘 生物信息学 ACBPs基因家族 铅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印度獐牙菜提取物红外光谱分析及保肝活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红霞 李岑 +2 位作者 毕宏涛 魏立新 杜玉枝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68-675,共8页
比较藏药材印度獐牙菜不同溶剂提取物指标成分及提取率较高的两种提取物之间的肝保护作用。采用HPLC和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分析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指标成分变化;采用CCl4致小鼠肝损伤模型进行水提物和75%乙醇提取物保肝活性药效学研究。印度... 比较藏药材印度獐牙菜不同溶剂提取物指标成分及提取率较高的两种提取物之间的肝保护作用。采用HPLC和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分析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指标成分变化;采用CCl4致小鼠肝损伤模型进行水提物和75%乙醇提取物保肝活性药效学研究。印度獐牙菜不同溶剂提取物的红外光谱图中能很好的对应獐牙菜苦苷1280 cm-1处,芒果苷1496和1464 cm-1处的特征峰。不同溶剂提取物的红外光谱之间及其所含目标成分的特征峰强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提取率较高的水提物和75%乙醇提取物均具有明显的保肝活性,且在0.5~2.0 g/kg的给药剂量范围内,印度獐牙菜75%乙醇提取物保肝活性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獐牙菜 提取物 红外光谱 保肝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古特大黄多指标关键质量属性近红外光谱评价研究
3
作者 冯丹 罗西 +3 位作者 臧利艳 李佳敏 宋晓铭 孙菁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97-1708,共12页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构建了唐古特大黄药材多个关键质量属性的快速评价方法。按照中国药典与日本药典方法,分别测定唐古特大黄中水分、灰分、浸出物、结合蒽醌、游离蒽醌、番泻苷A与番泻苷B七个关键质量属性的含量,结果均符合药典规定...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构建了唐古特大黄药材多个关键质量属性的快速评价方法。按照中国药典与日本药典方法,分别测定唐古特大黄中水分、灰分、浸出物、结合蒽醌、游离蒽醌、番泻苷A与番泻苷B七个关键质量属性的含量,结果均符合药典规定的标准,样品含水量较低,有助于药材贮存,番泻苷A与番泻苷B的含量较高,说明唐古特大黄具有较好泻下作用的物质基础。同时,利用隶属函数、主成分分析与相关分析对其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发现不同活性成分的含量之间存在较大相关性,而灰分、含水量与部分活性成分呈现负相关,为确保唐古特大黄药材的品质,需要控制含水量与灰分的范围。在此基础上,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通过优化异常值剔除、预处理方法、建模波段等建模条件,建立了上述包括隶属函数在内的8项评价指标的同步定量检测模型。在模型优化过程中,各检测指标的最佳建模条件均不相同。经优化后,以水分、番泻苷B的模型评价指标最优,残差预测偏差(RPD)值均大于6;番泻苷A、隶属函数值的模型指标次之,RPD值均大于3;浸出物、游离蒽醌的RPD值大于2,总灰分、总蒽醌的模型RPD值较低。外部验证结果显示,所有指标预测率均达到85%以上,其中水分、游离蒽醌、总蒽醌的预测率达到90%以上,说明所建模型对未知样品的预测能力较强。隶属函数值模型的成功建立,可以实现唐古特大黄综合品质的单模型快速评价。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实现唐古特大黄品质中多指标关键质量属性的快速准确检测,为该药材的质量评价与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质量评价 模型构建与优化 多指标关键质量属性 唐古特大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佐太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抑郁症小鼠血脑屏障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许祎宁 刘盈盈 +2 位作者 李岑 魏立新 周文斌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7-272,共6页
目的探究藏药佐太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抑郁症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佐太组、佐太+CUMS组和丙米嗪+CUMS组,每组15只,构建CUMS抑郁症模型,灌胃给药28 d,检测小鼠体质量变化,通过行为学实验(糖水偏... 目的探究藏药佐太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抑郁症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佐太组、佐太+CUMS组和丙米嗪+CUMS组,每组15只,构建CUMS抑郁症模型,灌胃给药28 d,检测小鼠体质量变化,通过行为学实验(糖水偏好实验、悬尾实验和开场实验)评价小鼠抑郁行为。末次给药后收集小鼠血清及脑组织,检测血清皮质酮(CORT)和大脑皮层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脑组织occludin、claudin-5、ZO-1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脑组织occludin、claudin-5、ZO-1 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增长、糖水偏好率、中央区域停留时间百分比、中央区域水平运动距离百分比降低(P<0.01),悬尾不动时间延长(P<0.01),血清CORT水平和脑组织NE水平升高(P<0.05,P<0.01),脑组织5-HT水平降低(P<0.01),脑组织occludin、claudin-5、ZO-1蛋白、mRNA表达降低(P<0.05,P<0.01);佐太组除体质量增长降低(P<0.05)、悬尾不动时间缩短(P<0.05)外,其余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佐太+CUMS组和丙米嗪+CUMS组小鼠体质量增长、糖水偏好率、中央区域停留时间百分比、中央区域水平运动距离百分比升高(P<0.05,P<0.01),悬尾实验不动时间缩短(P<0.01),血清CORT水平和脑组织NE水平降低(P<0.05,P<0.01),脑组织5-HT水平升高(P<0.01),脑组织occludin蛋白、mRNA表达升高(P<0.05,P<0.01),claudin-5 mRNA、ZO-1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丙米嗪+CUMS组脑组织claudin-5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佐太可能通过调控脑内紧密连接蛋白表达,进而影响血脑屏障通透性,实现对抑郁症行为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太 抑郁症 血脑屏障 紧密连接蛋白 OCCLUDIN CLAUDIN-5 ZO-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枸杞类胡萝卜素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吴有锋 马世震 +2 位作者 谭亮 冯海生 李彩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50-256,共7页
以柴达木枸杞子为材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 Design对料液比、提取溶剂配比、提取时间进行优化,并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研究类胡萝卜素的抗氧化活性,同时测定不同产地、不同采摘期柴达... 以柴达木枸杞子为材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 Design对料液比、提取溶剂配比、提取时间进行优化,并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研究类胡萝卜素的抗氧化活性,同时测定不同产地、不同采摘期柴达木枸杞类胡萝卜素含量。通过响应面分析优化后,得出超声波辅助提取柴达木枸杞中类胡萝卜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为石油醚∶无水乙醇(v/v=2.6∶1),料液比为1∶60(g/m L),提取时间41 min,提取次数1次,在此条件下,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可达321.52 mg/100 g。柴达木枸杞中类胡萝卜素DPPH自由基清除率IC50为34.09μg/m L,柴达木枸杞类胡萝卜素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并且不同产地、不同采摘期柴达木枸杞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枸杞 类胡萝卜素 响应曲面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佐太在两种抑郁小鼠模型中的抗抑郁活性 被引量:8
6
作者 赵静 张明 +3 位作者 耿卢婧 李岑 杜玉枝 魏立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61-1467,共7页
目的通过行为绝望模型—悬尾实验(TST)、不可预测性慢性温和应激(CUMS)模型,探索藏药佐太(硫化汞、硫磺等煅制品的混合物)的抗抑郁作用。方法行为绝望模型—悬尾实验中,KM小鼠给予佐太14 d后,通过测定悬尾实验不动时间、开场实验(OFT)... 目的通过行为绝望模型—悬尾实验(TST)、不可预测性慢性温和应激(CUMS)模型,探索藏药佐太(硫化汞、硫磺等煅制品的混合物)的抗抑郁作用。方法行为绝望模型—悬尾实验中,KM小鼠给予佐太14 d后,通过测定悬尾实验不动时间、开场实验(OFT)、血清中皮质酮(CORT)变化,评价佐太的抗抑郁活性。构建CUMS模型KM小鼠,给予佐太42 d,通过糖水偏好实验、开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进一步评价佐太的抗抑郁作用。通过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和海马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水平。结果行为绝望模型—悬尾实验中,与空白组相比,佐太在剂量为60.697、303.49 mg/kg时能显著降低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和血清中CORT水平。CUMS模型实验中,与CUMS模型组相比,佐太在剂量为6.069 7、60.697、606.97 mg/kg时,均可显著提高受试小鼠的糖水偏好率、开场实验中的自主活动,同时可显著降低强迫游泳实验(CFST)中的不动时间,表明佐太能缓解慢性应激引起的抑郁样行为。另外,佐太在上述3个剂量下,可显著增加CUMS模型小鼠血清中NE和海马中BDNF的水平,并在剂量为6.069 7、60.697 mg/kg下,可显著增加CUMS模型小鼠血清中5-HT的水平。结论藏药佐太在行为绝望模型和CUMS模型小鼠中表现出一定的抗抑郁活性,可能是通过降低CORT,提高5-HT、NE、BDNF的水平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太 抗抑郁 悬尾实验 CUMS模型 皮质酮 5-羟色胺 去甲肾上腺素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不同生长期菊芋叶片绿原酸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岳会兰 毕宏涛 +2 位作者 于瑞涛 张本印 陶燕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83-285,共3页
本研究以柴达木盆地不同生长期菊芋叶片为研究材料,建立了菊芋叶片绿原酸HPLC快速定量检测方法,并对柴达木盆地菊芋叶片绿原酸含量随生长期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在选择流动相时,本文对测定条件进行优化,获得了较好的分离度,并进行了标准... 本研究以柴达木盆地不同生长期菊芋叶片为研究材料,建立了菊芋叶片绿原酸HPLC快速定量检测方法,并对柴达木盆地菊芋叶片绿原酸含量随生长期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在选择流动相时,本文对测定条件进行优化,获得了较好的分离度,并进行了标准曲线的绘制。对不同采集时间菊芋叶片绿原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菊芋叶片绿原酸含量差异显著,最高月份含量可达到最低月份含量的2倍,8月1日至10月15日菊芋叶片绿原酸含量呈上升趋势,至10月15日达到最高(叶片干重的0.83%),随后逐渐降低。以上实验数据表明,柴达木地区作为绿原酸提取原料的菊芋叶片采收期以10月15日左右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芋 绿原酸 含量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佐太中汞在小鼠体内的蓄积 被引量:10
8
作者 赵静 杜玉枝 +2 位作者 魏立新 牛翠英 张吉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51-1355,共5页
目的探索给予KM小鼠不同剂量和不同时间的佐太后,汞在体内的蓄积情况。方法 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佐太低、中、高剂量组(42 d,6.07、60.70、606.97 mg/kg;14 d,606.97 mg/kg),给药后,测定小鼠脑(嗅球、皮层、海马、下丘脑、脑干、小脑... 目的探索给予KM小鼠不同剂量和不同时间的佐太后,汞在体内的蓄积情况。方法 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佐太低、中、高剂量组(42 d,6.07、60.70、606.97 mg/kg;14 d,606.97 mg/kg),给药后,测定小鼠脑(嗅球、皮层、海马、下丘脑、脑干、小脑)、心脏、肺脏、肾脏、肝脏、脾脏、血清、肌肉中汞含有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给予42 d低剂量佐太后,能够显著增加小鼠海马、小脑、肺脏、肾脏、肝脏、血清中汞含有量;给予42 d中剂量佐太后,能够显著增加小鼠嗅球、皮层、海马、脑干、小脑、心脏、肺脏、肾脏、肝脏、脾脏、血清中汞含有量;给予42、14 d高剂量佐太后,能够显著增加小鼠嗅球、皮层、海马、下丘脑、脑干、小脑、心脏、肺脏、肾脏、肝脏、脾脏、肌肉、血清中汞含有量。结论小鼠灌胃佐太后,汞在不同组织中产生蓄积,且表现出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提示佐太及其复方制剂不宜过量、长期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太 蓄积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绿蜜环菌菌种分离及人工培养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史强强 党军 +2 位作者 苑祥 岳会兰 王启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80-182,187,共4页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黄绿蜜环菌子实体的菌盖与菌柄结合处分离菌种,经多次纯化,获得纯化的黄绿蜜环菌菌株。以分离的黄绿蜜环菌母种为材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以菌落直径及菌丝体干重为指标,研究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维生素对...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黄绿蜜环菌子实体的菌盖与菌柄结合处分离菌种,经多次纯化,获得纯化的黄绿蜜环菌菌株。以分离的黄绿蜜环菌母种为材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以菌落直径及菌丝体干重为指标,研究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维生素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绿蜜环菌菌丝最优化培养条件为马铃薯浸出液20%、黄豆芽浸提液10%、KH2PO40.3‰、VB1+VB21 mg/L(等比例),在此培养条件下,黄绿蜜环菌菌丝体干重可达6.5 m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绿蜜环菌 菌种分离 人工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和栽培川西獐牙菜醇提物红外光谱分析及药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红霞 李岑 +3 位作者 高婷婷 耿卢婧 魏立新 杜玉枝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2-119,共8页
比较野生和栽培川西獐牙菜醇提物的成分及其肝保护、镇痛、抑制肠蠕动等药理作用。采用HPLC方法,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分析两种醇提物的成分;采用CCl4致小鼠肝损伤模型、小鼠扭体实验和小鼠小肠推进功能实验对其进行药效学研究。野生和栽培... 比较野生和栽培川西獐牙菜醇提物的成分及其肝保护、镇痛、抑制肠蠕动等药理作用。采用HPLC方法,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分析两种醇提物的成分;采用CCl4致小鼠肝损伤模型、小鼠扭体实验和小鼠小肠推进功能实验对其进行药效学研究。野生和栽培川西獐牙菜原药材中含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和芒果苷的总量分别为3.949%和4.539%,两种原药材的一维和二维红外光谱间均没有明显差异;两种醇提物的二维红外光谱之间差异较显著,但均有显著的预防肝损伤的作用,明显抑制醋酸所致的炎性疼痛和正常小鼠的肠蠕动功能,二者药效没有明显差异,且栽培品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强药效的趋势比野生品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獐牙菜 野生 栽培 红外光谱 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统计方法不同性别玉树牦牛肉挥发性风味成分差异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皮立 谭亮 曹俊虎 《肉类研究》 2023年第8期20-26,共7页
为探究不同性别玉树牦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差异性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挥发性成分,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 为探究不同性别玉树牦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差异性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挥发性成分,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和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方法筛选不同性别玉树牦牛肉的关键差异风味化合物。结果表明:在玉树牦牛肉中共鉴定挥发性成分62种,共有组分54种,主要由醛类、醇类和烃类等化合物组成,其中醛类化合物是玉树牦牛肉的重要特征成分。比较不同性别玉树牦牛肉挥发性风味成分含量,母牦牛肉的风味品质更好。PCA筛选出11种化合物(辛醛、十六醛、2-乙基-1-己醇、十五醛、甲苯、壬醛、二乙二醇乙醚、1-辛醇、3-羟基-2-丁酮、反-2-辛烯-1醇、1-辛烯-3-醇)可作为不同性别玉树牦牛肉关键风味物质。OPLS-DA结合OAV筛选出5种化学成分(十六醛、壬醛、1-辛烯-3-醇、4-苯基-2-丁酮和2,3-戊二酮)作为不同性别玉树牦牛肉挥发性风味关键差异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树牦牛 性别 挥发性风味物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气味活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芦巴中两种芪类成分的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彦峰 李聪 +1 位作者 索有瑞 王洪伦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97-1502,1453,共7页
本文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含量分析方法,以胡芦巴种子中土大黄苷和丹叶大黄素为目标化合物,以其总回收率和总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胡芦巴中这两种芪类成分的工艺条件和参数。结果表明,在11种... 本文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含量分析方法,以胡芦巴种子中土大黄苷和丹叶大黄素为目标化合物,以其总回收率和总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胡芦巴中这两种芪类成分的工艺条件和参数。结果表明,在11种大孔吸附树脂中,HPD300型树脂的纯化效果最佳,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为:以25.0 mL、pH 5.0的胡芦巴种子粗提液上柱,流速0.5 mL/min,充分吸附后用3 BV去离子水洗柱,然后用27.0 mL 50%乙醇溶液以流速0.6 mL/min进行解吸。此工艺的平均回收率为91.76%;经HPD300树脂纯化后提取物中芪类成分(包括土大黄苷和丹叶大黄素)总含量从15.5%提高到56.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芦巴 芪类成分 大孔吸附树脂 高效液相色谱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绿绒蒿属植物的近红外光谱快速鉴别
13
作者 罗西 冯丹 +1 位作者 臧利艳 孙菁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7-305,共9页
目的基于近红外光谱建立物种鉴别模型,实现全缘叶绿绒蒿、五脉绿绒蒿、多刺绿绒蒿、红花绿绒蒿、杂交绿绒蒿、总状绿绒蒿的快速鉴别。方法收集48个居群的6种绿绒蒿属植物,共1735份,利用近红外积分球漫反射和近红外光纤探头2种光谱采集方... 目的基于近红外光谱建立物种鉴别模型,实现全缘叶绿绒蒿、五脉绿绒蒿、多刺绿绒蒿、红花绿绒蒿、杂交绿绒蒿、总状绿绒蒿的快速鉴别。方法收集48个居群的6种绿绒蒿属植物,共1735份,利用近红外积分球漫反射和近红外光纤探头2种光谱采集方式,Python软件建立支持向量机、决策树、随机森林、极限树和TQ Analysis软件自带的距离匹配与判别分析的物种鉴别模型,筛选判别模型。结果所建模型均能鉴别6种绿绒蒿属植物,以近红外光纤探头的光谱数据为参数结合Python软件所建立的SVM模型分类效果最好,其识别率、预测率、外部验证集识别率分别为99.68%、98.47%、97.98%。结论近红外光谱可快速鉴别绿绒蒿属植物,为其质量评价与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绒蒿属植物 物种鉴别 近红外光谱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蒙古黄芪矿物元素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玲玲 王博 +4 位作者 熊丰 杨路存 李晶晶 肖元明 周国英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07-1412,共6页
无机元素与药材的药效密切相关,其通过对次生代谢途径中各种酶活性的调节作用而影响中药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是中药质量控制不可或缺的特征参数。为有效鉴别蒙古黄芪产地和品质差异,找出蒙古黄芪的特征元素及其与产地的关系。实验采... 无机元素与药材的药效密切相关,其通过对次生代谢途径中各种酶活性的调节作用而影响中药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是中药质量控制不可或缺的特征参数。为有效鉴别蒙古黄芪产地和品质差异,找出蒙古黄芪的特征元素及其与产地的关系。实验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测定青海省不同产地蒙古黄芪无机元素的种类与含量,分别用S PSS 22.0和R包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测定了黄芪中的12种元素,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Ca,Fe,Li,P,K,Mg,Zn,AL,Na元素为蒙古黄芪的特征元素。聚类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蒙古黄芪样品中无机元素的种类和含量与产地有一定的关联性,当欧氏距离为8时,可聚为三大类,S12为一类,S1,S2,S4,S5,S6,S7,S10,S 11,S13,S16聚为一类,其余的产地聚为一类,结合ArcGIS样点分布图,可更为直观地看出产地与其品质的关系。此外,建立了蒙古黄芪中无机元素的分布特征图谱,不同产地蒙古黄芪无机元素特征图谱相似度均为0.996以上,因此可结合指纹图谱对不同产地的蒙古黄芪进行识别分析。从无机元素含量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来看,产于S10(互助县东沟乡纳卡村)的黄芪质量最优,总因子得分值F最高,其次是S7和S8,可见,互助县整体蒙古黄芪的品质较好。结果表明蒙古黄芪具有丰富的矿物元素,其含量受产地影响,关注药材中元素的含量和种类,不仅是对药理成分的补充说明,更能从元素角度进一步揭示其品质优劣,研究结果为蒙古黄芪的资源开发利用及品质鉴定提供参考依据,为蒙古黄芪的质量安全控制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无机元素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荒漠灌丛群落谱系结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肖元明 杨路存 +4 位作者 聂秀青 李长斌 熊丰 赵晓辉 周国英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50-760,共11页
谱系信息是群落生态学和保育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为探究柴达木盆地荒漠灌丛群落谱系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该研究以柴达木盆地荒漠灌丛为对象,基于群落中物种存在与否的物种组成数据,使用R语言中picante软件包计算了灌丛群... 谱系信息是群落生态学和保育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为探究柴达木盆地荒漠灌丛群落谱系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该研究以柴达木盆地荒漠灌丛为对象,基于群落中物种存在与否的物种组成数据,使用R语言中picante软件包计算了灌丛群落谱系多样性指数和谱系结构指数,并且分析了谱系结构指数与年均温度、年均降水以及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以揭示柴达木盆地灌丛群落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群落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结果表明:(1)柴达木盆地灌丛群落谱系结构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2.77×10-6),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群落谱系结构聚集程度逐渐降低,表现出生境过滤作用逐步减弱,生物间相互作用逐渐加强的变化趋势。(2)群落谱系结构与年均温度、年均降水之间无显著相关性。(3)典型荒漠生境灌丛和河谷(河漫滩)生境灌丛群落的谱系结构差异显著(P<0.05),整体上分别表现为谱系聚集状态和谱系发散状态;河谷(河漫滩)生境灌丛群落的谱系多样性显著高于典型荒漠生境灌丛(P<0.05)。(4)将群落谱系信息应用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中,发现河谷(河漫滩)生境灌丛群落较典型荒漠生境的灌丛群落可能具有更高的保护价值。研究认为,将群落谱系研究与保育生物学理论结合将会使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更加科学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谱系结构 荒漠灌丛 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转录因子AsMYB44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光瑞 宗渊 +4 位作者 李云 曹东 刘宝龙 包雪梅 李建民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53-1264,共12页
为明确AsMYB 44调控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功能,从当归(Angelica sinensis)中分离克隆得到MYB转录因子AsMYB 44,对AsMYB 44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在Samsun烟草中过表达,并对转基因烟草进行多组学联合分... 为明确AsMYB 44调控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功能,从当归(Angelica sinensis)中分离克隆得到MYB转录因子AsMYB 44,对AsMYB 44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在Samsun烟草中过表达,并对转基因烟草进行多组学联合分析。结果表明,AsMYB 44基因CDS(coding sequence)全长903 bp,编码300个氨基酸,具有完整的SANT、MYB domains结构域。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AsMYB 44与拟南芥AtMYB 11(AF062863.1)、AtMYB 12(AF062864.1)和丹参SmMYB 97(KF059561.1)同源性较高。AsMYB 44转基因烟草中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苯丙烷合成代谢途径,其中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肉桂酸-4-羟化酶基因(C4H)、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基因(4 CL)、咖啡酸3-O-甲基转移酶基因(COMT)、肉桂醇脱氢酶基因(CAD)等表达量上调。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结果显示,转基因烟草中酚酸、脂质、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等代谢产物含量变化显著。AsMYB 44转录因子可正向调控酚酸的代谢合成,这可以为当归酚酸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AsMYB44转录因子 基因克隆 转基因烟草 多组学分析 酚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基化发纤维吸附分离蛋白质性能研究
17
作者 孙雅馨 白波 +1 位作者 胡娜 王洪伦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16,共6页
文中报道了以柠檬酸为改性剂,以头发纤维为基底,通过半干法制备了具有大量羧基活性位点的CCA-S/HHF复合纤维,并将其用于胰蛋白酶的高效吸附。以SEM,超景深显微镜,FTIR等为表征手段,并研究了复合纤维的吸附性能和再生性能。结果表明:大... 文中报道了以柠檬酸为改性剂,以头发纤维为基底,通过半干法制备了具有大量羧基活性位点的CCA-S/HHF复合纤维,并将其用于胰蛋白酶的高效吸附。以SEM,超景深显微镜,FTIR等为表征手段,并研究了复合纤维的吸附性能和再生性能。结果表明:大量羧基基团已成功连接在头发纤维表面,赋予了复合纤维较好的吸附能力,对胰蛋白酶的最大吸附容量可达46.9 mg/g,快速平衡时间为3 h,吸附过程符合准一阶动力学,等温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且所得产物具有良好的可逆性。通过使用这种简单有趣的方法成功制造出的低成本纳米纤维材料,可以为设计和开发用于吸附蛋白质分子的吸附剂材料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活化 柠檬酸半干法 头发纤维 吸附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酸基化多孔酵母碳微球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18
作者 徐嘉圻 白波 +1 位作者 胡娜 王洪伦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641-2646,共6页
以酵母和羟乙基磺酸水溶液为原料,在200℃下一步水热合成了磺酸基化多孔酵母碳微球。以SEM、EDS、XRD、FTIR、BET、Zeta电位分析等为表征手段。SEM和XRD结果表明,改性酵母微球为荔枝状结构,同时改性前后,无定形碳的结构没有发生变化。Z... 以酵母和羟乙基磺酸水溶液为原料,在200℃下一步水热合成了磺酸基化多孔酵母碳微球。以SEM、EDS、XRD、FTIR、BET、Zeta电位分析等为表征手段。SEM和XRD结果表明,改性酵母微球为荔枝状结构,同时改性前后,无定形碳的结构没有发生变化。Zeta电位和FTIR图谱分析表明,酵母碳表面成功负载了磺酸基团。采用中和滴定的方法测得产物表面磺酸基团的含量,该材料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以亚甲基蓝为吸附对象,通过研究不同浓度的亚甲基蓝、pH对吸附过程的影响,该吸附过程遵循二阶动力学方程,粒内扩散是整个吸附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羟乙基磺酸 亚甲基蓝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五脉绿绒蒿提取过程的在线近红外光谱质量控制研究
19
作者 龙若兰 冯丹 +1 位作者 罗西 孙菁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20-929,共10页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和自建的在线检测系统,实现了藏药五脉绿绒蒿提取过程中总黄酮含量的在线近红外光谱监测和提取终点的判定。以403个样品为建模集,分别获得了主成分回归(PCR)、偏最小二乘(PLS)、决策树(DT)、随机森林(RF)算法下的最...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和自建的在线检测系统,实现了藏药五脉绿绒蒿提取过程中总黄酮含量的在线近红外光谱监测和提取终点的判定。以403个样品为建模集,分别获得了主成分回归(PCR)、偏最小二乘(PLS)、决策树(DT)、随机森林(RF)算法下的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和建模区间,以残差预测偏差(RPD)值为指标选择最佳建模方法。以62个样品为外部验证集,考察模型应用于总黄酮含量实时监测的可行性。此外,还探讨了利用模型预测值进行相对浓度变化率(RCCR)分析直接判定提取终点的可行性,并比较了标准偏差绝对距离法(ADSD)和移动窗口标准偏差法(MBSD)对提取终点判定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预处理方法为Constant+一阶导数+SG平滑、建模区间5300~9000 cm^(-1)条件下所建的总黄酮含量的PLS模型效果最好,其校正集和验证集的误差均方根均小于0.14、相关系数均大于0.97,RPD值为4.68。所建PLS模型对未知样品的平均预测率为79%,实际值与预测值的相关系数大于0.98,表明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外部验证集中RCCR法判定的预测提取终点和ADSD法判定的提取终点均与实际提取终点一致。所建模型性能较好,通过对未知样品进行准确快速的定量分析,实现了五脉绿绒蒿提取过程中总黄酮含量的实时监测,同时,以RCCR和ADSD作为提取终点的判定方法较为准确,可为藏药材提取过程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质量控制 在线检测 五脉绿绒蒿 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藏药“佐太(汞制剂)”的工艺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20
作者 豆改杰 魏立新 +1 位作者 周文斌 李先加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4年第1期229-235,共7页
佐太(汞制剂)是藏药类的珍宝,享誉“众药王”之称,具有治疗疾病、解毒、养生补养、增效等作用,以“佐太”为核心成分的珍宝类藏药复方在临床使用广泛。本文通过搜集与整理藏医药经典著作及近年来的研究文献,梳理了“佐太”炮制方法的发... 佐太(汞制剂)是藏药类的珍宝,享誉“众药王”之称,具有治疗疾病、解毒、养生补养、增效等作用,以“佐太”为核心成分的珍宝类藏药复方在临床使用广泛。本文通过搜集与整理藏医药经典著作及近年来的研究文献,梳理了“佐太”炮制方法的发展历程及其现代应用研究进展。佐太炮制,主要有三个代表性的方法,分别为宇妥·元丹贡布(708-833年)所著《四部医典》中的水银炮制法、顿慢逊努嘉措(13世纪)所著《水银炮制经典》中的水银炮制法,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力传授佐太炮制工艺的措如·才朗(1926-2004年)大师的水银炮制法。此外,研究人员从现代药物理化、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等方面对“佐太”开展了大量研究。本文综述了藏医药经典古籍中佐太历代的炮制方法及现代药理毒理研究,为深入理解“佐太”的来龙去脉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银 佐太 炮制 重金属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