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5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碳量子点的制备与生物医学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
作者 郭振振 唐玉国 +2 位作者 孟凡渝 李力 杨大威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1-443,共13页
碳量子点是一类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和高生物相容性的纳米材料,在很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材料。本文介绍了碳量子点不同的合成方法,以及碳量子点的荧光、化学发光、电化学发光、类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及毒性等性能的最新研... 碳量子点是一类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和高生物相容性的纳米材料,在很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材料。本文介绍了碳量子点不同的合成方法,以及碳量子点的荧光、化学发光、电化学发光、类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及毒性等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此外,还对碳量子点在生物传感、生物成像及药物传递等生物医学应用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荧光 生物传感 生物成像 药物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控液滴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贾朋飞 蒋克明 +4 位作者 刘聪 周武平 张涛 张志强 黎海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97-1103,共7页
微流控芯片微滴技术作为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操控微小体积液体的新技术,以分散的微滴单元作为微反应器,它大大强化了微流控芯片的高灵敏度、低消耗、高通量和自动化等优点,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并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领域中显示出... 微流控芯片微滴技术作为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操控微小体积液体的新技术,以分散的微滴单元作为微反应器,它大大强化了微流控芯片的高灵敏度、低消耗、高通量和自动化等优点,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并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领域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文章叙述了微流控微滴领域的最新进展,对新的微滴生成技术及操控技术进行介绍,最后阐述了微滴技术在生物医学分析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系统 微滴生成 微滴操控 生物医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大型研究基础设施路线图的经验及对中国大科学监测评估的启示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小林 李力 +1 位作者 杨云 翟翠霞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1-188,共8页
欧盟于2018年8月发布了《欧盟大型研究基础设施路线图2018》,更新了对新提案的遴选机制和对项目设施和地标设施的评估和监测方法。本文基于对欧盟2006年至2018年5个版本路线图内容及特点的梳理,研究其演化历程和重点关注领域的变迁情况... 欧盟于2018年8月发布了《欧盟大型研究基础设施路线图2018》,更新了对新提案的遴选机制和对项目设施和地标设施的评估和监测方法。本文基于对欧盟2006年至2018年5个版本路线图内容及特点的梳理,研究其演化历程和重点关注领域的变迁情况,并着重分析欧盟大型研究设施路线图的监测和评估机制,最终对中国制定大科学计划(工程)规划或路线图及其监测评估提出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科学 研究基础设施 路线图 监测和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码发射技术在医学高频超声成像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宁浩 徐杰 +2 位作者 韩志乐 崔崤峣 简小华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7-524,共8页
高频超声成像以其高分辨和实时性好等优势成为近年来医学超声成像领域研究的热点。但由于超声的衰减随频率增加呈指数级升高,导致高频超声信号幅值小,图像信噪比低。为了增强高频超声成像的信噪比,近年来编码发射(又称编码激励)技术得... 高频超声成像以其高分辨和实时性好等优势成为近年来医学超声成像领域研究的热点。但由于超声的衰减随频率增加呈指数级升高,导致高频超声信号幅值小,图像信噪比低。为了增强高频超声成像的信噪比,近年来编码发射(又称编码激励)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应用。文章对近几年国内外编码发射技术在医学高频超声成像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分析了Chirp码、巴克(Barker)码和格雷(Golay)码3种主要编码发射技术在高频超声成像方面应用的优缺点,并综合对比了各种编码发射技术在高频成像方面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成像 编码发射 Chirp码 巴克(Barker)码 格雷(Golay)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上肢康复机器人及其康复评估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明亮 欧阳睿智 +1 位作者 郭立泉 熊大曦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8-342,349,共6页
针对由脑卒中等疾病引起的上肢运动障碍患者,设计了一种桌面式上肢康复机器人,实现辅助患者进行主被动康复训练。采用PID控制器、模糊PID控制器对电机输出推力、转角和转速进行控制,并开展了控制系统验证实验。同时,搭建了一个基于神经... 针对由脑卒中等疾病引起的上肢运动障碍患者,设计了一种桌面式上肢康复机器人,实现辅助患者进行主被动康复训练。采用PID控制器、模糊PID控制器对电机输出推力、转角和转速进行控制,并开展了控制系统验证实验。同时,搭建了一个基于神经网络的上肢运动功能评估模型,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量化评分。邀请医师对患者上肢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分,并将医师评分与模型评分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电机输出推力、转角和转速控制系统从激励到稳定的时间分别为0.61,0.67和0.32s,超调量均为0。所提出的评估模型评分与医师评分的误差绝对值均值为2.47。评估模型准确率为82.86%,模型评分与医师评分相关系数为0.989。所提出的上肢康复机器人及上肢运动功能评估模型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运动障碍 机器人 康复训练 运动评估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阵列传感器的眼压非接触测量方法研究
6
作者 冯斌 付威威 顾志恒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30,共5页
针对目前市场常见的眼压测量设备是以直接接触角膜为主,不适用于非医疗环境下的长期眼压监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阵列传感器压力反解方法的眼压非接触测量方法。建立眼球-眼睑接触力学模型,通过传感器阵列上获得的压力矩阵求解接触压... 针对目前市场常见的眼压测量设备是以直接接触角膜为主,不适用于非医疗环境下的长期眼压监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阵列传感器压力反解方法的眼压非接触测量方法。建立眼球-眼睑接触力学模型,通过传感器阵列上获得的压力矩阵求解接触压力和接触面积,并通过有限元分析以及搭建模拟眼压实验装置进行验证。实验显示,该方法测得的眼压平均相对误差在7%以下,平均偏差在3 mmHg以内,重测信度均大于0.9。可以提高患者使用的安全性和依从性,为非医疗环境下的眼压非接触测量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压非接触测量 阵列式传感器 压力反解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散核注意力的致病菌拉曼光谱分类研究
7
作者 吴纾蕾 张家天 +3 位作者 王佳俊 党世杰 赵凌霄 陈奕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40-1945,共6页
目前临床致病菌鉴定方法时效性较差,期间可能延误最佳治疗时机以及增加细菌耐药性。因此开发一种快速、准确、无培养的致病菌鉴定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拉曼光谱能直接作为快速识别菌种的分子指纹,计算机辅助分类使其在致病菌鉴... 目前临床致病菌鉴定方法时效性较差,期间可能延误最佳治疗时机以及增加细菌耐药性。因此开发一种快速、准确、无培养的致病菌鉴定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拉曼光谱能直接作为快速识别菌种的分子指纹,计算机辅助分类使其在致病菌鉴定领域崭露头角。然而,现有研究中基于机器学习和卷积神经网络的分类方法具有泛化性差、特征挖掘能力不足等问题,使得致病菌分类精确度难以提高。因此,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扩散核注意力的Raman Transformer(RaTR)深度学习网络。RaTR通过使用基于径向基核函数的核注意力计算方式提升网络挖掘拉曼光谱特征的能力、提高模型分类精度,并引入扩散过程以提高模型泛化能力。此外,使用离散小波变换处理输入数据,缓解参数数量庞大和小样本问题。基于开源致病菌拉曼光谱Bacteria_ID数据集和ATCC数据集进行效果验证,对比实验结果表明,RaTR在上述两个数据集的分类准确率分别达85.83%、84.73%,验证了RaTR的分类准确性以及良好的泛化性。最后,对模型进行光谱关键特征可视化,验证了其挖掘特征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深度学习 致病菌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BS手术机器人超声电机和本体材料的MRI兼容性研究
8
作者 彭任远 张举中 +5 位作者 王之森 储雨奕 吴煜雯 彭浩然 林军 杨洪波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7-298,共12页
针对实时磁共振引导的高精度脑深部刺激(DBS)手术机器人关键器件——两种型号的超声电机(以下简称60电机与30电机)及机器人本体预期使用的材料,以标准水膜的磁共振成像(MRI)质量为参照,测试并研究分析超声电机与本体材料的MRI兼容性。首... 针对实时磁共振引导的高精度脑深部刺激(DBS)手术机器人关键器件——两种型号的超声电机(以下简称60电机与30电机)及机器人本体预期使用的材料,以标准水膜的磁共振成像(MRI)质量为参照,测试并研究分析超声电机与本体材料的MRI兼容性。首先,在不同工况下测试超声电机对MRI的影响:在3.0 T磁共振环境下,分别将两种电机放置于磁共振扫描腔体内,驱动设备置于扫描室外,通过穿墙屏蔽电缆控制电机运转,此时,60电机可与MRI同步工作且不会使其产生伪影和噪点,而30电机工作时则会对MRI造成严重影响;在1.5 T磁共振环境下,将驱动设备置于扫描室内,两种电机运转时,均会使MRI产生明显伪影和噪声,两种电机待机时,不会对MRI造成影响,因此,电机与MRI可通过轮流工作的方式达到兼容目的。然后,测试分析MRI对电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磁共振环境下,两种超声电机的运动控制均不受太大影响,与非磁共振环境对比,位置控制精度基本相同。接着,对机器人本体选用的材料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这些材料均与MRI兼容。最后,通过研究分析提出减少设备对MRI干扰的措施,有望进一步提高MRI信噪比,防止产生伪影。研究结果不仅能为DBS手术机器人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和支撑,还可为其他在MRI环境下工作的机电产品提供工程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深部刺激 手术机器人 MRI兼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还原用甲酸脱氢酶分子改造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陆峰 黄玉红 +1 位作者 林燕娜 马富强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4,共11页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能源转型和温室气体减排的迫切需求,CO_(2)的高效绿色转化成为能源、环境科学以及化学工程等多个领域的研究热点。特别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CO_(2)的捕集和利用被视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甲酸脱氢酶(FDH)...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能源转型和温室气体减排的迫切需求,CO_(2)的高效绿色转化成为能源、环境科学以及化学工程等多个领域的研究热点。特别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CO_(2)的捕集和利用被视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甲酸脱氢酶(FDH)作为将CO_(2)还原为甲酸盐的重要生物催化剂,在绿色化学和生物能源转化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其催化活性、热稳定性和辅酶特异性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局限性。近年来,随着蛋白质工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改造FDH性能的策略,使得FDH的应用前景得到极大提升。例如通过定向突变、结构优化等酶工程手段提高酶的底物亲和力,增强酶的刚性和构象稳定性以及改变辅酶结合位点,拓宽其在绿色转化过程中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对近年来FDH催化CO_(2)还原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总结,着重分析FDH在催化效率、热稳定性、辅酶特异性等方面的改进措施,探讨分子改造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策略,并总结这些策略的规律,以期为未来FDH的分子改造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其在CO_(2)还原反应中的应用发展。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基因编辑等技术的发展,未来FDH的分子改造将更加高效和精确,这些新兴技术有望在较短的时间内筛选出具有优异性能的FDH突变体,为其在解决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方面提供可行的绿色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还原 甲酸脱氢酶 分子改造 催化效率 热稳定性 辅因子特异性 甲酸盐 NAD+/NAD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ost效应的XRAM电路研究
10
作者 姜松 蔡萌萌 饶俊峰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9-316,共8页
电感储能型脉冲电源在脉冲磁场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利用多级电感串联充电和并联放电的XRAM电路拓展性更强。提出了一种利用MOSFET开关、且有电容boost效应辅助升流的XRAM电路,其结构简单,便于模块化设计,无需高压直流源就可产... 电感储能型脉冲电源在脉冲磁场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利用多级电感串联充电和并联放电的XRAM电路拓展性更强。提出了一种利用MOSFET开关、且有电容boost效应辅助升流的XRAM电路,其结构简单,便于模块化设计,无需高压直流源就可产生大电流脉冲和脉冲磁场。基于这种拓扑,搭建了由2个两级XRAM电路并联的四级XRAM电路,只需24 V直流供电电压,即可在10μH电感负载上产生频率10~100 Hz、脉宽0~2 ms的0~150 A脉冲电流,进而产生最大0.125 T的脉冲磁场,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电路仿真验证了电容的升流作用,并对不同充电时间的升流效果进行了比较。通过增加并联支路数量,可以获得更强的脉冲磁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RAM电路 电感储能 脉冲电流 脉冲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自适应光学视网膜校正成像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郑贤良 刘瑞雪 +2 位作者 夏明亮 曹召良 宣丽 《中国光学》 EI CAS 2014年第1期98-104,共7页
为了实现对人眼视网膜的高分辨率成像,解决偏振能量损失、成像视场小和普适性差等问题,对液晶自适应光学技术及其在人眼视网膜成像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开环光路的设计方案,避免了闭环液晶自适应系统的偏振光能量损失;在光路中... 为了实现对人眼视网膜的高分辨率成像,解决偏振能量损失、成像视场小和普适性差等问题,对液晶自适应光学技术及其在人眼视网膜成像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开环光路的设计方案,避免了闭环液晶自适应系统的偏振光能量损失;在光路中加入可变视场光阑,利用小视场照明进行波前探测、大视场照明进行像差校正和成像的方法扩大了成像视场;使用脉冲光照明的方案减小曝光量;通过偏振光照明提高能量利用率、等效无穷远视标配合补偿镜以及改进后的视标提高盯视稳定性等一系列方法,提高系统普适性。校正后成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获得了明显提高;高分辨率眼底成像视场直径从200μm扩大到500μm;曝光量减小到原来的1/2~1/3;对前期难以获得清晰成像的样本,取得了效果良好的视网膜视觉细胞自适应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液晶波前校正器 视网膜成像 开环 大视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巯基-金自组装单层膜在生物分析检测领域的技术应用及缺陷与改进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尹焕才 陆一泓 陈名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27-133,共7页
随着生物分析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痕量物质的快速、超灵敏、高通量检测需求不断增多。其中,以巯基-金为基础构建的自组装单层膜分析技术作为超灵敏检测分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形成自组装膜方便、分析响应迅速、易于和其他分析方... 随着生物分析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痕量物质的快速、超灵敏、高通量检测需求不断增多。其中,以巯基-金为基础构建的自组装单层膜分析技术作为超灵敏检测分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形成自组装膜方便、分析响应迅速、易于和其他分析方法联合使用等优点,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首先对巯基-金自组装单层膜原理进行简单介绍,并对其在生物分析测试中的应用进行分类总结,同时对应用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和改进方案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从原理、应用、缺陷到改进方法的总结,对未来巯基-金自组装单层膜的设计和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金 自组装单层膜 缺陷 巯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旋流喷染技术在血涂片染色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国伟 李旺鑫 +1 位作者 梅茜 董文飞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5-203,共9页
针对人工滴染血涂片出现的染色不均匀、效率较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压力旋流雾化喷头对血涂片进行喷染的方法。采用数值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瑞氏-姬姆萨染液雾化过程进行分析,并探索最佳喷染参数。首先利用ANSYS软件仿真计算染液... 针对人工滴染血涂片出现的染色不均匀、效率较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压力旋流雾化喷头对血涂片进行喷染的方法。采用数值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瑞氏-姬姆萨染液雾化过程进行分析,并探索最佳喷染参数。首先利用ANSYS软件仿真计算染液在喷头内部的流动状态,然后使用相机和喷雾激光粒度仪搭建喷头外部雾化场实验平台,喷头外部入口压力分别选取0.10、0.12、0.14、0.16、0.18、0.20、0.22、0.24 MPa,测量染液的雾化角以及喷头正下方10~50 mm的雾化区域内测量点的雾滴粒径参数(D_(v10),D_(v90)和雾滴体积中径D_(v50)),计算粒度分布跨度S,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血涂片喷染研究,并对比了人工滴染和喷染后的细胞图像背景灰度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染液在压力旋流雾化喷头出口处形成高速液膜,为形成雾化场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当喷头入口压力为0.20 MPa时,距离喷头正下方35 mm处喷染界面具备最优的雾化质量,此时喷头雾化角为76.13°,雾滴体积中径为75μm,雾滴粒度分布跨度为1.72。基于该参数条件进行喷染后的细胞图像背景灰度参数与滴染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喷染后的细胞图像背景灰度显著降低。研究结果表明,压力旋流雾化喷头可以应用于血涂片染色,并且喷染后的血涂片染色均匀,具备良好的染色效果,为血涂片染色提供了新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旋流喷头 喷染 血涂片 雾化角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滴技术的数字PCR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9
14
作者 刘聪 蒋克明 +3 位作者 周武平 张涛 印晨宇 黎海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41-1047,共7页
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d PCR)技术结合了液滴微流控芯片与数字PCR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核酸扩增及检测技术。其不仅继承了数字PCR技术高通量、高灵敏度、低消耗等优点,而且解决了传统数字PCR芯片结构复杂、加工困难、成本高等问题,在... 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d PCR)技术结合了液滴微流控芯片与数字PCR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核酸扩增及检测技术。其不仅继承了数字PCR技术高通量、高灵敏度、低消耗等优点,而且解决了传统数字PCR芯片结构复杂、加工困难、成本高等问题,在生命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微滴式数字PCR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目前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 液滴 微流控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激辐射损耗超分辨成像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魏通达 张运海 杨皓旻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3-128,共6页
受激辐射损耗显微成像(STED)是一种超分辨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它能够突破传统光学衍射极限的限制,把远场光学分辨率提高到百纳米以内,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等领域,是目前光学显微成像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采用了一种基于超连续谱皮秒脉冲... 受激辐射损耗显微成像(STED)是一种超分辨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它能够突破传统光学衍射极限的限制,把远场光学分辨率提高到百纳米以内,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等领域,是目前光学显微成像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采用了一种基于超连续谱皮秒脉冲白激光光源的STED显微系统,实现超分辨成像。并从精密合束、脉冲延迟和损耗光残留光强几个方面探讨系统优化,从而获得最佳的成像效果。对直径约25 nm荧光微球成像实验的数据表明:该系统成像分辨率可达约60 nm,分辨能力远远高于衍射极限。另外,系统成功实现了对核孔复合物、微管和微丝等一系列生物样品的超分辨成像,共聚焦成像中某些模糊不清的结构在STED成像中清晰可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显微成像 超分辨 受激辐射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笛卡尔并行磁共振成像重建技术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振洲 常严 +2 位作者 徐雅洁 王慧 杨晓冬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996-2006,共11页
相对于传统的k空间笛卡尔采样,非笛卡尔采样能够使得k空间具有更高的覆盖效率,同时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梯度系统性能,减少d B/dt值,避免引起人体不良的生理反应。k空间非笛卡尔采样和并行成像技术结合能够进一步提高成像速度,但是也使得图... 相对于传统的k空间笛卡尔采样,非笛卡尔采样能够使得k空间具有更高的覆盖效率,同时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梯度系统性能,减少d B/dt值,避免引起人体不良的生理反应。k空间非笛卡尔采样和并行成像技术结合能够进一步提高成像速度,但是也使得图像域中的伪影模式更加复杂,因此非笛卡尔并行磁共振成像重建具有更高的技术难度。综述了目前几种典型的非笛卡尔并行成像重建技术,具体讨论了每种方法的技术细节和优缺点,包括敏感度编码(SENSE)、共轭梯度敏感度编码(CGSENSE)、非笛卡尔自标定并行采集方法(non-Cartesian GRAPPA)、基于数据一致性的迭代方法(SPIRi T)和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压缩感知技术。SENSE和CG-SENSE理论上可以获得最优的重建结果,但受制于线圈敏感度分布的准确测量;Non-Cartesian GRAPPA无需测量线圈敏感度,但只能对特定的非笛卡尔采样模式进行近似计算;SPIRi T结合了SENSE和GRAPPA的优点,通过迭代优化方法可以获得较满意的结果;压缩感知技术利用图像的稀疏变换特性,配合现有的迭代优化并行成像方法可以进一步提升重建图像质量,将继续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技术 非笛卡尔采样 并行成像 压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超声成像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7
作者 衡佳鸣 王宁浩 +1 位作者 董凤林 简小华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4-183,共10页
超声成像技术以其无损、无辐射、实时性好、成像深度深和检查费用低等优点,是目前临床医学最常应用的影像技术之一。随着医疗技术的日益发展,兼顾高帧率和高质量的超声成像已成为临床上的迫切需求。深度学习作为能快速提取信号特征的技... 超声成像技术以其无损、无辐射、实时性好、成像深度深和检查费用低等优点,是目前临床医学最常应用的影像技术之一。随着医疗技术的日益发展,兼顾高帧率和高质量的超声成像已成为临床上的迫切需求。深度学习作为能快速提取信号特征的技术,近年来已经在超声成像领域展开多种应用研究并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文章总结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超声成像技术现状,重点介绍了超声成像技术中常用深度学习架构,列举了深度学习技术在超声成像中的应用,最后总结了目前深度学习在训练以及实现临床应用中可能会遇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超声成像 超声波束合成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相干层析技术在眼科手术导航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云耀 樊金宇 +2 位作者 蒋天亮 唐宁 史国华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6,共16页
在眼科显微手术中,传统的术中成像方式由于缺少深度信息,限制了内部结构和手术器械的可视化。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OCT)是一种非接触式断层成像技术,由于其能提供深度信息、非侵入、成像快、分辨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眼科手术的术... 在眼科显微手术中,传统的术中成像方式由于缺少深度信息,限制了内部结构和手术器械的可视化。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OCT)是一种非接触式断层成像技术,由于其能提供深度信息、非侵入、成像快、分辨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眼科手术的术中导航。典型的OCT设备可分为手持OCT和显微镜集成OCT。本文简要介绍了时域OCT和频域OCT的原理和发展,回顾了OCT眼科手术导航设备的发展历程,并对各个类别中有代表性的OCT系统进行了介绍,对其成像原理、性能、优缺点等进行了描述和对比,最后对该技术在眼科手术中的应用做出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手术导航 眼科手术 术中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穿戴超声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宋珅 衡佳鸣 +2 位作者 王宁浩 崔崤峣 简小华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8-688,共11页
近年来伴随着移动医疗的兴起,以及新材料、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领域的不断进步,可穿戴设备在医疗领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超声技术作为一种快速、简便和安全的诊疗工具,自诞生之日起就在医疗领域有着众多应用。可穿戴超声系统综合了可穿... 近年来伴随着移动医疗的兴起,以及新材料、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领域的不断进步,可穿戴设备在医疗领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超声技术作为一种快速、简便和安全的诊疗工具,自诞生之日起就在医疗领域有着众多应用。可穿戴超声系统综合了可穿戴设备和超声技术的优点,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该文概述了可穿戴超声系统的发展背景和系统组成,着重介绍了近些年来可穿戴超声系统在医疗监测和治疗领域的应用成果,并对可穿戴超声系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穿戴设备 超声技术 超声监测 超声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参数MRI的深度学习-临床混合模型对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尘翰 乔晓梦 +3 位作者 胡冀苏 包婕 曹昌浩 王希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0-96,共7页
目的比较基于双参数MRI的深度学习模型和临床模型对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linical significant prostate cancer,csPCa)的诊断价值,并联合深度学习模型和临床指标建立混合模型,探讨混合模型对csPCa诊断效能的提升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 目的比较基于双参数MRI的深度学习模型和临床模型对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linical significant prostate cancer,csPCa)的诊断价值,并联合深度学习模型和临床指标建立混合模型,探讨混合模型对csPCa诊断效能的提升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2月至2022年5月共531例因临床怀疑前列腺癌而行术前MRI并行后续穿刺和/或手术病理检查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csPCa 319例,非csPCa 212例。按照8∶2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425例)和测试集(106例)。手动勾画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像的感兴趣区后采用DenseNet网络建立深度学习模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逻辑回归筛选出临床特征后建立临床模型,并使用逻辑回归联合深度学习模型和临床特征建立深度学习-临床混合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模型性能,使用DeLong检验比较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结果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及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PI-RADS)评分为csPCa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测试集中,深度学习模型的AUC值为0.9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85~0.96],临床模型的AUC值为0.85(95%CI:0.78~0.92),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5)。深度学习-临床混合模型的AUC值为0.93(95%CI:0.88~0.98),优于临床模型(P=0.034)和深度学习模型(P=0.048)。结论深度学习模型对csPCa的诊断效能与临床模型相当;深度学习-临床混合模型对csPCa的诊断效能最高,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csPCa的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磁共振成像 深度学习 机器学习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