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1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边界与接点:中国传统科技与社会的多元交汇——德国马普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伙伴小组成立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
1
作者 韩毅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7-262,共6页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国际学术研讨会 德国 伙伴 综述 组成 交汇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实验研究平台建设,支撑科技史创新发展——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技史综合实验室概貌
2
作者 吴世磊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31-140,共10页
中国科技史综合实验室(以下简称"综合实验室")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科学史所")内设科研支撑单元,是科学史所开展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科技史与科技文物分析检测、模拟复原实验、数字仿真研究与... 中国科技史综合实验室(以下简称"综合实验室")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科学史所")内设科研支撑单元,是科学史所开展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科技史与科技文物分析检测、模拟复原实验、数字仿真研究与成果转化等工作的重要平台,是对外开展服务和合作的有力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技史 综合实验室 加强实验 成果转化 科学史 数字仿真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握时代脉搏,开拓学术新境: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60年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柏春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3-151,共9页
科技史在20世纪50年代成为新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议题,中国科学院在1951年筹划科技史研究,1956年制订十二年研究规划,1957年创建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1975年扩建为研究所)。研究所(室)遵循50年代提出的研究范式,撰写了许多学术论著... 科技史在20世纪50年代成为新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议题,中国科学院在1951年筹划科技史研究,1956年制订十二年研究规划,1957年创建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1975年扩建为研究所)。研究所(室)遵循50年代提出的研究范式,撰写了许多学术论著,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传统。1978年以来,研究所提出新的学术问题,实现由古代到现代、由中国到世界的拓展,促进学科交叉及"应用科技史"研究,尝试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面向未来的机遇与挑战,研究所将继续追求科技史及相关领域研究的卓越,并进一步促进学术研究的国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科技史学科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造专业化、数字化的科技史文献支撑平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李俨图书馆小记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峰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24-130,共7页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图书馆从1957年建所即开始筹办,经过数十年、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从无到有,逐步发展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技史专业图书馆,是目前国内收藏最丰富的科技史专业图书馆,也是国际上收藏中国科技史文献最丰富的专...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图书馆从1957年建所即开始筹办,经过数十年、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从无到有,逐步发展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技史专业图书馆,是目前国内收藏最丰富的科技史专业图书馆,也是国际上收藏中国科技史文献最丰富的专业图书馆。图书馆阅览室位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二层西侧,包括本所研究成果、创办期刊、学位论文和赠书展示区,以及现刊、工具书、民国图书、古籍等多个典藏区。另有图书库和过刊库,位于研究所一层西侧,主要贮藏中外文普通图书和过刊、报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史 图书馆阅览室 专业图书馆 学位论文 专业化 民国图书 工具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青院士受聘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名誉教授
5
作者 焦郑珊 陈朴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28-528,共1页
2020年12月19日,在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文化研究支撑中心主办的“科学文化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院士专家论坛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城乡历史环境再生研究中心常青教授受聘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科学史所”)名... 2020年12月19日,在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文化研究支撑中心主办的“科学文化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院士专家论坛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城乡历史环境再生研究中心常青教授受聘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科学史所”)名誉教授,科学史所所长张柏春研究员、副所长关晓武研究员等出席敦聘仪式,张柏春研究员向常青院士颁发名誉教授聘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学部 副所长 柏春 院士专家 科学史 常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敦杰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6
作者 郭金海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5-326,共12页
严敦杰早年专职会计工作,业余研究科学史。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与抉择,1956年走上职业科学史研究道路。他曾参与创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前身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起草该室筹建方案与该室工作和全国科学史研究工作十年发展纲要... 严敦杰早年专职会计工作,业余研究科学史。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与抉择,1956年走上职业科学史研究道路。他曾参与创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前身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起草该室筹建方案与该室工作和全国科学史研究工作十年发展纲要,较长时间推动着该室与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事业的发展。但他在这条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文革"结束前频繁遭受政治运动的冲击,学术研究工作和身体均受到影响。本文还原严敦杰走上职业科学史研究道路的原因和过程,论述他对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的创建与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发展做出的贡献,以及政治运动对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敦杰 数学史 科学史 李俨 政治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与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的成立 被引量:16
7
作者 郭金海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3-292,共20页
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1954年)出版之后,中国科学院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副院长竺可桢邀请并组织叶企孙、陈桢、谭其骧等学者对它进行了评介,科学院对李约瑟还进行了资助。中国学者对此卷既有高度的评价,也有具体的批评。中... 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1954年)出版之后,中国科学院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副院长竺可桢邀请并组织叶企孙、陈桢、谭其骧等学者对它进行了评介,科学院对李约瑟还进行了资助。中国学者对此卷既有高度的评价,也有具体的批评。中国科学院派遣代表团参加第八届国际科学史大会又与李约瑟直接相关。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对中国科学院成立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起到了促进作用。科学史学科在新中国诞生后迅速走上建制化之路,主要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特别提倡爱国主义的时代背景下,由于竺可桢等科学院领导的倡导和支持、李约瑟与苏联的积极影响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 中国科学院 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委员会 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需要、部门利益与科学家自主性的调适——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筹建与初期发展为中心的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藜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3-214,共22页
1953年,中国科学院从事化学研究的第5个机构——化学研究所——在北京酝酿筹建;3年以后,各项工作开始正常运行。在筹建过程中,功能不同的群体——科学家与科学管理者——之间、利益不同的群体——科学家与科学家——之间各种认识、主张... 1953年,中国科学院从事化学研究的第5个机构——化学研究所——在北京酝酿筹建;3年以后,各项工作开始正常运行。在筹建过程中,功能不同的群体——科学家与科学管理者——之间、利益不同的群体——科学家与科学家——之间各种认识、主张不断斗争、不断协调,直至最终取得某种平衡。由此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利用极其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为建立一个与新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相适应的新的科研体制所作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国家需要 部门利益 科学家自主性 科研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数论讨论班与中国解析数论的发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邹大海 魏蕾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1-150,共20页
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数论组举办讨论班训练青年研究人员。经过四五年的系统训练,培养了一支数论研究队伍,他们在解析数论尤其是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连续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的重要成就。文章考察了从1953年至1958年数学研... 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数论组举办讨论班训练青年研究人员。经过四五年的系统训练,培养了一支数论研究队伍,他们在解析数论尤其是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连续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的重要成就。文章考察了从1953年至1958年数学研究所数论小组的组建、学习和研究情况,探究了华罗庚领导下的数论讨论班的研究活动和学术生态,分析了华罗庚如何通过讨论班这一研习形式进行人才培养,揭示了我国解析数论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的一些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析数论 讨论班 华罗庚 越民义 王元 陈景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理论创新引领打造政策分析国家队: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的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心经——专访汪寿阳主任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青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2023年第1期205-208,共4页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预测中心”)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领域的重要智库,联合中国科学院多个院所中从事经济社会预测和分析领域的研究力量,以理论和方法创新为特色,打造出独特的高端智库品牌。本刊围绕智库理论创新与...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预测中心”)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领域的重要智库,联合中国科学院多个院所中从事经济社会预测和分析领域的研究力量,以理论和方法创新为特色,打造出独特的高端智库品牌。本刊围绕智库理论创新与服务决策的关系、智库建设基础条件、智库人才培养模式、智库成果转化及品牌拓展等方面内容,对预测中心汪寿阳主任进行了专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 品牌拓展 人才培养模式 智库建设 创新引领 预测和分析 创新与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届中国科学院“所史研究与所志编撰高级研修班”在北京举办
11
作者 焦郑珊 孙显斌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8-248,共1页
2019年5月14日至17日,由中国科学院人事局资助、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办的“所史研究与所志编撰高级研修班”在位于北京市怀柔区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行政管理局及40多家研究所(馆、台... 2019年5月14日至17日,由中国科学院人事局资助、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办的“所史研究与所志编撰高级研修班”在位于北京市怀柔区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行政管理局及40多家研究所(馆、台、中心等机构)的专家、业务骨干等共计60余人参加了研修班的教学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研修班 行政管理局 中国科学院 国际会议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业务骨干 编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0年全国自然科学史学术会议及学会成立大会研究
12
作者 郭金海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7-472,共26页
1980年10月,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组织召开的自然科学史学术会议及学会成立大会,是中国科技史界规模空前的盛会。这次会议的召开受到自1976年“文革”结束至1978年中国的政治变革、科技政策和规划,以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 1980年10月,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组织召开的自然科学史学术会议及学会成立大会,是中国科技史界规模空前的盛会。这次会议的召开受到自1976年“文革”结束至1978年中国的政治变革、科技政策和规划,以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李昌的影响,是筹备工作经历搁置后该所联合所外力量重新筹备而获得的成果。这次会议恢复了中断24年的全国综合性科技史学术交流活动,展现了高质量的学术交流状态;遵循严谨程序成立了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为日后国内和中国国际科技史交流活动的展开奠定重要的组织基础。这次会议是中国科技史事业走向繁荣的重要标志,反映了1980年中国科技史事业发生的历史性转变,推进了中国科技史的建制化历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科学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自然科学史学术会议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 全国科学大会 李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动力到能源:中国科学院能源研究的兴起
13
作者 张九辰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6-176,共11页
能源是世界发展和经济增长最基本的驱动力,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中国学者对于能源综合性研究的认识,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的"动力"研究、60年代的"动能"研究到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以后的"能源"研究。分... 能源是世界发展和经济增长最基本的驱动力,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中国学者对于能源综合性研究的认识,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的"动力"研究、60年代的"动能"研究到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以后的"能源"研究。分析了80年代以前中国科学院能源研究的曲折发展历程,从中探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针对科学研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 动能 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参与者和实践者: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的转型发展与未来愿景——专访潘教峰院长 被引量:2
14
作者 吕青 潘教峰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2022年第5期150-153,共4页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以下简称“战略咨询院”)在六年多的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实践中,按照服务决策的要求,从智库专业化起步,到智库建设科学化发展,直至水到渠成走向智库建设的学科化,凝练出了智库科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范式,并探...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以下简称“战略咨询院”)在六年多的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实践中,按照服务决策的要求,从智库专业化起步,到智库建设科学化发展,直至水到渠成走向智库建设的学科化,凝练出了智库科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范式,并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高端智库建设之路。为此,本刊围绕“智库科学”的概念和智库研究的内涵、“智库科学与工程”学科与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关系、传统研究机构向智库转型的关键、学术探索与智库研究任务相互贯通的研究环境构建,以及战略咨询院发展愿景及战略目标等方面的问题,对战略咨询院潘教峰院长进行了专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咨询 服务决策 转型发展 中国科学院 学术探索 智库建设 发展愿景 智库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3年中国科学院访苏代表团对苏联的访问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金海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4-527,共24页
1953年中国科学院访苏代表团对苏联进行了历时近3个月的访问,中苏双方对这次访问都高度重视。中国科学院召开了院务常务会议和院长会议讨论代表团的筹备工作。苏联科学院事先对这次访问做了周密的计划和安排。访问活动严格按照苏方的计... 1953年中国科学院访苏代表团对苏联进行了历时近3个月的访问,中苏双方对这次访问都高度重视。中国科学院召开了院务常务会议和院长会议讨论代表团的筹备工作。苏联科学院事先对这次访问做了周密的计划和安排。访问活动严格按照苏方的计划,主要以座谈和分科访问各研究机构的形式进行。访问期间,代表团与苏联科学界有广泛的接触。这次访问使代表团成员大开眼界,为中苏两国科学院进行密切交流与合作架起了桥梁,对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技事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和中苏科学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但这次访问对中国学习苏联科学亦有误导,并对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访苏代表团 苏联科学院 生长点 学习苏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计划科学”:1955~1956年中国科学院两个长期规划的制订与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金海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0-164,共25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以科学为国家工业、农业和国防建设服务为导向,推行"计划科学",并掀起向苏联学习的热潮。在此背景下,中国科学院于1955年制订其15年发展远景计划。此年12月,结合国家制订1956~1967年科学发展远景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以科学为国家工业、农业和国防建设服务为导向,推行"计划科学",并掀起向苏联学习的热潮。在此背景下,中国科学院于1955年制订其15年发展远景计划。此年12月,结合国家制订1956~1967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的安排,中国科学院转向制订其12年科学研究事业规划。本文对中国科学院这两个长期规划的制订与影响进行深入探讨。研究表明,这两个长期规划在规划方式上经历由按照学科门类规划到按照科研项目规划的转变;15年发展远景计划在内容上为12年科学研究事业规划奠定了基础;12年科学研究事业规划的制订属于国家制订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第一阶段工作,在内容上对后者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三个长期规划的相继制订构成20世纪50年代中国力图通过"计划科学",使科学为国家建设服务与使科技事业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三个紧密相扣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学部 15年发展远景计划 12年远景规划 学习苏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丁橡胶联合攻关中的中国科学院(1958~1976)——以兰州化物所制备丁二烯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方一兵 孙松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0-307,共18页
顺丁橡胶是汽车轮胎制造最重要的原材料,丁二烯是其合成原料。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我国历经实验室研发和两次联合攻关,独立自主地实现了顺丁橡胶工业化生产,成为世界上首先实现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工艺工业化生产的国家之一,顺丁... 顺丁橡胶是汽车轮胎制造最重要的原材料,丁二烯是其合成原料。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我国历经实验室研发和两次联合攻关,独立自主地实现了顺丁橡胶工业化生产,成为世界上首先实现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工艺工业化生产的国家之一,顺丁橡胶项目因此于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这一案例中,中科院兰州化物所是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的研发单位,深度参与了顺丁橡胶由实验室到工业化联合攻关各阶段的研发工作。本文以中科院兰州化物所为对象,通过对中科院兰州化物所、中科院办公厅、锦州石油六厂等单位档案文献的挖掘,还原兰州化物所在丁烯氧化脱氢项目的研究以及参与顺丁橡胶联合攻关的情况,探讨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特殊历史背景下,中国材料工业技术创新的模式与特点,以及中科院所发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顺丁橡胶 联合攻关 兰州化物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村三郎与中国科学院的农学交流与合作 被引量:1
18
作者 曾雄生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0-401,共22页
自1957年以来日本农学家田村三郎便与中国科学院保持着长久的联系。1978年以后,更与中国科学院在农业和环境领域展开了长期的合作研究,并参与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讨论。文章以田村为中心,利用档案、报刊、传记等文献资料,在回顾他与中国... 自1957年以来日本农学家田村三郎便与中国科学院保持着长久的联系。1978年以后,更与中国科学院在农业和环境领域展开了长期的合作研究,并参与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讨论。文章以田村为中心,利用档案、报刊、传记等文献资料,在回顾他与中国科学院交往与合作研究历程的同时,重点关注他关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论述与实践,并初探他与中国科学院合作成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村三郎 中国科学院 农业 合作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4年的《中国科学院工作条例》与“理论联系实际”问题 被引量:4
19
作者 楼彩云 张藜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5-280,共16页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开始前,"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有不同的解读;而在科研工作中应当如何理解与贯彻这一原则,则是新中国科学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文章立足中国科学院,着重整理1964年《中国科学院...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开始前,"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有不同的解读;而在科研工作中应当如何理解与贯彻这一原则,则是新中国科学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文章立足中国科学院,着重整理1964年《中国科学院工作条例(自然科学部分,初稿)》(简称"三十六条")的制定背景、起草过程以及颁布实施等,并分析其实施效果。"三十六条"是中国科学院在总结以往经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的,其主旨是为了在多变的政治环境下保证科研工作的相对稳定、保护基础研究并给科学院的科研方向以正确定位。它将"如何理解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这一核心问题转化为"科研工作的分类与比例划分"问题,可以说是中国科学院解决该问题的一次大力尝试与集中反映。由于"三十六条"颁布不久即受到政治运动的影响,这次尝试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有其特定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工作条例》 科研工作分类 “理论联系实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工作的演进及特点 被引量:1
20
作者 吕青 钱莹洁 +1 位作者 李雪 方一兵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2022年第3期100-108,共9页
[目的/意义]中国科学院学部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在不同时期为国家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参考。本文分析了学部咨询工作的演进历程及特点,以期为国家高端智库的研究和建设提供借鉴。[方法/过程]本文利用档案和文献资料考察学... [目的/意义]中国科学院学部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在不同时期为国家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参考。本文分析了学部咨询工作的演进历程及特点,以期为国家高端智库的研究和建设提供借鉴。[方法/过程]本文利用档案和文献资料考察学部咨询工作的历史,探究了学部咨询工作的演进历程,分析了不同时期学部咨询模式,并对学部咨询工作的特点进行了讨论和总结。[结果/结论]各个时期的学部咨询工作模式不同,学部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实质效果。国家高端智库建设为学部咨询能力拓展提供了更大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学部 国家高端智库 思想库 国家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