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相关MRI影像组学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朱学华 邵立智 +4 位作者 颜野 刘泽南 何继德 马潞林 卢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59-366,共8页
目的基于双参数磁共振成像(b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p-MRI)探讨影响前列腺癌根治术(radical prostatectomy,RP)后生化复发(biochemical recurrence,BCR)的影像组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2016年6月278例R... 目的基于双参数磁共振成像(b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p-MRI)探讨影响前列腺癌根治术(radical prostatectomy,RP)后生化复发(biochemical recurrence,BCR)的影像组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2016年6月278例RP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至少随访3年,86例(30.9%)发生BCR。以患者术后病理切片为参考,采用认知融合的方式在术前mpMRI相应层面的T2WI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片上勾画前列腺癌灶轮廓,获得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对MRI片ROI内的影像组学特征进行提取。最小绝对选择与收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联合Cox回归模型用于影像组学特征降维、筛选及影像组学标签构建。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BCR的预后因素。结果由T2WI和ADC图中各获取444个影像组学特征,共888个影像组学特征。通过LASSO回归进行特征降维及筛选,最终获得6个非零参数的影像组学特征。基于上述特征,结合Cox回归模型构建影像组学标签。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影像组学标签(HR=2.404,95%CI:1.543~3.747,P=0.000)与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rological Pathology,ISUP)分级(HR=1.235,95%CI:1.027~1.486,P=0.025)是BCR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共获得6个非零系数的bp-MRI影像组学特征,以此构建的影像组学标签与RP后BCR显著相关。该标签可能有助于辅助识别RP治疗后BCR高风险的前列腺癌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影像组学 前列腺癌根治术 生化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注意力和不确定性损失的两阶段左心房疤痕分割
2
作者 张鑫艳 唐振超 +1 位作者 李一夫 刘振宇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4-273,共10页
心房颤动(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左心房及其心肌梗死后疤痕区域的准确分割和面积评估,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出现AF的早期诊断、治疗规划以及预后评估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深度学习方法是进行左心房及其心肌梗死后疤痕区域... 心房颤动(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左心房及其心肌梗死后疤痕区域的准确分割和面积评估,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出现AF的早期诊断、治疗规划以及预后评估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深度学习方法是进行左心房及其心肌梗死后疤痕区域自动分割的主流方向。但是由于心肌梗死后疤痕体积小且容易受到周围增强组织的影响,分割精度尚有待提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注意力和不确定性损失的两阶段深度学习模型。一方面,在网络上采样之前引入多尺度注意力模块(MSAM),该模块能够编码丰富的多尺度语义信息并让模型更为关注重要的语义信息及空间信息。另一方面,引入不确定性损失(Uncertainty Loss)以增强模型对疤痕不确定性的建模能力。此外,还采用直方图匹配(HM)增强图像质量,提高网络的分割能力。将所提出的方法在验证集以及左心房和疤痕量化与分割挑战赛(LAScarQS++)验证平台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均表明该方法分割的疤痕更加完整,分割精度也得到了提升。与nnU-Net相比,心肌梗死后疤痕分割骰子系数(Dice)提高了8.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后疤痕 深度学习 图像分割 不确定性损失 nnU-Net 多尺度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术前预测胃腺癌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靖 高剑波 +3 位作者 王睿 方梦捷 许春苗 黎海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78-883,共6页
目的观察增强CT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胃腺癌淋巴结转移(LN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3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单发胃腺癌的腹部双期增强CT资料,将其分为训练集(n=97)和验证集(n=96),比较LNM(+)与LNM(-)肿瘤CT表现的差异。分别于增强动脉期... 目的观察增强CT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胃腺癌淋巴结转移(LN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3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单发胃腺癌的腹部双期增强CT资料,将其分为训练集(n=97)和验证集(n=96),比较LNM(+)与LNM(-)肿瘤CT表现的差异。分别于增强动脉期和静脉期CT提取病灶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相应影像组学标签;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CT参数及其影像组学标签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胃腺癌LNM的独立预测因素,分别建立临床模型及影像组学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模型预测胃腺癌LNM的效能,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其差异。结果训练集含54例LNM(+)和43例LNM(-),验证集含58例LNM(+)和38例LNM(-)。LNM(+)患者肿瘤厚度和阳性淋巴结占比均高于LNM(-)者(P均<0.05)。肿瘤厚度及淋巴结状态均为LNM的独立预测因素(P均<0.01)并用于构建临床模型。淋巴结状态和静脉期影像组学标签是胃腺癌LNM的独立预测因素(P均<0.01),以之构建的影像组学列线图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0.810和0.778,与临床模型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772、0.762,Z=1.11、0.27,P=0.27、0.78)。结论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胃腺癌LNM效能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结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组学创新技术驱动肝脏外科发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辉港 鲁迪 +3 位作者 卓建勇 魏靖伟 魏绪勇 徐骁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11期1-4,共4页
数字医学影像在肝脏外科实践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当前医学影像手段难以解析肝脏疾病的关键分子生物学事件。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成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像组学应运而生。整合临床、影像、多组学大数据,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算法,... 数字医学影像在肝脏外科实践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当前医学影像手段难以解析肝脏疾病的关键分子生物学事件。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成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像组学应运而生。整合临床、影像、多组学大数据,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算法,鉴定肉眼难以发现的关键影像特征,助力实现肝脏疾病精细特征的无创捕获和肝癌关键分子特征的深度破译。面向未来,在多学科交叉大背景下,影像组学创新技术将与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深度融合,贯彻精准外科先进理念,有力支撑和保障精准化、个体化手术,高效驱动肝脏外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外科 影像组学 精准医学 多组学 多学科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128通道小动物多光谱光声断层成像系统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辉 曹宇 +4 位作者 刘红波 彭冬 朱玉坤 王坤 田捷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69-674,共6页
为了实现小动物光声断层信号的高速采集和实时高质量图像的重建,采用了覆盖角度为270°的128阵元弧形聚焦超声换能器、4个32通道的NI公司数据采集模块和可调谐脉冲激光器以及正则化优化的基于模型的光声断层重建算法。结果表明,系... 为了实现小动物光声断层信号的高速采集和实时高质量图像的重建,采用了覆盖角度为270°的128阵元弧形聚焦超声换能器、4个32通道的NI公司数据采集模块和可调谐脉冲激光器以及正则化优化的基于模型的光声断层重建算法。结果表明,系统的空间分辨率可以达到180μm;此系统可以在1ms内完成光声断层数据的采集,在40s以内获得高质量的重建图像。该系统可以用于开展小动物在体的多光谱光声断层成像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光学 光声断层成像 多元弧形聚焦换能器 高速多通道 多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