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布替尼的常见不良反应及临床应对策略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曦 杨海燕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750-754,共5页
伊布替尼作为第一代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BTK)抑制剂,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CLL/SLL)、复发的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 伊布替尼作为第一代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BTK)抑制剂,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CLL/SLL)、复发的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等在内的B细胞淋巴瘤有效率高、安全性好的口服小分子靶向药物.自伊布替尼在国内上市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患者从中获益,但随着使用例数增多和时间延长,临床上面临着更多与既往化疗药物相比出现的特殊不良反应,如出血、房颤、腹泻和关节痛等.因伊布替尼作用机制的独特性,在处理不良反应时亦需关注药物相互作用.本文总结相关文献中伊布替尼不良反应的处理策略,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布替尼 淋巴瘤 不良反应 出血 房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