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能化合物热解反应机理综合分析平台构建研究
1
作者 饶硕雯 任春醒 +5 位作者 郑默 徐立环 牛诗尧 曲文刚 高红旭 李晓霞 《含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23-1134,共12页
面向利用ReaxFF MD模拟研究含能化合物热解燃烧机理共性规律的需求,构建了含能化合物热解反应机理数据综合分析平台ReaxMDDB-EMs。提出和建立了预处理与批量导入相结合的自动导入策略,测试结果表明含有百万物种和百万反应数据的导入耗... 面向利用ReaxFF MD模拟研究含能化合物热解燃烧机理共性规律的需求,构建了含能化合物热解反应机理数据综合分析平台ReaxMDDB-EMs。提出和建立了预处理与批量导入相结合的自动导入策略,测试结果表明含有百万物种和百万反应数据的导入耗时减少为26.8 h、性能提升了约18倍,为解决海量反应数据导入耗时过长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案。研发的多层次的反应机理分析方法可多角度对汇集的海量反应数据进行统一检索、统计分析和结果的可视化。利用ReaxMDDB-EMs对4种硝胺含能化合物热解特性的研究应用表明:建立的ReaxMDDB-EMs可在汇集了多种含能材料热解反应空间内综合分析获得其反应机理的共性规律、揭示材料结构与反应性关系,有望为大数据时代数据驱动的含能材料按需设计的新研究范式提供一种高效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 化学信息学 含能材料 热解反应机理 多层次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华林 滕泽栋 +2 位作者 江晓亮 杨幼明 李庭刚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78-1791,共14页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工业废物堆积造成的环境问题日渐严重.煤矸石是一种煤炭开采和洗选过程中产生的典型工业废弃物.其大量堆积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而且还会污染环境,引起地下水污染,造成山体滑坡、塌陷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环境....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工业废物堆积造成的环境问题日渐严重.煤矸石是一种煤炭开采和洗选过程中产生的典型工业废弃物.其大量堆积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而且还会污染环境,引起地下水污染,造成山体滑坡、塌陷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环境.近年来,“以废治废”模式成为了工业废弃物处置的研究热点之一,也是生态修复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进一步阐述了污泥改性煤矸石在生态修复与土壤改良方面的进展,为后期煤矸石和污泥的高值化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工业废物 污泥 资源化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镀污泥成分X荧光检测水分影响机制及校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滕婧 石垚 +4 位作者 李会泉 刘作华 李志宏 何明星 张晨牧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9-425,共7页
电镀污泥是金属加工、电子元器件制造等行业在废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含重金属危险废物。我国每年产生大量电镀污泥约1000万吨,因含有Zn、Cu、Fe、Ni、Cr等多种有价金属元素其资源化利用潜力巨大,同时大量污泥处置不当也会危害人体健康和... 电镀污泥是金属加工、电子元器件制造等行业在废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含重金属危险废物。我国每年产生大量电镀污泥约1000万吨,因含有Zn、Cu、Fe、Ni、Cr等多种有价金属元素其资源化利用潜力巨大,同时大量污泥处置不当也会危害人体健康和污染环境。传统化学分析测试过程复杂周期长,不利于电镀污泥实时污染防控。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光谱法分析快速简便、费用低廉、可实现原位检测,然而电镀污泥样品含水率高、成分含量不稳定,影响测试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度,导致关键元素的资源转化效率难以保证、环境污染管控难度高。因此需要分析X荧光检测水分影响机制并探究水分校正方法,以提高EDXRF测试结果准确度。以不同含水率电镀污泥为对象,研究了水分对电镀污泥EDXRF测试过程中光谱本底、散射峰、目标元素特征峰的影响机制,通过目标元素特征峰与瑞利散射峰强度的比值、样品含水率ω0 wt%和目标元素含量Ci%建立水分校正模型,探究了Ca、Cr、Fe、Ni、Cu、Zn目标元素的水分校正方程中的实验修正因子。结果表明,水分抬高了光谱本底改变谱峰轮廓,对低能段、计数小的谱峰测试结果影响较大。含水率越高,散射峰净强度越大,瑞利散射线更能准确描述散射峰净强度和含水率的关系,目标元素特征峰与瑞利散射峰强度比值与含水率、目标元素含量能够准确符合线性关系。水分校正模型对Cr、Fe、Ni、Cu、Zn五种重金属校正结果准确度较高,校正值与基准值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5,RMSE均小于0.05,对Ca元素校正准确度较低R2为0.93,RMSE为1.046需增加相关校正因子进一步优化。该研究有望应用于再生铜行业电镀污泥处置现场测量的水分校正方法中,在提高电镀污泥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 电镀污泥 水分影响 基体效应 散射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SM-5基复合分子筛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研究进展
4
作者 白鑫睿 谭磊 +5 位作者 王慧 焦念明 张涛 公茂明 王军 王红岩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57,共6页
系统介绍了ZSM-5基复合分子筛的合成方法;针对典型的核-壳结构和微-介孔结构,阐述了复合结构对其孔隙结构、酸性质和水热稳定性等的调控方法和规律。在此基础上,详细综述了复合分子筛在甲醇、轻烃、生物质及其混合原料催化裂解制低碳烯... 系统介绍了ZSM-5基复合分子筛的合成方法;针对典型的核-壳结构和微-介孔结构,阐述了复合结构对其孔隙结构、酸性质和水热稳定性等的调控方法和规律。在此基础上,详细综述了复合分子筛在甲醇、轻烃、生物质及其混合原料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领域的应用,提出复合分子筛催化材料未来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解 ZSM-5 复合分子筛 多级孔结构 低碳烯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晶硅装置尾气回收工艺研究进展
5
作者 杜盼 陈锦溢 +4 位作者 丁哲 陆平 华超 白芳 王繁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74,共5页
综述了改良西门子法多晶硅制备工艺及尾气回收研究现状,从回收率、回收效果及能耗等方面阐述了湿法回收、膜分离回收和干法回收3种尾气回收工艺。重点概述了多晶硅尾气干法回收工艺各个单元的研究进展,并根据现状总结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多晶硅 尾气回收 氯硅烷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响应催化剂及其强化典型反应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棵旭 张香平 +2 位作者 王红岩 柏䶮 王慧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9,共11页
电流响应催化剂是一类可在电场诱导作用下产生电流的新型催化材料,以其为介质的催化反应过程可突破热力学局限,在温和条件下即可发生,具有显著节能减碳潜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电流响应催化剂强化合成氨、甲烷高值利用、丙烷脱氢三个典... 电流响应催化剂是一类可在电场诱导作用下产生电流的新型催化材料,以其为介质的催化反应过程可突破热力学局限,在温和条件下即可发生,具有显著节能减碳潜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电流响应催化剂强化合成氨、甲烷高值利用、丙烷脱氢三个典型反应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所开发系列电流响应催化剂,其中以负载型金属催化剂为主,其由载体(半导体型或钙钛矿型金属氧化物)和活性金属(单一金属或合金)组成,对比了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分析了“质子跳跃”在强化上述反应过程的作用。最后,分析了电流强化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及面临挑战,提出开发适于电流作用下的原位表征技术及分子模拟方法,这对从微观层面深入揭示反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可反向指导催化剂设计,推动相关领域发展,助力化工行业低碳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响应 催化剂 载体 质子跳跃机制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煤气羰基硫催化水解过程影响因素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斌 林玉婷 +2 位作者 李玉然 王健 朱廷钰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33-238,共6页
目前对高炉煤气脱硫进行源头控制,有利于推进钢铁行业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高炉煤气脱硫的难点是羰基硫(COS)的脱除,针对高炉煤气温度波动频繁、压力大、组分复杂等排放特征,采用氧化铝催化剂催化水解COS,考察了温度、氯离子、粉尘和氧... 目前对高炉煤气脱硫进行源头控制,有利于推进钢铁行业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高炉煤气脱硫的难点是羰基硫(COS)的脱除,针对高炉煤气温度波动频繁、压力大、组分复杂等排放特征,采用氧化铝催化剂催化水解COS,考察了温度、氯离子、粉尘和氧气对羰基硫水解转化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各因素对COS水解的影响程度以及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温度对COS催化水解的效率影响最为显著,温度由50℃升高到150℃时,水解效率由49%增加到90%,较高温度有利于COS水解反应的发生;Cl^(-)使催化剂比表面积降低20.1%,孔容积降低40.0%,Cl^(-)使催化剂失活包括2方面,一是减少了水解催化剂表面碱性中心,二是堵塞催化剂孔道、覆盖部分活性位点,Cl^(-)的失活作用最显著;高炉煤气中纳米级粉尘会堵塞催化剂孔道,使催化剂比表面积降低43.5%,孔容积降低60.0%,随着粉尘的累积,水解效率明显下降;O_(2)体积分数为0.5%时,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水解效率由85%降至82%,没有明显下降,但当O_(2)体积分数提高到1%时,水解效率由85%降至66%,O_(2)体积分数升高后硫沉积的抑制作用明显。水解催化剂的抗氯、抗粉尘、抗氧是需重点关注的因素,工业上可采取在水解前预脱除多组分,以减少高炉煤气杂质对COS水解效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煤气脱硫 羰基硫水解 氧化铝催化剂 硫化氢脱除 催化剂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相流动的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19
8
作者 陈飞国 葛蔚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357-2373,共17页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具有粒子方法的无网格和全拉格朗日特征,适用于具有界面大变形、不连续性和多物理场的多相流的高精度模拟.SPH方法模拟多相流已有大量报道,具体的实现方式也大不相同.本文首先...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具有粒子方法的无网格和全拉格朗日特征,适用于具有界面大变形、不连续性和多物理场的多相流的高精度模拟.SPH方法模拟多相流已有大量报道,具体的实现方式也大不相同.本文首先阐述了采用SPH方法模拟流体的基本控制方程,以及求解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流体压力求解、表面张力、固体边界等问题.整理和总结了基于SPH方法进行多相流模拟的主要实现方式:(1)双流体模型的拉格朗日求解器:两相离散为两组独立SPH粒子,并用显式相间作用耦合两相;(2)多相SPH方法:SPH方法对多相流模拟的自然延伸,相间作用由SPH参数隐式描述;(3)SPH与其他离散方法的耦合:差异较大的两相各自采用不同离散方法,发挥不同拉格朗日方法的优点;(4)SPH和基于网格方法的耦合:网格方法处理简单的单相流动主体,获得精度和效率间的平衡.另外,还在模拟参数物理化等方面论述了与SPH方法模拟多相流相关的一些改进和修正方法,并在最后讨论和建议了提高多相流SPH模拟效率和精度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网格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 多相流 表面张力 核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钠改性水葫芦生物炭及其对离子型稀土矿地表水中Pb^(2+)和Ni^(2+)的吸附
9
作者 叶成宇 马星宇 +4 位作者 束鑫 张华林 彭正壮 李庭刚 袁文静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1-1005,共15页
水葫芦制备的生物炭(WHBC)因其多孔结构、丰富的化学表面基团和矿物组成而被认为具有较大的环境修复潜力.为更大程度提升WHBC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本研究以水葫芦为原料,碳酸钠为化学活化剂,采用浸渍法并在高温下热解得到碳酸钠改性... 水葫芦制备的生物炭(WHBC)因其多孔结构、丰富的化学表面基团和矿物组成而被认为具有较大的环境修复潜力.为更大程度提升WHBC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本研究以水葫芦为原料,碳酸钠为化学活化剂,采用浸渍法并在高温下热解得到碳酸钠改性水葫芦生物炭(SWHBC),并以Pb^(2+)和Ni^(2+)的吸附性能为考察对象,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Box-Behnken Design(BBD)设计对改性生物炭材料的加热时间、加热温度和浸渍质量比(Na2CO_(3)/WH,g·g^(−1))等3种基本制备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是浸渍质量比为1.41、温度为421.79℃和加热时间为2.90 h.最优条件下所制备的SWHBC对Pb^(2+)和Ni^(2+)的实际吸附量分别为758.42 mg·g^(−1)和118.19 mg·g^(−1).用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能更好地拟合吸附过程,获得的SWHBC对Pb^(2+)和Ni^(2+)最大理论吸附能力分别为1247.085 mg·g^(−1)和147.091 mg·g^(−1).采用SEM、BET、EA、XRD以及FTIR对WHBC和SWHBC的形貌、比表面积、元素组成、矿物类型和官能团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碳酸钠在热解过程中产生化学活化促进生物炭比表面积、极性和含氧官能团的增加,通过极性官能团和含氧官能团与重金属的络合作用以及孔隙扩散吸附重金属.并且碳酸钠和水葫芦中的KCl和CaCO_(3)反应生成的Nyerereite矿物在吸附过程中参与了离子交换和共沉淀作用.因此SWHBC吸附重金属离子的主要机理包括离子交换、共沉淀、表面络合作用和孔隙扩散.SWHBC对离子型稀土矿山受污染地表水中多种金属离子具有显著去除效果,其中对Pb^(2+)和Ni^(2+)的去除率达到了99.98%和88.77%,处理后Pb^(2+)的浓度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Ⅰ类水标准,表明本研究所制备材料是一种去除受污染水体中Pb^(2+)和Ni^(2+)的有效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葫芦 碳酸钠 生物炭 重金属 吸附机理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操作密相流化床颗粒停留时间分布特性模拟放大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兰斌 徐骥 +1 位作者 刘志成 王军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21-533,共13页
采用基于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大规模并行的粗粒化CFD-DEM(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discrete element method)方法,耦合多分散、非球形颗粒曳力模型,对连续操作的三维流化床进行了长时间颗粒停留时间模拟。通过对不同尺寸... 采用基于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大规模并行的粗粒化CFD-DEM(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discrete element method)方法,耦合多分散、非球形颗粒曳力模型,对连续操作的三维流化床进行了长时间颗粒停留时间模拟。通过对不同尺寸(长度)流化床的模拟发现不同粒径颗粒平均停留时间(mean residence time,MRT)与流化床长度呈线性关系,该关系可以用来预测更大尺寸流化床内的颗粒停留时间。随着流化床长度的增加,不同粒径颗粒MRT的差异变大,说明流化床长度的增加对不同尺寸颗粒的停留时间具有一定的调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流 多分散颗粒 停留时间分布 离散模拟 放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米粒状FeS_(2)/C纳米材料制备及储锂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夏青 徐宇兴 +4 位作者 周运成 纪雪倩 冯海兰 王鹏飞 谭强强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849-2856,共8页
通过阴离子置换反应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米粒状FeS_(2)/C纳米材料。所制备材料具有较高的离子和电子电导,优异的电解液浸润特性,以及缓冲材料体积变化的能力。在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FeS_(2)/C电极具有较高的可逆比容量以及优秀... 通过阴离子置换反应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米粒状FeS_(2)/C纳米材料。所制备材料具有较高的离子和电子电导,优异的电解液浸润特性,以及缓冲材料体积变化的能力。在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FeS_(2)/C电极具有较高的可逆比容量以及优秀的倍率性能,100 mA·g^(−1)电流密度下可逆比容量高达1100 mA·h·g^(−1),在2 A·g^(−1)的大电流密度下,依然有866 mA·h·g^(−1)可逆比容量。研究结果为其他核壳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二硫化铁 核壳结构 纳米材料 复合材料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离子液体体系吸收分离CO_(2)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灿 孙雪琦 +3 位作者 尚明华 张建 张香平 曾少娟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19-1432,共14页
全球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及人口增长使得化石燃料消耗不断增加,导致二氧化碳(CO_(2))排放量逐年递增,引发全球化气候问题。醇胺吸收法目前在工业CO_(2)捕集应用最广泛,主要以单乙醇胺、甲基二乙醇胺等水溶液为吸收剂,存在溶剂损耗大、再生... 全球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及人口增长使得化石燃料消耗不断增加,导致二氧化碳(CO_(2))排放量逐年递增,引发全球化气候问题。醇胺吸收法目前在工业CO_(2)捕集应用最广泛,主要以单乙醇胺、甲基二乙醇胺等水溶液为吸收剂,存在溶剂损耗大、再生能耗高等问题,开发高效低能耗的新型吸收剂是实现CO_(2)大规模捕集的关键。离子液体具有气体亲和性好、蒸气压低、结构性质可调等特点,其中相变离子液体体系因节能潜力大被认为是新一代CO_(2)吸收剂,其吸收CO_(2)后由均相变为互不相溶的液-液或液-固两相,再生时仅需对CO_(2)富相加热处理,可有效减少吸收剂再生体积,降低再生能耗。重点总结近五年相变离子液体体系在CO_(2)分离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对不同相变行为的液-液和液-固相变离子液体体系分类阐述和讨论,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相变 CO_(2)吸收 低能耗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精馏分离甲醇-三甲氧基硅烷的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尹民 陆平 +3 位作者 张豪豪 李海 周准 华超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05-213,共9页
以三甲氧基硅烷-甲醇最大共沸物萃取精馏系统为例,利用三元相图分析了传统控制策略不适用于最大共沸物萃取精馏系统过程控制的原因,在稳态计算的基础上,利用Aspen Dynamics软件建立了多种控制结构,通过引入±20%的进料流量和组成扰... 以三甲氧基硅烷-甲醇最大共沸物萃取精馏系统为例,利用三元相图分析了传统控制策略不适用于最大共沸物萃取精馏系统过程控制的原因,在稳态计算的基础上,利用Aspen Dynamics软件建立了多种控制结构,通过引入±20%的进料流量和组成扰动考察控制结构的动态可控性。动态响应结果表明,在固定溶剂比的前提下,塔釜热负荷/进料流量前馈控制结构在超调量、响应时间等方面优于基础控制结构,但三甲氧基硅烷产品的摩尔分数为99.3%,未达到设计值。为保证产品纯度,提出一种固定萃取剂流量/产品流量的新型控制结构,该控制结构无需使用昂贵的在线组分分析仪器即可保证产品摩尔分数稳定在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甲氧基硅烷 甲醇 最大共沸物 萃取精馏 动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SM-5性能调控及其催化裂解石油轻组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莹 焦念明 +3 位作者 张凯伦 张香平 李涛 王慧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33-1438,1444,共7页
总结了ZSM-5酸性和孔结构的调控方法,包括:碱金属与碱土金属、过渡金属、稀土金属、非金属元素以及复合金属的掺入调控酸性;酸碱处理、水蒸气处理和引入模板剂等调控孔道结构,并综述了近年来改性分子筛在石油轻组分催化裂解中的应用进... 总结了ZSM-5酸性和孔结构的调控方法,包括:碱金属与碱土金属、过渡金属、稀土金属、非金属元素以及复合金属的掺入调控酸性;酸碱处理、水蒸气处理和引入模板剂等调控孔道结构,并综述了近年来改性分子筛在石油轻组分催化裂解中的应用进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ZSM-5分子筛在催化裂解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分子筛 性能调控 石油轻组分 催化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MS的循环流化床流域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恺成 田于杰 +2 位作者 李飞 吴昊 王维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018-3030,F0004,共14页
流化床的设计、放大和优化需要对流域有基础的认识,然而气固系统的流域划分至今仍存在诸多争议。总结了气固流化系统流域划分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流域划分的主要争议,发现文献中对快速床的界定存在分歧。通过耦合基于稳态EMMS的曳力模... 流化床的设计、放大和优化需要对流域有基础的认识,然而气固系统的流域划分至今仍存在诸多争议。总结了气固流化系统流域划分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流域划分的主要争议,发现文献中对快速床的界定存在分歧。通过耦合基于稳态EMMS的曳力模型开展双流体模拟,对不同气速和颗粒浓度下的循环流化床进行了数值研究。模拟结果捕捉到了颗粒回流、节涌等现象,据此确定了快速床的操作边界并绘制了流域图,该流域图能够展示循环床中的各流域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流域转变 介尺度 计算流体力学 EM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甘膦废液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臧志飞 梁杰 +4 位作者 习本军 彭春雪 刘渊 王晨晔 王朵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33-1244,共12页
草甘膦[N-(磷酸甲基)-甘氨酸]是一种除草活性高的有机磷农药,其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液成分复杂,有机物和盐含量高,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难度大。本文综述了2000年至今焚烧、高级氧化、吸附、化学沉淀和膜分离技术等国内外处理草甘膦废液... 草甘膦[N-(磷酸甲基)-甘氨酸]是一种除草活性高的有机磷农药,其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液成分复杂,有机物和盐含量高,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难度大。本文综述了2000年至今焚烧、高级氧化、吸附、化学沉淀和膜分离技术等国内外处理草甘膦废液主要工艺的原理、性能和优缺点。焚烧、高级氧化技术及生化法处理草甘膦废水的选择性较低,不利于草甘膦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吸附法普遍存在吸附剂吸附容量小的问题,开发吸附量大、成本低廉且易循环利用的吸附剂是草甘膦废液处理工业应用的发展方向。化学沉淀法在高盐、高总磷和高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废水环境中分离性能优异,但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污泥,需进行二次处理。采用膜组合方法对废液进行除杂浓缩,可有效回收有价产品,截留有害物质,但因废水成分复杂,单独使用膜技术处理草甘膦废水不能完全达到处理指标。液膜、聚合物包容膜等新型膜技术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操作简便和环境友好等,在草甘膦等农药行业中高盐有机废水的绿色经济处理和有价物高值回收利用等领域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甘膦废液 焚烧 高级氧化 吸附 化学沉淀 膜分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MP萃取剂萃取La(Ⅲ)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付春燕 杜朝军 杨幼明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0-54,共5页
为了寻找一种稀土绿色冶金工艺,对聚甲基膦酸乙二醇酯(PEMP)萃取剂在稀土萃取中的性能进行探究,考察稀释剂种类、萃取剂浓度、体系温度以及初始水溶液酸度等对萃取镧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过程是放热过程,在弱酸性条件下萃取La(Ⅲ)效果... 为了寻找一种稀土绿色冶金工艺,对聚甲基膦酸乙二醇酯(PEMP)萃取剂在稀土萃取中的性能进行探究,考察稀释剂种类、萃取剂浓度、体系温度以及初始水溶液酸度等对萃取镧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过程是放热过程,在弱酸性条件下萃取La(Ⅲ)效果最佳,从而避免了使用强酸介质的中性萃取剂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萃取过程中盐析剂的加入有利于镧的萃取,在低酸度条件下,有利于La(Ⅲ)和其它稀土离子的分离。在一定浓度范围内,PEMP浓度的增大有利于La(Ⅲ)的萃取,萃取机理是中性络合萃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膦酸乙二醇酯(PEMP) 萃取 La(Ⅲ) 酸性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MP/AC对Ce(Ⅲ)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付春燕 杜朝军 +1 位作者 郑诗礼 杨幼明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6-60,共5页
为寻求一种新型稀土富集分离工艺,通过浸渍法将自制甲基膦酸乙二醇酯低聚物(PEMP)负载到活性炭(AC)上,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PEMP/AC吸附Ce(Ⅲ)前后的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初始水溶液酸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 为寻求一种新型稀土富集分离工艺,通过浸渍法将自制甲基膦酸乙二醇酯低聚物(PEMP)负载到活性炭(AC)上,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PEMP/AC吸附Ce(Ⅲ)前后的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初始水溶液酸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酸度条件下,PEMP/AC对Ce(Ⅲ)有着较好的吸附效果,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最佳饱和吸附容量为126.3mg/g,液膜扩散为吸附主控步骤;吸附过程是放热的,因此应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吸附;稀盐酸对PEMP/AC洗脱效果的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PEMP/AC Ce(Ⅲ) 吸附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价选择性阴离子交换膜的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非 夏宏志 宋伟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76,共6页
详细介绍了表面改性法和膜基体改性法的原理、特点及其改性效果,总结了近3年来单价选择性阴离子交换改性的研究进展并对不同改性方法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膜改性是一种提高单价选择性阴离子交换膜的渗透选择性、离子通量和抗污染性能... 详细介绍了表面改性法和膜基体改性法的原理、特点及其改性效果,总结了近3年来单价选择性阴离子交换改性的研究进展并对不同改性方法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膜改性是一种提高单价选择性阴离子交换膜的渗透选择性、离子通量和抗污染性能的有效方法。最后分析了限制单价选择性阴离子交换膜量产的因素,并展望了单价选择性阴离子交换膜可能的量产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价选择性 阴离子交换膜 离子通量 选择渗透性 改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在酸性AlCl_(3)-EMIC和AlCl_(3)-BMIC离子液体中的阳极溶解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晓晴 郑勇 +3 位作者 王倩 李玉 李涛 任保增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1-乙基-3-甲基咪唑氯盐(EMIC)和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C)与氯化铝(AlCl_(3))形成的离子液体是电解铝用离子液体中最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的2种离子液体。本文采用线性伏安、计时电流、计时电位、恒电压电解、恒电流电解等电化学实验方... 1-乙基-3-甲基咪唑氯盐(EMIC)和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C)与氯化铝(AlCl_(3))形成的离子液体是电解铝用离子液体中最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的2种离子液体。本文采用线性伏安、计时电流、计时电位、恒电压电解、恒电流电解等电化学实验方法对比搅拌和不搅拌条件下,铝在酸性AlCl_(3)-EMIC和AlCl_(3)-BMIC 2种离子液体中的阳极溶解,以筛选出较优的电解质体系,并探究搅拌、温度、电流密度、电位等工艺参数对电解过程的影响,为工业放大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电沉积 阳极钝化 极限电流密度 搅拌 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