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了聚甲基苯基硅氧烷(PMPS)改性松香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AR-EGDE。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13 C NMR)和环氧值测试结果表明有机硅成功接枝至环氧树脂。同时,将PMPS与AR-EGDE充分混合得到物理改性树脂。通过力学性能和极限氧指数测...制备了聚甲基苯基硅氧烷(PMPS)改性松香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AR-EGDE。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13 C NMR)和环氧值测试结果表明有机硅成功接枝至环氧树脂。同时,将PMPS与AR-EGDE充分混合得到物理改性树脂。通过力学性能和极限氧指数测试探讨了改性方法对改性树脂力学及阻燃性能的影响:化学改性优于物理改性及未改性的AR-EGDE。热失重、炭层分析表明,PMPS改性的树脂在受热和燃烧过程中,都能形成含硅炭层,该炭层可延缓内部材料热分解,同时阻止可燃裂解气体的释放和熔滴发生,从而提高材料的耐热和阻燃性能。物理改性松香基环氧,燃烧时无法形成有效富硅炭层覆盖于底部材料,从而使其阻燃性劣于化学改性。展开更多
以茴脑为原料,有机溶剂与水复合溶剂为溶剂,室温下通过臭氧化分解反应制取茴香醛,并通过GC-MS、FT-IR和1H-NMR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对该溶剂体系与传统溶剂体系下茴香醛的产率进行了对比,并确定了丙酮/水体系为最佳溶剂体系。实验详细考...以茴脑为原料,有机溶剂与水复合溶剂为溶剂,室温下通过臭氧化分解反应制取茴香醛,并通过GC-MS、FT-IR和1H-NMR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对该溶剂体系与传统溶剂体系下茴香醛的产率进行了对比,并确定了丙酮/水体系为最佳溶剂体系。实验详细考察了溶剂用量、臭氧气流量、混合溶剂中水含量和反应时间等工艺参数。优化的工艺条件为:丙酮和水为溶剂,m(茴脑):m(混合溶剂)=1:3,臭氧气流量0.06 m3 h 1,混合溶剂中水的质量含量为15%,反应时间100 min,茴香醛产率82.70%。该反应在水的存在下实现了室温下一步法合成茴香醛,避免了茴脑臭氧化物的分离及还原步骤,工艺简单,洁净环保。展开更多
文摘制备了聚甲基苯基硅氧烷(PMPS)改性松香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AR-EGDE。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13 C NMR)和环氧值测试结果表明有机硅成功接枝至环氧树脂。同时,将PMPS与AR-EGDE充分混合得到物理改性树脂。通过力学性能和极限氧指数测试探讨了改性方法对改性树脂力学及阻燃性能的影响:化学改性优于物理改性及未改性的AR-EGDE。热失重、炭层分析表明,PMPS改性的树脂在受热和燃烧过程中,都能形成含硅炭层,该炭层可延缓内部材料热分解,同时阻止可燃裂解气体的释放和熔滴发生,从而提高材料的耐热和阻燃性能。物理改性松香基环氧,燃烧时无法形成有效富硅炭层覆盖于底部材料,从而使其阻燃性劣于化学改性。
文摘以茴脑为原料,有机溶剂与水复合溶剂为溶剂,室温下通过臭氧化分解反应制取茴香醛,并通过GC-MS、FT-IR和1H-NMR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对该溶剂体系与传统溶剂体系下茴香醛的产率进行了对比,并确定了丙酮/水体系为最佳溶剂体系。实验详细考察了溶剂用量、臭氧气流量、混合溶剂中水含量和反应时间等工艺参数。优化的工艺条件为:丙酮和水为溶剂,m(茴脑):m(混合溶剂)=1:3,臭氧气流量0.06 m3 h 1,混合溶剂中水的质量含量为15%,反应时间100 min,茴香醛产率82.70%。该反应在水的存在下实现了室温下一步法合成茴香醛,避免了茴脑臭氧化物的分离及还原步骤,工艺简单,洁净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