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素选择性催化转化为重要平台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邓理 廖兵 郭庆祥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5-254,共10页
纤维素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植物生物质组分,拓宽纤维素的利用对于减少化石资源使用和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本文综述了以纤维素为原料,通过化学催化转化得到平台化合物葡萄糖、羟甲基糠醛、乙酰丙酸、多元醇的方法,包括离子液体催化、固... 纤维素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植物生物质组分,拓宽纤维素的利用对于减少化石资源使用和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本文综述了以纤维素为原料,通过化学催化转化得到平台化合物葡萄糖、羟甲基糠醛、乙酰丙酸、多元醇的方法,包括离子液体催化、固体酸催化和贵金属催化加氢等,以及上述平台化合物后续转化的途径。如羟甲基糠醛的氧化与还原,乙酰丙酸制备γ-戊内酯、烃、1,4-戊二醇和甲基四氢呋喃,以及多元醇催化重整制备液体燃料。提出纤维素催化制备平台化合物的研究成果将为可再生资源替代化石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葡萄糖 羟甲基糠醛 乙酰丙酸 多元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松香与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预聚体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马一静 沈敏敏 +1 位作者 李因文 哈成勇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60,共4页
丙烯酸松香与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酯化合成环氧树脂预聚体。探讨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到最优条件为三乙胺用量0.02%(以丙烯酸松香质量计),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5 h。预聚体的环氧值0.19 mol/100 g,黏度16.3 Pa.... 丙烯酸松香与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酯化合成环氧树脂预聚体。探讨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到最优条件为三乙胺用量0.02%(以丙烯酸松香质量计),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5 h。预聚体的环氧值0.19 mol/100 g,黏度16.3 Pa.s(36℃),酸值0.4 mg/g。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FT-IR等方法研究了固化物性能。结果表明,甲基六氢苯酐(MeHHPA)为固化剂,当m(MeHHPA)∶m(预聚体)8∶10,固化条件为:预聚100℃,反应2 h,190℃固化5 h,固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最高(5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松香 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 环氧树脂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锰氧化茴脑制备茴香醛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正球 哈成勇 +1 位作者 马一静 沈敏敏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9-62,共4页
以茴脑为原料,硬锰粉为氧化刺,在硫酸介质中制备茴香醛。考察了投料比、滴加的硫酸的质量分数、反应温度、水用量对转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100-105℃,投料比为n(茴脑):n(二氧化锰):n(硫酸)1:4:4,硫... 以茴脑为原料,硬锰粉为氧化刺,在硫酸介质中制备茴香醛。考察了投料比、滴加的硫酸的质量分数、反应温度、水用量对转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100-105℃,投料比为n(茴脑):n(二氧化锰):n(硫酸)1:4:4,硫酸质量分数为30%,水用量为硬锰粉质量的3倍,反应时间2.5h,转化率达99%,产品收率62.11%。在该优化条件下,将茴脑的投料量扩大10倍,转化率仍可达97.59%,产品收率61.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茴脑 硬锰粉 氧化 茴香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改性松香基环氧树脂的制备及阻燃性能 被引量:18
4
作者 邓莲丽 沈敏敏 +3 位作者 于静 吴昆 岑学杨 哈成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07-313,共7页
制备了聚甲基苯基硅氧烷(PMPS)改性松香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AR-EGDE。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13 C NMR)和环氧值测试结果表明有机硅成功接枝至环氧树脂。同时,将PMPS与AR-EGDE充分混合得到物理改性树脂。通过力学性能和极限氧指数测... 制备了聚甲基苯基硅氧烷(PMPS)改性松香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AR-EGDE。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13 C NMR)和环氧值测试结果表明有机硅成功接枝至环氧树脂。同时,将PMPS与AR-EGDE充分混合得到物理改性树脂。通过力学性能和极限氧指数测试探讨了改性方法对改性树脂力学及阻燃性能的影响:化学改性优于物理改性及未改性的AR-EGDE。热失重、炭层分析表明,PMPS改性的树脂在受热和燃烧过程中,都能形成含硅炭层,该炭层可延缓内部材料热分解,同时阻止可燃裂解气体的释放和熔滴发生,从而提高材料的耐热和阻燃性能。物理改性松香基环氧,燃烧时无法形成有效富硅炭层覆盖于底部材料,从而使其阻燃性劣于化学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香 聚甲基苯基硅氧烷 含硅炭层 阻燃 化学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基甲氧基硅烷及其改性环氧树脂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因文 沈敏敏 +2 位作者 马一静 黄活阳 哈成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25,共4页
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水解合成了聚苯基甲氧基硅烷(PPMS),通过正交实验讨论了水的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温度对合成聚苯基硅氧烷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然后用其改性E-20环氧树脂,通过环氧值、红外光谱... 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水解合成了聚苯基甲氧基硅烷(PPMS),通过正交实验讨论了水的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温度对合成聚苯基硅氧烷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然后用其改性E-20环氧树脂,通过环氧值、红外光谱分析表明PPMS接枝了环氧树脂且环氧基保持不变。用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TGA)分析了有机硅含量对改性树脂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E-20):m(PPMS)=7:3时,改性树脂固化物的耐热性能明显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T_g)为95.81℃,质量损失50%时的热分解温度(T_d)为476.54℃,分别比改性前提高了8.97℃和58.26℃,同时还具有优良的涂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 环氧树脂 改性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苯基硅氧烷改性环氧树脂的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因文 沈敏敏 +1 位作者 黄活阳 哈成勇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8-11,共4页
聚甲基苯基硅氧烷(PMPS)接枝改性E-20环氧树脂。通过对环氧值、红外光谱(IR)和差热分析(DSC)分析表明有机硅成功接枝了环氧树脂且环氧基保持不变。探讨了有机硅含量对改性树脂固化体系玻璃化转变温度(Tg)、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 聚甲基苯基硅氧烷(PMPS)接枝改性E-20环氧树脂。通过对环氧值、红外光谱(IR)和差热分析(DSC)分析表明有机硅成功接枝了环氧树脂且环氧基保持不变。探讨了有机硅含量对改性树脂固化体系玻璃化转变温度(Tg)、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E-20)∶m(DC-3074)=7∶3时,化学改性树脂固化体系的耐热性能明显提高,同时作为耐高温防腐蚀涂料,此改性树脂固化物具有良好的涂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聚甲基苯基硅氧烷 耐热性 防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柔性链丙烯酸松香环氧树脂性能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邓莲丽 沈敏敏 +2 位作者 甘露 于静 哈成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6-108,112,共4页
以丙烯酸松香二缩水甘油酯(ARE)、丙烯酸松香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AR-EDGE)和丙烯酸松香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AR-BDGE)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固化反应的凝胶时间、固化产物的耐热性、力学性能及耐溶剂性,研究了不同柔性链对松香基环氧树脂... 以丙烯酸松香二缩水甘油酯(ARE)、丙烯酸松香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AR-EDGE)和丙烯酸松香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AR-BDGE)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固化反应的凝胶时间、固化产物的耐热性、力学性能及耐溶剂性,研究了不同柔性链对松香基环氧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松香基的稠环结构有着优异的耐热性,然而也会带来较大的脆性,需引入合适长度的柔性链。三种体系中,AR-EDGE综合性能最好,虽耐热性不及ARE,但其力学性能强于另两种体系;柔性链稍短的ARE因脆性大力学性能不好;柔性链稍长的AR-BDGE耐热性及耐丙酮性不佳,力学性能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香 环氧树脂 凝胶时间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复合溶剂体系茴脑臭氧化反应合成茴香醛新工艺 被引量:6
8
作者 于静 哈成勇 +1 位作者 沈敏敏 邓莲丽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5-480,共6页
以茴脑为原料,有机溶剂与水复合溶剂为溶剂,室温下通过臭氧化分解反应制取茴香醛,并通过GC-MS、FT-IR和1H-NMR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对该溶剂体系与传统溶剂体系下茴香醛的产率进行了对比,并确定了丙酮/水体系为最佳溶剂体系。实验详细考... 以茴脑为原料,有机溶剂与水复合溶剂为溶剂,室温下通过臭氧化分解反应制取茴香醛,并通过GC-MS、FT-IR和1H-NMR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对该溶剂体系与传统溶剂体系下茴香醛的产率进行了对比,并确定了丙酮/水体系为最佳溶剂体系。实验详细考察了溶剂用量、臭氧气流量、混合溶剂中水含量和反应时间等工艺参数。优化的工艺条件为:丙酮和水为溶剂,m(茴脑):m(混合溶剂)=1:3,臭氧气流量0.06 m3 h 1,混合溶剂中水的质量含量为15%,反应时间100 min,茴香醛产率82.70%。该反应在水的存在下实现了室温下一步法合成茴香醛,避免了茴脑臭氧化物的分离及还原步骤,工艺简单,洁净环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茴脑 茴香醛 复合溶剂 臭氧化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聚磷酸铵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与热降解行为 被引量:5
9
作者 吴昆 张卡 +2 位作者 沈敏敏 胡源 邓莲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0-63,共4页
利用环氧树脂(EP)成炭能力,引入聚磷酸铵(APP)以提高其阻燃性能。当APP质量分数为9%时,EP/APP氧指数达30.5%,垂直燃烧性能通过V-0级。相比EP,EP/APP的热释放峰值与总热释放均有所下降。此外,利用热失重-红外联用设备研究了EP以及EP/APP... 利用环氧树脂(EP)成炭能力,引入聚磷酸铵(APP)以提高其阻燃性能。当APP质量分数为9%时,EP/APP氧指数达30.5%,垂直燃烧性能通过V-0级。相比EP,EP/APP的热释放峰值与总热释放均有所下降。此外,利用热失重-红外联用设备研究了EP以及EP/APP的热降解行为并解释相关机理:EP在高温下会释放CO、甲醇等易燃性气体,剧烈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APP在低温阶段的热裂解产物会催化EP的降解,但在高温下EP/APP却有热稳定性优异的炭层形成,在火灾中此炭层会覆盖在基体表面保护下部材料以免其遭到进一步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膨胀阻燃 聚磷酸铵 热降解 热失重-红外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笼型倍半硅氧烷纳米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与热解机理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昆 张卡 +1 位作者 沈敏敏 胡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1-84,共4页
探讨了环氧树脂(EP)/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纳米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与热降解机理。利用锥形量热计研究了EP以及EP/POSS的燃烧行为,发现POSS可有效降低EP的热释放速率峰值以及总热释放。热失重-红外联用测试结果表明,虽然EP与EP/POSS热裂... 探讨了环氧树脂(EP)/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纳米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与热降解机理。利用锥形量热计研究了EP以及EP/POSS的燃烧行为,发现POSS可有效降低EP的热释放速率峰值以及总热释放。热失重-红外联用测试结果表明,虽然EP与EP/POSS热裂解产物种类相似,但EP/POSS气相产物均出现在较高温度下,这是由于POSS的存在延迟了EP热解产物的释放,并且在高温下形成了稳定性良好的含硅杂化炭层。此炭层可有效阻止热量与氧传递,从而在燃烧的过程中阻止下部材料进一步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笼型倍半硅氧烷 阻燃 热降解 热失重-红外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度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制备 被引量:3
11
作者 魏续瑞 沈敏敏 +1 位作者 哈成勇 张延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50,共4页
以二甲胺和烯丙基氯为原料,制备高纯度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将第一阶段(叔胺化反应)分两步投料:第一步是二甲胺与烯丙基氯按物质的量的比为1∶0.5投料;第二步是继续滴加烯丙基氯和氢氧化钠,投料比为n(二甲胺)∶n(烯丙基氯)∶n... 以二甲胺和烯丙基氯为原料,制备高纯度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将第一阶段(叔胺化反应)分两步投料:第一步是二甲胺与烯丙基氯按物质的量的比为1∶0.5投料;第二步是继续滴加烯丙基氯和氢氧化钠,投料比为n(二甲胺)∶n(烯丙基氯)∶n(氢氧化钠)=1∶0.5∶1。采用气相色谱和pH酸度计监控传统一步法与该合成方法,并以聚合产物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的特征粘度衡量DMDAAC聚合性能。结果表明,第一阶段体系维持pH≤11,该合成方法所得DM-DAAC中各杂质的含量均下降了60%~70%,季胺化反应控制在6 h为宜,PDMDAAC特征粘度稳定在1.6~2.2 dL/g,DM-DAAC聚合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气相色谱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一羰基溶剂体系的茴脑臭氧化反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静 哈成勇 +2 位作者 沈敏敏 邓莲丽 甘露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4-378,共5页
以茴脑为原料,臭氧化法制备茴香醛。通过实验筛选出茴香醛产率较好的含羰基单一溶剂体系,并考察了溶剂种类、溶剂用量、臭氧流量和反应时间对反应结果的影响。优化的工艺条件为:乙酸乙酯或丙酮为溶剂,m(茴脑)∶m(溶剂)=1∶3,臭氧流量0.0... 以茴脑为原料,臭氧化法制备茴香醛。通过实验筛选出茴香醛产率较好的含羰基单一溶剂体系,并考察了溶剂种类、溶剂用量、臭氧流量和反应时间对反应结果的影响。优化的工艺条件为:乙酸乙酯或丙酮为溶剂,m(茴脑)∶m(溶剂)=1∶3,臭氧流量0.06 m3/h,反应时间80 min,在该条件下,茴脑转化率达100%,乙酸乙酯溶剂中茴香醛产率可达73.61%,丙酮溶剂中茴香醛产率可达74.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溶剂 茴脑 臭氧化 茴香醛 香料与香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β-蒎烯的制备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红云 哈成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34-1137,共4页
为提高β-蒎烯深加工产品的质量等级,研究了一种制备高纯β-蒎烯的方法。通过用苯磺酰叠氮处理工业β-蒎烯〔m(α-蒎烯)∶m(β-蒎烯)∶m(其他组分)=4.0∶95.9∶0.1〕,制得了高纯β-蒎烯。同时考察了反应溶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后处... 为提高β-蒎烯深加工产品的质量等级,研究了一种制备高纯β-蒎烯的方法。通过用苯磺酰叠氮处理工业β-蒎烯〔m(α-蒎烯)∶m(β-蒎烯)∶m(其他组分)=4.0∶95.9∶0.1〕,制得了高纯β-蒎烯。同时考察了反应溶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后处理方法对纯化结果的影响。以乙腈为溶剂,回流8 h,反应混合物经硅胶柱分离得高纯β-蒎烯,GC检测其组分质量比为:m(α-蒎烯)∶m(β-蒎烯)∶m(其他组分)=0∶99.9∶0.1〕,β-蒎烯回收率7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蒎烯 Α-蒎烯 苯磺酰叠氮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乳化剂对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微乳液聚合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淳宁 沈敏敏 +2 位作者 莫建强 邓莲丽 周宝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为单体,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与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为复合乳化剂,于80℃开环聚合制备有机硅氧烷微乳液。考察了非离子乳化剂、阳离子乳化剂、乳化剂配比和乳化剂用量对微乳液的粒径、粒径多分散指数(PDI)、透光率...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为单体,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与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为复合乳化剂,于80℃开环聚合制备有机硅氧烷微乳液。考察了非离子乳化剂、阳离子乳化剂、乳化剂配比和乳化剂用量对微乳液的粒径、粒径多分散指数(PDI)、透光率以及微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非离子乳化剂有利于提高微乳液的相对稳定性并且使粒径分布更窄;阳离子乳化剂能够使乳液的粒径变小;随着阳离子乳化剂与非离子乳化剂的质量比增加,乳液粒径先减小后稳定;随着复合乳化剂用量的增加,乳液粒径变小,透光率增加,电解质相对稳定性上升而碱的相对稳定性却随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复合乳化剂 微乳液 粒径多分散指数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