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2篇文章
< 1 2 10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物理虚拟仿真实验设计
1
作者 肖婷 郑远 +4 位作者 仇志勇 肖湧 盛正卯 殷立明 王业伍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60,共9页
托卡马克装置是一种磁约束核聚变实验装置,其运行需要超高温、高真空和强磁场环境,建设费用高昂,本科生直接接触和了解磁约束核聚变实验装置和实验运行的机会非常少。该文基于3D建模、动画仿真和数值模拟等技术,高度还原我国托卡马克大... 托卡马克装置是一种磁约束核聚变实验装置,其运行需要超高温、高真空和强磁场环境,建设费用高昂,本科生直接接触和了解磁约束核聚变实验装置和实验运行的机会非常少。该文基于3D建模、动画仿真和数值模拟等技术,高度还原我国托卡马克大科学装置真实的实验场景,设计虚拟仿真实验,实现托卡马克实验装置360°全方位仿真参观展示、磁约束核聚变等离子体物理参数测量、形象化观测等离子体粒子运动轨迹,以及归纳总结实现磁约束的实验条件等教学方案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聚变 托卡马克 等离子体 虚拟仿真 线上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引发PA RO复合膜材料接枝APD/TOB抗菌性能的研究
2
作者 汪心雨 胡淑恒 +2 位作者 许子牧 兰彦 程诚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76-784,共9页
文章采用等离子体引发接枝聚合技术,在芳香聚酰胺(PA)反渗透(reverse osmosis,RO)复合膜表面接枝了3-氨基-1,2-丙二醇(APD)和妥布霉素(TOB),制备了具有抗生物污染性能的改性膜(PA x)。随着TOB质量浓度的增加,改性膜对大肠杆菌(E.coli)... 文章采用等离子体引发接枝聚合技术,在芳香聚酰胺(PA)反渗透(reverse osmosis,RO)复合膜表面接枝了3-氨基-1,2-丙二醇(APD)和妥布霉素(TOB),制备了具有抗生物污染性能的改性膜(PA x)。随着TOB质量浓度的增加,改性膜对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扩散杀菌、接触杀菌和抑制微生物膜形成能力都有明显提升。当TOB质量浓度为10 g/L时,PA 10改性膜对E.coli的抑菌圈(zone of inhibition,ZOI)最大可达10.4 mm,对S.aureus的ZOI最大可达20.0 mm。此外,PA 10改性膜对2种细菌的接触杀菌率均超过99.0%,抑制生物膜形成率分别为67.4%和85.3%。该等离子体方法和改性膜的抗菌机制为RO膜表面改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 膜生物污染 等离子体改性 3-氨基-1 2-丙二醇(APD) 妥布霉素(TO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界磁场和天线构型对射频等离子体微放电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张金恒 苌磊 +2 位作者 杨鑫 周海山 罗广南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4,共8页
利用HELIC程序,研究了磁场和天线构型对射频微放电的影响。在天线方位角模数m=0和m=1两类典型模式下,外界磁场总是通过影响射频电场的分布影响天线的功率沉积分布,其中m=1的半螺旋(half helix)天线在达到临界磁场(10mT)后,轴向上的功率... 利用HELIC程序,研究了磁场和天线构型对射频微放电的影响。在天线方位角模数m=0和m=1两类典型模式下,外界磁场总是通过影响射频电场的分布影响天线的功率沉积分布,其中m=1的半螺旋(half helix)天线在达到临界磁场(10mT)后,轴向上的功率沉积分布由单峰转变为双峰分布,且峰值主要分布在天线的两侧;而m=0的环形(loop)天线在外界磁场达到临界值(1mT)后,主要呈现为一个单峰分布,且峰值位于天线正下方。而对并排的两个loop(loop^(++))天线,发现其不同轴向位置处的临界磁场值不同(z=0mm处为1mT,z=±60mm处为9mT),但是其功率沉积和电磁波受外界磁场的影响与m=0的loop天线类似。在无外磁场条件下,loop^(++)天线的功率沉积相较于其他两种天线的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磁场效应 射频等离子体 天线构型 功率沉积 电磁波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处理(Zn_(0.2)Ni_(0.8))(OH)_(2)电极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4
作者 储建军 梁吉轲 +3 位作者 李可可 孟旭 杨永博 方世东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3-228,共6页
通过水热法在泡沫镍上合成了(Zn_(0.2)Ni_(0.8))(OH)_(2)电极材料,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其比电容为1112 F/g。为提高(Zn_(0.2)Ni_(0.8))(OH)_(2)电极的电化学性能,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进行表面处理。结果显示,处理后的(Zn_(0.2)Ni_(0.8... 通过水热法在泡沫镍上合成了(Zn_(0.2)Ni_(0.8))(OH)_(2)电极材料,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其比电容为1112 F/g。为提高(Zn_(0.2)Ni_(0.8))(OH)_(2)电极的电化学性能,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进行表面处理。结果显示,处理后的(Zn_(0.2)Ni_(0.8))(OH)_(2)微观形态由光滑的片状结构变为粗糙的蜂窝状球形,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为1842 F/g,提升了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表面改性 双金属氢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射流等离子体改性氢氧化镍电极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5
作者 杨永博 吴进 +2 位作者 储建军 香开新 方世东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6-171,共6页
为改善氢氧化镍电极的电化学性能,采用大气射流等离子体对氢氧化镍电极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水热法在泡沫镍上合成了片状结构的氢氧化镍电极材料,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该材料拥有1 712.3 F/g的比电容。此外,用大气射流等离子体处理氢氧化... 为改善氢氧化镍电极的电化学性能,采用大气射流等离子体对氢氧化镍电极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水热法在泡沫镍上合成了片状结构的氢氧化镍电极材料,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该材料拥有1 712.3 F/g的比电容。此外,用大气射流等离子体处理氢氧化镍电极。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氢氧化镍纳米片厚度变薄,同时形成了少量的氧化镍。对改性后的氢氧化镍电极进行电化学测试,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改性后的材料比电容达到了2 124.5 F/g,提升了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超级电容器 氢氧化镍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耦合甲烷增强氨燃烧特性研究
6
作者 钟世龙 林启富 +8 位作者 吴殿武 宋亚伟 刘成周 武晨 陈龙威 李振阳 陈维晔 冯汉升 罗广南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1-141,共11页
针对氨燃料燃烧性能差和尾气NO_(x)排放量高的问题,在耦合滑动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的旋流燃烧器上开展增强氨燃烧的实验,研究了甲烷助燃、等离子体助燃以及等离子体耦合甲烷助燃等不同助燃方式对氨燃烧旋流火焰特性和NO生成特性的影响。... 针对氨燃料燃烧性能差和尾气NO_(x)排放量高的问题,在耦合滑动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的旋流燃烧器上开展增强氨燃烧的实验,研究了甲烷助燃、等离子体助燃以及等离子体耦合甲烷助燃等不同助燃方式对氨燃烧旋流火焰特性和NO生成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甲烷助燃,等离子体耦合甲烷助燃和等离子体助燃都能有效提高氨燃烧稳定性,扩展氨旋流火焰稳燃极限范围,在NH_(3)/空气当量比为0~5.0的范围内均可正常燃烧;与单一的甲烷助燃及等离子体助燃相比,等离子体耦合甲烷助燃(等离子体功率为0.8kW、甲烷输入量为1L/min)工况下放电产生的Hα及OH活性粒子能够得到显著增强,进而增强了等离子体助燃中的化学效应,并且在NH_(3)/空气当量比从0.6增加至0.8时,尾气中NO排放质量浓度从超过7000 mg/m^(3)开始快速下降至100 mg/m^(3)左右。此外,气体温度只比单纯等离子体助燃工况稍低,单纯等离子体助燃工况下的氨燃烧火焰温度最高可达2030K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稳燃 等离子体助燃 燃烧稳定性 光谱特性 尾气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医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卢新培 罗婧怡 +33 位作者 聂兰兰 刘大伟 张冠军 刘定新 邵涛 方志 金珊珊 赵亚军 张远涛 邹亮 王晓龙 李和平 张宇 刘东平 杨德正 陈支通 黄青 程诚 吴淑群 刘巧珏 裴学凯 闫旭 程鹤 熊青 石琦 宋珂 曹颖光 陈宏翔 冯爱平 夏育民 白帆 杨春俊 杨润功 何光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55-3579,共25页
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atmospheric pressure nonequilibrium plasma,APNP)能够在产生多种活性成分的同时保持较低甚至常温的气体温度,这使得它在生物医学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因此等离子体医学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新兴研究领域。自1... 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atmospheric pressure nonequilibrium plasma,APNP)能够在产生多种活性成分的同时保持较低甚至常温的气体温度,这使得它在生物医学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因此等离子体医学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新兴研究领域。自1996年第一篇等离子体医学研究论文发表以来,等离子体医学领域取得了蓬勃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核心科学问题亟需解决。文中对等离子体医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探讨了该领域面临的核心科学问题和等离子体的生物安全性。此外,还简要介绍了等离子体医学在微生物消杀、伤口愈合、癌症治疗、经皮给药和皮肤病治疗等重要应用方面取得的成果。对于制定等离子体医学的标准和规范、建立第三方检测平台以及共享数据库和标准装置等问题,也进行了初步的讨论。最后,对等离子体医学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医学 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 低温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源 等离子体诊断 生物医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降解水中氯霉素
8
作者 唐晨晨 胡淑恒 +1 位作者 程诚 韩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09-1015,1021,共8页
通过实验探究CAP初始质量浓度、CAP溶液处理量、蠕动泵流速以及放电功率对CAP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AP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放电功率为25 W的条件下,该装置在25 min内可实现80.4%的降解效率。同时还研究了自然水体中常见的阴离... 通过实验探究CAP初始质量浓度、CAP溶液处理量、蠕动泵流速以及放电功率对CAP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AP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放电功率为25 W的条件下,该装置在25 min内可实现80.4%的降解效率。同时还研究了自然水体中常见的阴离子(如Cl^(-)、CO_(3)^(2-)、HCO_(3)^(-)、NO_(3)^(-))及腐殖质对CAP降解的影响。实验发现,上述物质会与放电产生的活性物质发生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CAP的降解。最后通过质谱法对降解中间产物进行检测,并提出了可能的降解路径。该研究不仅为CAP的降解提供新的技术途径,也为等离子体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霉素(CAP) 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 阴离子 腐殖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氦对射频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制备碳化硼涂层的影响
9
作者 苏毅 吴曦 +2 位作者 胡娟 赵鹏 朱海龙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14-224,共11页
目的利用射频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喷涂(RF-ICPS)技术在第一壁材料钨(W)表面制备碳化硼(B_(4)C)涂层,研究等离子体工作气体中掺氦(He)对涂层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表征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在工作气体中掺入不同体积分数的He,制备... 目的利用射频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喷涂(RF-ICPS)技术在第一壁材料钨(W)表面制备碳化硼(B_(4)C)涂层,研究等离子体工作气体中掺氦(He)对涂层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表征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在工作气体中掺入不同体积分数的He,制备B_(4)C涂层,表征涂层表面形貌和组成变化。采用Ansys Fluent模拟软件,建立三维射频等离子体与B_(4)C颗粒之间的有限元模型,探究在等离子体中加入He,通过调控等离子体属性参数,进而影响涂层制备的内在机理。结果随着等离子体工作气体中He的体积分数的提升,可明显降低涂层的孔隙率,当He的体积分数升高到7.2%时,孔隙率降至1.1%,且涂层的主要组成未发生变化。模拟结果显示,当He的体积分数从0%升高到7.2%时,等离子体焓值提高了38%,同时颗粒加热熔融效果明显提升;当He的体积分数升高到7.2%时,B_(4)C颗粒温度达到2800 K以上的占65.5%。结论在等离子体工作气体中加入He,不仅具有提高等离子体热导率的作用,还可以提高等离子体的焓值,促进飞行B_(4)C颗粒在等离子体中的加热效果,从而提升涂层的致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感应耦合等离子体 碳化硼涂层 HE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光源高效率F类GaN射频功率放大器设计
10
作者 王江华 贾华 +2 位作者 宦维定 单家芳 刘甫坤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9-1035,共7页
针对高频工作时功率晶体管效率降低引起等离子体光源发光效率减小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氮化镓(GalliumNitride,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高效率F类功率放大器.采用输出匹配网络、寄生补偿网络和谐波控制电路合并为一体的输出网络结构,考... 针对高频工作时功率晶体管效率降低引起等离子体光源发光效率减小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氮化镓(GalliumNitride,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高效率F类功率放大器.采用输出匹配网络、寄生补偿网络和谐波控制电路合并为一体的输出网络结构,考虑GaN晶体管的输出电容、引线电感和漏源电容等寄生参数,理论分析谐波的输出网络阻抗,并结合仿真计算对输入输出电路进行匹配和设计,最终完成放大器的加工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当输入功率为33.7dBm时,功率放大器在915MHz下实现了80.1%的漏极效率,输出功率为240.8W,增益为20.1dB,验证了所设计方法的有效性.设计的功率放大器对提高等离子体光源的发光效率和降低热能管理成本具有较为实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光源 F类功率放大器 谐波控制 寄生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BD等离子体协同MnFe_(2)O_(4)降解氢氯噻嗪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晓冬 胡淑恒 +2 位作者 许子牧 兰彦 程诚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7-451,463,共6页
文章研究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等离子体协同MnFe_(2)O_(4)对常用药物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HCTZ)在水中的降解性能。通过溶剂热法制备磁性锰铁氧体MnFe_(2)O_(4)作为非均相芬顿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 文章研究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等离子体协同MnFe_(2)O_(4)对常用药物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HCTZ)在水中的降解性能。通过溶剂热法制备磁性锰铁氧体MnFe_(2)O_(4)作为非均相芬顿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分析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利用HCTZ模拟目标废水,分别研究不同的HCTZ初始质量浓度、溶液初始pH值、电源输入功率和MnFe_(2)O_(4)投放剂量等因素对体系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药物初始质量浓度的提高会使降解效率持续下降,不断提升放电功率将更利于HCTZ的降解,且碱性环境会对处理过程产生抑制效应。同时研究发现,DBD/MnFe_(2)O_(4)体系下的最佳MnFe_(2)O_(4)投放剂量是50 mg,并且经5次循环使用后,体系仍能在25 min内将99%的HCTZ去除,表现出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DBD) MnFe_(2)O_(4) 氢氯噻嗪(HCTZ) 芬顿反应 高级氧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对乙酰氨基酚机理研究
12
作者 叶朝兵 许子牧 +2 位作者 胡淑恒 兰彦 程诚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2-397,共6页
过硫酸盐(persulfate,PS)可被活化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硫酸根自由基(SO_(4)^(-)·),利用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等离子体活化PS降解水中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研究AP初始质量浓度、工作气体流量... 过硫酸盐(persulfate,PS)可被活化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硫酸根自由基(SO_(4)^(-)·),利用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等离子体活化PS降解水中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研究AP初始质量浓度、工作气体流量和PS投加量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可能的降解产物和降解路径进行分析和推测。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PS能有效去除水中AP,AP的去除率随着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气体流量对降解效果影响较大,适当增加流量可促进AP的降解,当流量超过50 L/h后,促进效果逐渐减弱,PS的加入能加速AP的降解,当PS投加量为0.75 g/L时,处理效果最佳。实验处理废水过程中,AP会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CO_(2)和H_(2)O,在添加PS后,矿化率是单独等离子体处理的2.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DBD) 对乙酰氨基酚(AP) 过硫酸盐(PS) 降解 低温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超导托卡马克装置HT-7U用炭基面对等离子体材料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3
13
作者 郭全贵 刘朗 +2 位作者 宋进仁 李建刚 陈俊凌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64-68,共5页
聚变能作为一种潜在的替代能源 ,可以为将来提供清洁和无穷尽的能源供给 ,引起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一项国家大科学工程“超导托卡马克HT 7U的建造”目前正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实施。考虑到HT 7U将运行在高热负荷和近稳... 聚变能作为一种潜在的替代能源 ,可以为将来提供清洁和无穷尽的能源供给 ,引起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一项国家大科学工程“超导托卡马克HT 7U的建造”目前正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实施。考虑到HT 7U将运行在高热负荷和近稳态的工作条件下 ,研究和选取面对等离子体候选材料就显得极为重要。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和合肥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合作致力于HT 7U用炭基面对等离子体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本文主要介绍了聚变能的优点 ,有关聚变研究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托卡马克 ,等离子体 ,面对等离子体材料 ,壁材料和等离子体间的相互作用行为等。给出了HT 7U用炭基面对等离子体材料的主要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基材料 面对等离子体部件 HT-7U 超导托卡马克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气氛下低温等离子体去除青铜粉状锈的初步研究
14
作者 龚钰轩 夏金涛 +3 位作者 李超洋 杨旭鹏 李家星 孙福维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8,共8页
青铜器是金属类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然而由于青铜器自身材质的特性,加之受埋藏环境因素的影响,考古发掘出土的青铜器文物大多锈蚀严重。青铜器的锈蚀主要可分为有害锈和无害锈,无害锈比较稳定... 青铜器是金属类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然而由于青铜器自身材质的特性,加之受埋藏环境因素的影响,考古发掘出土的青铜器文物大多锈蚀严重。青铜器的锈蚀主要可分为有害锈和无害锈,无害锈比较稳定对青铜器文物相对无害。而“粉状锈”作为一种对青铜器危害极大的有害锈,其会使青铜器文物酥粉、糟朽,严重影响文物的保存寿命。同时粉状锈还具有一定的传播力,可在青铜器文物自身和青铜器文物间造成损害。因此,本研究首次尝试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引入青铜器粉状锈的去除研究中,通过电化学腐蚀制备表面附着粉状锈的青铜样品,并于还原气氛下对样品进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进而通过对比处理前后青铜样品的表征数据,证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去除粉状锈中Cl离子的有效性,以期为青铜器文物保护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青铜器 粉状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5GHz ECR强流等离子体源核心部件设计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钢 陈根 +2 位作者 段文学 彭标 尉传颂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100,共7页
电子回旋共振(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ECR)等离子体源能产生高电荷态离子、高流强的单电荷态离子,提供稳定的束流和良好的重复性.核心部件的设计对ECR等离子体源是至关重要的,磁场对等离子体的生成和分布有直接影响,良好的磁场... 电子回旋共振(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ECR)等离子体源能产生高电荷态离子、高流强的单电荷态离子,提供稳定的束流和良好的重复性.核心部件的设计对ECR等离子体源是至关重要的,磁场对等离子体的生成和分布有直接影响,良好的磁场可以提高等离子体的性能和效率.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ECR等离子体源磁场进行分析与设计,得到了满足设计需求与目标的磁场位形,通过高斯计对设计的永磁环轴向磁场精确测量,发现磁场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比较好,只是轴向磁场最大值及对应位置上有点偏差.通过集成实验,研究核心部件对离子源引出束流强度的影响,引出束流稳定且强度达到7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R等离子体源 磁场设计 引出束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动弧等离子体处理VOCs研究综述
16
作者 郑瓛 蒋龙进 +1 位作者 张顺 倪国华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5-436,共12页
滑动弧等离子体兼具热等离子体和冷等离子体的优势,在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去除中展现了很好的应用前景。在阐述滑动弧等离子体产生原理及基本特性的基础上,介绍了现有各种类型的滑动弧发生器及其特点。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归纳和整... 滑动弧等离子体兼具热等离子体和冷等离子体的优势,在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去除中展现了很好的应用前景。在阐述滑动弧等离子体产生原理及基本特性的基础上,介绍了现有各种类型的滑动弧发生器及其特点。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归纳和整理,总结了影响滑动弧等离子体处理VOCs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以及不同类型滑动弧反应器去除VOCs的性能差异。最后,对滑动弧等离子体净化VOCs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展望了该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弧放电 挥发性有机物 降解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协同Fe^(2+)降解水中萘普生 被引量:1
17
作者 叶正新 胡淑恒 +1 位作者 许子牧 程诚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0-666,684,共8页
文章利用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等离子体与Fe^(2+)协同降解水中萘普生(NPX),并与单一DBD等离子体体系进行比较。分别探究Fe^(2+)浓度、放电功率、初始pH值及天然有机物(natural organic matter,NOM)的质量浓度... 文章利用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等离子体与Fe^(2+)协同降解水中萘普生(NPX),并与单一DBD等离子体体系进行比较。分别探究Fe^(2+)浓度、放电功率、初始pH值及天然有机物(natural organic matter,NOM)的质量浓度对NPX去除效果的影响。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分析NPX降解产物,并使用毒性评估软件工具(Toxicity Estimation Software Tool,T.E.S.T.)分析预测产物的生物毒性。结果表明: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协同Fe^(2+)体系中,当Fe^(2+)浓度为200μmol/L、放电功率为71 W、初始pH值为4.0时NPX去除效果最好,而水中NOM的存在会抑制NPX的降解。NPX降解过程较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检测出7种中间产物,提出可能的降解路径。生物毒性预测结果表明,NPX在降解过程中会生成毒性更高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DBD) FENTON反应 萘普生(NPX)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合金元素面向等离子体钨基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1
18
作者 罗来马 施静 +4 位作者 昝祥 李萍 罗广南 陈俊凌 吴玉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99-1911,共13页
钨基复合材料因其优良的性能逐渐取代碳基材料和铍等,成为最有可能应用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中面向等离子体材料,但其存在低温脆性、再结晶脆化、辐照脆化和燃料粒子滞留等问题。目前,主要是从合金化、第二相颗粒弥散强化以及制备超细晶... 钨基复合材料因其优良的性能逐渐取代碳基材料和铍等,成为最有可能应用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中面向等离子体材料,但其存在低温脆性、再结晶脆化、辐照脆化和燃料粒子滞留等问题。目前,主要是从合金化、第二相颗粒弥散强化以及制备超细晶(UFG)/纳米晶钨基材料等方面来改善钨及其复合材料的性能。合金化是最常用的改善合金性能的手段之一,合金元素或扩散溶解于钨基体中,或作用于缺陷和杂质,改变钨基材料的组织结构从而提高其性能。综述主要介绍合金元素在钨合金中性能提升和作用机理,同时也指出合金元素改善钨合金性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可能的改善措施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等离子体材料 钨基材料 合金元素 作用机理 改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石墨作为面对等离子体材料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占军 郭全贵 +3 位作者 宋进仁 刘朗 陈俊凌 李建刚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8-322,共5页
用煅烧石油焦作填料、煤沥青作粘结剂和B4C、Si、Ti作添加剂,利用热压工艺制备了系列重结晶掺杂石墨,并通过化学气相反应法在掺杂石墨表面沉积了有梯度的SiC涂层。对掺杂石墨的热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及在HT-7装置的聚变环境中的行为进行... 用煅烧石油焦作填料、煤沥青作粘结剂和B4C、Si、Ti作添加剂,利用热压工艺制备了系列重结晶掺杂石墨,并通过化学气相反应法在掺杂石墨表面沉积了有梯度的SiC涂层。对掺杂石墨的热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及在HT-7装置的聚变环境中的行为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与纯石墨材料相比,掺杂了10%的B4C的重结晶石墨力学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抗弯强度达104Mpa,但导热性能较差;掺杂了Si、Ti的重结晶石墨的热导率高,达314W.m-1.K-1,但力学性能较差;掺杂了BSTDG的石墨在聚变环境中的抗等离子体辐照能力明显提高;在HT-7装置中经过一轮实验的辐照后,SiC涂层厚度因等离子体的刻蚀由初期的40~50μm下降至5μm左右,且局部区域涂层剥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石墨 等离子体面壁材料 化学腐蚀 SiC梯度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波导狭缝天线产生的氩等离子体特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苏小保 邬钦崇 +2 位作者 万元熙 梁荣庆 隋毅峰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6-20,共5页
研制了一种由环形波导腔环绕直径30cm、高50cm耐热玻璃圆筒真空室构成的新的大面积微波等离子体源。环形波导内侧开有多个用来激励产生等离子体的狭缝,相邻狭缝间的距离为半个波导波长。利用该装置研究了微波功率、工作气体对... 研制了一种由环形波导腔环绕直径30cm、高50cm耐热玻璃圆筒真空室构成的新的大面积微波等离子体源。环形波导内侧开有多个用来激励产生等离子体的狭缝,相邻狭缝间的距离为半个波导波长。利用该装置研究了微波功率、工作气体对氩等离子体特性的影响。静电双探针测量结果表明,当气压在40-600Pa,功率在200-600W范围内时,电子温度可达0.8-3.0eV,离子密度最高达4.3×1010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等离子体 环形波导 静电双探针 狭缝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