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据激光雷达观测结果研究中国武汉地区钠层的分布 被引量:7
1
作者 杨国韬 刘炳模 +5 位作者 王嘉珉 傅利平 徐寄遥 程学武 万卫星 龚顺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7-583,共7页
通过大量钠层荧光激光雷达观测数据的分析研究 ,给出我国武汉地区钠层平均分布形态的基本特征 .结合钠层模型分析 ,指出大气微量元素分布的纬度变化可能是导致不同纬度地区钠层平均分布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 ,同时给出武汉地区随季节变化... 通过大量钠层荧光激光雷达观测数据的分析研究 ,给出我国武汉地区钠层平均分布形态的基本特征 .结合钠层模型分析 ,指出大气微量元素分布的纬度变化可能是导致不同纬度地区钠层平均分布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 ,同时给出武汉地区随季节变化的钠层平均分布形态 .对武汉地区钠层分布形态时间变化的分析 ,发现其短期变化与重力波活动及夜间变化与潮汐波活动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钠层 分布形态 平均特性 时间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地区电离层漂移的初步研究结果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霄 史建魁 +2 位作者 肖佐 张满莲 武顺智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4年第6期451-454,共4页
对海南电离层观测站的DPS— 4数字化测高仪的漂移观测资料分析结果表明 :海南地区的电离层漂移日间垂直方向变化较为规则 ,漂移速度通常为 (0— 2 0 )m/s ,晚间垂直方向漂移变化较为复杂 ,且随月份和季节变化较大 ;水平方向漂移速度通常... 对海南电离层观测站的DPS— 4数字化测高仪的漂移观测资料分析结果表明 :海南地区的电离层漂移日间垂直方向变化较为规则 ,漂移速度通常为 (0— 2 0 )m/s ,晚间垂直方向漂移变化较为复杂 ,且随月份和季节变化较大 ;水平方向漂移速度通常在 (5 0— 1 0 0 )m/s左右 ,在日出日落时可达 (1 5 0— 2 0 0 )m/s ,甚至高达30 0m/s ,且在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漂移速度表现不同。这些特征与经度相差几乎 1 80度的赤道区Jicamarca台站观测到的漂移特征对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地区 电离层漂移 区域特征 动力学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磁扰动事件期间全球电离层的扰动形态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尚社平 郭兼善 +3 位作者 史建魁 张满莲 刘其俊 罗熙贵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17,共7页
利用全球电离层台站提供的观测数据 ,分析了 5次不同类型磁暴事件期间全球电离层F2 层f0 F2 和hmF2的扰动变化 .主要结果表明 :对于延迟型主相磁暴S(C)和S(E) ,中高纬电离层首先会出现明显的正相扰动 ,随后是明显延迟的负相扰动 ,负相... 利用全球电离层台站提供的观测数据 ,分析了 5次不同类型磁暴事件期间全球电离层F2 层f0 F2 和hmF2的扰动变化 .主要结果表明 :对于延迟型主相磁暴S(C)和S(E) ,中高纬电离层首先会出现明显的正相扰动 ,随后是明显延迟的负相扰动 ,负相扰动覆盖范围广 ,甚至扩展到低纬区 ,且持续时间很长 ,恢复及其缓慢 ,其中S(C)型的扰动更为明显 ;对于非延迟型主相磁暴S(A)、S(B)和S(D) ,高纬电离层正相扰动持续时间较短甚至不出现 ,中高纬电离层负相扰动的出现、发展和恢复也相对较快 ;磁暴主相强度的大小会对电离层负相扰动的强度、发展和持续时间产生一定的影响 ;高纬电离层扰动在非延迟型主相磁暴恢复相期间会出现明显的地方时效应 ,地方时效应随纬度的降低而增强 ,并且会明显影响到中低纬电离层的扰动 ;电离层扰动从高纬到低纬的变化趋势为 :f0 F2 的扰动由负相向正相转化 ,hmF2 的增加由全天出现趋向于只存在于夜间 ,反映了不同扰动物理机制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扰动事件 扰动形态 磁暴类型 电离层暴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Pi2脉动和地磁AE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曹晋滨 王德驹 +1 位作者 赵华 周国成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49-953,共5页
分析了北京地区 1998年 1月 1日至 3月 2 6日和 4月 2 4日至 6月 13日共 136天记录的Pi2脉动事件特性 ,并与同时期亚暴AE指数进行了对比 .结果发现 ,在北京地区越靠近日侧 ,观测到的Pi2脉动事件越少 ,幅度也越小 .并不是每次亚暴都能激... 分析了北京地区 1998年 1月 1日至 3月 2 6日和 4月 2 4日至 6月 13日共 136天记录的Pi2脉动事件特性 ,并与同时期亚暴AE指数进行了对比 .结果发现 ,在北京地区越靠近日侧 ,观测到的Pi2脉动事件越少 ,幅度也越小 .并不是每次亚暴都能激发空腔振荡模 ,亚暴强度的增加也并不代表空腔振荡模产生概率的增加 .随着亚暴AE指数的增大 ,Pi2脉动的平均幅度基本上也在增大 .但也有例外 ,可能是由于北京观测地点距离亚暴电流楔位置较远造成的 .北京地区的Pi2脉动可以发生于亚暴的整个过程中 ,从AE指数开始增长期间 (亚暴增长相 ) ,一直到亚暴AE指数恢复正常 (亚暴膨胀相后期 ) .某些亚暴没有对应着Pi2脉动事件 ,其AE指数从小于 2 0 0nT一直到80 0nT以上 .从观测数据来看 ,北京地区虽然纬度分区在低纬区域 ,但其Pi2脉动的特性与中纬Pi2特性更为靠近 .所以不宜用北京地区Pi2来预报亚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2脉动 磁层亚暴 AE指数 北京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