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人工智能在气候研究和服务中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
4
1
作者
陈德亮
谭显春
+2 位作者
彭喆
闫洪硕
程永龙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9-681,共13页
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是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工具,气候模式为理解过去气候系统演变机理、气候服务及预估未来全球变化情景提供重要支撑。然而,气候模式在过程表达、次网格参数化及空间分辨率等...
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是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工具,气候模式为理解过去气候系统演变机理、气候服务及预估未来全球变化情景提供重要支撑。然而,气候模式在过程表达、次网格参数化及空间分辨率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气候模式的模拟与预测能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其具有的整合多源数据、识别潜在信息、学习已有“经验”等优势,有望为气候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助力。在此背景下,文中首先对气候模式的发展进行简要回顾,接着在此基础上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特征,阐述人工智能在气候研究和服务中的应用并分析现阶段面临的挑战。结果表明,已有观测数据与模式输出结果能够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必要数据基础,人工智能则据此对气候模式进行优化和集成,进而提升了气候模拟与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展望未来,应当聚焦人工智能与气候模式的耦合问题并拓展人工智能在应对气候变化各领域的应用,从而更有效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模式
人工智能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的中国碳配额省级分配方案评价
被引量:
10
2
作者
谭显春
牛苗苗
+2 位作者
顾佰和
程永龙
朱开伟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83,共10页
碳配额分配是碳排放控制的关键,在实现国家“双碳”目标下探寻更利于高质量发展的省级分配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平等主义、历史责任、支付能力、排放效率和可行性分配准则,使用综合指标法设计了10种分配方案,并以高质量发展为标准,使...
碳配额分配是碳排放控制的关键,在实现国家“双碳”目标下探寻更利于高质量发展的省级分配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平等主义、历史责任、支付能力、排放效率和可行性分配准则,使用综合指标法设计了10种分配方案,并以高质量发展为标准,使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对这些方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各省份在不同分配方案下拥有多样化的碳配额,多数地区根据排放效率准则、支付能力准则、历史责任准则和可行性准则(方案F)获得最大配额。从国家层面看,方案F具有最佳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性能,是相对最优的选择。从区域层面看,各省在不同分配方案下有不同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表现,多数地区根据平等主义准则、排放效率准则和可行性准则(方案G)实现最优发展。排放效率指标的选取对分配方案的结果具有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配额
省级分配
综合指标法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IPCC第七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减缓气候变化概要解读及启示
3
作者
谭显春
程永龙
+3 位作者
闫洪硕
幸绣程
朱开伟
王晨旭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4-501,共8页
面对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挑战,构建系统性、前瞻性的气候减缓评估框架正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课题。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七次评估报告(AR7)第三工作组(WGIII)在继承AR6成果的基础上,围绕政策适用性、治理维度与技术路径等关...
面对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挑战,构建系统性、前瞻性的气候减缓评估框架正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课题。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七次评估报告(AR7)第三工作组(WGIII)在继承AR6成果的基础上,围绕政策适用性、治理维度与技术路径等关键领域进行了系统优化与议题拓展。AR7在引入政策事后评估、强化跨部门协同、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加大对需求侧与社会公平的关注、独立设立碳去除与海洋系统章节等方面均体现出显著进步。文中在回顾AR7 WGIII会议过程与框架演进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AR6的主要贡献与评估局限,分析了AR7的重点改进方向及其政策内涵。结合中国气候治理实践,进一步提出推进政策评估、打破行业壁垒、深化绿色金融、优化消费减排、加快部署碳去除技术等建议,并指出我国应加强相关前沿领域研究,以更好支撑未来IPCC评估工作、增强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的知识贡献与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CC
AR7
第三工作组
减缓气候变化
气候政策
碳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智能在气候研究和服务中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
4
1
作者
陈德亮
谭显春
彭喆
闫洪硕
程永龙
机构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
科学
系
瑞典哥德堡大学地球
科学
系
中国科学院
科技
战略
咨询
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
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
学院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碳中和战略研究中心
重庆大学智能社会治理
研究院
出处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9-681,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面向碳中和的国家气候治理体系变革与创新研究”(72140007)。
文摘
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是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工具,气候模式为理解过去气候系统演变机理、气候服务及预估未来全球变化情景提供重要支撑。然而,气候模式在过程表达、次网格参数化及空间分辨率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气候模式的模拟与预测能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其具有的整合多源数据、识别潜在信息、学习已有“经验”等优势,有望为气候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助力。在此背景下,文中首先对气候模式的发展进行简要回顾,接着在此基础上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特征,阐述人工智能在气候研究和服务中的应用并分析现阶段面临的挑战。结果表明,已有观测数据与模式输出结果能够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必要数据基础,人工智能则据此对气候模式进行优化和集成,进而提升了气候模拟与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展望未来,应当聚焦人工智能与气候模式的耦合问题并拓展人工智能在应对气候变化各领域的应用,从而更有效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关键词
气候模式
人工智能
气候变化
Keywords
Climate model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limate change
分类号
TP1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P4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的中国碳配额省级分配方案评价
被引量:
10
2
作者
谭显春
牛苗苗
顾佰和
程永龙
朱开伟
机构
中国科学院
科技
战略
咨询
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碳中和战略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
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
学院
出处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83,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面向碳中和的国家气候治理体系变革与创新研究”(72140007)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新时代我国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和国内应对战略研究”(2018YFC1509008)
+2 种基金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2022151)
美国环保协会项目(20210084)
能源基金会项目(G-2009-32445)。
文摘
碳配额分配是碳排放控制的关键,在实现国家“双碳”目标下探寻更利于高质量发展的省级分配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平等主义、历史责任、支付能力、排放效率和可行性分配准则,使用综合指标法设计了10种分配方案,并以高质量发展为标准,使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对这些方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各省份在不同分配方案下拥有多样化的碳配额,多数地区根据排放效率准则、支付能力准则、历史责任准则和可行性准则(方案F)获得最大配额。从国家层面看,方案F具有最佳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性能,是相对最优的选择。从区域层面看,各省在不同分配方案下有不同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表现,多数地区根据平等主义准则、排放效率准则和可行性准则(方案G)实现最优发展。排放效率指标的选取对分配方案的结果具有稳健性。
关键词
碳配额
省级分配
综合指标法
高质量发展
Keywords
Carbon quota
Provincial distribution
Comprehensive index metho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分类号
X19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F832.5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IPCC第七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减缓气候变化概要解读及启示
3
作者
谭显春
程永龙
闫洪硕
幸绣程
朱开伟
王晨旭
机构
中国科学院
科技
战略
咨询
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
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
学院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碳中和战略研究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
碳
中和
发展
研究院
重庆大学智能社会治理
研究院
出处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4-50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面向碳中和的国家气候治理体系变革与创新研究”(72140007)。
文摘
面对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挑战,构建系统性、前瞻性的气候减缓评估框架正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课题。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七次评估报告(AR7)第三工作组(WGIII)在继承AR6成果的基础上,围绕政策适用性、治理维度与技术路径等关键领域进行了系统优化与议题拓展。AR7在引入政策事后评估、强化跨部门协同、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加大对需求侧与社会公平的关注、独立设立碳去除与海洋系统章节等方面均体现出显著进步。文中在回顾AR7 WGIII会议过程与框架演进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AR6的主要贡献与评估局限,分析了AR7的重点改进方向及其政策内涵。结合中国气候治理实践,进一步提出推进政策评估、打破行业壁垒、深化绿色金融、优化消费减排、加快部署碳去除技术等建议,并指出我国应加强相关前沿领域研究,以更好支撑未来IPCC评估工作、增强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的知识贡献与话语权。
关键词
IPCC
AR7
第三工作组
减缓气候变化
气候政策
碳中和
Keywords
IPCC AR7
Working GroupⅢ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Climate policy
Carbon neutrality
分类号
P4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人工智能在气候研究和服务中的机遇与挑战
陈德亮
谭显春
彭喆
闫洪硕
程永龙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的中国碳配额省级分配方案评价
谭显春
牛苗苗
顾佰和
程永龙
朱开伟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IPCC第七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减缓气候变化概要解读及启示
谭显春
程永龙
闫洪硕
幸绣程
朱开伟
王晨旭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