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蛋白大豆冀豆12及其衍生品种(系)的特点与遗传分析
1
作者 张旭娟 陈强 +5 位作者 赵田湉 刘书林 杨春燕 秦君 乔亚科 张孟臣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2-412,共11页
冀豆12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高蛋白大豆品种,其蛋白含量高、高产、高抗病。该品种于2001年被农业农村部评选为农作物优异种质,是目前中国推广面积最大的高蛋白品种。为了明确冀豆12的主要表型特征和遗传特性,本研... 冀豆12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高蛋白大豆品种,其蛋白含量高、高产、高抗病。该品种于2001年被农业农村部评选为农作物优异种质,是目前中国推广面积最大的高蛋白品种。为了明确冀豆12的主要表型特征和遗传特性,本研究采用系谱图法结合重测序技术对冀豆12及衍生品种和创新种质进行总结分析,根据多年的生产试验提炼出了冀豆12与其衍生品种和种质的优良特性,并进行重要功能位点在后代品种或品系中的传递情况分析。作为黄淮海地区首个高蛋白品种,冀豆12被作为核心亲本广泛利用。迄今为止已培育出了23个衍生品种,分别在北京、天津、河北、江苏、安徽和湖北等地通过审定并推广应用;并创新出了15个高蛋白特异种质。表型鉴定结果表明,冀豆12的衍生品种在产量相关性状、蛋白含量等品质和花叶病毒抗性上存在较大的变异,生育期、株高的变异范围相对较小。冀豆12与其衍生品种和种质在遗传上主要分为3个亚群。通过热图追踪分析功能位点显示,冀豆12中优异功能位点传递率较高,另有抗蚜虫等不利位点在后代中得到互补改良。衍生品种中蛋白含量变异较大,有两个品种蛋白含量超过冀豆12;冀豆12背景高蛋白含量相关位点个数与衍生品种(或品系)的蛋白含量呈正相关趋势。在利用冀豆12为核心种质进行品种选育的过程中,应注重蛋白含量、花叶病毒抗性等的选择,其次是生育期和株高。同时,在选择亲本时还需要关注蚜虫抗性和耐盐基因的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豆12 衍生品种 创新种质 重测序 遗传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长穗偃麦草)F1与长穗偃麦草生物量积累相关性状的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汪文佳 宋运贤 +4 位作者 胡伟娟 李滨 郑琪 李振声 李宏伟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20年第9期1821-1832,共12页
为探索(小麦Triticum aestivum×长穗偃麦草Thinopyrum ponticum)F1作为牧草的应用潜力,本研究以(小麦中农28×长穗偃麦草)F1(以下简称草F1)及其亲本为材料,对草F1的表型组与牧草产量做了初步研究。不同发育时期表型组测定表明... 为探索(小麦Triticum aestivum×长穗偃麦草Thinopyrum ponticum)F1作为牧草的应用潜力,本研究以(小麦中农28×长穗偃麦草)F1(以下简称草F1)及其亲本为材料,对草F1的表型组与牧草产量做了初步研究。不同发育时期表型组测定表明,与长穗偃麦草相比,草F1的单株投影面积和紧密度在分蘖期–开花期显著升高(P<0.05),开展度在分蘖期–抽穗期升高,在分蘖期和抽穗期纵向矩形宽和纵向矩形高升高,而平均绿色深度降低;一年1次刈割再生23 d草F1的紧密度和平均绿色深度显著升高而纵向矩形宽显著降低。拔节期草F1的单株总叶片数、最大展开叶叶长与叶宽及一年1次刈割再生23 d的单株鲜重等均显著高于长穗偃麦草;而分蘖数、株高、单株最大鲜重等与长穗偃麦草差异不显著(P>0.05)。草F1的开花期比长穗偃麦草显著提前。草F1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等与长穗偃麦草差异不显著,但叶片光合能力显著增加。与长穗偃麦草相比,草F1的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升高而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6月1日前后草F1的果糖、蔗糖和淀粉等含量显著高于长穗偃麦草,而葡萄糖含量则显著低于长穗偃麦草。在北京和南皮,无论一年3次、2次还是1次刈割,草F1的鲜草产量均高于长穗偃麦草。特别是种子直播当代草F1鲜草产量比长穗偃麦草增加61.9%~103.5%。全生育期2次刈割产量最高,第1次刈割在6月1日前后可兼顾产量和品质。本研究结果表明,草F1作为牧草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型组 生物量 杂种优势 长穗偃麦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