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Mg_(1/3)Nb_(2/3))O_(3)-Pb(Ni_(1/3)Nb_(2/3))O_(3)-Pb(ZrTi)O_(3)大应变压电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
作者 盖学周 吴凡 +2 位作者 汪跃群 李伟 何超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10-2017,共8页
提升大应变压电陶瓷的应变量及温度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了(0.3-x)Pb(Mg_(1/3)Nb_(2/3))O_(3)-x Pb(Ni_(1/3)Nb_(2/3))O_(3)-0.7Pb(Zr_(0.42)Ti_(0.58))O_(3)((0.3-x)PMN-xPNN-0.7PZT)大应变压电陶瓷。... 提升大应变压电陶瓷的应变量及温度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了(0.3-x)Pb(Mg_(1/3)Nb_(2/3))O_(3)-x Pb(Ni_(1/3)Nb_(2/3))O_(3)-0.7Pb(Zr_(0.42)Ti_(0.58))O_(3)((0.3-x)PMN-xPNN-0.7PZT)大应变压电陶瓷。研究了PNN固溶量对陶瓷烧结性能、相结构、微观结构、介电性能、铁电性能、压电性能及温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PNN固溶,引起晶格畸变,促进陶瓷烧结,同时改变准同型相界附近三方相与四方相含量。当x=0.06时,陶瓷具有最佳电学性能:机电耦合系数k_(p)、压电常数d_(33)、居里温度T_(c)、矫顽场E_(c)分别为0.682,692 pC/N,263℃,880 V/mm;单极应变量在30 kV/cm电场及25℃温度条件下达到0.18%,并在25℃~180℃温度范围内,变化幅度<15%;退极化温度T d≈2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应变压电陶瓷 铌镁酸铅 铌镍酸铅 准同型相界 居里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光学材料倍频效应测试系统研究(英文) 被引量:4
2
作者 李丙轩 魏勇 +3 位作者 黄呈辉 庄凤江 张戈 郭国聪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1,共6页
开展了一种红外和可见波段非线性光学性能测试研究。该研究基于二阶非线性光学原理,结合光电信号探测技术,提出了一种采用红外OPO激光以及把倍频光及其他光效应产生的光通过谱仪分光并结合CCD阵列探测器加以区分探测的新检测方案。主要... 开展了一种红外和可见波段非线性光学性能测试研究。该研究基于二阶非线性光学原理,结合光电信号探测技术,提出了一种采用红外OPO激光以及把倍频光及其他光效应产生的光通过谱仪分光并结合CCD阵列探测器加以区分探测的新检测方案。主要解决了测试使用1 064nm光源时,材料的倍频信号532nm被样品吸收后而探测不到倍频信号的缺点,以及准确测量了倍频信号强度,排除了其他光学效应产生的噪声干扰。其特点是采用1 064和1 905nm的双波长激光替代单一波长的激光源,该方案能适用于可见和红外非线性材料光学性能的测试。研究工作包括测试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和测试方法,并给出了采用本方法测试KTP,KDP,AGS以及几种新的红外非线性材料的实验结果,并且发现了几种有前途的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研究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稳定可靠、判别精度高、操作简单等优点,可以有效地定性或半定量测试材料的可见-红外非线性光学性能,为研究可见、红外乃至紫外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提供重要的测试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材料 倍频测试 非线性光学系数 光电探测 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烧结制备ZrO_(2)-AlN复合陶瓷的微观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牟庭海 许文涛 +3 位作者 凌军荣 董天文 秦梓轩 周有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31-1236,共6页
氧化锆(ZrO_(2))陶瓷具有出色的机械性能,但其应用受到低热导率(Thermal Conductivity,TC)的限制。本研究设计并通过微波烧结制备了高热导率氧化锆-氮化铝(AlN)复合陶瓷,优化制备条件后,抑制了两种物质之间的反应,获得了致密的复合陶瓷... 氧化锆(ZrO_(2))陶瓷具有出色的机械性能,但其应用受到低热导率(Thermal Conductivity,TC)的限制。本研究设计并通过微波烧结制备了高热导率氧化锆-氮化铝(AlN)复合陶瓷,优化制备条件后,抑制了两种物质之间的反应,获得了致密的复合陶瓷(相对密度>99%),详细研究了该复合陶瓷的组织演变、热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AlN含量的增加,复合陶瓷的室温下热导率、热扩散系数和热容增加,分别达到41.3 W/(m·K)、15.2 mm^(2)/s和0.6 J/(g·K)。这种具有高热导率和抗热震性的ZrO_(2)-AlN复合复合陶瓷在能源系统的高温热交换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氮化铝 复合陶瓷 微波烧结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掺杂YAG透明陶瓷的价态调控及光学性能研究
4
作者 黄秋凤 邓志强 +4 位作者 陈剑 郭旺 邓种华 刘著光 黄集权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09-1917,共9页
Cr^(4+)∶YAG晶体材料是一种理想的被动调Q材料。利用MgO、CaO作为价态平衡剂和烧结助剂,采用低温真空预烧结结合热等静压(HIP)烧结成功制备了高光学质量的0.25%Cr^(4+)∶YAG(摩尔分数)透明陶瓷。探索了MgO、CaO及MgO-CaO双掺添加剂对Cr... Cr^(4+)∶YAG晶体材料是一种理想的被动调Q材料。利用MgO、CaO作为价态平衡剂和烧结助剂,采用低温真空预烧结结合热等静压(HIP)烧结成功制备了高光学质量的0.25%Cr^(4+)∶YAG(摩尔分数)透明陶瓷。探索了MgO、CaO及MgO-CaO双掺添加剂对Cr^(4+)∶YAG陶瓷的透过率、吸收光谱和荧光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相较于CaO和MgO-CaO双掺添加剂,MgO在1550℃低温真空预烧结时展现出了最好的Cr^(4+)∶YAG助烧致密化作用。尤其当MgO添加的摩尔分数为0.25%时,陶瓷相对密度高达98%。在1680℃HIP烧结之后的Cr^(4+)∶YAG陶瓷在1400 nm处直线透过率达到了最高值84.4%。与此同时,在1400℃退火处理20 h后,Cr^(4+)∶YAG陶瓷尽管仍存在部分Cr^(3+),但在1030 nm处Cr^(4+)的吸收系数高达3.0 c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4+)∶YAG陶瓷 价态调控 光学性能 透明陶瓷 烧结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_2HPO_7晶体的非线性光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沈耀国 赵三根 罗军华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87-1491,共5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具有非中心对称结构的已知化合物Te_2HPO_7,并用波长为1064 nm的激光测试了其粉末倍频效应,发现相同颗粒尺寸下其倍频效应近似为KH_2PO_4的0.27倍,并且满足相位匹配条件。偶极矩计算表明,该化合物倍频效应主要源于...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具有非中心对称结构的已知化合物Te_2HPO_7,并用波长为1064 nm的激光测试了其粉末倍频效应,发现相同颗粒尺寸下其倍频效应近似为KH_2PO_4的0.27倍,并且满足相位匹配条件。偶极矩计算表明,该化合物倍频效应主要源于含有孤立电子的TeO_4多面体非对称单元。另外,本文用高温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晶体的热稳定性,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上测量了它的透过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晶体 水热法 磷酸盐 偶极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光学晶体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燕 李雯 薛冬峰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8-242,共15页
稀土光学晶体是一类重要的高端光学材料,是指稀土元素可以完整占据结晶学结构中某一格点的光学晶体,在军事国防、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领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稀土光学晶体的研究以稀土离子特性和相图分析为基础,结合结晶生长的化学... 稀土光学晶体是一类重要的高端光学材料,是指稀土元素可以完整占据结晶学结构中某一格点的光学晶体,在军事国防、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领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稀土光学晶体的研究以稀土离子特性和相图分析为基础,结合结晶生长的化学键合理论,确定材料组分、晶体生长方法和工艺参数等,获得大尺寸单晶体。对稀土离子发光原理、典型稀土光学晶体的组成设计以及若干稀土光学晶体类型的发展情况进行简介,并综述了近几年面向不同应用领域的稀土光学晶体材料的研究新进展。稀土光学晶体材料的研发是实现稀土资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需要多学科交叉领域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稀土光学晶体 稀土离子 发光 组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chanism for Hydrothermal-carbothermal Synthesis of AlN Nanopowders
7
作者 FENG Guanzheng YANG Jian +3 位作者 ZHOU Du CHEN Qiming XU Wentao ZHOU Youfu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0,I0009-I0011,共10页
Currently,the carbothermal reduction-nitridation(CRN)process is the predominant method for preparing aluminum nitride(AlN)powder.Although AlN powder prepared by CRN process exhibits high purity and excellent sintering... Currently,the carbothermal reduction-nitridation(CRN)process is the predominant method for preparing aluminum nitride(AlN)powder.Although AlN powder prepared by CRN process exhibits high purity and excellent sintering activity,it also presents challenges such as the necessity for high reaction temperatures and difficulties in achieving uniform mixing of its raw materials.This study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into preparation process of AlN nanopowder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hydrothermal synthesis and CRN.In the hydrothermal reaction,a homogeneous composite precursor consisting of carbon and boehmite(γ-AlOOH)is synthesized at 200℃using aluminum nitrate as the aluminum source,sucrose as the carbon source,and urea as the precipitant.During the hydrothermal process,the precursor develops a core-shell structure,with boehmite tightly coated with carbon(γ-AlOOH@C)due to electrostatic attraction.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precursor,the hydrothermal hybrid offers many advantages,such as ultrafine particles,uniform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good dispersion,high reactivity,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The carbon shell enhances thermodynamic stability of γ-Al_(2)O_(3) compared to the corundum phase(α-Al_(2)O_(3))by preventing the loss of the surface area in alumina.This stability enables γ-Al_(2)O_(3) to maintain high reactivity during CRN process,which initiates at 1300℃,and concludes at 1400℃.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are substantiated through experiments and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s.This research provides a robust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foundation for the hydrothermal combined carbothermal preparation of non-oxide ceramic nanopowd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um nitride carbothermal reduction-nitridation MECHANISM hydrothermal synthesis PRECURS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3+)掺杂和Tm^(3+)/Ho^(3+)共掺2.0μm波段激光晶体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唐剑锋 黄艺东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47-57,共11页
2.0μm波段激光在医疗、环保和军事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用途。采用半导体激光泵浦Tm3+掺杂及Tm3+/Ho3+共掺的晶体是实现2.0μm波段激光的主要途径。本文概述了几类用于2.0μm波段激光增益材料的典型晶体,重点介绍了本课题组近年来在探... 2.0μm波段激光在医疗、环保和军事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用途。采用半导体激光泵浦Tm3+掺杂及Tm3+/Ho3+共掺的晶体是实现2.0μm波段激光的主要途径。本文概述了几类用于2.0μm波段激光增益材料的典型晶体,重点介绍了本课题组近年来在探索新型2.0μm波段激光晶体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μm波段激光晶体 Tm3+掺杂 Tm3+/Ho3+共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光学材料Ca_9Y_(0.5)La_(0.5)(VO_4)_7的固相合成、液相合成与晶体生长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士家 林州斌 +2 位作者 张莉珍 黄溢声 王国富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共6页
采用固相合成和液相合成两种方法成功制备了Ca9Y0.5La0.5(VO4)7晶体的多晶原料,并采用提拉法生长了尺寸分别为30 mm×33 mm(固相合成多晶原料)和20 mm×27 mm(液相合成多晶原料)的Ca9Y0.5La0.5(VO4)7晶体。测试了该晶体在... 采用固相合成和液相合成两种方法成功制备了Ca9Y0.5La0.5(VO4)7晶体的多晶原料,并采用提拉法生长了尺寸分别为30 mm×33 mm(固相合成多晶原料)和20 mm×27 mm(液相合成多晶原料)的Ca9Y0.5La0.5(VO4)7晶体。测试了该晶体在紫外、可见和近红外区域的透过率,采用Kurtz法测试了晶体的粉末倍频效应。结果表明,采用液相合成原料生长的晶体透过率大于采用固相合成原料生长的晶体约10%。前者粉末倍频效应约为KDP的1.8倍,后者约为KDP的2.5倍。晶体化学腐蚀实验表明采用液相合成原料生长的晶体具有更少的缺陷。采用液相合成方法制备多晶原料有利于提高晶体的光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9Y0 5La0 5(VO4)7晶体 固相合成 液相合成 提拉法 非线性光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中心对称结构的3m点群晶体中紫外三次谐波的产生
10
作者 石梦静 李仁富 +5 位作者 李丙轩 刘华刚 林文硕 潘佳 张戈 叶宁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5-121,共7页
研究了中心对称晶体中的三阶非线性频率转换,并在这类晶体中实现了紫外激光的有效输出.确定了负单轴晶体的相位匹配角公式及相应的相位匹配角.选择带有离域共轭π键的冰洲石晶体和α-BBO晶体进行实验.以飞秒激光作为基频光,在Ⅱ类相位... 研究了中心对称晶体中的三阶非线性频率转换,并在这类晶体中实现了紫外激光的有效输出.确定了负单轴晶体的相位匹配角公式及相应的相位匹配角.选择带有离域共轭π键的冰洲石晶体和α-BBO晶体进行实验.以飞秒激光作为基频光,在Ⅱ类相位匹配方式下,利用α-BBO晶体获得了最高单脉冲能量为37.6μJ的266nm紫外三次谐波,最高转换效率为2.5%;利用冰洲石晶体获得了最高单脉冲能量为19.3μJ的266nm紫外三次谐波,最高转换效率为1.25%.该研究验证了利用中心对称晶体的三阶非线性效应直接获得紫外激光的可行性和获得深紫外激光的可能性,为紫外非线性晶体的探索和深紫外激光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谐波 中心对称晶体 紫外激光 非线性频率变换 冰洲石 α-BBO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粉末倍频检测系统研究
11
作者 林长浪 李昌立 +4 位作者 王新 张戈 李丙轩 黄呈辉 魏勇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3-466,共4页
为了测定粉末材料的倍频特性,根据Kurtz-Perry粉末倍频效应理论,采用光参量振荡技术,获取了130m J@1064nm和20m J@1570nm的双波长调Q激光输出,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实现了粉末样品的1064nm和1570nm双波长倍频测试,解决了单一波... 为了测定粉末材料的倍频特性,根据Kurtz-Perry粉末倍频效应理论,采用光参量振荡技术,获取了130m J@1064nm和20m J@1570nm的双波长调Q激光输出,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实现了粉末样品的1064nm和1570nm双波长倍频测试,解决了单一波长测试时晶体粉末材料对倍频信号波长的吸收而导致难以测得倍频信号的问题,有效非线性系数测试灵敏度达到0.46pm/V。结果表明,KTP粉末样品倍频信号变化趋势与理论相吻合,该系统对晶体的非线性检测运行稳定可靠,测试简单方便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粉末倍频效应 光参量振荡器 粉末倍频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VO_4晶体的坩埚下降法生长与性能研究
12
作者 冯德圣 刘希涛 +1 位作者 王静 易志国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104-3107,共4页
采用坩埚下降法成功生长出厘米尺寸的单斜相BiVO4晶体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偏振光显微镜、接触角测量仪和静电计对其结晶形态、表面畴结构、接触角随光照时间的变化以及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BiVO4晶体接触角随光照时... 采用坩埚下降法成功生长出厘米尺寸的单斜相BiVO4晶体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偏振光显微镜、接触角测量仪和静电计对其结晶形态、表面畴结构、接触角随光照时间的变化以及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BiVO4晶体接触角随光照时间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规律,同时电阻率随温度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正温度系数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VO4晶体 坩埚下降法 畴结构 接触角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b_(3)Hg_(2)(SO_(4))_(3)Cl新型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
13
作者 宋云霞 韩颖磊 +1 位作者 颜涛 罗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78-784,共7页
作为实现全固态激光器频率转换功能的关键材料,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设计兼具大的非线性光学系数、合适的双折射和宽带隙的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仍然是该领域亟待攻克的一个难题。由于具有宽的带隙,硫酸盐已成为紫外... 作为实现全固态激光器频率转换功能的关键材料,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设计兼具大的非线性光学系数、合适的双折射和宽带隙的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仍然是该领域亟待攻克的一个难题。由于具有宽的带隙,硫酸盐已成为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SO_(4)四面体基团具有接近非极性的Td对称性,使其极化率各向异性和二阶极化率较小,因而对晶体的非线性系数和双折射贡献很小。通常引入畸变程度高的阳离子多面体可以增加晶体的非线性效应和双折射。本工作将易于形成畸变多面体的Hg2+离子引入到硫酸盐体系中,采用高温熔体法合成出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Rb_(3)Hg_(2)(SO_(4))_(3)Cl。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晶胞参数为a=0.78653(2)nm,b=0.97901(2)nm,c=1.00104(3)nm,β=110.95(3),Z=2。其晶体结构由[SO_(4)]四面体、[HgO_(5)]和[HgO_(4)Cl]多面体以角共享的方式连接形成空间网状结构,而Rb+填充在孔洞中。Rb_(3)Hg_(2)(SO_(4))_(3)Cl晶体的粉末倍频效应为1.5倍KDP,且能够在可见光区实现相位匹配。紫外漫反射光谱测试表明,紫外截止边为251 nm,对应光学带隙为4.94 eV。利用偏光显微镜确定该晶体在546.1 nm处的双折射为0.04。此外,第一性原理计算表明,晶体的非线性系数主要来源于扭曲的[HgO_(5)]、[HgO_(4)Cl]和[SO_(4)]多面体。上述结果表明,Rb_(3)Hg_(2)(SO_(4))_(3)Cl是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 汞基硫酸盐 非线性光学晶体 晶体结构 非线性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连续c切Er,Yb:YAl_(3)(BO_(3))_(4)激光器的偏振操控 被引量:1
14
作者 佘凯 谢鹏建 +4 位作者 周鹏斐 魏勇 许珊 李丙轩 张戈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6,共9页
通过构建谐振腔模型,分析了各向同性固体激光器中两个本征模式相干叠加后的光斑奇异特征。并且实验验证了在不使用任何特定的腔内光学偏振选择元件的情况下,在二极管泵浦的准连续c切Er,Yb:YAl_(3)(BO_(3))_(4)激光器中可以有效操控1.6μ... 通过构建谐振腔模型,分析了各向同性固体激光器中两个本征模式相干叠加后的光斑奇异特征。并且实验验证了在不使用任何特定的腔内光学偏振选择元件的情况下,在二极管泵浦的准连续c切Er,Yb:YAl_(3)(BO_(3))_(4)激光器中可以有效操控1.6μm输出激光的偏振态。实现了从部分偏振态转化成稳定的线偏振态,其线偏振方向为可切换的正交特殊情况,均具有21 dB的偏振消光比。同时通过光斑对比,验证了激光器的线偏振输出来源于两个正交本征模式的相干叠加。文中为c切Er,Yb:YAl_(3)(BO_(3))_(4)激光器线偏振光的直接输出与偏振态的调控提供了可靠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激光器 偏振调控 c切Er Yb:YAl_(3)(BO_(3))_(4) 准连续泵浦 光束轮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3+)/Yb^(3+)/Pr^(3+):SrLaGaO_(4)晶体的光谱分析及中红外发射增强
15
作者 乐旭星 王燕 +2 位作者 朱昭捷 李坚富 涂朝阳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05-912,共8页
采用非化学计量配比的提拉法成功生长出Er^(3+)/Yb^(3+)/Pr^(3+):SrLaGaO_(4)晶体、Er^(3+)/Yb^(3+):SrLaGaO_(4)和Er^(3+):SrLaGaO_(4)晶体并进行了详细的光谱分析,同时对纯的SrLaGaO_(4)晶体进行了热学性能分析。与Er^(3+):SrLaGaO_(4... 采用非化学计量配比的提拉法成功生长出Er^(3+)/Yb^(3+)/Pr^(3+):SrLaGaO_(4)晶体、Er^(3+)/Yb^(3+):SrLaGaO_(4)和Er^(3+):SrLaGaO_(4)晶体并进行了详细的光谱分析,同时对纯的SrLaGaO_(4)晶体进行了热学性能分析。与Er^(3+):SrLaGaO_(4)晶体相比,Er^(3+)/Yb^(3+)/Pr^(3+):SrLaGaO_(4)晶体不仅展示了更好的吸收特性,而且还表现出较弱的近红外发射,以及优异的中红外发射;Er^(3+)/Yb^(3+)/Pr^(3+):SrLaGaO_(4)晶体中2.7μm铒激光下能级4I13/2的荧光寿命显著减少,而上能级4I11/2的寿命略微下降,成功抑制了自终止效应。此外,本工作还研究了Er^(3+)/Yb^(3+)/Pr^(3+):SrLaGaO_(4)晶体中Yb^(3+)的敏化作用和Pr^(3+)离子的去激活作用以及能量传递机制。总之,引入Yb^(3+)和Pr^(3+)有利于在Er^(3+)/Yb^(3+)/Pr^(3+):SrLaGaO_(4)晶体中实现增强的2.7μm发射,这使其成为中红外激光有前途的候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LaGaO_(4)晶体 Er^(3+)掺杂 晶体生长 中红外激光晶体 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4μm大应变InGaAs/InGaAsP半导体锁模激光器
16
作者 段阳 林中晞 苏辉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0-97,共8页
针对光频梳、医学光声成像及痕量气体探测等应用需要,研制了一种InP基碰撞锁模半导体激光器,可在1.74μm波段实现重复频率为19.3GHz的高效锁模,其射频(RF)谱半高全宽(FWHM)约14kHz。在可饱和吸收区未加偏压时,激光器的阈值电流为83mA,... 针对光频梳、医学光声成像及痕量气体探测等应用需要,研制了一种InP基碰撞锁模半导体激光器,可在1.74μm波段实现重复频率为19.3GHz的高效锁模,其射频(RF)谱半高全宽(FWHM)约14kHz。在可饱和吸收区未加偏压时,激光器的阈值电流为83mA,最大出光功率可达到25.83mW。固定吸收区偏置电压在-1.6V,增益区驱动电流高于130mA时,锁模激光器开始输出微波射频信号,并且RF谱的FWHM随着电流增加可下降至十几kHz。固定驱动电流为520mA,在吸收区偏置电压从-1.4V降至-2V过程中,激光发射光谱逐渐展宽,在-2V偏压下,光谱的FWHM为9.88nm,包含40多个间隔为0.2nm的纵模。对比分析了不同驱动电流和偏置电压下的射频频谱和发射光谱的变化趋势,证明了该锁模器件具有高效、稳定的锁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器 碰撞锁模 InP基材料 InGaAs/InGaAsP多量子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谐Nd:YVO_4/MgO:PPLN连续中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英文)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丙轩 许珊 +7 位作者 魏勇 王小蕾 黄呈辉 庄凤江 陈玮冬 翟苏亚 李彦莹 张戈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52-1157,共6页
报道了一种基于Nd∶YVO4/MgO∶PPLN的高效连续单谐振连续中红外光学参量器.采用LD泵浦的输出波长为1 064nm的连续Nd∶YVO4激光器作为入射光,经过MgO∶PPLN晶体进行非线性频率转换.理论分析了非线性晶体的周期、温度对光学参量振荡量输... 报道了一种基于Nd∶YVO4/MgO∶PPLN的高效连续单谐振连续中红外光学参量器.采用LD泵浦的输出波长为1 064nm的连续Nd∶YVO4激光器作为入射光,经过MgO∶PPLN晶体进行非线性频率转换.理论分析了非线性晶体的周期、温度对光学参量振荡量输出波长的影响.提出采用紧凑的平平腔结构,利用多周期的MgO∶PPLN晶体(29.52~31.59μm),产生宽带可调谐的中红外激光,其信号光调谐范围为1.48~1.63μm;闲频光调谐范围为3.0~3.8μm.结果表明:在MgO∶PPLN的极化周期为30.5μm,温度为100℃的条件下,当808nm泵浦光功率为8.06W时,获得最高760mW的信号光和360mW的闲频光输出,对应光光转换效率为1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激光 光学参量振荡 周期极化铌酸锂 连续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70.7nm电光调Q Nd:YAP/LBO激光器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呈辉 张戈 +3 位作者 魏勇 朱海永 黄凌雄 林燕凤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79-682,共4页
介绍了一台高峰值功率的脉冲红光固体激光器。通过激光晶体和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对比与选择,采用掺杂浓度为1at%的b-轴切割的Nd:YAP晶体作为激光增益介质,并通过电光调Q,输出1341.4nm波长的激光脉冲,再选用I类临界相位匹配三硼酸锂(LBO)... 介绍了一台高峰值功率的脉冲红光固体激光器。通过激光晶体和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对比与选择,采用掺杂浓度为1at%的b-轴切割的Nd:YAP晶体作为激光增益介质,并通过电光调Q,输出1341.4nm波长的激光脉冲,再选用I类临界相位匹配三硼酸锂(LBO)作为倍频晶体,其匹配角度为θ=86.13°,=0°,进行腔外倍频的实验研究。当1341.4nm电光调Q的基频激光输出能量为126mJ时,获得51.1mJ、脉宽为40ns的670.7nm脉冲倍频红光输出,二次谐波的能量转换效率为40.5%。由于采用电光调Q运行模式,脉宽可窄到40ns,670.7nm红光的峰值功率高达1.277MW,大大拓宽了在激光美容、医学治疗等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光激光 Nd:YAP晶体 电光调Q 670.7 N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N粉体及高导热陶瓷散热罩的制备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得财 周有福 +1 位作者 苏明毅 向明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275-3279,共5页
以Al2O3和碳粉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法制备了Al N粉体,探讨了原料摩尔比、合成温度和保温时间等因素对Al N粉体合成的影响。通过XRD,SEM等测试对粉体进行了表征。在1650℃保温4 h,合成出粒径约为1~5μm的纯Al N粉末,原料粒度越细越有利于... 以Al2O3和碳粉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法制备了Al N粉体,探讨了原料摩尔比、合成温度和保温时间等因素对Al N粉体合成的影响。通过XRD,SEM等测试对粉体进行了表征。在1650℃保温4 h,合成出粒径约为1~5μm的纯Al N粉末,原料粒度越细越有利于Al N的生成,C/Al2O3摩尔比应略大于3。以石蜡为主粘结剂,通过热压铸成型方法成型Al N陶瓷散热罩素坯,经低温排胶、无压烧结工艺后得到高导热率Al N基陶瓷散热罩。研究了素坯排胶过程及陶瓷烧结过程的影响因素,排胶过程中缓慢升温至300℃,可避免素坯坍塌;排胶后素坯在1800℃无压烧结4 h制得的Al N陶瓷LED散热罩密度为3.24 g/cm^3,室温热导率高于100 W/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热还原 氮化铝 热压铸成型 无压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稳态MInS_2(M=Ag,Cu)花状微米球的热分解法合成及其生长机理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跃 邹晓川 +1 位作者 王存 石永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151-2157,共7页
采用热分解法制备了三维的亚稳态正交相AgInS_2和六方相CuInS_2花状微米球。通过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等对样品进行表征,对AgInS_2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估,并借助于热重-差热分析(TG-DTA)等手段研究了亚稳态正交... 采用热分解法制备了三维的亚稳态正交相AgInS_2和六方相CuInS_2花状微米球。通过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等对样品进行表征,对AgInS_2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估,并借助于热重-差热分析(TG-DTA)等手段研究了亚稳态正交相AgInS_2和六方相CuInS_2花状微米球的生长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反应物中金属离子的投料比对生成纯相的MIn S2均有影响,而AgInS_2花状微米球能在可见光下较好地催化降解亚甲基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稳态MInS2 花状微米球 热分解法 生长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