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重金属生物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6
1
作者 孙晋伟 黄益宗 +5 位作者 石孟春 崔岩山 李小方 招礼军 杜心 高卫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861-2869,共9页
世界范围内土壤重金属污染不断加重,由污染所带来的问题以及如何治理污染已经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土壤重金属将对土壤生物产生影响,而土壤生物在重金属的胁迫下也会产生不同的响应。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土壤重金属生物毒性的研究进... 世界范围内土壤重金属污染不断加重,由污染所带来的问题以及如何治理污染已经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土壤重金属将对土壤生物产生影响,而土壤生物在重金属的胁迫下也会产生不同的响应。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土壤重金属生物毒性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土壤重金属污染对陆地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土壤重金属生物毒性的影响因素;土壤重金属生物毒性的研究方法;土壤重金属生物毒性的预测模型,最后提出了问题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生物毒性 土壤 生物配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际微生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2
作者 潘建刚 呼庆 +3 位作者 齐鸿雁 张洪勋 庄国强 白志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83-592,共10页
植物的叶际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微生物的生存环境条件严苛。其可被利用的营养成分较少,温湿度波动大。此外,较强的紫外线辐射对于叶际微生物的生存也有很大影响。但是植物叶际却有着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其中还有许多有益细菌和真菌。... 植物的叶际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微生物的生存环境条件严苛。其可被利用的营养成分较少,温湿度波动大。此外,较强的紫外线辐射对于叶际微生物的生存也有很大影响。但是植物叶际却有着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其中还有许多有益细菌和真菌。它们通过和植物寄主的互作,改善着叶际微生物的栖居环境;其对植物病原体的拮抗亦可提高植物的抗病性。植物叶际的微生物还可以产生激素以促进植物生长,还有一些微生物可以利用农药等污染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在污染物的环境生物修复方面显示巨大的潜力。此外,叶际微生物作为一种生态学指标在生态稳定与环境安全评价中开始发挥显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际 微生物多样性 16S RRNA 微生物生态 叶际生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土壤中铅、砷的生物可给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3
3
作者 崔岩山 陈晓晨 付瑾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80-486,共7页
土壤铅、砷污染已成为重要的环境问题,并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对食物链途径的有效控制使得从口部无意摄入的土壤铅、砷对人体,特别是对儿童铅、砷摄入总量的贡献率越来越大,甚至成为主要来源。土壤中铅、砷直接进入人体的消化系... 土壤铅、砷污染已成为重要的环境问题,并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对食物链途径的有效控制使得从口部无意摄入的土壤铅、砷对人体,特别是对儿童铅、砷摄入总量的贡献率越来越大,甚至成为主要来源。土壤中铅、砷直接进入人体的消化系统并可被人体胃肠道溶解出的部分称为其生物可给性。有效、准确地判定土壤中铅、砷的生物可给性已经成为解决儿童铅、砷中毒的关键科学问题。因此,有关土壤中铅、砷的生物可给性及其在人体健康风险评价中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综述了污染土壤中铅、砷生物可给性的研究方法及各方法的优缺点,并从土壤性质、模拟胃肠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土壤中铅、砷生物可给性的主要因素和存在的问题,还进一步论述了土壤中铅、砷生物可给性在人体健康风险评价中的应用。最后,提出了今后该领域应重点加强土壤铅、砷生物可给性的标准参考物、模拟胃肠条件的优化以及土壤铅、砷生物可给性在人体健康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以期充分发挥铅、砷等环境污染物的生物可给性研究方法的潜力,更好地为控制土壤污染、保护人类健康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给性 健康风险 污染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区土壤湿度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新辉 宋小宁 周霞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0-93,F0003,共5页
针对西北半干旱地区缺水问题,探讨了一种适合半干旱地区简便、易行的土壤湿度提取方法。该研究借鉴植被供水指数法(VSWI)和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法(TVDI)的研究思想,同时考虑到半干旱地区植被覆盖度较低,采用改进型土壤调整植被指数(MSAVI)... 针对西北半干旱地区缺水问题,探讨了一种适合半干旱地区简便、易行的土壤湿度提取方法。该研究借鉴植被供水指数法(VSWI)和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法(TVDI)的研究思想,同时考虑到半干旱地区植被覆盖度较低,采用改进型土壤调整植被指数(MSAVI)代替NDVI,以降低土壤背景对植被指数的影响,从而对两种方法进行修正。利用改进前后的指数提取土壤湿度,对比分析表明,用修正后的指数研究该区的土壤湿度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湿度 植被供水指数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地表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给水管网生物膜反应器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林文芳 余志晟 +1 位作者 陈曦 张洪勋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78,共8页
饮用水在经管道输送到用户的过程中,微生物附着到管网内壁生长形成生物膜。生物膜的存在会引起一系列水质问题如病原菌的生长、色度和浊度的变化、管道的腐蚀等,对人类饮用水安全构成威胁。而且生物膜对消毒剂有顽强的抗性,一旦形成就... 饮用水在经管道输送到用户的过程中,微生物附着到管网内壁生长形成生物膜。生物膜的存在会引起一系列水质问题如病原菌的生长、色度和浊度的变化、管道的腐蚀等,对人类饮用水安全构成威胁。而且生物膜对消毒剂有顽强的抗性,一旦形成就难以控制。所以生物膜一直是给水管网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但是给水管网中生物膜的实际采样研究比较困难,而且实际取样无法连续监测生物膜形成的动态变化过程,因此用反应器实验模拟研究生物膜显得尤为重要。另外,随着技术的进步,研究给水管网生物膜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培养方法,还出现了一些新手段如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显微镜图像分析技术,以便更加科学、合理地了解给水管网生物膜,从而保障城市供水的安全。文章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的用于研究给水管网生物膜的反应器及生物膜的研究方法,并对其原理及优缺点作了简要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管网 生物膜 模拟反应器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度的尺度效应及其对径流模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冷佩 宋小宁 李新辉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0-62,74,共4页
研究不同尺度的数字高程模型所带来的坡度差异对水文模型径流模拟的影响。从坡度的尺度效应出发,讨论了相同DEM条件下不同格网大小造成的坡度差异,通过模拟研究发现,随着格网的增大,流域平均坡度在整体上虽然呈减小的趋势,但在不同的格... 研究不同尺度的数字高程模型所带来的坡度差异对水文模型径流模拟的影响。从坡度的尺度效应出发,讨论了相同DEM条件下不同格网大小造成的坡度差异,通过模拟研究发现,随着格网的增大,流域平均坡度在整体上虽然呈减小的趋势,但在不同的格网范围,流域平均坡度的变化趋势并不一致,对平均坡度与不同阶段变化的DEM格网大小采用不同的曲线进行拟合后发现,在某个范围平均坡度的变化比较缓慢,进而可以得到研究区水文模型最佳的DEM格网大小。研究表明,合适的DEM尺度对于水文模型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坡度 尺度效应 SWAT模型 径流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降解偶氮染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7
作者 卢婧 余志晟 张洪勋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19,共5页
偶氮染料广泛应用于纺织印染、造纸印刷等行业,产生的染料废水严重污染环境。近年来,利用微生物(细菌、真菌、藻类)对偶氮染料进行脱色降解的研究报道很多。介绍了最近几年染料废水脱色降解研究中涉及到的微生物,并探讨了相关微生物对... 偶氮染料广泛应用于纺织印染、造纸印刷等行业,产生的染料废水严重污染环境。近年来,利用微生物(细菌、真菌、藻类)对偶氮染料进行脱色降解的研究报道很多。介绍了最近几年染料废水脱色降解研究中涉及到的微生物,并探讨了相关微生物对偶氮染料的脱色降解作用及其机理,旨在为运用微生物对偶氮染料废水进行脱色处理和降解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偶氮染料 脱色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释放甲烷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邓永翠 杜岩功 +2 位作者 吴伊波 谭红朝 崔骁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3608-3615,共8页
植物是否在有氧条件下自身产生甲烷、其产生机制和释放速率等问题目前还存在很大争议,如果确证植物在有氧条件下产生较大量的甲烷,就必须重新认识和计算全球甲烷的源汇及其收支平衡。已有研究表明,植物排放的甲烷有一部分是由土壤或木... 植物是否在有氧条件下自身产生甲烷、其产生机制和释放速率等问题目前还存在很大争议,如果确证植物在有氧条件下产生较大量的甲烷,就必须重新认识和计算全球甲烷的源汇及其收支平衡。已有研究表明,植物排放的甲烷有一部分是由土壤或木本植物的根和树干内部产甲烷微生物产生,再通过植物传输进入大气中的;植物本身产生甲烷的机制可能主要是在活性氧自由基的作用下,将植物细胞壁成分果胶、木质素等中的甲氧基转化为甲烷,这一过程受到高温、强光和UV辐射等环境胁迫的刺激。根据植物排放速率或大气甲烷浓度与碳同位素组成的实测值,对区域和全球植物源甲烷排放率做出的估算还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需要对更多植物和更多地点开展实测研究,深入了解植物产甲烷的机制和过程,并结合大气传输模型才能进一步提高估算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甲烷 果胶 U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河南省小麦自然生产优势区域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马新明 刘木森 +1 位作者 陈伟强 周永娟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4-107,共4页
为了直观显示河南省小麦生产优势区域的分布状况,给自然资源合理开发提供指导,在作物生产潜力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了河南省小麦生产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采用机制法通过对光、温、水、土逐级衰减计算了河... 为了直观显示河南省小麦生产优势区域的分布状况,给自然资源合理开发提供指导,在作物生产潜力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了河南省小麦生产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采用机制法通过对光、温、水、土逐级衰减计算了河南省各县市小麦的光、温、水、土自然生产潜力。结果表明,河南省小麦生产光能潜力在22241~29150kg·ha^-1之间,并从东北至西南逐渐变小;光温潜力值在ii501~15774kg·ha-1之间,东北部、中部以及南部值较大.西部山区潜力值最小;气候生产潜力值在8262~15349kg·ha^-1之间.空间分布趋势是南部较高.东部、中部的部分县市以及西部较低;土地生产潜力全省位于2612~14551kg·ha^-1之间,北部和中东部的部分县市潜力值较高.西部的绝大部分潜力值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地理信息系统 优势区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微生物降解的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0
作者 卢婧 余志晟 张洪勋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共4页
染料广泛应用于纺织印染、造纸印刷等行业,其产生的废水严重污染了环境。近年来,利用微生物对染料进行脱色降解的研究报道很多,包括细菌、真菌、藻类等。主要论述了染料微生物降解研究的一系列方法,包括染料降解微生物的获取方法、染料... 染料广泛应用于纺织印染、造纸印刷等行业,其产生的废水严重污染了环境。近年来,利用微生物对染料进行脱色降解的研究报道很多,包括细菌、真菌、藻类等。主要论述了染料微生物降解研究的一系列方法,包括染料降解微生物的获取方法、染料微生物降解机理和代谢途径研究方法和酶学研究方法,为以后运用微生物对染料废水进行脱色处理和降解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染料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北京市重点地区电磁辐射污染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谢天成 谢正观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5-98,共4页
北京市在奥运行动规划中,明确将电磁辐射作为环境治理的重点.在野外数据采集的基础上,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北京市重点地区(重点居民区、文物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奥运场馆区)环境的电磁辐射水平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所... 北京市在奥运行动规划中,明确将电磁辐射作为环境治理的重点.在野外数据采集的基础上,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北京市重点地区(重点居民区、文物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奥运场馆区)环境的电磁辐射水平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所调查的4个地区,从总体上看电磁辐射水平都不高,与国家对公众照射的标准(GB8702-88)比较,均在其规定安全限值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GIS 监测 评价 电磁辐射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厌氧消化的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小韦 李秀金 +1 位作者 刘新春 刘研萍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2期177-180,187,共5页
厌氧消化是进行秸秆资源化的有效途径,但秸秆的复杂结构导致其难以被厌氧消化,产气率低,预处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文章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对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预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分析了预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秸秆 预处理 厌氧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菌Y48对活性黑KN-B的脱色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曦 余志晟 +1 位作者 贺菲 张洪勋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27-631,共5页
从土壤中分离获得了一株对偶氮染料具有明显脱色效果的酵母菌Pseudozyma rugulosaY48,其对初始浓度为100 m.gL-1的活性黑KN-B的最大脱色率可达99%.采用酵母菌Y48对偶氮染料脱色的优化控制条件是:接种量应不低于3%(体积分数);最适pH值在6... 从土壤中分离获得了一株对偶氮染料具有明显脱色效果的酵母菌Pseudozyma rugulosaY48,其对初始浓度为100 m.gL-1的活性黑KN-B的最大脱色率可达99%.采用酵母菌Y48对偶氮染料脱色的优化控制条件是:接种量应不低于3%(体积分数);最适pH值在6—9之间;氮源(NH4)2SO4的浓度不低于0.1%;碳源葡萄糖的浓度为1%.对其脱色机理的研究表明,Y48对活性黑KN-B的脱色是由吸附和降解两个过程完成的,而对活性黑KN-B分子的去除则主要依靠生物降解.此研究表明,酵母菌Y48在染料废水的处理上具有较大的应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废水 活性黑KN-B 酵母菌Y48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三维真实感建模与可视化LOD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真余 芮小平 董承玮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2-327,共6页
基于随机参数化L系统的形式化语言对树木进行三维构模.依据树木与视点的空间关系,动态划分了基于林分的层次细节(LOD).对不同的细节层次采用不同的模型进行处理以达到真实感绘制.通过调整L系统的迭代、分层存储树木模型、十字交叉画树... 基于随机参数化L系统的形式化语言对树木进行三维构模.依据树木与视点的空间关系,动态划分了基于林分的层次细节(LOD).对不同的细节层次采用不同的模型进行处理以达到真实感绘制.通过调整L系统的迭代、分层存储树木模型、十字交叉画树等策略分别对各个层次进行渲染,并对层级细节的渲染效率进行了比较.实验证明,本方法能够很好地模拟三维森林虚拟系统,可以满足森林三维场景的真实感和实时可视化效果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L系统 三维可视化 层次细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HRIS/PROBA数据定量反演草地LAI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新辉 宋小宁 冷佩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11年第3期61-66,共6页
以内蒙古锡林河流域典型草地为研究样区,基于新一代微卫星CHRIS/PROBA高光谱遥感数据,利用双层冠层反射率模型(A two-layer Canopy Reflectance Model,ACRM)定量反演叶面积指数(LAI)。首先对高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统计分析,并结合反演... 以内蒙古锡林河流域典型草地为研究样区,基于新一代微卫星CHRIS/PROBA高光谱遥感数据,利用双层冠层反射率模型(A two-layer Canopy Reflectance Model,ACRM)定量反演叶面积指数(LAI)。首先对高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统计分析,并结合反演结果对角度信息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确定适于该区的最优波段组合和参数,实现了区域尺度的草地叶面积指数定量反演;然后利用该区多年实测数据的统计结果对ACRM模型进行检验,并将反演结果与MODIS的LAI数据进行相互校验分析。结果表明,CHRIS/PROBA数据用于反演稀疏草地的LAI是可行的,且利用多角度信息可以改善稀疏植被覆盖情况下LAI低估问题。本研究可为草地生态系统研究提供更精确的参数,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IS/PROBA 稀疏草地 叶面积指数(LAI) 双层冠层反射率模型(AC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地区高寒草地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杜岩功 崔骁勇 +3 位作者 葛劲松 赵旭东 任杰 王勇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14,共6页
选择三江源区针茅草原和高山嵩草草甸6处典型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调查法,分析了该地区高寒草地群落特征。结果表明:1)达日县和曲麻莱县高寒草甸物种丰富度较高,分别为20种和15种;兴海县、玛多县和唐古拉山乡草地物种丰富度较低,均为... 选择三江源区针茅草原和高山嵩草草甸6处典型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调查法,分析了该地区高寒草地群落特征。结果表明:1)达日县和曲麻莱县高寒草甸物种丰富度较高,分别为20种和15种;兴海县、玛多县和唐古拉山乡草地物种丰富度较低,均为8种,杂多县物种数最低,仅有5种(P>0.05)。2)达日县和曲麻莱县物种多样性最高,分别为2.74和2.27;唐古拉山乡和杂多县最低,约为1.5;兴海县和玛多县针茅草原物种多样性均为1.87左右。唐古拉山乡和曲麻莱县均匀度指数稍低,分别为0.76和0.84,其余各县均匀度指数均较高。多样性指数与物种数极显著相关。3)聚类分析发现杂多县和曲麻莱县高山草甸首先被归为一类,接着将唐古拉山乡合为一类;然后依次是兴海县短花针茅草原和达日县高寒草甸,玛多县紫花针茅草原在最后被聚合为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地区 高寒草地 群落特征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统计学纹理特征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小涛 潘世兵 宋小宁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33,F0002,共5页
介绍地质统计学的原理与方法,论述了地质统计学应用于遥感影像描述及纹理提取的有效性,并将地质统计学变差函数得到的遥感影像纹理信息与其光谱信息相结合进行遥感影像分类试验,结果表明,辅以地质统计学纹理特征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能够... 介绍地质统计学的原理与方法,论述了地质统计学应用于遥感影像描述及纹理提取的有效性,并将地质统计学变差函数得到的遥感影像纹理信息与其光谱信息相结合进行遥感影像分类试验,结果表明,辅以地质统计学纹理特征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能够明显提高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统计学 变差函数 纹理 遥感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GC WPS的遥感图像分布式检索系统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军志 宋现锋 +1 位作者 汪超亮 胡勇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共5页
结合OGC WPS开放标准规范和分布式检索技术,提出基于OGC WPS构建遥感图像分布式检索系统的方法。采用Z39.50通用检索表达式的扩展模式,避免了遥感图像编目数据库与检索系统的紧密耦合;采用HTTP/XML定义检索网关和资源节点之间的WPS接口... 结合OGC WPS开放标准规范和分布式检索技术,提出基于OGC WPS构建遥感图像分布式检索系统的方法。采用Z39.50通用检索表达式的扩展模式,避免了遥感图像编目数据库与检索系统的紧密耦合;采用HTTP/XML定义检索网关和资源节点之间的WPS接口,实现了编目资源节点到网关的动态接入与移出机制。最后运用开放源代码GIS技术开发了一个原型演示系统,试验证明上述方法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分布式检索 通用检索表达式 OGC W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oS支持下的GIS服务链最优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宋现锋 刘军志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8-301,315,共5页
针对当前OGC互操作标准未提供QoS支持的现状,对OGC服务标准进行了服务质量扩展。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具有全局QoS约束的最优化服务选择方法。该方法采用了树型染色体编码方式及基于罚函数法的适应度函数。通过与整数规... 针对当前OGC互操作标准未提供QoS支持的现状,对OGC服务标准进行了服务质量扩展。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具有全局QoS约束的最优化服务选择方法。该方法采用了树型染色体编码方式及基于罚函数法的适应度函数。通过与整数规划得到的最优解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解质量的有效性,并通过改变候选服务数和任务数等试验条件,证明了该方法的时间复杂度近似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GIS服务 开放地理信息联盟 最优化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厦门市海沧台商投资区为例 被引量:14
20
作者 谢正观 郑仰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93-396,共4页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对区域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厦门市海沧台商投资区为例,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土地管理绩效三个方面,建立了海沧台商投资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进行了阐述、...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对区域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厦门市海沧台商投资区为例,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土地管理绩效三个方面,建立了海沧台商投资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进行了阐述、研究和评价,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区 土地集约利用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